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7502130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5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5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5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5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课程标准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一、从盟友到对手1原因(1)雅尔塔体系确立:二战后期召开的_等国际会议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_,奠定了战后世界_的框架。(2)二战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二战后,_和_衰落,_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_及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日益增大,引起了西方国家、特别是_的敌视。(3)美苏矛盾尖锐:美苏在_和_上的矛盾日益加剧,_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2“冷战”开始(1)标志: 1947年3月,_在国会发表演说,提出要以“_”作为国家

2、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即“_”。 (2)含义:以美国为首的_国家,对_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_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二、美苏“冷战”1美国(1)马歇尔计划:为帮助_恢复经济,美国开始实施_提出的对欧洲经济援助计划,以扶持和控制西欧。美英等西方国家还企图用马歇尔计划拉拢_国家,遭到拒绝。(2)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1949年,美、英、法等国在_签订了_,成立北约。性质:是一个反对_和东欧国家的_集团。影响:北约的建立,是美国_、_的一个重要行动,加剧了“_”的程度。2苏联(1)经济互助委员会:1949年,苏联、_等国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以打破美国为首的_世界对_国家的经济封锁。(2)

3、华约:_年,苏联和波兰、_、保加利亚等国在_签署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组成华约。欧洲出现了北约和华约两大_集团对峙的局面,美苏两极格局形成。三、“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1国家分裂(1)德国分裂:原因:二战后,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冷战”开始后,德国首先成为美苏“冷战”的焦点。分裂:1949年,德国西部和东部分别在_的支持下,分裂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2)朝鲜分裂:原因:日本投降后,美苏两国以北纬_度线为界,分别占领朝鲜半岛的南部和北部。分裂:南部建立大韩民国,北部建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2局部热战(1)抗美援朝:原因: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以_为首的“联合国军

4、”侵入朝鲜,并向中朝边界推进。目的: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与朝鲜军民把“联合国军”打回到“三八线”附近。结果:美国被迫签订停战协定。(2)侵越战争:二战后,法国殖民者重返越南,被越南人民赶走。1961年美国发动越南战争,在越南军民的英勇抗击下,美军被迫于1973年撤出越南。3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苏联向古巴运送导弹,引发导弹危机。知识点一从盟友到对手1确立二战后世界两极格局基本框架的是()A雅尔塔体制 B杜鲁门主义C马歇尔计划 D北大西洋公约2二战期间,美苏建立起盟友的关系,但随着战争的结束,双方由盟友变成了对手,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

5、主B反法西斯斗争取得胜利C雅尔塔体系的确立D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冲突知识点二美苏“冷战”3杜鲁门称,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对此说法不正确的是()A都以经济和军事援助为主要形式B都着眼于遏制共产主义反对苏联C都是维护美国的政治和经济利益D都属于美国遏制战略的组成部分4中国漫画家黄远林曾创作了漫画“黄鼠狼给鸡拜年”(如右图),请问漫画指的历史事件是()A铁幕演说的发表B杜鲁门主义的登场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5二战后,美国推行“遏制共产主义”的“冷战”政策,表现有()向西欧提供经济援助支持联邦德国的崛起以联合国的名义直接出兵朝鲜 成立军事政治集团北约组织A

6、BC D6二战后,欧洲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对峙局面正式形成的标志是()A华约的建立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C北约的建立 D马歇尔计划的提出7二战后,美苏双方长达近半个世纪对峙的实质是()A文化传统的竞争 B国家利益的冲突C军事力量的较量 D意识形态的对立知识点三“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8二战结束后,美苏“冷战”对峙局面形成。下列事件中反映了两极格局下全面“冷战”的事实的是()柏林墙越南战争 古巴导弹危机朝鲜分裂A BC D9赫鲁晓夫在致肯尼迪的信中说:“除了前已下达的关于停止在设置武器的建筑工地上进一步施工的命令之外,苏联政府还下令拆除您称为进攻性武器的武器,并加以包装运回苏联。”这封信反映的基

7、本史实是()A修筑“柏林墙” B古巴导弹事件C“星球大战”计划 D美苏合作主宰世界101962年的古巴导弹事件反映的国际关系特征是()A北约与华约的军事对抗B美国与苏联对古巴的争夺C“冷战”形势下的美苏争霸D马歇尔计划与经互会的全面对抗题号12345678910答案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图一图二图一:这是美国的海报。图上的文字为“团结,我们就能强大”,“团结,我们就能获胜”。图二:苏联“冷战”宣传漫画华盛顿的“和平鸽”。材料二温家宝总理访美期间在哈佛大学演讲中详尽地阐发了中国外交和而不同的观点,他说:“和而不同”,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的一个伟大思想。和谐而不千篇一律,不同又不彼此冲突;和谐以

8、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用“和而不同”的观点观察处理问题,不仅有利于我们善待友邦,也有利于国际社会化解矛盾。温总理把我国古代思想家的观点用于观察处理国际关系和矛盾,无疑是一大创举,是我国一贯主张的和平外交政策的新亮点。请回答:(1)从图二中,你能得到哪些历史信息?(2)根据图一、二,美苏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3)综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你认为应怎样处理不同意识形态国家之间的关系。12“二战”以来,国际关系格局经历了由两极到多极化的演变趋势。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今天希腊的生存,受到数以千计共产党党徒领导的武装人员的恐怖活动威胁。他们在很多地点,特别是沿着希腊国境,反

9、抗政府的命令希腊如果要成为一个独立的自尊的民主国家,必须要有支援。而美国必须给予这种支援。我相信,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1947年杜鲁门致美国国会的咨文材料二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恢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的存在。任何政府诚意协助复兴工作的,必会得到美国政府的全部合作。任何政府勾心斗角阻挠他国复兴工作的,必不能享用我们的援助。马歇尔1947年6月在哈佛大学的演讲材料三针对2003年美国攻打伊拉克一事,有人画了以下两幅漫画:请回答:(1)材料一中美

10、国的“支援”和“支持”意味着什么?这对当时的国际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你认为马歇尔计划是一项纯粹的经济援助计划吗?为什么?(3)材料三中的两幅漫画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请简要分析出现这两种历史现象的原因?答案知识清单一、1.(1)雅尔塔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2)西欧日本美国苏联美国(3)社会制度国家利益苏联2(1)杜鲁门遏制共产主义杜鲁门主义(2)西方资本主义苏联武装进攻二、1.(1)西欧马歇尔东欧(2)华盛顿北大西洋公约苏联军事政治遏制苏联称霸世界冷战2(1)保加利亚资本主义社会主义(2)1955阿尔巴尼亚华沙军事政治三、1.(1)美苏(2)382(1)美国对点训

11、练1A雅尔塔体制事实上确立了美苏两分天下的格局。而B、C、D选项是“冷战”的表现。2D战后美国推行全球扩张政策,而苏联实力不断增强,在美国看来,正是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妨碍了它实施霸权计划。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冲突,最终导致美苏同盟关系破裂。3A杜鲁门的比喻反映了两者都是为了遏制共产主义,维护美国霸权而采取的政策,故B、C、D三项正确。两者分别属于政治、经济措施,故A项理解错误。4C5.C6A“欧洲两大政治、军事集团”是指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和苏联为首的华约组织。前者成立于1949年,后者成立于1955年,故两个集团对峙局面正式形成应该是在1955年。7B“国家利益”是制定对外政策的根本出发点。A

12、项属于长期存在的客观现实,但在此不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C、D两项都属于对抗的表面现象,没有涉及实质。8B9B通过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段材料反映的是苏联最终屈从美国的压力,从古巴撤走导弹,从而结束了古巴导弹危机。10C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反映的是美苏争霸的历史事件。综合运用11(1)美苏“冷战”;美国打着和平旗号,推行全球霸权政策。(2)美苏同盟关系破裂。原因:两国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不同和国家利益的冲突。(3)二战后初期的“冷战”局面,带来了两种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长达40年的对峙,不利于各国经济、文化的发展;中国在50年代提出“求同存异”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温家宝总理又提出“

13、和而不同”观点,都体现了超越意识形态发展国家间的关系,并取得巨大成就。以上表明两种不同制度的国家争则两伤,和则两利,绝不能把意识形态作为处理国家关系的原则。12(1)意味着美国公开声称要干涉世界各国的内政。影响: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2)不是。原因:马歇尔声称“我们的任务是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的存在”,表明该计划实际上是以比较隐蔽的经济手段来稳定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阵脚,以“复兴欧洲”之名行控制西欧之实,以达到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目的。(3)漫画一:美国2003年攻打伊拉克遭到俄、德、法三国的反对;漫画二:美国无视联合国的存在而发动了伊拉克战争。原因:俄、德、法等国家综合实力壮大,实行了独立的外交政策(或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美国攻打伊拉克违背了联合国的宗旨;美国仍是世界上实力最强的国家,实行单边霸权主义政策。教材问题解答学思之窗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