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医学基础第一节人体解剖生理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7460289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PPT 页数:181 大小:18.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医学基础第一节人体解剖生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81页
第二章医学基础第一节人体解剖生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81页
第二章医学基础第一节人体解剖生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81页
第二章医学基础第一节人体解剖生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81页
第二章医学基础第一节人体解剖生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医学基础第一节人体解剖生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医学基础第一节人体解剖生理(18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学基础,第一节人体构成,一、人体结构,构成人体结构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细胞组合成组织,组织有组合成系统,并构成器官。多种组织器官构建成了复杂人体。,1、原子水平: 构成人体的元素有60多种,主要有O2(65%)、C(18%)、H(10%)、N(3%)、Ca(2%)、P(1%) 2、分子水平: 人体由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水及矿物质构成。 3、细胞水平: 人体由细胞、细胞外液及细胞外固体构成。 4、组织水平: 人体由组织、器官及系统构成。 5、整体水平: 分为不同的阶段婴幼儿、学龄前、青少年、成年、中年、老年。,人体的组成和器官系统的划分,1、细胞:构成人体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2、组织

2、:许多功能相似的细胞群借细胞间质连结在一起所形成的结构总称。包括四大基本组织,即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3、器官:几种不同的组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形态 和功能的结构,如心、肝、脾、肺、肾等。 4、系统:几个功能密切联系的器官联合在一起完成一共同性的生理机能的总称。人体有九大系统;即运动、消化、呼吸、泌尿、生殖、脉管、感官、神经和内分泌系统。,人体的组成,1、头:颅部、面部 2、颈:颈部、项部 3、躯干:胸腹盆部和背腰部 4、四肢:上肢:肩、臂、前臂、手 下肢:臀、大腿、小腿、足,人体解剖学的方位术语,1、人体解剖学姿势(标准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上肢下垂于躯

3、干两侧,掌心和足尖向前。 2、方位术语:1)上与下:以头为标准。2)前与后:以腹和背为标准。3)内侧与外侧:以身体的正中面为标准。4)内与外:以空腔器官的腔为标准。5)浅与深:以体表为标准。6)近侧与远侧:四肢离躯干的远近。,3、轴:1)矢状轴:呈前后方向。2)冠状轴:左右方向。3)垂直轴:上下方向 4、面:1)矢状切面:沿矢状轴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份所形成的切面。2)冠状切面:沿冠状轴将人体分前后两部份所形成的切面。3)水平切面(横切面):与垂直轴垂直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份所形成的切面。4)器官的切面:纵切面:与器官的长轴一致的切面。横切面:与器官的长轴垂直的切面。,1、 细胞,细胞,细胞是人体

4、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其形态不一,大小不等,小的仅4um,大的可达100140um,肉眼几乎能见到。 细胞分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其中有单位膜包裹的是膜相结构,无单位膜包裹的是非膜相结构。,一、 概念,1. 细胞,C膜、C质、C核 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最小单位 光学显微镜(light microscopeLM)即可观察到。,是由膜包围含有一个核(或拟核)的原生质团所组成,并能进行分裂增殖的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2. 原生质 Protoplasm,细胞质膜内含有的生活物质,包括细胞核和围在核四周的细胞质。,二、 细胞大小和形状,1.细胞学中常用测量单位 微米(m):10-6米

5、,用来表示细胞或细胞聚合体的大小, 埃():10-10米,是分子水平的有效测量单位,即电镜下所观察到的结构单位用埃。 纳米(nm):10-9米(毫微米) 毫米(mm):,2.细胞的大小,3.细胞的形状,神经C神经元,血细胞,一、结构水平 1、分辨率(力):是指一架显微镜或人眼在25cm明视距离处,能分辨被检物体细微结构最小间隔的能力。 显微结构(Microscopic structure):光镜下能观察到的结构。 超显微(Ultramicrosocpic structure)或亚显微结构(Submicroscopic structure):光镜下不能观察到的结构。,细胞的结构,显微结构,超微结

6、构,二、细胞的基本结构,(一)细胞膜 cell membrane,又称质膜plasmalemma (二)细胞质 cytoplasm (三)细胞核 nucleus,一、细胞膜,细胞膜,又称质膜,厚610nm。 分子结构:类脂双分子层+镶嵌旦白(液态镶嵌模型)。 功能:屏障作用界膜物质转运信息传递作用,1.细胞膜的结构,细胞膜 单位膜 生物膜,细胞膜是细胞外层很薄的膜,细胞以此膜使胞内物质与外界环境分割开来,同时又使细胞成为有一定形状的结构单位,在动物又称作质膜(Plasma membrane),细胞的各种膜相结构(包括质膜)所共同具有的基本相似的结构形式。,细胞内所有由单位膜构成的膜的总称,2.

7、与生物膜及单位膜的区别,3、细胞膜的主要功能,(1)物质跨膜运输,被动运输,主动运输,大分子与颗粒物质的运输,简单扩散,易化扩散,胞吞作用: 也称入胞作用,胞吐作用,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膜通道运输,(2)信息跨膜传递,(二)细胞质(Cytoplasm),是质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全部物质,由基质和埋藏在基质内的细胞骨架、各种细胞器和内含物组成。,细胞质,基质:胶状物 内含物:糖元、脂滴 细胞器 1、内质网:单位膜形成的囊状或小管状结构分粗面内质网:合成外输性旦白质滑面内质网:功能复杂,参与解毒、物质代谢、糖元的合成、固醇类激素的分泌、离子的储存。,2、高尔基复合体(内网器):是多层由一层单位膜包裹

8、的的膜管状系统,分形成面和成熟面,可将内质网产生的分泌物进行加工浓缩,形成分泌泡。 3、溶酶体:为细胞内消化器官,内有40多种水解酶,参与细胞的异溶和自溶,最后形成残余体。,4、线粒体:双层膜形成,分外膜和内膜,内膜向内折叠形成线粒体峭,上有基粒,可进行氧化磷酸化,形成ATP,为细胞提供能量,它为细胞的供能中心。 5、过氧化氢体:单位膜包裹,直径:0.20.5um,具有解毒作用。 6、核糖体:又称核旦白体,分游离核糖体,合成内源性旦白质;附着核糖体,合成外输性旦白质。分大亚基和小亚基,为旦白质的装配机。,7、中心体:由两个相互垂直的中心粒组成,每个中心粒由9组三联微管组成,与鞭毛、纤毛形成和细

9、胞的分裂有关。,(三)细胞核(Nucleus),是细胞主要遗传活动基础,由核膜、染色质、核仁、核基质构成。,细胞核,1、核膜:为双层生物膜形成,上有核糖体附着,在细胞膜上有核孔。 2、染色质与染色体:是同一种物质不同时期的表现,它是由DNA+组旦白组成。染色质分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常染色质具有转录活性。染色体,人类有46条(23对),其中22对为常染色体,1对为性染色体,为XY;为XX。 3、核仁:12个位于中央,与核糖体的形成 有关。 4、核基质:胶状物,由水+旦白质+无机盐组成。,核被膜,细胞器,细胞器,细胞器,高尔基体,细胞器,高尔基体,细胞器,线粒体,细胞器,溶酶体,细胞器,微体与溶酶

10、体,细胞骨架,微管,细胞骨架,微丝,内含物,细胞增殖周期,1、概念:细胞从上一次分裂结束,形成新细胞开始,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为止所需要的时间。 2、分期: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3、细胞增殖方式有无丝分裂、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细胞周期,程序化死亡 在活组织中,单个细胞受其内在基因编程的调节,通过主动的生化过程而自杀死亡的现象,称程序化细胞死亡,也称细胞凋亡。,(一)分裂间期,1、DNA合成前期:为DNA合成作好物质准备和能量准备。 2、DNA合成期:DNA复制,总量增加一倍。 3、DNA合成后期:合成少量的RNA和旦白质,与纺锤丝、微管旦白的形成有关,为细胞分裂作准备。,(二)分裂期,1、前期

11、:核膜、核仁消失,染色质浓缩为染色体,中心粒向两极移动。 2、中期:染色体高度浓缩,并且排列在中央形成赤道板,并借纺锤丝与中心粒相连。 3、后期:染色体纵裂为二,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向两极移动。 4、未期:染色体解散形成染色质,核膜、核仁重新出现,细胞膜在中部窄缩形成两个子细胞。,二、运动系统组成及功能,组成: 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占成人体重的60%。 骨起杠杆作用, 关节是运动的枢纽, 骨骼肌是动力器官。 功能:支持、保护、 运动。,成人有206块骨,分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 。颅骨和躯干骨又合称中轴骨。 长骨long bone 长管状,分布于四 肢。 分为一体两端: 骨干、髓腔、滋养孔、骺

12、、关 节面、干骺端、骺软骨、骺线 短骨short bone 立方形,成群分布 于腕和踝部。 扁骨flat bone 板状,主要构成颅腔、 胸腔和盆腔的壁,起保护作用。 不规则骨irregular bone 形状不规则, 多布于中轴。,骨的分类,全身骨胳,骨的分类 1 长骨long bone 长管状,分布于四肢, 一体两端: 骨干、髓腔、滋 养 孔、 骺 、 关节面、 干骺 端、骺软骨、骺线。 2 短骨short bone 立方形,成群分布于 腕部和踝部。 3 扁骨flat bone 板状,主要构成颅腔, 胸腔和盆腔的壁,起保护作用。 4 不规则骨irregular bone 形状不规则,多布于

13、 中轴。,长骨 long bone 长管状,分布于四肢。 一体两端: 骨干 髓腔 滋养孔 骺 关节面,长 骨,短骨 short bone 立方形,成 群分布于腕 部和踝部。,短 骨,扁骨 flat bone 板状、主要构成颅腔、胸腔和盆腔的壁,起保护作用。,扁 骨,不规则骨irregular bone 形状不规则, 多分布于中轴。,不规则骨,1、 骨质 substance of bone 骨密质:质地致密,耐压,于骨表面 骨松质:海绵状,由骨小梁构成 2、 骨膜 periosteum 骨(外)膜:纤维结缔组织构成,有丰富血管和 神经,对骨的营养、再生和感觉有 重要作用。 有内外两层。 骨内膜:

14、衬在髓腔内面和松质间隙内。 3、 骨髓 bone marrow 红骨髓red bone marrow 黄骨髓yellow bone marrow,骨的构造,骨的构造,1、 骨质 骨密质:质地致密, 耐压,于骨表面 骨松质:海绵状, 由骨小梁构成 2、 骨膜 骨(外)膜:纤维结 缔组织构成,有丰富血 管和神经,对骨的营养、 再生和感觉有重要作用 骨内膜:衬在髓腔内 面和松质间隙内。 3、 骨髓 红骨髓、黄骨髓,有机质:骨胶原纤维束和粘多糖蛋白。赋予骨弹性和韧性 无机质:碱性磷酸钙。使骨坚硬、挺实 成人 有机质/无机质=3/7 骨的表面结构 突起:突、棘、隆起、粗隆、 结节、嵴 凹陷:窝、凹、沟、

15、压迹 空腔:腔、窦、房、小房 膨大:头、小头、髁、上髁 骨面:面、缘、切迹 骨的功能:人体支架、支持 体重、保护内脏、赋予人体 基本形态;是钙、磷的储存 库,骨髓有造血功能。,骨的理化性质,骨 质 X 光,骨的发生和发育,骨发生于胚胎中胚层的间充质。 成骨过程有两种:膜化骨 软骨化骨,膜化骨,软骨化骨,骨学各论,中轴骨 颅骨 29 躯干骨 -椎骨 24 骶骨 1 尾骨 1 胸骨 1 肋 24 四肢骨 上肢骨 64 下肢骨 62,颅骨前面观,颅骨侧面观,颅底内面观,颅骨冠状切,颞骨,颞骨,蝶骨,蝶骨,上颌骨,上颌骨,舌 骨,下颌骨,下颌骨,眼 眶,鼻腔 外侧壁,鼻腔 内侧壁,颅X光,颅X光,颈椎

16、,颈 椎,胸 椎,胸椎,腰 椎,腰 椎,骶 骨,骶 骨,脊 柱,肋 骨,胸 骨,胸廓,上肢带骨,上肢带骨,自由上肢骨,下肢带骨,下肢带骨,自由下肢骨,自由下肢骨,肌肉,肌肉组织,肌肉组织(生理机能),平滑肌(smooth),心肌(cardiac),骨骼肌(skeletal),横纹肌(striated),肌肉组织(形态结构),不随意肌(involuntary),随意肌(voluntary),肌肉组织的结构和功能特点,1.主要由具有收缩和舒张机能的肌细胞构成,肌细胞大都细而长,通常叫肌纤维。 2.肌细胞之间是少 量结缔组织以及血管和神经。,肌上皮细胞(myoepithelial cell),平滑肌(smooth muscle),smooth muscle,粗肌丝,细肌丝,平滑肌外结构,收缩,收缩,骨骼肌(skeletal muscle),横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