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事业单位考试粉笔培训班-材料作文

上传人:ji****en 文档编号:107459630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 事业单位考试粉笔培训班-材料作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7 事业单位考试粉笔培训班-材料作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17 事业单位考试粉笔培训班-材料作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17 事业单位考试粉笔培训班-材料作文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17 事业单位考试粉笔培训班-材料作文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 事业单位考试粉笔培训班-材料作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 事业单位考试粉笔培训班-材料作文(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说在课前说在课前 同学们: 大家好! 当你们打开这个讲义的时候的,可能会想,不是都收到了邮寄的书籍吗,怎么又发一个 电子版的,还这么长?老师也考虑过,也许你们家附近的打印店收费有点高,也许你会担心 这个和书籍配合使用比较麻烦。但如果没有这些资料,也许你课后将花大量的时间去整理, 也许你非常想跟着老师一起对范文勾勾画画而不得。 于是,我认真思考后决定:要给大家配上更充实的理论,让大家更好地掌握材料作文的 写作思路, 要给大家配上尽可能多的作文提纲, 让大家更好地掌握事业单位文章的行文结构, 我要给大家配上足够的范文,让大家学习语言表达的风格。 教材最核心的是第二章和第四章,对这两章我都做了补

2、充。接下来,就需要你拿出已经 打印的讲义和已经收到的书籍,翻到相应的页码,准备好笔和一杯温开水,让我们一起走进 材料作文! 吴越 2017 年 3 月 15 日 2 配合教材第二章配合教材第二章 高分技巧高分技巧 一、一、论点论点 (一)论点怎么找?(一)论点怎么找? 例一例一 结合以上给定材料,以“关注弱势群体”为主题,联系实际,自拟题目,自选角度,撰 写一篇文章。 要求: 观点鲜明,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流畅,不少于 800 字。 例二例二 请将给定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用不超过 1000 字的篇幅,自拟标题进行论述。 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分,论述深刻,有说服力。 材料: 2010 年

3、 7 月 16 日人民日报刊登署名文章说,日前,由上海 市政协、社会和法 制委员会组成的课题组,对上海社会诚信问题展 开调查,结果显示:有 44.2% 的受访者认 为,人与人之间的诚信状况下降了,诚实守信在一部分人心目中成为“无用的别名”,甚至 有 90.2% 的受访者认为诚实守信在不同程度上会吃亏。 这个调查虽是在上海一地进行, 但 它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并非个案,不容小视。 在一些地方, 老实排队的经济适用房申购者望眼欲穿, 有人却能用虚假申报材料轻松拿 到房子钥匙;少数把学籍“取巧”改到外省的高考考生,比坚守原籍的考生获得了更好的升 学机会;掺杂作假的不法商家,比本分守法的经营者获利更多;客

4、观真实的电视节目受到冷 落, 靠炒作造假的低俗节目却一时大受欢迎这种种不正常的现象, 暴露了社会信用体系 存在的许多问题。 一个让诚信者吃亏的社会注定要在各方面受到惩罚,而支付“罚单”往往需要全社会付 出高昂代价。对于这种状况,我们必须重建社会信用体系。 例三例三 根据给定材料中反映的问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8001000 字。 3 材料 1: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 材料 2:熄灯一小时活动 材料 3:世界无车日 材料 4:免费自行车 二、二、结构结构 (一)(一)议论文的通用结构议论文的通用结构 (一)标题(一)标题 1、(点睛式)

5、 【例 1】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放活” 【例 2】安全生产重在防患于未然 【例 3】提高就业者的素质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基础 【例 4】文化产业发展应分三步走 【例 5】新农村建设应着眼于文化 2、(对称式) 重视科技进步重奖科技人才 建睿智务实之言谋科学发展大计 稳粮增收强基础促进发展重民生 3、(修辞式) 让社保的阳光普照全民 4 中国足球改革呼唤法治护航 寻找改革前行的航标 公平才是跨跃“中等收入陷阱”的桥梁 (二)(二)开头开头 1、 市场管理关乎人民最真切的生活感受, 影响着千千万万的家庭幸福。 政府在推进职能整 合,成立市场监管局构建新监管体系,打破分段管理格局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实行

6、了“标 准化” 管理, 监管频率增加, 提升行政监管效率。 但也出现了基层监管执法人员专业性不足, 运用“大数据”进行市场监管的水平有待加强等问题,这给政府公信力带来严重考验,在加 强市场管理呼声不断提高的今天,稳步推进体制改革,实行统一的市场监管显得尤为必要。 2、 所谓社会心态,是指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具有普遍性、代表性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倾向。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经济成分的单一,就业方式、利益分配格局的相对简单和稳定,社会成 员的心理状态也相对单一、平和、稳定。但是今天,改革逐步深化,利益结构调整、物质丰 富、文化多元,势必造成社会成员心态的多元化,产生不良社会心态。培育阳光心态是社会 安定和

7、谐的重要途径。 3、 翻开报章,重庆的“三进三同”全面推进,湖北的“三万活动”进村八户,云南的 “新农村指导员”实事实干一时间,干部下基层热浪阵阵,扑面而来。来自人民, 植根人民,服务人民,这是我们须炙不可忘却的根本;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本本主义, 这是我们须臾不可忽略的危险。在深化改革的新时期,我们必须培固根本,抵御危险。 (三)(三)结尾结尾 1、总结式 明确制度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设计全面系统,执行果断有力,保障有力,才能 保证制度设计科学,执行有效;才能确实提高社会管理水平,促进和谐发展。 2、展望式 “市场秩序”的建立,不可能一蹴而就,是一项全方位、全过程的系统工程,需要个人、

8、 社会、国家的合力!我们有理由相信,“有序的市场环境”将曾为千年古国在国际竞争中的 名片和杀手锏,让中华民族重新屹立! 5 加强市场管理,仅仅是我们社会管理的支流,在未来的征程上,我们必须还会面临各 种风险和挑战。我们坚信,在社会管理方式不断创新中锤炼的经验教训,会在更为漫长的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 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方向, 释放出更为持久、 更为强大的力量! 3、呼吁式 让我们像呵护眼睛一样呵护善良,用一颗颗善良之心激活社会良知。 配合教材第四章配合教材第四章 题型详述题型详述 (一)社会现象类(一)社会现象类 (1 1)社会现象之资源与环境社会现象之资源与环境 例一例一 写作要求写

9、作要求 根据给定材料中反映的问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中心明确,内 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800 字1000 字。 6 参考范文参考范文 美丽中国美丽中国从从“ “低碳低碳” ”做起做起 吴吴 越越 实现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战略部署,“天蓝、地绿、水净” 是我们的美好愿景。长期以来,我国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发展方式,让人类在对生态 环境造成极大破坏的同时,也不断受到来自大自然的警告。美丽中国不会自动从天而降,仅 仅发展低碳工业、强调政府或企业的职责与义务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人人参与、共同实现 低碳生活。 7 低碳发展本身就是一个宏大的命题,支撑

10、发展的支点是多方面,既要它律,也要自律, 既要刚性手段,也要柔性措施,既要硬件支持,也要完善软件。 低碳要以政府为主导,完善制度,加强宣传,完善设施。环境问题无小事,它关系着社 会进步、 国家发展乃至人类的生死存亡。 要营造制度环境, 完善环保指标的的评价考核制度, 对促进生态文明发展的行为给予鼓励与激励, 对于损害生态文明发展的行为则予以制约与惩 戒。 要有充分的引导, 提高人们对自觉参与意识, 让每一次的低碳活动都能得到公众的响应。 当然,低碳发展必须要有充足的资金支持,需要向武汉学习,科学规划,建立更多的自行车 服务站点,实现绿色出行。 低碳要以企业为主体,转变模式,积极创新,大力支持。

11、目前不少企业用大管子把废水 直接排到河里,用大烟囱把废气直接排到空中,导致我国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发 展形势严峻。要改变这种现象,企业一定要下大决心舍得投入搞技术创新,提升和改造传统 生产方式,培育和发展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新兴产业;应自觉担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让企 业的效益成为不欠生态账的效益,用充满阳光的利润为美丽中国奠基。 低碳公众是主人,要自律自觉,积极参与,广泛传播。“低碳”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一种 自律自觉生活态度,低碳生活是人们养成自然而然地节约身边各种资源的习惯:杜绝“长明 灯”、“长流水”,使用节能灯具、常走步行梯少乘电梯,从身边小事做起,节约能源、资 源。不仅如此,还要用

12、自己的行动去影响更多的人们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 低碳发展只有进行时, 美丽中国也没有完成时, 只能是不断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 众要求,不辱使命地干,坚持不懈地改,与时俱进地变。舍此,既没有出路,也没有前途, 循此,则天高地阔,天蓝水清。 例二例二 结合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围绕“环保与发展”的主题,用 8001000 字的篇幅,自拟 标题进行论述。 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 8 大开眼界大开眼界素材积累素材积累生态生态 1、“同呼吸,共奋斗”,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 2、我们要秉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

13、恢复的理 念。 3、我们应注重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从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等方面进行调整,创造生态文明。 4、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5、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2 2)社会现象之改善民生社会现象之改善民生 例一例一 写作要求写作要求 结合以上给定材料,以“关注弱势群体”为主题,联系实际,自拟题目,自选角度,撰 写一篇文章。 要求:观点鲜明,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流畅,字数不少于 800 字。 9 参考范文参考范文 托起弱势群体生活的希望托起弱势群体生活的希望 吴吴 越越 残障人士、退休老人、农民工,还有被强

14、拆的城市贫困人口这些人群似乎构成了我 国弱势群体的主要部分。一部分人缺乏生存竞争力,另一部人的权利受到制度、政策影响, 他们的共同特征就是缺少经济和政治保障。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 人们的物质文化水 平不断提高,但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弱势群体日益复杂,解决问题的关 键和核心,是完善的保障和制度以及教育的推进。 弱势群体的幸福指数决定了社会前途。一个有前途的社会应该是公平的,和谐的,可以 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一个有前途的社会既要解决弱势群体的物质生活问题,又 要解决他们的权利保障问题,又要让他们有发展的希望。 关心弱势群体的物质生活, 需要完善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障体

15、系入手。 物质的丰富意味着 救助要及时,补贴要增加,生活有保障,服务要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是保障弱势群体的最低 10 生活,是最低目标、最低纲领,是雪中送炭,使人能活下去。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就意味既 要扩大残疾人、老年人、农民等群的补贴范围,又要用公共财政为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 提供更多政策支持, 还要加大医疗、 教育、 交通等公共事业投入的力度,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让弱势群体强起来,还需要用制度和法律保障他们的政治权利。河南、山东的 22 位农 民工从法院院长手中领取了迟到了一年多的工资, 让我们感受到权益制度和法制建设的宝贵 价值。反观转型期的中国,不公平现象突出,弱势群体扩大化、积弱化

16、、复杂化的趋势日益 凸显,很多人连拿到自己应得的劳动报酬都很难。所以,一方面我们可以完善诉求机制,畅 通诉求渠道, 让每个利益受损者都能拿起法律的武器为自己伸张正义, 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发 展民间社团组织,鼓励劳资之间开展薪酬、福利谈判,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劳动权益。 除此之外,特殊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终极关怀。国家的无偿帮助,社会公平保障和权利保 障似乎已经能够保障人的基本生存,但按照马斯洛人类需求原理,人仅仅是生存还不够,还 需要安全感,需要实现自己的价值,需要在人生道路上实现自我发展。因此无论是对于先天 能力不足的弱势群体需要通过教育提升生存、发展能力,引导他们就业创业,对于因为制度 问题导致的权益受损的群体,也需要教育他们维权的知识和渠道,让他们有话敢说,有渠道 说。 发展为了人民、 发展依靠人民、 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 构建和谐社会, 民生是根本。 为弱势群体提供平等发展、自主创业的机会,让困难群众生活有来源、就业有门路、致富有 途径、 未来有保障。 让弱势群体 “生活得到保障、 心灵充满温暖” , 和其他人同样生活得“有 尊严”,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