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党的历次会议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7491091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0.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政治:党的历次会议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考研政治:党的历次会议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考研政治:党的历次会议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考研政治:党的历次会议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考研政治:党的历次会议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考研政治:党的历次会议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政治:党的历次会议资料(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党的历次会议是考研政治的重点之一,在考研中经常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把握重要会议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对提高客观题的成绩十分必要。下面中国教育在线小编就中国共产党的历次会议做一个简单的梳理。1.一大,1921年,上海 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2.二大,1922年,上海(1)中共二大正确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

2、铲除私有财产制度)。现阶段的革命纲领即最低纲领是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2)二大为中国各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的深远意义。(3)瞿秋白在其中最早提出“统一战线”的概念。(4)中共二大之后,党中央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为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而斗争的新征途。3.三大,1923年,广州(1)党的三大召开,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以建立各民主阶级的统一战线,同时保持共产党在在组织上、政治上的独立性。(2)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形成了新三民主义(国共合作基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4.四大,1925年,上

3、海(1)大会的中心议题是:如何加强党对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的领导,以及在宣传工作、组织工作和群众工作方面如何迎接大革命的高潮。(2)四大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3)四大的缺点和不足是:虽然提出了领导权的问题,但对于如何争取领导权,缺乏具体明确的方针,只讲对群众运动的领导权,而完全忽视了对政权和武装力量的领导权;提出了农民是革命同盟军的问题,但没有提出土地革命这一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思想。(4)大会明确将资产阶级分为买办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5.五大,1927年,武汉(1)大会的主要任务是接受共产国际执委会第七次扩大会议关于中国问题的决议案,纠正陈独秀的右倾机会

4、主义错误,并决定党的重大方针政策(2)五大虽然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但对争夺革命领导权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如改造武汉国民党、改造武汉国民政府、组织和扩大党对革命武装的领导等问题,均未做出切合实际的回答。大会对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实质和危害也缺乏深刻的认识。五大实际上并未解决挽救时局的问题。6.八七会议,1927年,汉口 (1)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2)会议撤消了陈独秀的总书记职务,结束了右倾机会主义(投降主义)路线的统治; (3)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并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作为当前当的主要任务。7.六大,1928年,莫斯科(1)大会肯

5、定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的社会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确定:革命的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的中心任务:工农民主专政的实现和反帝反封建;革命的力量:工农阶级;革命的前途:社会主义;革命的形势:两个高潮之间,新的高潮即将到来。【革命路线】(2)批评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和王明的左倾盲动主义,提出加强党的无产阶级基础。【继续批评左右倾错误】(3)中共六大制定的路线基本是正确的,对后来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但这次会议也存在着缺点,即对中间阶级的作用,反动势力内部的矛盾缺乏正确的估计和政策,特别是对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仍旧把城市工作放在全党工作的中心,这对中国革命

6、的发展起了消极的影响。8.古田会议,1929年,上杭县古田村人民军队的建设问题。有效地纠正了由于红四军党内组织基础最大部分是由农民和小资产阶级成份所构成,由于红军尚在幼年时期,当的领导机关缺乏一致的坚决斗争,而产生和发展的各种错误倾向。领导干部之间消除了隔阂,统一了认识;全军上下增强了团结,军队中呈现出一派崭新的精神面貌。9.中共六届四中全会,1931年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占统治地位,重要表现有:在革命性质上:混淆了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把反资和反帝并列;在革命形式上:强调革命高潮的到来;在革命道路上:坚持以城市为中心;在军事方面:军事教条主义,用所谓的正规战争代替人民战争。10.瓦

7、窑堡会议,1935年,瓦窑堡批判了党内长期存在着的“左”倾关门主义,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彻底地解决了联合民族资产阶级的问题。11.遵义会议,1935年,遵义(1)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会议。(2)这次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使红军和党中央得以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保存下来,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到了成熟。12.中共六届六中全会,1938年,延安(1)主要是总结抗战以来的斗争经验,纠正王明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明确党在民族革命

8、战争中的地位,以争取抗战的胜利。(2)毛泽东向全党提出“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3.七大,1945年,延安(1)大会对毛泽东思想作了科学的概括和阐述,从而使其作为一个科学的概念被正式确定下来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这是七大做出的历史性贡献。(2)大会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14.中共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西柏坡(1)毛泽东详尽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的现状以及党应采取的基本政策;毛泽东第一次提出执政党的建设问题。(2)毛泽东同志在大会上提出:两个转折: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了城市,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

9、变为社会主义社会。两个务必是:“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15.中共七届三中全会,1950年,北京(1)会议的主要议题是确定党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主要任务,以及实现这些任务所必须开展的各项工作和战略策略方针。(2)毛泽东向全会作了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报告,指出:全党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重要任务,是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3)报告中把现有工商业的合理调整作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的一个重要条件。(4)毛泽东在会上还作了不要四面出击的讲话。提出:“我们不要四面出击。四面出击,全国紧张,很不

10、好。绝不可树敌太多,必须在一个方面有所让步,有所缓和,集中力量向另一个方面进攻。”“我们一定要做好工作,使工人、农民、小手工业者都拥护我们,使民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中的绝大多数不反对我们。”16.八大,1956年,北京(1)大会讨论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外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由于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

11、之间的矛盾。(2)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确立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上来。任务:发展生产力,实现现代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3)八大是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会议主要确定了以下几个方面内容:提出了国内主要矛盾的新结论,作出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坚持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强调加强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着重提出了执政党的建设问题,重申了党反对个人突出,反对对个人歌功颂德的方针。(4)陈云提出改善社会主义经济管

12、理体制的方法:以国家集体经营为主体,以个人经营为补充;以计划生产为主体,以在国家许可的范围内的自由生产为补充;以国家市场为主体,以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为补充(“三个主体,三个补充”)。17.中国八大二次会议,1958年,北京(1)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2)召开全党和全国人民认真贯彻执行,争取在15年或更短的时间内,在主要工业产品方面赶上和超过英国。会后,全国各条战线迅速掀起“大跃进”高潮。18.中共八届九中全会,1961年,北京(1)会议正式通过了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2)要按照农、轻、重的次序安排经济。(3)会

13、议确定1961年经济工作要贯彻以农业为基础,把农业放在首位的方针,要求全党全民大办农业,大办粮食,要求国民经济各部门都支援农业。19.九大,1969年,北京(1)会议讨论并通过了林彪代表党中央作的政治报告和中国共产党章程。其中党章把林彪作为“毛泽东同志的亲密战友和接班人”写入总纲。 (2)九大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使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合法化,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20.十大,1973年,北京十大的召开,继续了九大的“左”倾的错误。21.十一大,1977年,北京(1)大会总结了同“四人帮”的斗争,宣告“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重申在本世纪

14、内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任务。(2)党的十一大召开,虽然宣告“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但仍然肯定“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直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才将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从而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2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北京(1)全会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必须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2)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

15、,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3)制定了关于加强农业发展的决定;(4)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5)审查和解决了党的历史上一批重大冤假错案,重新评价了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 (6)这些具有重大意义的转变,标志着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开始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在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飞跃的起点。23.中共中央召开的理论工作务虚会,1979年,北京(1)会议的主要目的是总结理论宣传战线的基本教训,把思想理论上的重大原则问题讨论清楚,统一到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来,以及研究全党工作重心转移之后理论宣传工作的根本任务。(2)邓小平代表中共中央作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他在讲话中首先概括了三中全会以后各项工作的成绩,同时也指出经济上存在的困难和一些干部群众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