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放牧 教案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7498271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草原放牧 教案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草原放牧 教案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草原放牧 教案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草原放牧 教案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草原放牧 教案资料(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草原放牧教案【教学理念】:采用纳溪中学在泸州市教育界率先推出的“352”生本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以“全面依靠学生”、“激扬学生生命”、“创造良好的教学生态”,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到发展,【学生课前准备】:在网上收集关于蒙古族的风土人情资料,关于“草原小姐妹”的故事。【教学内容】:1、欣赏草原放牧2、创作活动:蒙古旅游。【教材分析】:草原放牧是选自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作者吴祖强、王燕樵、刘德海写于1973年。乐曲采用琵琶协奏曲的形式一方面充分发挥琵琶的丰富表现力,同时又运用管弦乐队交响乐的丰富表现手段,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是乐曲一段。由两个对比主题组成第一主题是主要主题

2、,着力刻画“小姐妹”欢快、活泼的情景。E羽调,3/4拍子。第二主题是描写草原放牧的另一侧面,抒发内蒙人们对家乡草原的热爱,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学习目标】:1、情感与价值目标:通过歌曲的学唱,使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通过欣赏歌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集体,勇于战胜困难的思想感情。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欢快活泼的音乐情景中,聆听和演唱快乐的节日,通过欣赏草原放牧,表现了祖国的新一代热爱社会主义,热爱集体,勇于战胜困难的动人形象。【学习重点难点】:欣赏草原放牧,体会乐曲意境。【学习方法】:情境教学法、体验教学法、律动教学法。【新知学习】:(一)、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1、 谈话引导:你们喜欢蒙古

3、吗?那就让我们一起去那些辽阔的大草原看看吧!(播放蒙古人音乐)美的音乐,美的声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使学生身临其境。2、 引导学生自由发言,交流自己所听到所想到的。3、 猜谜:有一句诗叫“犹抱半遮面”,你们能猜到是什么吗?(媒体出示谜面)4、 引导学生猜出谜底琵琶,并进行评价。在此我用谜语导入提问,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从感情上激起学生与教材的共鸣。5、 画草原放牧的场面。师:你能将刚才所想的画下来吗?背景音乐为草原放牧。6、 展示作品。新课程中强调音乐要让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敢于当众表现自己。在此我创设情景,在教学中给孩子提供表演和表现的机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

4、情。(二)、欣赏乐曲 深化主题1、 初听,教师提问:你觉得这首乐曲情绪怎样?2、 介绍弹拨乐器琵琶,提问:你知道中国民乐中弹拨乐器还有哪些吗?它们都有什么特征?实物出示琵琶,加深印象。学生观察,提问:你知道它有哪些特征吗?通过实物观看及课前搜集的有关弹拨乐器的介绍,引导学生说出它的特征。3、 复听乐曲,区分两个主题音乐的不同。4、 分段欣赏,思考两题,组织学生讨论。学生四人小组通过欣赏解决课后的两个问题5、 再听,教师介绍几个简单的舞蹈动作,师示范,生跟学,并跟着音乐进行简单的律动。6、 跟着旋律,哼唱两个主题。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歌曲内容,在本课教学中我安排了多次反复的欣赏,并在欣赏的过程中通过

5、有效性的提问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在欣赏的过程中,加入舞蹈的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中能够动起来,同时也加深了对乐曲的喜爱。(三)、拓展乐曲 想象创造1、 创设情境师:昨天晚上,龙梅和玉荣给我捎了一封信,邀请我们班的同学去蒙古做客。你们想去吗?然后用“可怎么去呢?”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发言。同桌相互讨论,为“怎么去?”出谋划策。2、 师:我们坐火车去吧!她们为我们准备了好多节目,你们想看吗?3、 欣赏蒙古人青藏高原。生听,会唱得可以跟唱。4、 多层展示,尽情表现。学生采用唱、画、说的形式在草原放牧的音乐中结束上课。新课标提出,应该尊重艺术作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欣赏艺术的习惯,感受不同风格的音乐。通过提供开放式和趣味性的音乐情景,引导学生进行以即兴式自由发挥为主要特点的创造活动,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获得审美愉悦,给学生创设即兴创造的平台,让学生大胆创造,尽情表现。附板书设计 草原放牧 第一主题 e羽调 2/4拍子 欢快活泼 第二主题 d宫调 4/4拍子 优美抒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