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单排脚手架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7500013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落地单排脚手架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落地单排脚手架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落地单排脚手架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落地单排脚手架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落地单排脚手架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落地单排脚手架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落地单排脚手架资料(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1、工程概况及施工条件-22、编制依据-23、脚手架构配件质量标准-24、脚手架的用途-25、施工工艺技术-26、脚手架的交底与验收-77、脚手架与建筑物之间的封闭方法-88、脚手架的拆除-89、脚手架搭设时注意事项-910、脚手架的使用规定-911、脚手架的设计计算-9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下麓村4#住宅楼,砖混结构,地上6层,设有阁楼,建筑高度21.4m。二、编制依据:落地单排钢管脚手架的计算依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JGJ

2、59-201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1) 以及本工程的施工图纸。三、脚手架构配件的质量标准3.1钢管用外径48.3mm,壁厚3.6 mm焊接钢管, 采用力学性能适中的Q235A(3#) 钢,其力学性能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碳素结构纲GB/T700-2006中Q235A钢的规定,钢管有弯曲、压扁等缺陷的不得使用。3.2扣件符合GB15831-2006钢管脚手架扣件规定,不得有裂纹、气孔、疏松、砂眼等缺陷,扣件必须转动灵活,当扣件夹紧钢管处最小距离不小于5mm,扣件防止锈蚀。3.3脚手板用木脚手板及竹架板 ,木脚手板长度4-6m,宽度不低于200mm,厚度不低于50mm,材

3、质符合木结构设计规范 中级材质规定,不得有腐朽、贯通节疤。四、脚手架的用途本工程拟采用落地单排脚手架。本脚手架为安全防护架,搭设高度(22米),脚手架外立杆里侧满挂密目网全封闭。搭设尺寸为:立杆与墙中距离为 0.8m,纵距La为1.5m,大小横杆的步距为1.8 m;连墙件采用两步三跨,竖向间距 3.6 m,水平间距4.5 m,采用扣件连接;五、施工工艺技术一、【落地单排脚手架】钢管48.3 3.6扣件配套脚手板木脚手板、竹脚手板安全网密目安全网二、工艺流程1、钢管落地脚手架场地平整、夯实基础承载力实验、材料配备定位设置通长脚手板、底座纵向扫地杆立杆横向扫地杆小横杆大横杆(搁栅)剪刀撑连墙件铺脚

4、手板扎防护栏杆扎安全网。三、施工方法钢管落地脚手架定距定位。根据构造要求在建筑物四角用尺量出内、外立杆离墙距离,并做好标记;用钢卷尺拉直,分出立杆位置,并用小竹片点出立杆标记;垫板、底座应准确地放在定位线上,垫板必须铺放平整,不得悬空。在搭设首层脚手架过程中,沿四周每框架格内设一道斜支撑,拐角处双向增设,待该部位脚手架与主体结构的连墙件可靠拉结后方可拆除。当脚手架操作层高出连墙件以上两步时,宜先立外排,后立内排。其余按以下构造要求搭设。1、地基基础本工程脚手架地基础部位应在回填土完后夯实,采用垫板。地基承载能力能够满足外脚手架的搭设要求(具体计算数据参阅脚手架计算书)。2、立杆设置(1) 立杆

5、接长除顶层顶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立杆与大横杆采用直角扣件连接。接头位置交错布置,两个相邻立杆接头避免出现在同步同跨内,并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小于50c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步距的1/3,顶层顶步采用搭接连接时,搭接部位扎结不少于2道,立杆顶端亦高出女儿墙上皮1m,高出檐口上皮1.5m。(2) 上部单立杆与下部双立杆交接处,采用单立杆与双立杆之中的一根对接连接。主立杆与辅立杆采用旋转扣件连接,扣件数量不应少于2个。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垫块,并且必须设置扫地杆。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立杆上。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出的

6、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3) 立杆的垂直偏差应控制在不大于架高的1/400。(4) 立杆及纵横向水平杆构造要求见下图。3、大横杆、小横杆、剪刀撑设置(1) 纵向水平杆亦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宜小于3跨,纵向水平杆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其要求如下:当采用对接时,对接扣件应该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不同步或不同跨两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距离里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当采用搭接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

7、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当使用木脚手板、竹架板时,纵向水平杆应作为横向水平杆的支座,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当使用竹架板时,纵向水平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横向水平杆上,并应等间距设置,间距不应大于400mm;(2) 外架应按立杆与大横杆交点处设置小横杆,两端固定在立杆,以形成空间结构整体受力。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并且作业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宜根据支承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应大于纵距的1/2;当使用木脚手板、竹架板时,单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的一端,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另一端应插入墙

8、内,插入长度不应小于180mm。使用竹架板时,单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的一端,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另一端应插入墙内,插入长度亦不应小于180mm。(3) 高度在24m以下的单排脚手架均必须在脚手架外侧立面的两端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并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m,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4560之间。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宜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m,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4、脚手板、脚手片的铺设要求(1) 作业层脚手板应铺满、铺稳,离开墙面120

9、150mm;(2) 冲压钢脚手板、木脚手板、竹架板等,应设置在三根横向水平杆上。当脚手板长度小于2m时,可采用两根横向水平杆支承,但应将脚手板两端与其可靠固定,严防倾翻。此三种脚手板的铺设可采用对接平铺,亦可采用搭接铺设。脚手板对接平铺时,接头处必须设两根横向水平杆,脚手板外伸长应取130150mm,两块脚手板外伸长度的和不应大于300mm(如图);脚手板搭接铺设时,接头必须支在横向水平杆上,搭接长度应大于200mm,其伸出横向水平杆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如图)。(3) 竹架板应按其主竹筋垂直于纵向水平杆方向铺设,且采用对接平铺,四个角应用直径1.2mm的镀锌钢丝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4)

10、 作业层端部脚手板探头长度应取150mm,其板长两端均应与支承杆可靠地固定。脚手板探头应用直径3.2mm镀锌钢丝固定在支承杆件上; (a)脚手板对接; (b)脚手板搭接 (5) 在拐角、斜道平台口处的脚手板,应与横向水平杆可靠连接,防止滑支;(6) 自顶层作业层的脚手板下计,宜每隔6m(砖混二层)满铺一层脚手板。5、防护栏杆(1) 脚手架外侧使用建设主管部门认证的合格绿色密目式安全网封闭,且将安全网固定在脚手架外立杆外侧。(2) 选用18#铅丝张挂安全网,要求严密、平整。(3) 脚手架外侧必须设1.2m高的防护栏杆和30cm高踢脚杆,顶排防护栏杆不少于2道,高度分别为0.9m和1.3m。(4)

11、 脚手架内侧形成临边的(如遇大开间门窗洞等),在脚手架内侧设1.2m的防护栏杆和30cm高踢脚杆。(5) 脚手架上门洞、出入口构造示意图6、连墙件(1) 连墙件数量的设置除应满足本规范计算要求外,尚应符合表6.1的规定。表6.4.1连墙件布置最大间距注:h步距;la纵距。(2) 连墙件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宜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 应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当该处设置有困难时,应采用其它可靠措施固定; 宜优先采用菱形布置,也可采用方形、矩形布置; 一字型、开口型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连墙件的垂直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的层高,并不应大于4m(2步)。(

12、3) 对高度在24m以下的单脚手架,宜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亦可采用拉筋和顶撑配合使用的附墙连接方式。严禁使用仅有拉筋的柔性连墙件。(4) 连墙件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连墙件中的连墙杆或拉筋宜呈水平设置,当不能水平设置时,与脚手架连接的一端应下斜连接,不应采用上斜连接; 连墙件必须采用可承受拉力和压力的构造。采用拉筋必须配用顶撑,顶撑应可靠地顶在混凝土圈梁、柱等结构部位。拉筋应采用两根以上直径4mm的钢丝拧成一股,使用的不应少于2股;亦可采用直径不小于6mm的钢筋。(5) 当脚手架下部暂不能设连墙件时可搭设抛撑。抛撑应采用通长杆件与脚手架可靠连接,与地面的倾角应在4560之间;连接

13、点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抛撑应在连墙件搭设后方可拆除。 (6) 连墙件构造示意图7、架体内封闭(1) 脚手架的架体里立杆距墙体净距最多为200mm,如因结构设计的限制大于200mm的必须铺设站人板,站人板设置平整牢固。(2) 脚手架施工层里立杆与建筑物之间应采用脚手片或木板进行封闭。(3) 施工层以下外架每隔3步以及底部用密目网或其他措施进行封闭。六、脚手架交底与验收脚手架必须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搭设,要有严格的技术交底,要有节点构造详图,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执行,所有偏差数值必须控制在允许范围内。要由专门人员对已经搭设好的脚手架按照搭设方案进行验收,验收时要有量化内容,如:横、立

14、杆之间距数值,立杆的垂直度,横杆的平整度等都应详细记载在验收记录中。不能简单的用“符合要求”来代替。七、脚手架体与建筑物之间封闭办法7.1密目网垂直封闭7.1.1密目网的质量要求1)密目网要四证齐全,要有阻燃性能,其续燃、阻燃时间均不得大于4秒。2)每1010=100c的面积上,有2000个以上网目。7.1.2密目网贯穿试验做耐贯穿实验时,将网与地面成30度夹角拉平,在其中心上方3米处,用5重的钢管(管径48-51)垂直自由落下,不穿透即为合格产品。7.1.3密目网的绑扎方法用14#-16#铅丝将密目网绑扎至立杆或大横杆上,使网与架体牢固的连接在一起。八、脚手架的拆除8.1 拆除方法制定拆除方案,方案应包括拆除的步骤和方法、安全措施等。拆除顺序应遵守由上到下,先搭后拆、后搭先拆的原则。即先拆栏杆、脚手架、剪刀撑、斜撑、而后小横杆、大横杆、立杆等,并按一步一清原则依次进行,要严禁上下同时进行拆除工作。拆架子的高空作业人员应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软底鞋上架作业,同时,周围设置栏杆或竖立警戒标志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