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丝初级教程指法表1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7500169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葫芦丝初级教程指法表1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葫芦丝初级教程指法表1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葫芦丝初级教程指法表1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葫芦丝初级教程指法表1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葫芦丝初级教程指法表1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葫芦丝初级教程指法表1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葫芦丝初级教程指法表1资料(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葫芦丝初学教程和指法如何培养内心节奏感 培养内心节奏感是正确把握音乐作品的首要问题,有些人的内心节奏感是与生俱来的,先天的,但是大多数人却是依靠后天的刻苦练习培养出来的。我们在开始练习简单的练习曲时,就应该注意培养内心节奏感。组织起来的音的长短关系叫节奏。也就是说,我们在演奏练习曲时,就应该对各音符的时值长短要充分了解,不但要对它有感性认识,而且还要回理性的分析。简单的练习曲一般都是首先对最为基本的音符,节奏作笼统的介绍,让初学者一边演奏,一边在心理数节拍,认清各种音符的时值,以获得对简单节拍的感性认识。然后再加上各种符号和记号,混合运用。演奏者应该切实遵守各条练习曲的要求,扎实的训练每一首练

2、习曲,达到练习的目的,解决一切困难,牢记各种音符的时值比例。可以说内心节奏感实际上就是内心对各种音符时值的敏感度,说白一点,就是每个音要演奏多长,心里应该清楚。如果有正确的内心节奏感,我们演奏出的音乐才是准确的。音域通常是指人声或某一种乐器所能发出的最低音到最高音之间的范围。总的音域是指音列的总范围,即从它的最低音到最高音间的距离而言。个别的人声或乐器的音域是指在整个音域中所能达到的那一部分,如钢琴的音域是A2-C5。音区是音域中的一部分,有高音区,中音区,低音区三种。在整个音域中,小字组,大字一组合小字二组属于中音区。小字三组,小字四组和小字五组属于高音区。大字组,大字一组和大字二组属于低音

3、区。各种人声和各种乐器的音区划分,是不尽相同的。如男低音的高音区是女低音的低音区等. . 各音区的特性音色在音乐表现中,有着重大的作用。高音区一般具有清脆,嘹亮,尖锐的特性;而低音区则往往给人以浑厚,笨重之感。说了这麽多,呵呵:)我举个实例吧:圣桑在动物的狂欢节组曲里面(具体第几章我忘了)采用了这个主题,所不同的是改用钢琴慢速地在低音区缓缓地奏出,使原来活泼愉快的情趣变为呆笨迟钝的步态。可见音色,音区对音乐形象的表现起了多麽大的作用!(常用转调指法表)什么是葫芦丝的本调? 指法是如何安排的?所谓本调,即为葫芦丝演奏中一般意义的指法安排,一般以第三孔发出的绝对音高为1(Do)音安排指法的。向下依

4、次为7(Si)、6(La)、5(Sol)、3(Mi),向上依次为2(Re)、3(Mi)、5(Sol)、6(La),无论什么调的葫芦丝,本调的指法都是一样的,若第三孔发音为G,该乐器即为G调葫芦丝,同理F调葫芦丝也指第三孔发音为F(这里所指的第三孔并不是单纯的只开第三孔,而是开第一、二、三孔,即关闭四、五、六、七孔)。葫芦丝低音泛音Mi(3)应该怎么演奏?低音泛音Mi没有按孔,使用的指法为筒音Sol的指法,即全按,气息运用方法不一样。筒音Sol 使用超吹(急吹),低音Mi使用平吹(缓吹),即将所有指孔全部关闭,用极少的气息(不可加力)轻轻呵出(呵气,此时全身放松),即可发出低音Mi。低音Mi的发

5、声原理与筒音Sol 稍有不同,筒音是由簧片根部参与振动所发出的最低音(传统意义上来理解),泛音Mi则是在筒音之下通过增加管长来实现的(如果通过加键,可以增加更多的泛音)。泛音的音色和音量与簧片有效振动发音有细微区别,音量也相对弱一些。半年学会葫芦丝到五级(网上摘录)此课程适合于无教师指导的业余葫芦丝自学者,希望能带来帮助。 关于葫芦丝的学习教材,最好找有许多练习曲的,如果这些练习曲还配有录音光碟则更好。 第一个月学习内容:简谱、胸腹式呼吸、指法、长音、音阶 1、简谱:用一周学会,能达到看谱试唱最好(简单的谱),以后继续学习。 2、胸腹式呼吸:一天学会,以后常练习。3、指法:学筒音作5的指法。一

6、周应学会学熟。注意手形正确美观,初学可对着镜子学,观看手形正确和美观否。4、长音:一般的葫芦丝教材上都有长音练习曲。请按正确的节拍时值来练习,用胸腹式呼吸法来吹,不可“俭工减料”。练习时可默念节拍来掌握正确的时值,如吹“3”四拍,则吹时默念“米二三四”,如吹“5”八拍的,吹时则默念“索二三四五六七八”。 5、音阶:按正确节拍时值来练,不可图快。找几首音阶练习曲来练。按每分钟80拍的速度(一拍一秒不到)来练习。 第一周可将简谱、胸腹式呼吸、指法学会。 第二至第四周可重点练长音和音阶,每天能练一小时或以上最好。这可是基础和重点。严格按练习曲谱来练习,标明换气时就换,未标明有换气符号的则不可换气(标

7、明可换可不换气符号的地方,不熟练时则换,熟练后就不再换)。第二周也可只练长音。初吹葫时易产生“咕”音,是因为吹成“乎”,如吹成“吐乎”或“吐”则咕音不易产生。 到第四周时,可加学简单的乐曲,如婚誓、竹舞。 长音练习曲和音阶练习曲,是比较枯燥的,又要练一个月(今后还要继续练习),许多人坚持不了。还有的朋友,初学一天就会吹婚誓了这也是种学习法,个人认为不可取。如果你想成为演奏高手,就要耐得住寂寞,要静下心来加强长音和音阶的练习。长音和音阶练习曲学好了,后面的活指练习和双吐练习才会觉得容易些。 一般的教材长音练习曲和音阶练习曲都会有几首,应全部要学好,一个月内练不完,下个月和以后也要继续学练。 另,

8、也要练练将一个音吹得非常长(超长吹法),如今天吹20秒,明天则吹21秒,每天吹长点,越吹越长,这也是在练胸腹式呼吸。 第二个月学习内容:活指、打音、虚指颤音、低音3 1、长音、音阶练习曲继续练习,练习时间可减半 2、活指练习曲。这是这个月的重点,要多花时间来练。先找你手上教材上第一首活指练习曲(也是最容易的)来学练,按音阶练习曲的方式速度来练,等练熟了才加快速度来练。第一首活指练习曲学好后才能学第二首。可能一个月只能学一到二首。 3、第二个月的第二周可开始练打音。学打音练习曲一到二首,如金孔雀轻轻跳、月光竹雨或你手上教材上的打音练习曲。 4、虚指颤音先学会,颤得好也需长期练习。 5、第四周可学

9、吹低音3。主要学习低音3与低音5的转换,和低音3与中音3(还有其它音)的转换。 第三个月学习内容:腹颤音、倚音、滑音、双吐(空嘴练习) 1、长音练习曲、音阶练习曲、活指练习曲,在本月继续练习,时间可稍减少些,业余自学者每天不低于半小时为好。 2、第一周就可以学腹颤音。一天学会,学好需长期练习。腹颤音和虚指颤音都可放在长音练习曲中学习。如果你的教材上有腹颤音的练习曲,你也可以照着练习。 3、倚音练习曲。本月第一周也可加学练倚音和倚音练习曲。 4、滑音。分上滑音和下滑音。这是本月的一个重点。可以先将上滑音和下滑音学会,如有多余时间可学习上滑音练习曲和下滑音练习曲。第二周就可以开始学习上、下滑音技巧

10、。 5、空嘴学练双吐(本月不用在葫芦丝上操练)。本月第一周就可以开始学练空嘴双吐(和三吐)。这种练习不占用时间,在走路、坐车和平时无事时都可练习。具体方法请参考傣乡恋吧置顶的“初学课程”中关于双吐的学习方法,和你教材上的方法。 6、第四周可以学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 第四个月学习内容:双吐、滑音 1、长音练习曲、音阶练习曲、活指练习曲,在本月继续练习。 2、双吐(和三吐),这是本月的重点。从第一周就可以在葫芦丝上学吹了,能在葫芦丝上找到双吐和三吐的感觉后就要多练习,学习二、三首双吐(或三吐)练习曲,有空则练更多首。 3、本月可学一首上滑音练习曲和一首下滑音练习曲。 4、学吹月光下的凤尾竹。(其它

11、一、二级的葫芦丝小曲都可以学吹了) 第五个月学习内容:双吐、叠音、波音、颤音(震音) 1、长音练习曲、音阶练习曲、活指练习曲、双吐(三吐)练习曲,继续学习,本月多花时间在活指和双吐练习曲上。 2、叠音、波音、颤音(震音)都可找空学习了,也可找些关于这些技巧的简单练习曲学习。 3、学吹双吐、三吐内容不多的四、五级的乐曲,如月夜。 第六个月学习内容:双吐练习曲 1、本月重点是双吐和三吐练习曲学习,长音、活指等以前学过的练习曲每天可花少量时间练习一下。 2、学吹葫芦丝曲竹林深处(属五至六级曲)。 从零起步,六个月葫芦丝学到五级是为业余自学葫芦丝的爱好者而设计的,不是很细,难免存在不全面的地方,如果在

12、学习过程中,觉得课程安排过快,可适当延长多学两个月。是不是学到五级后就可以马上学吹六、七、八级曲?别急。请再找些难度大些的各种练习曲练一阵子,如练两个月,将基础打牢些,再向六七八级曲挑战。 长音、音阶、活指和双吐,是基础和重点,应多花些时间练习。 请记住:“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早熟的果子不甜。腹颤音的学习技巧“腹颤音”是通过胸腔与腹腔之间的横隔膜上下颤动(横隔膜向上有规律地一次次地挤压)而产生的。 如何使横隔膜做到有规律地一次次向上挤压呢?有这样两种方法可以体会到。 第一种:一次一次地收腹(每次腹部只向里收一点点)。 第二种:左手(上手)持葫芦丝按1(多)的指法,吹长音1,同时

13、右手(下手)放在腹部(掌心朝着肚脐眼)上面一次一次地向内挤压腹部(手掌挤压一次后再回到起始位置,也就是说,手掌是来回挤压,压一下,回来一下)。这只是模拟一下,让学习者体会到腹部的动作。 这样可以使音线象波浪。 波浪有缓波浪、急波浪、大波浪和小波浪。 我们在吹长音时,如1(四拍),可以收腹四下,产生四个波浪,这基本上是缓波浪。演奏葫芦丝,如何找到乐感?音乐不是技巧和音符的简单排列和堆砌,是一种感情的流露,同时又是心里所想通过音符和演奏技艺表达出来。比如,一位具有一定写作水平的人,如果他的生活曲折或生活经历丰富,他则可以写出好的文学作品来。 乐感是个复杂的问题,说起来有些抽象。不过,从以下几个方面

14、去努力,可能易找到乐感吧。 一、掌握音乐的节奏和音符的时值。在学简谱时,我们就要注意这个问题。如,2/4为强、弱,3/4为强、弱、弱,4/4为强、弱、次强、弱。这只是普遍规律。音符的时值,一拍可能为一秒,可能一秒不到,或一秒多。我们在吹长音时就要开始练习将音符时值吹准,吹到位。学简谱时就要学会打拍子,可通过简单的乐曲来进行“视谱练唱”。 二、在演奏一首葫芦丝曲时,某些音要轻吹,某些音要稍重吹。如,1到低音6的下滑音,可稍将低音6吹响点,夸张一下这个下滑音。一首曲中,某些乐句要吹得响些,某些乐句要轻轻吹,吹柔些,或将旋律吹成一条细线。乐曲的旋律有起有伏,有急有缓,音量有大有小 三、演奏技巧恰当运

15、作。用得过多也不行,过多破坏了意境。 四、乐曲吹得熟练,乐感易有些。乐曲吹得断断续续,乐感早没了。 五、了解乐曲的创作情况和背景。也说是了解作曲者是在什么情况下或在哪里采风后写出此曲的。如有一个美丽的地方词写的是瑞丽风光,曲是遮放调。要理解乐曲。 六、了解乐曲源所在地的风光、人文、音乐等知识,比如去傣乡转转,再吹傣乡的曲,则心中有“物”了,有感情。 七、演奏不能太守规矩和死搬硬套。有许多民间乐手,甚至演奏家,由于条件所限,就没有进过音乐学堂,乐理知识有限,他们的演奏风格有特色,甚至学院生还要模仿他们的演奏风格。 乐曲节奏学习方法汇集 速度不稳、节奏不准在初学者中是司空见惯的事。 打着拍子唱谱是解决这种问题最常用的方法。 而更有效的方法是边走边唱。让学生边走边唱,走一步唱一拍,可使其对节拍和速度产生非常清晰的感受。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表演时,教师再诱导学生全身放松随着音乐的节奏如行走一样轻轻摆动身体,开始时动作幅度稍大一些,初步掌握之后便逐渐减小,直至内化为内部的运动感受。用这种方法解决节奏不稳的问题可以说是屡试不爽。 在缓慢、抒情的乐曲中以水平运动(左右前后)为主;在节奏鲜明、速度较快的舞蹈性乐曲中以垂直运动(上下)为主。(以上摘自王朝刚器乐表演技能教学新论) 如走路时唱竹楼情歌,迈左脚为第一拍,迈右脚为第二拍,再迈左脚为第三拍,再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