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短笛教案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7458884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牧童短笛教案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牧童短笛教案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牧童短笛教案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牧童短笛教案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牧童短笛教案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牧童短笛教案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牧童短笛教案资料(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牧童短笛教学设计 设计、执教者:薛城区邹坞镇中心小学 杨扬【课题】:牧童短笛(人音版第6册第一课)【教学内容】:聆听牧童短笛【课型】:音乐欣赏课【教学模式】: 在我的音乐课堂中,遵循以审美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以兴趣爱好为动力、以音乐活动为主线的理念,主要采用“参与体验式”、“情境陶冶式”等情感教学模式,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和陶冶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实践中感受歌曲、学习歌曲、表现歌曲,并通过听、视和肢体参与体验、提高学生的各种音乐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玩中学,真正从音乐中得到快乐。【教材分析】:钢琴曲牧童短笛这是一首短小精致、形象鲜明、风格清新、

2、富有田园风味的钢琴曲,为我国著名音乐家贺绿汀一九三四年所作。此曲作于1934年,参加由欧洲著名作曲家亚历山大齐尔品举办的“征求有中国风味的钢琴曲”评选,荣获头奖。从此,这首曲子蜚声国内外,更是我国近代钢琴音乐创作上一个具有创造性的范例。全曲共分为三段。第一段描绘了美丽的田园景色,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全段由六个乐句组成,每个乐句都从4/4拍的第三拍开始。上下两个声部旋律采用对比式的复调手法写成,此起彼伏、相互映衬,仿佛是快乐的牧童骑在牛背上吹起的笛声,悠扬动人。第二段以欢快的节奏、快速的速度和跳跃的伴奏,在情绪上与第一段形成鲜明的对比,具有民间舞蹈的特点。在这一段里,活泼的旋律在高音区飞驰,通

3、过模进、转调的方法,将乐曲推向高潮,酣畅淋漓地表现了牧童天真烂漫的形象和快乐的心情。乐曲的第三段采用了我国民间音乐“加花变奏”的手法,再现了第一段的主题,旋律显得格外流畅。乐曲的末尾渐慢渐弱,音区上升,结束在富有民族风味的和弦上,给人以余音袅袅、回味无穷的感觉。【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身心可塑性强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同时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可能性的问题,不大容易理解,所以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主要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体验,玩中创造。在游戏中让学生理解教材中比较抽象的内容,建立学生的表象。同时将所学到了理论进一步在生活中应用,从而达到教者的目的。在平日的教学中,应

4、注重营造愉悦、欢快的学习氛围,运用多种活动增强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使他们在亲身体验中进行有效的学习,保持他们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作品知道这是一首具有田园风味的中国音乐作品,激发对民族特色音乐作品的喜爱之情,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2、 过程与方法:主要是通过欣赏牧童短笛,指导学生听辨乐曲中旋律的重复、变化和对比,并通过不同音色的乐器来区别A、B段的不同情绪。3、 知识与技能:想象音乐作品中的意境和情节,懂得分辨乐曲的A-B-A三段体曲式。【教学重点】:听辨乐曲的A-B-A三段式结构,并用合适的打击乐来表现

5、各段的情绪【教学难点】:听辨乐句,理解旋律中此起彼伏相呼应的特点【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具准备】:牧童形象的木偶及田园风味的背景图,各种打击乐器,录音机磁带。【教学方法】: 对比、情景、游戏法等【教学过程】呈示部(创设情境,激趣导入)一、听听猜猜、音乐游戏感受音色1.播放有一个人在森林的伴奏,踏着乐曲进教室,师生问好。 2.闭上眼睛,猜猜谁在唱歌?(师敲击碰铃 )1=D 2/405 | 12 34 | 5 64 | 3 2 | 1 听 这是 什么 乐 器在 叮 叮 当 X - | X - | X - | X 05 | 12 34| 5 64 | 3 2 | 1听 这是 什么 乐 器在 叮 叮

6、当 0 |X - | X - | X - | X师: 它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如果让你表现一种情绪,它表现的是怎样的一种情绪? 一齐按节奏来拍一拍碰铃的节奏。3.音乐游戏什么乐器在唱歌。师:“什么乐器在唱歌?”闭上眼睛,听老师选一种打击乐器,敲出的节奏型,马上睁开看,边拍手边说:“乐器在唱歌。”4.播放音乐牧童短笛,听辨演奏乐器师:“请听听这首曲子,猜猜是什么乐器在唱歌?”生:钢琴演奏。听上去感觉怎样?(悠闲 自在)悠闲的感觉,仿佛把我们带到了江南水乡,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随着音乐。去江南水乡听听看看,想像一下在那里发生了怎样的故事!【设计意图】本课的目的就是听说赏,在课堂的开始就让学生们听辨乐

7、器,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了成就感增加了自信,也为后面器乐伴奏做了准备。展开部(展开想象、分段感受)二、听听画画、整体感知1、出示背景图,完整地欣赏音乐初步整体感知音乐提出要求:图画的形式:“优美的”用波浪线表示;“欢快的”用表示肢体动作:按先后顺序排列:猫 兔 猫【设计意图】利用动物的性格让学生很直观的明白每段音乐的表现节奏情绪你听到了几段快板几段慢板?(三段)根据不同的音乐,你能说一说在江南水乡仿佛发生了怎样一个故事?(引导学生由乐曲快慢的不同展开想象)2、那谁来给这首曲子起个名字?3、想不想知道作曲家为它起的名字? 揭题贺绿汀的牧童短笛。简单介绍钢琴曲牧童短笛的音乐背景。师:“这首好听的钢琴

8、曲名是牧童短笛,它描写的是我国美丽的江南地区,牧童倒骑在牛背上,悠扬地吹着短笛,在田间玩耍的情景”。【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去想象,不论他们从怎样的角度去说,只要在理。这不仅能激发起学生说的愿望,也能然后面得揭题更有趣更神秘。三、听听唱唱、分段欣赏乐曲1、听赏第一段音乐。 师:“我们先听这段音乐,想一想牧童这时在干什么?这时的音乐是怎么样的一幅画面。(两位牧童倒骑在牛背上,两人你一句我一句地吹着短笛,走在美丽的田间。)这段音乐是怎样的?(悠扬的,抒情的)并伸出手来随着音乐图形谱来画旋律请学生来表演一下:男同学做牛的样子,女同学做牧童吹笛的样子,我们随音乐一起来动一动(放第一段,学生随音乐

9、体会感受)学唱第一段落的前四句,跟琴轻唱。【设计意图】与学生同画一幅画,同唱一首歌,既能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又能增加对歌曲的印象。2、听赏第二段音乐。听听这段音乐和刚才的第一段有什么不同?听了感觉怎样?(第二段的情绪变的激动,兴奋),你能不能画出图形谱想想牧童这时又在干什么呢?那又该是怎样的场景呢?(牧童这时从牛背上跳下来,高兴地在田间翻跟斗抓蝴蝶,这段音乐是欢快的,跳跃的。)生:仿佛牛在追赶蝴蝶(演一演) 生:戏水(演一演) 复听第二段音乐,选择打击乐器乐器伴奏或者引导打舌加入 老师这也带来了一些李可染所作的牧童与牛图,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欣赏图片边听边感受)【设计意图】音乐旋律的转变使情绪

10、变得更激动兴奋,动静结合使课堂张弛有度。3、听赏第三段音乐。师:“下面请你们听第三段音乐。欢快音乐之后,音乐又回到了哪?(听最后一段)这时牧童又在干什么?选择乐器伴奏教师小结:这段音乐和第一段是相同的,这种第一段和第三段一样的乐曲叫A-B-A三段体。这段音乐讲的是牧童又骑上牛背,你一句我一句地吹着笛子,慢慢地走远了 )。【设计意图】单一的欣赏会使学生厌烦且不敢兴趣,所以我分别设计了不同的教学流程,唱一唱、演一演、敲一敲,画一画这样学生会有不同的感受,激起不同的兴趣。4、完整的欣赏全曲子,让学生选择喜欢的颜色表示每一部分(蓝 红 蓝)结束部(完整表演,拓展延伸)四、演演奏奏、总结扩展1、表演师:

11、多么悠美的音乐啊,同学们通过说演把小牧童与牛活生生的展现在了我们面前,让人都不想离开这画面了。让我们以来表演一下吧。第一段:一二组男生扮牛,女生扮吹笛,中间组用碰铃伴奏第二段:牧童戏水,顽耍,一二组打舌,中间组学牛,在与牧童戏水,顽耍第三段:回到开头表演。(完整听音乐表现乐曲)2、总结:三段不同的音乐,同学们表现出了小牧童的悠闲时的自在,顽耍时的快乐,将这首曲子表现的淋漓尽致,仿佛把我们带到了贺爷爷孩童时代。这是一首和牧童短笛完全不同的曲子,牧童短笛描绘了一个小牧童在放牛时怡然自得的画面,而游击队歌表现的却是游击队员和敌人战斗的场面,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是许多先烈们用热血来获得的,所以我们要热爱

12、我们的国家,热爱我们的家乡,热爱我们的大自然。课下请同学们收集欣赏一下下课!【板书设计】:三段体 颜色 情绪 节奏 伴奏乐器 A B A 【教学评价】: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结果随时进行反馈,下节课,教师会对学生本节课上学习的知识运用做出评价给出建议。课程结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和目标完成情况加以总结。本节课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评价内容能够正确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能感受音乐的情绪积极发言喜欢这节课评价方式自评互评教师评【教学反思】:奥尔夫认为在音乐教育中,音乐只是手段,教育人、培养人才是目的。通过音乐教育可以发展人的感官功能,培养人对音乐艺术的情感、态度、审美判断能力,培养高深的品德、美好的心灵;促进认知能力的发展,提高运用音乐艺术形式进行表达、交流的能力,发展想象力、创造性等。本节课的亮点是始终以学生主动聆听,主动分析为主线贯穿,采用奥尔夫教学法以一种轻松愉快的游戏方式进行教学,单一的欣赏会使学生厌烦且不敢兴趣,所以我分别设计了不同的教学流程,唱一唱、演一演、敲一敲,画一画这样学生会有不同的感受,激起不同的兴趣。本节课的不足时间上控制的不太好。教师的语言有些啰嗦在经典些才行。执教人:杨扬 手机:13563221077邮箱:工作单位:薛城区邹坞中心小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