2016_2017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课时训练新人教版必修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7502882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_2017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课时训练新人教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6_2017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课时训练新人教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6_2017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课时训练新人教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6_2017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课时训练新人教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6_2017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课时训练新人教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6_2017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课时训练新人教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_2017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课时训练新人教版必修(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基础夯实1.下列影响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与农业生产的组合,不正确的是() A.泰国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生产气候B.江西泰和县千烟洲立体农业地形C.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的“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棚”市场D.环地中海地区的农业变迁水源解析:环地中海地区的农业变迁主要取决于市场和交通的变化。答案:D(2016江西南昌高一检测)下图是油菜在同一时期不同地区的生长状况图。读图,完成第23题。2.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光照B.热量C.水源D.土壤3.a地种植的油菜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的主导因素是()A.水源充足B.土壤肥沃C.地势平坦D.热量条件好解析:第2题,同一时期的不同

2、地区,油菜处于不同的生长阶段,主要是由各地的热量条件差异造成的。第3题,a地位于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区,该地地势相对较低,因此热量条件相对较好,适宜种植油菜。答案:2.B3.D导学号51350050(2016辽宁沈阳高一检测)阳台农业不仅指单纯地在阳台空间进行农业活动,也包括在屋顶、露台等空间的农业,栽培模式更趋无土性,生产产品趋观赏性与自给性,是现代都市农业中的一种形式。读图,完成第45题。4.阳台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更加注重()A.土地B.市场C.技术D.劳动力5.阳台农业的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有()对农业生产带来冲击较小提高生产效率和农业商品率美化环境,减缓城市热岛效应节约耕地,降低农产品生

3、产成本A.B.C.D.解析:第4题,阳台农业是一种新型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阳台农业更加注重技术。第5题,阳台农业由于主要分布在城市,所以对于农村农业生产冲击较小。由于其不占用耕地,与节约耕地关系不大。同时,阳台农业对技术的要求比较高,使得农产品成本较高,阳台农业选用品种多具有观赏价值,其产品主要用于住户本身,不会提高商品率,但可以美化环境,减缓城市热岛效应。答案:4.C5.A导学号51350051(2016江苏南京高一检测)新疆是中国最大的番茄制品加工出口基地,番茄产量和加工总量仅次于美国、意大利,约占世界番茄制品总量的四分之一,是全球三大番茄生产和加工中心之一。目前新疆已建成番茄加工生

4、产线317条,番茄酱年生产能力突破200万吨。下表为世界主要番茄酱生产国原料品质情况和2010年价格比较表。据此完成第67题。国家或地区意大利土耳其葡萄牙美国中国新疆404040406267.5059.4460.0056.0052.006.番茄酱生产国中,番茄生产最主要的共同优势条件是()A.科技水平高B.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C.降水丰沛,雨热同期D.土壤肥沃7.中国新疆番茄酱的竞争能力高,是因为()A.科技投入大B.接近中亚市场C.质量好、价格低D.机械化程度高解析:第6题,材料反映的番茄酱生产国主要受地中海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影响,夏季高温少雨,故晴天多,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利于瓜果生产。

5、第7题,由表格资料可知,我国的番茄酱中的茄红素含量最高,而价格最低。答案:6.B7.C8.在东京花卉市场上,有云南和荷兰的鲜花,云南的竞争优势有()运费少科技含量高劳动力成本低生产资料投入多A.B.C.D.解析:荷兰鲜花种植历史悠久,科技含量高,生产资料投入多,集约化生产;而云南与荷兰的花卉产业相比,具有竞争优势的主要是我国的劳动力充足,成本低,且花卉市场在东京,云南距离东京近,运费少。答案:B9.导学号5135005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下图为南美洲藜麦主要分布区示意图。材料二藜麦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山区,是印加土著居民的主要传统食物,有五千多年的种植历史。藜麦从海平面至海拔4

6、 000多米的地区都有分布,可供食用的藜麦品种主要生长在安第斯山海拔3 000米以上的山区。其最佳生长温度范围是-335 ,降水量范围为3001 000毫米。藜麦富含多种易被人体吸收的氨基酸。凭借其营养价值,藜麦迅速走红欧美国家。藜麦的售价约为2.65美元/千克,是小麦价格的5倍还多。(1)根据材料推测藜麦的生长习性。(2)分析安第斯山山区藜麦种植面积广的原因。解析:第(1)题,由“可供食用的藜麦品种主要生长在安第斯山海拔3 000米以上的山区”可推测藜麦具有耐寒、耐瘠薄的生长习性,由材料中藜麦的最佳生长温度和降水量范围可推测出藜麦具有适应性强、耐旱的生长习性。第(2)题,获取材料一和材料二中

7、的相关信息,使用地理学科术语进行表述即可。答案:(1)耐寒、耐旱、耐瘠薄、适应性强。(2)海拔高,纬度跨度大,温度范围广,热量条件较适宜;大部分地区降水量为3001 000毫米,适宜藜麦生长;藜麦营养价值高,市场需求量大;种植历史悠久。能力提升(2016江西南昌高一检测)下图为某地人类活动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011题。10.影响该地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气候和地形B.科技和资金C.政策和劳动力D.市场和交通11.图中地理事物布局最不合理的是()A.鱼塘B.大棚C.养猪场D.蓄水池解析:第10题,从图中可见由于地形崎岖,此地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发展立体农业主要的影响因素为地形。柑橘

8、林、常绿阔叶林种植是受当地的气候影响。第11题,图中养猪场分布在河流的上游,会造成河流中下游水污染。答案:10.A11.C读图,完成第1213题。12.关于图中混合农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小麦种植业和牧羊业混合经营B.甘蔗、果树种植和养鱼有机结合C.主要种植小麦和水稻D.交替种植小麦、棉花或休耕13.该种混合农业的主要优点有()对市场的适应性较强,农场主收入较稳定便于投入大量劳动力精耕细作有利于保持土壤肥力与当地湿润多雨的气候相适应A.B.C.D.解析:图示农业区为澳大利亚小麦牧羊带。该农业区土地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有利于保持土壤肥力。农民可根据市场需求,决定多种植小麦或多牧羊,对

9、市场的适应性强,收入稳定。澳大利亚地广人稀,不可能投入大量劳动力进行精耕细作。答案:12.A13.C14.18世纪墨累达令盆地开始种植小麦,饲养绵羊,现已成为澳大利亚主要的农产品输出地。随着农场规模、数量的扩大与墨累河河水引用过多,该地陆续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目前该盆地最有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是()土壤盐渍化河水流量增多,河口附近侵蚀作用增强湖中的水生动植物大量繁殖湿地萎缩,牧草生长不良A.B.C.D.解析:由于过度引水灌溉,易引发土壤盐渍化问题。过度引水使河流流量减小,导致湿地萎缩,牧草生长不良。答案:A下图为某地农业布局和农业产值构成图。读图,完成第1516题。15.该地农业地域类型是()A

10、.大牧场放牧业B.种植园农业C.混合农业D.商品谷物农业16.该地农业生产特点是()A.劳动投入多,科技含量低B.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C.生产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D.生产灵活性差,市场适应性弱解析:第15题,由农业布局图知,该地有麦田、草地、菜地;由农业产值构成图知,该地种植业与乳畜业的产值均较高。因此可判断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为混合农业。第16题,图示地区种植业与畜牧业进行了专业化生产,而且产值都很高,说明商品率高。答案:15.C16.B17.(研究性学习)近年来,温室大棚生产在我国农村迅速推广,掀起了一场农业革命。安徽省合肥市实验中学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以“大棚野菜”为课题开展研究性

11、学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随着人们对口味和营养的要求逐渐提高,野菜越来越多地被摆上餐桌,但由于野菜生产受季节限制,且产量少,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于是一些农民就自己收集野菜种子,搭建大棚进行种植,目前,在日光大棚里种植的荠菜、马齿苋、苦菜、薄荷等十余种野菜,一年四季都能买到。材料二在徐州市铜山县茅村镇小张家村留守妇女张晶晶的大棚内,一畦畦荠菜在阳光的照射下,片片嫩叶绿莹莹。张晶晶说:“2016年春节,徐州市场上的荠菜每千克可以卖十几元,价格高于鸡蛋的平均价格(每千克8元)。”(1)大棚野菜与天然野菜相比()A.都具有生长的周期性特点B.均为自给农业C.投入产出的比率相同D.营养价值相同(2)大棚野菜改善了野菜生长的条件。(3)造成材料二中野菜价格高于鸡蛋价格的原因是受哪些农业区位因素的影响?解析:本题以生活中的现象考查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人们通过大棚技术改变了野菜生长的热量条件,进而使生长期延长,但其生长的周期性特征不会因此而改变。农业的区位因素会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变化。答案:(1)A(2)热量(3)人类通过技术可以对农业区位因素施加影响;市场最终决定农业类型和规模,当市场的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时农产品的价格就会升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