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网络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研究计划汇总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07501646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中小学网络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研究计划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农村中小学网络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研究计划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农村中小学网络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研究计划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农村中小学网络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研究计划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农村中小学网络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研究计划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中小学网络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研究计划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中小学网络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研究计划汇总(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中小学网络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研究计划一、研究的目的意义1 问题来源如今,网络异军突起:全国网民人数高达137亿,占人口总数的105,江苏网民人数达到1027万人,位列全国第三。统计显示,学生网民占了大头,近三分之一。18岁以下网民占27,再加上18-24岁之间的网民,青少年差不多占了网民人口的一半。网络不仅成为文化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本身就成为一种影响文化的力量:对成年人来说,网络已经是深入影响生活的文化环境之一;对成长中的青少年来说,它已经是与家庭、学校并列的第三种成长环境。网络与一代人的性格与品质塑造、思想与情感定型,乃至与国民的精神面貌都息息相关。然而,网络人文精神的缺失

2、已经越来越严重地凸显出来,理应引起我们的警惕。4月24日,胡锦涛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加强青少年体育和网络文化建设工作。会议强调,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正确的宣传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一手抓建设,一手抓管理。要在网上建设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思想文化传播平台,努力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倡导科学精神、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要大力弘扬体现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思想文化,大力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更多更好的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要营造文明健康的

3、网络环境,遏制腐朽落后思想文化传播,形成共建共赢的精神家园。 要大兴文明之风,深入开展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活动,特别是要为青少年成长创造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在全社会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风尚。2。现状分析(1)国际方面: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虽然在信息技术方面起步比我们早,但是他们的中小学也同样存在网络环境下的德育问题,而且目前也没有找到理想的措施和解决方案。国外在网络传播给中小学生德育带来的负面影响方面研究的较多且较成熟,这对网络发展起步较迟的我们具有相当的借鉴意义。(2)国内方面:因网络的兴起是近几年的事情,因此网络对我国来说是个新事物。国内对网上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等研究较多,但对于网络的德育问题研

4、究甚少,尚处于起步阶段,偶见杂志报端有零星的相关文章发表,如网络传播带给中小学德育的利与弊、网络德育若干问题的思考与实践(教育现代化)(2000年第3期)等,但都没有进行系统地研究。因此我们开展此课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笔者在在三年前用百度探索引擎,以“网络德育”为关键词共搜索到极少几篇相关文章,而近半年来,仍以此关键词作为主题词,竟找到26000篇相关文章,其中有不少是大学学报刊载的专家论作。农村中小学近年通过“校校通”等工程的开展,已具备了较好的网络条件,而且,由于农村中小学从课程开始没有建立起规范,因此,作为课程研究,空间很大。3。研究价值(1)网络德育课程是信息社会中提高中小学学生

5、政治认知效果的最佳课程。网络德育课程在正确地分析网络信息基础上,教育学生分析和把握新的政治信息的方式、方法,从而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念。(2)网络德育课程是规范学生多元化政治观念,形成政治观念的重要教育手段。网络能实现低成本、大范围的双向传递,它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政府对政治信息的筛选、传播和控制,造成多元化政治信息在网络上的传播。网络德育课程能站在网际政治交往这一特殊现象的面前,正确地帮助学生分析、诠释和批判各种政治观念,因势利导,使无产阶级的政治观念在网际政治交往中处于主导地位。(3)网络德育课程是规范学生网络空间与虚拟生活伦理道德的重要课程。网络空间的伦理包括网络社群的自治伦理和网络空间的自我

6、伦理。这两个领域的伦理观念和现实生活之间保持价值衔接,这是一般的德育课程对网络领域的德育能起作用的基础,但网络空间和虚拟生活领域有它们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决定了必须通过网络德育课程才能起到良好的德育教育,如网络依赖和网际自我异化的教育就不是一般的德育课程所能解决的问题。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网络德育是教育者以网络为载体,以自我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方式,面向全体网络受众,施加德育影响,培养具有较强道德判断力与选择力,符合社会发展与道德要求的现代公民的一切活动的总和。网络德育定义中的教育者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育者;网络德育的对象范围(德育客体)是所有网络使用者;网络是人发展的教育环境,也是教

7、育的手段与途径;网络德育关注人的发展,关注人的自主性、能动性的发挥。网络德育的提出是德育主动适应网络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式德育的最佳形式之一,是党和国家抢占现代网络技术制高点,培养网络时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有力保证,是减弱或消除网络对网民尤其是青少年不良影响的有效方式。网络德育属于现代德育的范畴,是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兴起和网络的普及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德育模式和德育理念。网络德育不仅仅是一种网上德育,即通过网络来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网络德育研究是对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生活即教育”理论的发展。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生活正在逐渐成为学生生活的重要内容,根据生活即教育

8、的理论,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是什么样的教育,网络时代的生活必然有网络时代的教育。网络环境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环境,同时也是学生的一种新的生活环境,对于新生活环境中德育研究的理论成绩,也是对教育家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理论的发展。网络德育是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德育受众多,教育面广,形式多样,广大青少年乐于接受。因此,网络德育是德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对现行德育模式的挑战,是德育历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中小学的网络德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网络为辅助工具,开展德育工作,提高学校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另一方面是在对学生进行网络技术教育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网络道德规范的教育,培养学生自觉的网络道

9、德意识、道德意志和道德责任感,提高学生的道德自律能力。 中小学网络德育研究,就是探讨网络环境下中学德育工作的新问题、新特点、新理念、新对策,开辟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探索网络德育的方法、手段,探究网络德育的规律,构建网络德育的理论体系。通过研究,将先进的教育思想转化为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造就一支既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熟悉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又能较有效地掌握网络技术、熟悉网络文化特点,能够在网络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队伍。通过研究,充分开发利用网络的德育功能,拓宽学校德育的渠道,把网络作为德育的有效手段,加强对中学生网络道德规范的教育,既能够充分占领中学生的教育时空,又能够使德育更具实效性

10、,初步构建一个开放的、互动的、针对性强、实效性高的网络德育模式,从而指导中学网络德育实践,创造出一个适合时代需要、人民群众满意、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生动活泼的德育工作新局面。三、研究目标:1.培养学生的网络是非、美丑、善恶的判断能力,预防网络陷阱,消除网络的负面影响。 2.以网络为载体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纪教育,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提高中学生的人文素养。 3.进行个性化服务,改善青少年的心理环境,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4. 构建与实施农村中小学网络德育校本课程,从实际出发,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不断的总结经验,以适应信息时代对德育工作的要求。5. 培养一批适合网络德育校本课

11、程教学的教师,教会学生自己去选择。教师必须调整自己的角色,从“教会顺从”的训导者变成“教会选择”的指导者。四、研究内容:1构建适合网络德育校本课程实施的校园“硬环境”。建立三位一体的校园信息网络系统:远程网络、校园网络、闭路电视系统。信息中心既是远程网络的接受站又是校园网信息发送站;校内电视台是整个网络的一个终端,通过微机与闭路电视连网,将远程信息、校园信息由闭路电视系统传输到各班,三网同时运行。在网络资源环境建设中,学校本着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有重点、有目标,使校园网络德育资源达到优化整合。2.构建网络德育资源库是校本课程实施的核心。德育资源库包括:教学信息库、教师作品库、素材库、课件课、

12、积件课、电子图书馆、青春采风、心理咨询室、德育天地、法制长廊、队伍建设。充分利用网上信息资源或市场光盘建设德育资源库。要建设德育资源库,除了自我开发之外,还要充分利用网上信息和已有的光盘来建设德育资源库。面对网上信息多但很分散、内容丰富但组织无序的现象,我们拟通过Internet网上各种途径对有关站点进行收集与筛选,对物理上分散的、与德育有关的大量有价值信息资源进行合理整理和重组,组成德育资源库,形成信息集成系统,供学生学习使用。3建立家校互动的德育教育平台,利用网络使德育教育走向家庭。4把握网络德育主阵地编写德育教材,走实德育课堂。我们在构建网络德育校本课程中,将各学科课程与德育结合,特别是

13、将信息技术课与德育教育相合,如开发了上网指导课,积极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上网意识,培养健康的网上人格。我校的上网指导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操作技术教育。教育学生掌握基本的网络发布、传送,获取信息的原理与技术。要求学生遵守网上公德,必须以合法的言行介入网络,预防学生网上失范行为。(2)安全上网教育。教育学生学会保护个人隐私,避免网络黄毒。千万不要与未见面的网友约会,除非有人陪同,见面地点一定要在公共场所;收到来历不明的电子邮件不要回信,不要保存;不要轻易地把家人的地址、电话、学校、班级等情况告诉网友。(3)网络免疫力教育。教育青少年学生对网络色情、暴力、诈骗、犯罪等不良或有害信息的

14、正确分辨,判断和选择,免受其侵蚀。还比如在可爱的宜昌一课中,学生们主动上网,去图书馆,请教老师与家长,与身边的名人取得联系,了解他们的事迹,再通过学生自己编排的一些艺术形式,来对家乡人进行赞美。通过交流活动,让学生人人参与收集资料的过程,个个做学习的小主人。长期实践,我们已经开发出完整的德育网络教材。教材回归学生生活,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五、研究重点:网络德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六、研究方法:1.行动研究法,本课题所进行的研究,按照计划、行动、考察、反思四个环节进行。先由课题组成员利用“头脑风暴法”集中讨论,参照别人某些成功的做法,提出研究计划,在根据预测做出决策之前,

15、进行调查研究和统计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调整计划,然后组织实施,在实施的过程中分析各种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不断改进和调整计划,通过反思改善工作,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我校正在建立一个属于本校的网页,作为学校德育活动的平台。 2.问卷法,把研究课题分解为若干个项目(变量),再拟成具体问题,编制成标准化问卷,发给被试,让被试回答。这种方法,虽然不如观察法了解行为反应那样具体细致,也不如实验法控制条件那样严密,揭示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因果关系也不如实验那么透彻,然而,它却可以获得多因素资料,取样大,代表性强。封闭式问卷选择答案,便于统计,具有省时、省力、高效的优点。本研究是以对网络比较熟悉的初中生、高中生为调

16、查对象。 3.个案分析法 我们所进行的中学生网络德育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注重个案研究,培养和锻炼教师队伍,教育帮助广大学生。七、研究思路:本课题研究依托大量的实践经验,借鉴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强化典型引路、措施保障,在如东区域背景下选择一批高中、初中、小学作为子课题学校,从不同的角度有侧重地进行课题研究工作。研究中,依托课题一手资料,努力构建较为系统的网络德育校本课程。八、研究步骤:1课题论证阶段:2006年5月2006年9月,进行课题论证,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征集子课题。2课题运作阶段:2006年102008年9月,子课题单位正常运作,定期组织课题活动,定期进行课题小结。3课题总结阶段:2008年10月2009年4月,撰写课题报告,总结课题研究成果。九、预期研究成果成果名称成果形式完成时间阶段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