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2010-2015)考试真题与答案

上传人:ji****en 文档编号:107457049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26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2010-2015)考试真题与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2010-2015)考试真题与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2010-2015)考试真题与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2010-2015)考试真题与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2010-2015)考试真题与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2010-2015)考试真题与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2010-2015)考试真题与答案(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年注册安全工程师事故案例分析真题第一题2015年5月23日8时30分,该厂电炉车间电炉班在更换1号电炉炉体后,班长甲与本班员工乙、丙完成铁料斗装料,准备往电炉内加料。因起重作业指挥未在现场,甲使指挥天车起吊铁料斗,准备将固体料导入电炉。乙用一根14mm,长8m的钢丝绳,将两端环扣分别挂住料斗出口端两侧的吊耳,并将钢丝绳挂在天车主钩上,班长甲从自己工具箱中取出一根9.5mm、长3m的钢丝绳挂住料斗尾端下部的两个吊耳,并将钢丝绳两端的环扣挂在天车副钩上,随后打手势指挥天车司机丁起吊。天车将料斗吊起,对准电炉加料口。在天车司机丁操纵副钩升起料斗尾端,将料斗内固体料往电炉内倾倒时,9.5mm钢

2、丝绳在距副钩约600mm处突然破断,料斗尾端失控,部分固体料从料斗中甩出,其中1块掉在电炉平台护栏上弹出,砸中在地面进行修包作业的戊的头部,戊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事故发生后,事故调查组委托专业检测机构对钢丝绳进行了检测,检测结论为:14mm钢丝绳无明显缺陷;9.5mm钢丝绳距一端环扣600min区段曾受到高温烘烤,油麻芯失油干枯、钢丝生锈,经机械性能试验,该钢丝绳未受烘烤区段的破断拉力为4.7t,受烘烤区段的破断拉力为4.1t,经查,当班甲、乙、丙均未经起重用一系列工作建议,其中包括(共14分,每题2分,1-3题为单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托注册安全工程师事施竣工或者试运行完成后,依法必须履

3、行的程序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对安全设施进行验收评价C.邀请相关专家对安全设施进行竣工构对安全设施进行验收评价答案:B【解析】构对安全设施进行验收评价,并编制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3.下列个人劳动防护用品中,因为A特钢厂电炉班员工配备的是()。A防静电鞋B阻燃工作服C防切割手套D安全带E防噪声头盔答案:B4.A特钢厂电炉车间在用天车进行加料作业时,需要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或特种作业操作证的人员包括()。A班长B修包员C天车司机D装料辅助工E起重作业指挥答案: CE【解析】特种作业的范围包括:电工作业、焊接与热切割作业、高处作业、制冷与空调作业、煤矿安全作业、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全作

4、业、安全监管总局认定的其他作业。5.造成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包括()。A使用不合格的钢丝绳B班长甲违章指挥C天车司机丁违章起吊D甲、乙、丙、丁安全意识淡薄E钢丝绳存放在甲的工具箱内答案:AB【解析】事故的直接原因有:(1)机械、物质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2)人的不安全行为。6.下列选项中,属于“四不两直”中“四不”的内容包括()。A不发通知B不穿制服C不听汇报D不用陪同和接待E不查书面资料答案:ACD【解析】“四不两直”即: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入党组织年度工作重点内容B组织对建设项目安全设施权重D组织全体员工进行职业健康第二题B企业为金属加工企业,主要从事铝合金轮毂加工

5、制造。B企业的铝合金轮毂打磨车间为二层建筑,建筑面积2000,南北两端各设置载重2.5t的货梯和敞开式楼梯,一层有通向室个工位,沿车间横向布置,总工位数384个,相邻工位最小间距不足1m。8套除尘系统的室外风管相互连通并公用一条主排风管将粉尘排出,车间内的除尘设备、除尘管道及配电箱等分地面和粉尘管道表面积尘厚度达2mm以上,部分员工佩戴的防尘口罩失效,个别工位旁地面发现烟蒂,部分女工长发未至于工作帽内。检查组对上述问题提出了批评,提醒B企业要做好员工劳动防护等各项工作。7月2日8时,打磨车间265名员工开始工作,其中含7月1日入职但未经培训的员工12人。8时5分,除尘风开启。9时34分,1号除

6、尘器集尘桶发生爆炸,爆炸冲击波沿除尘管道传播,扬起了除尘系统内和车间聚积的铝粉,形成粉尘云,引发连续爆炸,当场造成9人死亡,事故发生后7天内,又有18名重伤人员在医院死亡;事故发生后30天内,死亡人数32人,受伤人数195人。事故再次的经济损失包括:现场抢救、清理现场和处理2900万元,丧葬及抚恤费用3500万元,补助及救济事故调查发现:该车间除尘系统长时间未清理粉尘,。1号除尘器集尘桶锈蚀破损,雨水渗入,桶内铝粉受潮,发生氧化放热反应,达到了铝粉尘的点燃温度,引发除尘系统及车间内粉尘罩喷出,导致全车间几乎所有工位操作人员台账,员工对铝粉尘存在的爆炸危险性没有认知,也从未参加过应急救援演练。根

7、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16分,每小题2分,13题为单选493号),该起事故等级属于()。A一般事故B较大事故C重大事故D特大事故E特别重大事故答案:E【解析】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含30人)死亡,或者100人以上(含100人)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或者1亿元以上(含1亿元)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2.该起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为()万元。A6770B7770C9870D11770E13570答案:D【解析】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1)人身伤亡后所涉尘企业在落实严防企业粉尘爆炸五项规定(安监总局令第68号)时,下列做法中与“规定”不符的是()。A确保作业场所符合标准规范要求B按标

8、准规范设计、安装、使用和维护通风除尘系统C按规范使用防爆电气设备D采用压缩空气吹扫除尘系统E配备铝粉尘防水防潮设施答案:D【解析】严防企业粉尘爆炸五项规定:一、必须确保作业场所符合标准规范要求,严禁设置在违规多层房、安全间距不迭标厂房和居民区内。二、曲须按标准规范设计、安装、使用和维护通风除尘系统,每班按规定检测和规范清理粉尘,在除实防雷、防静电等措施,保证设备设施接地,严禁作业场所存在各类明火和违规使自燃。五、必须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和劳动防护制度,严禁员工培训不合格和不按规定佩戴使用防尘、防静电等劳保用、标准、规范的情形包括()。A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B部分地面和除尘管道表面积尘2mm以上C

9、部分与昂防尘口罩失效D女工从事涉尘岗位作业E车间内有吸),B企业对新入职员工的安全培训内容应包括()。A岗位安全操作流程B铝粉尘燃烧爆炸危险性C工伤事故申报、索赔程序D安全设备设施的使用和维护方法E事故发生时自救互救的方法和现场紧(工段、区、队)级岗前安全培训内容应当包括:(一)工作环境及危险因素;(二)所从事工种可能遭受的职业伤害和伤亡事故;(三)所从事工种的安全职责、操作技能及强制性标准;(四)自救互救、急救万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五)安全设备实施、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的措施及应注意的安全事项;(八)有关事故案例;(九)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6.导致该起事故发生并造成大为接地C厂房

10、墙体未设置泄爆口D作业场所人员密集E厂房内积尘未及时清理答案:ABDE7.打磨车间应设置的安全标志有查时,针对发现的隐患和问题,可采取的措施包括()。A当场纠正违章违法行为B责令排除事故隐患C责答案:ABCD第三题C酒粮食粉碎车间3个,发酵酿造车间12个,露天储酒罐区1个,勾调车间4个、灌装车间8个、成品酒仓库8个、包装物品仓库4个。动力车间1个、设备车间1个,污水处理车间1个,员工食堂3个,浴室5个。露天储酒罐区位地上式罐区,有100³立式固定顶储罐130个,储罐之间的距离为0.7倍罐径:250m³历史固定顶储罐100个。储罐之间的距离为0.9倍罐径,露天储酒罐区的防护重点是防火、防爆、防泄漏、防雷击。罐区设置避雷针16组,露天储酒罐区与厂内主干道路边之间的防火距为12m;事故存液地容积为200m³。粮食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