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词解析临河新

上传人:好** 文档编号:107471361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PPT 页数:170 大小:1.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古诗词解析临河新_第1页
第1页 / 共170页
小学古诗词解析临河新_第2页
第2页 / 共170页
小学古诗词解析临河新_第3页
第3页 / 共170页
小学古诗词解析临河新_第4页
第4页 / 共170页
小学古诗词解析临河新_第5页
第5页 / 共1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古诗词解析临河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古诗词解析临河新(1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古诗词解析 (人教版),内蒙古师范大学 宗慧坚,古代诗歌的语言是特殊的语言。王安石称这种语言为“诗家语”。诗家语要求凝练,叙述可以跳跃,语序可以颠倒,词语可以省略。诗家语要求含蓄。言中有深意,弦外有余音,字少而韵远,语浅而情,耐人寻味。诗家语要求形象。情理都在形象之中。不言情而有情,不说理而有理。让读者透过形象自去领会。,【小学一年级】上册:(P74)静夜思李白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理由一:辞书有注。 汉语大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P1149)“疑”的第7个义项,写着:似,好像。举例如下: 北周庾信舟中望月:“山明疑有雪,岸白不

2、关沙。” 宋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疑”字的第9个义项下写道:类似;好像。宋陆游游山西村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理由二,如把“疑”当“怀疑”讲,有两点站不住脚的地方: 一是说诗人发生了错觉,那是注者的主观臆断,我们怎么能肯定诗人当时的心理状态呢? 二是如果诗人真的怀疑自己的眼睛,那何不倒过来写“床前一片光,疑是地上霜”?诗人写的本体是“明月光”,喻体是“地上霜”。,“疑是”的解释(比喻):好像、好似。疑,好像。是,好像。(见宋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属于同义复用。 张谓早梅:“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春雪未销。” 白居

3、易寄王质夫:“旧游疑是梦,往事思如昨。” 李白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小学一年级】下册:春晓孟浩然,村居高鼎,所见袁枚,小池杨万里 春晓 (P12)(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解“处”:处,除当“处所、到处”讲外,还可表示时间,作用与时间名词略同,有“时”“际”的意思。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本体白发,喻体秋霜。何处,即什么时候。,“处”往往与“时”互文,其“时”义最为明显。王昌龄山中别庞十:“吟时白云合,钓处玄潭清。”言钓的时候。卢纶送渭南崔少府归徐郎中幕:“夜寒逢雪处,日暖到

4、村时。”逢雪处,言遇雪时。,汉语大字典(P1178)(二):ch时刻,时间。宋柳永雨霖铃:“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宋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处处”即“处”的叠用,同样表示“时时,时候”。古诗词中这一用法也较常见。如唐白居易遗爱寺:“弄石临溪坐,寻花绕寺行。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 诗中的“处处”均与“时时”构成互文,“处处”应注释为“时时”。,村居 (P13)高鼎 草长zhng莺yng飞二月天, 拂f堤d杨柳醉青烟。 儿童散sn学归来早, 忙趁chn东风放纸鸢yun。 注释:杨柳:“杨”,“柳”,即柳树,注释: 杨柳:指柳树(偏义复词:是指一个复音词由两个

5、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语素构成,但整个复音词的意思只取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而另一个语素只是作为陪衬,只有一个形式,只起到构词的作用,相当于一块化石,又叫化石语素。 )。诗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唐 温庭筠 题柳诗:“杨柳千条拂面丝,绿烟金穗不胜收。”,汉语植物词“柳”的文化积淀 早在诗经中,古人就已经用“柳”来作惜别与飘忽不定的意象:“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小雅采薇)。柳枝柔弱、随风不定之貌写尽了戍边兵士对故乡的依恋和远别家室的苦楚。但在这里,柳似乎还仅仅是个别诗人的意象,尚未产生固定的联想意义。至汉代,据三辅黄图桥(三辅黄图一书,相传为六朝人撰写,作者姓名佚失。它

6、是研究秦汉历史,特别是研究秦汉长安、咸阳历史地理的可贵资料。 )载:“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 “折柳赠别”当时汉代的长安人的一种习俗,具体究竟产生于何时已不可考,大约是因“柳”、“留”同音而产生的联想,但因此“柳”的这一联想被固定下来了。“柳”在古诗文中从此与“惜别”正式挂上了钩:“杨柳东风树,青青央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王焕之送别,不仅柳本身,甚至柳桥、柳岸、灞桥、章台等词也都与惜别之意有关。“章台”本是秦宫中的一台名,唐朝时章台种了许多柳树,故以“章台”代柳,常用以咏别离。李商隐当年考中进士离开长安时写了一首及第东归次灞上却寄同年中有:“灞陵柳色无离

7、恨,莫枉长条赠所思。”后世“灞陵”也成了“柳”的代名词。,所见 (P59) 袁枚 牧童骑q黄牛, 歌声振林樾yu。 意欲捕b鸣蝉, 忽然闭口立。,小池 (P60)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l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注释: 1.照水:倒映在水中。 2.晴柔:明丽柔和。,【小学二年级 】上册: 赠刘景文苏轼,山行杜牧, 回乡偶书贺知章,赠汪伦李白 赠刘景文 (P15)苏轼 荷尽已无擎qng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注释: 1.擎:举,向上托(擎雨盖:喻指荷叶) 2.傲霜:不怕霜冻,坚强不屈。 3.最:一作“正”。副词。犹正;恰。 唐

8、 芮挺章 江南弄:“春江可怜事,最在美人家。” 比喻:本体荷叶,喻体擎雨盖。,山行 (P16)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jng斜xi,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词语解析: 1.古今同形异义词。(字形相同,而古代和现今意义用法不一样的词,叫古今同形异义词。)“坐”在此处应译作“因为”、“由于”、“为着”。 “停车坐爱枫林晚”的意思是:我把车子停下来,是因为喜爱这傍晚时成片的枫树。 2.“于(於)”字的解释(比喻)有两种说法: 一般看作介词,解释为“比”。杜牧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其中“于(於)”字。,看作比喻词,“如”。 “于(於)”作比喻词用,一直延续

9、到唐代。 a性灵闲似鹤,颜状古於松。(白居易寄白头蛇) b转似秋蓬无定处,长於春梦几多时?(白居易萧相公宅遇自远禅师有感而赠)“於”一作“如”,可知“於”的意思同“如”。,萧相公宅遇自远禅师有感而赠 宦途堪笑不胜悲,昨日荣华今日衰。 转似秋蓬无定处,长于春梦几多时。 半头白发惭萧相,满面红尘问远师。 应是世间缘未尽,欲抛官去尚迟疑。 【秋蓬】秋季的蓬草。因已干枯,易随风飘飞,故亦以喻飘泊不定。 【春梦】 1.春天的梦。 2.喻易逝的荣华和无常的世事。 (宦途的艰难,荣辱的无定,)就像旋转的秋季的蓬草飘泊不定,就像那长长的春天的梦又能做多长时间呢?(以“春梦”喻其短,以“秋蓬”状其幻,宦途荣华好

10、比春梦,再长又能有多少岁月,好似秋蓬漂泊不定。 ),句a、b中的“於”分别与“如”“似”是互文,可知“於”与“如”、“似”同义,是比喻词无疑。据此,“霜叶红于二月花”中的“于(於)”也应作“如”解,该句是比喻而不是夸张。,注释: 1.山行:山中漫游。 2.寒山:深秋时节的山。 3.石径斜:石头铺成的小路弯曲而 上。斜,今音xi,旧读xi。 4.坐:因为。 5.红于二月花:如同二月的花一样红 艳。,回乡偶书 (P115)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shui。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背景介绍:贺知章早年就离开家乡,写这 诗时,他是86岁,离家已经50 多年了。他是因身体不

11、行了, 才告老还乡的。 注释: 1.衰:旧读cu:稀疏零落。 2.书:写。偶书:偶然地随意写下。 3.客:指作者自己。 4.鬓毛:面颊旁耳边的头发。 5.两个“相”:副词,我,指贺知章。 6.处:地方。,赠汪伦 (P116)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词类活用:名词用作动词;动词直接作状语。如赠汪伦诗“忽闻岸上踏歌声”一句中,全句的谓语是“闻”,“闻”的宾语是“声”字。古汉语中,全句的宾语确定后,宾语前面的名词一般用动词,因为名词不能带宾语。所以,宾语“声”前的名词“歌”,在此句中用作了动词,意义是“唱歌”。动词“踏”用在“歌”的前面起修饰作用,表示

12、“唱歌”这一动作行为的情态、方式,直接作状语。(踏歌。指行吟;边走边歌。汉语大词典 ),踏歌是一种列队成行,舞者手牵着手,臂相连,边歌唱边双脚踩拍的群体歌舞。 这种表演形式在中国史书上较早地出现于后汉书东夷传中: “五月田竟祭鬼神,昼夜酒会群聚歌舞,舞辄数十人,相随踏地为节,十月农功毕亦复如之。 ” 这种“踏地为节”的踏歌形式在后来的史籍中也经常出现。东晋的西京杂记卷3中记载: “十月十五日,共入灵女庙,以豚黍乐神,吹笛击筑,歌上灵之曲。既而相与连臂踏地为节,歌赤凤凰来。” 这种“连臂踏地为节”的踏歌表演,后来逐渐步入宫廷,并成了皇帝、大臣们与宫女共欢乐舞的一种重要体裁。在中国后来的史籍中多处

13、可见。,但“踏歌”一词在史书中的真正出现大约是在隋末唐初年间。 特别在唐朝的文献中,踏歌这一乐舞已经在民间和宫廷十分盛行了。李白的赠汪沦诗曰:“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顾况(唐代诗人,白居易曾拜访过的著名诗人)的听山鹧鸪中则有:“夜宿桃花村 踏歌接天晓。”这些形象生动的记载反映了当时踏歌在民间十分盛行的情景。 所以,踏歌不是指踏着地打拍子,而是不少人手牵着手,臂相连,边歌唱边双脚踩拍的歌舞。可见,送李白的不仅汪伦一人,而是汪伦领着好多人手牵着手,边唱边跳地前来相送的。,比喻:修辞手法。较喻,又称强喻,是指本体不仅像喻体,而且超过喻体,是用比较形式构成的比喻。把本体与喻体放在一起比较,

14、既承认它的相似点,又显出在程度上的差别,格式上常用“比”、“不及(及:追上,赶上。 )”等词语。用“比”字的如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用“不及”的如: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中写潭水已深达千尺,那么汪伦送诗人的情谊更有多深呢?两句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鲜明地表达了汪伦对诗人的真挚纯洁的深情。,【小学二年级 】下册: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望庐山瀑布李白,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杜甫 赋得古原草送别(草)(P5)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qn古道,晴翠接

15、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q萋满别情。,注释: 1.赋得:唐代科举考试规定:凡按指 定、限定的题目作诗,前面要加“赋得”二字。 2.离离:野草繁茂的样子。 3.荣:茂盛。 4.远芳:蔓延到远方的青草。侵,蔓延,长满。 5.晴草:阳光照在草上反射出的碧绿光色。,引用:“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出自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宿s新市徐公店 (P6)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注释: 1.新市:地名。今浙江省德清县新市镇。新市又为宋代酿酒中心。杨万里迷恋新市西河口林立的酒。痛饮大醉。留住新市姓徐的人家开的酒店。 2.急走:快速奔跑。,望庐山瀑布 (P76)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注释: 1.庐山:今江西省北部。 2.香炉:指香炉峰,庐山西北部的高 峰。太平寰宇记(宋太宗赵炅 (jing)时地理总志。二百卷。乐 史(9301007)撰。)云:“(香炉 峰)在庐山西北,其峰尖圆,烟云 聚散,如博山(地名)香炉之 状。” 3.疑是:好像,比喻词。疑:好像,是:好像,同义复用。,唐朝诗人李白在吟诵庐山瀑布时赞叹:“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