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疫情的风险评估报告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7471814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登革热疫情的风险评估报告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登革热疫情的风险评估报告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登革热疫情的风险评估报告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登革热疫情的风险评估报告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登革热疫情的风险评估报告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登革热疫情的风险评估报告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登革热疫情的风险评估报告资料(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我市近期登革热疫情的风险评估报告*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市自8月22日报告我市首例登革热本地感染病例以来,截止至8月31日,我市共累计报告登革热本地感染病例13例。为识别登革热在我市扩散的风险,找出薄弱环节并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根据广东省登革热防控专业技术指南(2015年版)的要求,我中心组织业务人员对我市近期登革热疫情进行评估,现将评估结果汇报如下:一、近期本地登革热疫情概况*市于 8月22日报告首例登革热本地病例,截止至8月31日,*市共报告登革热病例13例,其中*街道8例、*街道4例、*街道1例,去年同期无登革热病例报告。我市8月中旬以来疫情突然上升,且均为本地病例,疫情比2014

2、年提早1个月(2014年首例登革热本地病例报告时间为9月25日);13例本地病例发病时间较为集中,并分布于3个街道,疫情较严重的区域为西新街道;病例临床症状相对较轻、病程短,且病情稳定。虽然目前疫情相对局限于3个街道,但发病地点为人口密集、蚊虫孳生较多的新旧城区结合部,防控难度大。二、蚊媒密度监测情况我市从3月份开始持续开展登革热媒介伊蚊布雷图指数监测工作,监测点逐步覆盖全市所有镇(街道)。8月份评估为“中度传播危险”的监测点有4个(*区铁铺镇、桥东街道和官塘镇、枫溪区),“高度传播风险”的有3个(潮安区彩塘镇和金石镇、饶平县海山镇)。登革热本地病例发生后,各疫点均在病例报告后连续开展3天蚊媒

3、密度监测,具体监测结果见下表:2015年*区各疫点疫情发生后3天布雷图指数情况疫点地区布雷图指数(BI)疫情发生后第1天第2天第3天*街道4010.55.6*街道22113*街道58284注:高度风险(布雷图指数BI 20),中度风险(BI介于1020),低度风险(BI介于510),符合防控要求(BI5)但疫点周围环境的布雷图指数未能按时(疫情发生后3天)下降到5以下的安全目标。市疾控中心8月28日查*街道西新市场后居民区的布雷图指数为47,8月31日查*街道后上村居民区的布雷图指数为26.8。三、疫情影响因素分析1. 我市气候条件适宜伊蚊孳生繁殖。我市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

4、沛,年平均气温21.4。根据市气象局预测,今年我市7-8月份平均气温为27-29,受台风天气影响,雨量呈增多趋势。按照我市历年布雷图指数监测数据显示,布雷图指数随着气温上升和降水增加而呈上升趋势,因此我们认为随着夏秋季高温多雨的气候到来,我市伊蚊密度也将呈逐步上升趋势。2. 我市目前仍存在大量的登革热传播媒介(白纹伊蚊)的孳生地。在我市广大农村地区、城乡结合部,白纹伊蚊的孳生地主要存在于房前屋后(如闲置老厝区、空地、施工工地)的大量积水洼地、闲置积水容器(如*区、*区古巷镇、*镇的陶瓷垃圾);在城区中心,主要为无人居住的老厝区、出租屋、天台等地方,这些区域常为蚊媒孳生地,近期疫情发生后,有些地

5、方根本没有清理。3.登革热疫情输入风险持续存在。我市与东南亚等常年有登革热疫情国家(泰国等)交流密切,疫情输入风险较大。随着暑假旅游往来、中秋节国庆节前后华侨返乡探亲增多,以及即将在我市举办的粤东侨博会,东南亚地区来我市的人员将愈加频繁,发生输入性登革热病例的风险增高。4、市民的生活卫生习惯有待改善。我市居民常有室内插养富贵竹等水生植物、农村村民有用大缸存水备用、阳台及铁窗棚花盆下放置碟子(托盘)等生活习惯;市民清理室内外积水不积极主动,使用纱门纱窗挂蚊帐等防蚊设施偏少,主动防蚊叮咬意识不足,为伊蚊孳生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5、灭蚊效果不理想。目前我市各基层实施灭蚊工作人员的主要为镇(街道)、村

6、(居委会)雇佣的临时人员,没有专业培训,施药技术参差不齐,同时主要使用简易农业喷药喷雾器,雾点大,不均匀;喷杀药物主要以敌敌畏为主,很少使用高效低毒灭蚊药物。因此灭蚊效果不甚理想。虽然9月29-30日*区在疫情核心区雇佣专业消杀队(科达害虫防治中心)进行公共场所喷药灭蚊,但由于连日来大雨倾盆,灭蚊效果大打则扣;另一方面,核心区域内居民室内灭蚊工作主要依靠市民自觉实施,没有强制约束,几乎室内灭蚊工作没有开展,这也是造成疫情很难控制的原因之一。四、评估结论综合全省和我市当前登革热疫情概况、历年疫情特点,考虑我市目前蚊媒孳生状况、气候、社会活动,我们评估认为:我市已进入登革热发病高峰季节,*区*街道

7、、*街道及*街道登革热疫情已呈现局部暴发,预计近段时间仍然会有病例陆续出现,如疫情控制措施不到位,疫情可能蔓延至整个*桥区,甚至有向周边县区扩散的风险,当前关注程度应为“特别关注”。五、防控建议1. 成立机构,落实责任。虽然在出现病例的地区应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但控制措施没有根本、彻底落实,部分地区没有行动起来,市民没有发动起来。建议市、*区在政府层面成立防控登革热联合指挥部,统一指挥辖区登革热防控工作,直接负责管理近期日常登革热防控事务,协调解决好防控工作中日常存在问题;*区按照广东省登革热防控专业技术指南(2015年版)要求,启动登革热防控级应急响应,各相关单位按照广东省登革热防控专业技术指

8、南(2015年版)的要求,各司其职,明确四方责任,有效落实登革热各项防控措施,最大限度防止疫情扩散,如措施落实不到位,将按要求,追究相关责任。2.大力开展以灭蚊、清理环境为主的爱国卫生运动。各地应在爱卫部门的领导下,以我市当前落实“三个整治”工作为契机,结合迎国庆爱卫活动,充分发动群众,近期掀起一场以消灭蚊虫,清理蚊孳生地为主的全民爱国卫生运动,要实行责任落实、分片包干、网格化管理的工作制度和机制,动员家家户户喷药灭蚊、翻盆倒罐、清除积水;特别是*区和各街道(镇)、居委会(村)要高度重视,全面行动,从政府机关到村居工作人员中抽调足够人员成立专门队伍,负责督促市民清理积水、室内灭蚊和对无人负责公

9、共区域积水进行清理工作,突出重点针对疫点居民室内外灭蚊、卫生死角进行蚊媒孳生地清理,重点关注*区*街道、*街道、*街道疫区核心区*无人居住的房屋,楼房天台等卫生空白地带,尽快将蚊媒密度降到安全值以下,防控重点见附件。3. 全市各地要加强蚊媒密度监测。各地应按规定做好蚊媒密度常规及应急监测,建议各乡镇(街道)每半月监测布雷图指数1次,如实将监测结果逐级汇总至市疾控中心公共卫生科,市疾控中心也将对部分监测点进行抽查,及时评估疫情风险,适时将各个监测点布雷图指数结果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 针对超过警戒值的地区发出预警提示。4. 加强疫情监测,落实首诊负责制。全市各医疗卫生机构应加强就诊发热病例流行病学

10、史询问。*区各医疗机构启动登革热应急监测工作,使用登革病毒NS1抗原检测试剂盒进行可疑病例早期排查,对登革病毒NS1抗原检测结果阳性者血清应送市疾控中心复核以明确诊断,确保早期发现登革热病例,对疫情实行“零”报告制度。首诊医生一旦发现登革热疑似病例,需详细询问病例现住地址,确保上报传染病报告卡信息的准确性,杜绝以户籍地址代替现住地址,避免造成增加后续调查处置工作难度。同时各病例收治医院应做好防蚊灭蚊措施,防止出现院内感染。5. 加强健康宣传教育。要充分利用各类媒介,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宣传登革热防控的重要性,普及防控知识,提高广大群众的卫生知识水平和防病意识,发动群众自觉配合、主动参与防

11、蚊灭蚊工作。6. 加强消杀队伍建设。登革热防控措施最为关键的环节是防蚊灭蚊,为确保灭蚊效果,建议各地立即建立一支专业消杀队伍,加强培训,并配备必要的消杀器械(超低容量喷雾器)、高效低毒药物和个人防护用品。7加强医疗救治工作。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单位应组织医护人员、辖区各村卫生站医生对登革热诊疗、预防控制等知识进行系统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加强对重症病例的医疗救治工作。8.加强疫情评估工作。市疾控中心将适时组织人员对全市的疫情概况进行分析和风险评估,同时对各疫点的灭蚊效果进行评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5年9月1日附件1 *区登革热防控重点风险点及防控建议风险点主管部门风险因素已采取的措施存在问题

12、建议采取措施公共区域废弃容器街道、物管公共环境、绿化带中存在大量废弃盆罐、一次性容器已布置清理工作绿化带中废弃容器不易清理;一旦发生降水极易孳生蚊虫。开始一次彻底的爱国卫生运动;清理蚊虫滋生地,并进行成蚊速杀;布放蚊虫诱捕器监测控制蚊密度。楼顶闲置盆罐街道、村居委闲置盆罐容易积水已布置清理工作楼顶闲置盆罐积水不易被发现,且极易孳生蚊虫。建议进行专项清理,全面清理蚊虫滋生地。医院环境废弃容器及绿化漏洞卫生计生局院内种植树木树头有坑,绿化带中存在废弃盆罐、一次性容器已布置清理工作树头坑洞容易积水,绿化带中废弃容器不易清理,一旦发生降水极易孳生蚊虫。建议进行专项清理,全面清理周围的蚊虫滋生地,并进行成蚊速杀。家中凉台种植盆栽、排水沟积水街道、村委大罐水养莲花、盆栽托盘容易积水已布置清理工作水养莲花、托盘积水不易被发现,且极易孳生蚊虫。建议进行专项清理,全面清理蚊虫滋生地。附件2*区登革热疫情防控核心区示意图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