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术学校教学发展“十三五”专项规划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07449742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2.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技术学校教学发展“十三五”专项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职业技术学校教学发展“十三五”专项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职业技术学校教学发展“十三五”专项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职业技术学校教学发展“十三五”专项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职业技术学校教学发展“十三五”专项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技术学校教学发展“十三五”专项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技术学校教学发展“十三五”专项规划(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职业技术学校教学发展“十三五”专项规划“十三五”是学校全面完成省级示范性校校建设、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升综合实力与办学水平的关键时期。为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为有力的人才资源支撑,根据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特制定本规划。一、发展环境与基础(一)教学发展的外部环境“十三五”期间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历史时期,也是高职发展难得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一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将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

2、,为高职校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二是随着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步伐的不断加快,迫切需要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技能型人才作为支撑,为我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中职与高职协调发展、教育与培训相互配合,技能型人才、高端技能型人才、复合应用型人才系统培养已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已成为新时期高职教育发展的重点。同时,随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继续提高、各类高等教育规模的继续扩大和高中后生源总量的下降,带来了高职教育内部以及跨教育类型间的激烈竞争,对学校的竞争实力提出了新

3、的挑战。教育发展的宏观背景对我校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任务与要求,迫切需要我校加快调整专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改革培养模式,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二)教学发展的内部基础“十二五”时期,我校跻身省示范性高职校校建设单位行列,政府的财政资助和政策支持明显加大,专业建设、基地建设、课程改革得到了加强,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的教学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由于区域高等教育布局和财政投入等原因,资源不足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专业、团队、课程等还不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标志性、引领性成果不多,管理水平和综合实力有待全面提升。专业集聚形态初显,专业群内涵有待提升。学校已基本形成了与区域主导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门

4、类,并已着手专业群组合,开展了校级、省级重点专业建设。但集聚度不高、专业资源不足的状况仍然较为突出,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集聚专业资源、建设专业品牌的任务还十分艰巨。课程建设不断加强,建设成效还不能适应发展需要。学校加强了对课程体系改革的指导与引导,积极倡导“任务引领、行动导向”模式,经费投入逐年加大,建设水平有所提高。但课程体系仍受“单位”专业模式的影响,“纵向衔接、横向贯通”明显不够,资源环境不足、制度改革滞后,课程建设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实训基地达到基本要求,但与培养模式改革要求仍有较大差距。学校确立了“校内基地职场化、校外基地教学化”的发展思路,基地数量、场所面积、设备总值达到基本要求。

5、但基地规模、设备数量及职场化环境仍显不足,与课程结合度及使用效率不高;与校外基地紧密度不够,对口实习难以保证,与全面实施工学结合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现有生源基一满足当前要求,持续发展面临严峻考验。近年招生规模稳步扩大,生源质量稳中有升,生源结构基本适应不同类型学生需要,“3+2”中高职衔接放大对后续招生有一定的保障。但生源总量呈下降趋势,省外实际招生数量有限;拉动招生的就业质量还不太理想,专业对口率、起薪水平等不具竞争优势,就业稳定率处于较低水平,扩大规模、提高质量面临生源数量和市场竞争的双重压力。教学管理改革不断深入,教学质量监控机制有待完善。学校初步建立了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体系,二级

6、管理制度逐步形成,监控重点逐步向实践教学和建设环节转向,监控方式从实时向长期数据积累拓展。但与招生制度改革、培养模式改革相适应的教学组织制度还不够健全,重点环节的质量标准亟需完善,教学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改进,与二级管理相适应的指标分析监控机制有待加强。集团化合作平台基本成型,产学合作成效未充分显现。学校于2015年初牵头组建了区域型职教集团XX职业教育集团,迈出了区域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步伐,并在资源共享、人才共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促进了产学合作的开展。但由于观念、人力、资金和保障制度等方面的因素,合作办学、合作体制机制有特进一步创新,合作广度和深度有待进一步拓展,合作成效有待进一步显现。

7、二、发展思路与目标(一)发展思路坚持“育人为本、以德为先”,将学生发展作为学校教学发展根本任务,坚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创新产学合作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以社会需求和学生接受高职教育要求为出发点,立足区域产业发展,构建专业教学发展平台;以专业整合和规模调控为手段,引入竞争机制,激发改革活力,引导专业集聚;以资源配置为杠杆,鼓励与促进重点项目建设,构筑专业高地,带动整体提升;以学生成长和职业发展为导向,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改革,大力加强教学设备场所等基本环境建设;以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为重点,强化多元化、全方位评价机制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二)总体目标

8、经过五年的建设与发展,使我校的专业布局与区域主导产业紧密对接,专业集聚度逐步提高,办学规模稳步增长,教学改革快速推进,培养模式不断创新,教学运行高效有序,教学条件明显改善,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品牌特色彰显优势,对区域职业教育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显现。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国家级建设发展专业、国家精品(共享、视频)课程、 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技能竞赛获奖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为把我校建设成为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万人大学奠定扎实的基础。(三)具体目标1.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发展相适应,群体对接产学融合。形成10个左右与区域主导产业发展相对接的专业群(教学组织形态),其中:现代农业类专业群2个,现代制造类

9、、建筑类专业群3个,现代服务类专业群46个,专业总数控制在30个左右;建成一批与产业发展整合度高、专业特色鲜明、省内知名的特色、品牌专业,争取810个专业成为省级“特色专业”,46个专业成为省级“优势专业”,12个专业成为国家级优势特色专业。2.生源结构与职教体系发展相适应,数量规模适度增加。拓展招生渠道,扩大自主招生和“3+2”招生规模,形成普、职教生源与现代职教体系同步发展的生源结构,招生总量逐年增长,在校生人数达到万人规模。以深化改革、发展内涵、提升特色为基础,加大专业群招生宣传,不断提高生源质量;以社会需求和就业质量为主要依据,调控招生专业规模,推进专业资源集聚,实现规模、结构、质量、

10、效益的协调发展。开展国际合作,引入34项学分互认国际合作项目,在相关专业引入国际职业资格标准和课程标准,为学生就业提供更多机会。3.人才培养模式与职业教育要求相适应,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以全面实施校际、校企和行校等联合培养,切实提高人才智能结构和职业素养为目标,进一步推进职教集团体制机制创新与共享资源建设,同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与教学改革拓展深化。通过推进集团化办学,实施“订单培养”、“人才合作培养”与“联合办学”等,实现专业群合作教学全覆盖;通过组织实施校级“百项教学改革项目”、“双百课堂教学改革项目”,积极争取立项70项省级、23项国家级教改项目和课堂教学改革项目,累计获得23项省级及

11、以上教学成果奖,大幅提高教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使毕业生本地就业比例逐年提高,专业对口率、专业稳定率普通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行业企业与学生满意度分别达到80%以上。4.课程资源与行动导向教学相适应,优质资源日益丰富。以全校公共课、专业(群)核心课、专业实务课程为重点,累计遴选建设校级重点课程130门,其中:“理实一体、工学结合”课程100门;加大校本教材和课程网络化资源建设力度,加快营造方法灵活、形式多样的学习环境建设。至“十三五”末,立项建设60门校级精品(共享、视频)课程,其中:20门左右课程成为省级精品(共享、视频)建设课程,2门左右课程成为国家级精品(共享、视频)建设课程;累计编写出版6

12、0部工学结合校本教材或学习指导书,其中:省重点教材30部,国家规划教材58部;建成10个左右具有丰富专业、行业资源的校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参与5个国家经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5.实训基地与课程教学改革相适应,教学效果明显提高。以校内基地满足区域高技能人才培训与专业基础技能训练需要,校外基地基本保证顶岗实习需要为目标,尽快完成XX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中心建设,并及时发挥应用的作用,重点建成10个左右具有一定规模、具备较强实践教学能力和生产服务能力的校内职场化实训基地,其中:8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础,4个国家级示范基地260个,其中:紧密型基地90个,保证每个专业群都有若干个紧密型校外实训基地,并在此基

13、础上建成15个“厂中校”基地或工作站,使每个专业群至少有1个集课程教学、实践实习、职业素质培养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厂中校”基地或融师生实践锻炼、企业实习管理、培训与技术服务于一体的校外工作站格局,年度基地顶岗实习量达到110000人·日;构筑技能竞赛平台,培育重点技能竞赛项目20项左右,争取“十三五”期间获得省级一、二等奖50项,获得国家级奖项10项。6.管理制度与培养模式改革相适应,教学管理高效有序。初步建成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改革相适应的教学运行管理制度,修订完善影响教学质量重要环节的质量标准和教师教学学业绩评价标准;加强教学质量管理制度系统性建设,形成以重点环节质

14、量评价、信息反馈为内核的教学质量督导系统;构建以教学质量纯净评价为基础的资源调配机制和以“数据”为依据的目标管理机制。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水平明显提升,各项教学正常有序。三、主要任务与举措(一)加强XX职教集团建设,构筑区域产学合作平台1.加强集团化办学理念提升与理论、政策研究。组织学校全体教职工及集团各理事单位相关人员,认真学习职业教育理论和国家、省、市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有关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文件精神,进一步把握职教发展规律和要求;开展国内外职业教育示范校校和集团化办学的实证研究和实践探索,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组建专门的职业教育研究机构,全面开展理论与政策研究,确保区域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

15、的实践取得显著成效。2.实施职教集团体制机制创新,为集团运行提供政策制度保障。一是探索以一定资产为纽带的结合型集团建设,进一步夯实集团运行基础;二是完善专业群产学合作组织,加强与政府产业主管部门及行业协会对接,进一步增强政府部门与行业协会对专业(群)设置、建设和发展的指导与支持;三是调整集团下属合作分会,建立职教研究与校校合作委员会、专兼结合教学团队建设合作委员会,加强职教研究、校校合作与区域职教体系建设;四是健全资源共建共享(师资、场所、课程等)机制,强化“双素质、双结构”师资队伍建设等工作,提高集团运行效率。3.积极争取各级政府投入,全面推进职业教育共享资源建设。配合市政府有关部门做好关于

16、推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与集团化办学政策及实施细则的制定工作,为推进产学合作与集团化办学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积极争取政府对产学合作与集团化办学专项经费,用足鼓励政策、用好专项经费,规范职教集团先进个人、先进集体、优秀项目等的推荐评优工作,全面调动集团成员单位与相关人员的合作积极性;充分利用政府专项经费与其他专项资金,进一步加强基地、课程、兼职师资团队等教学资源建设,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更为丰富、优质的资源。(二)加大专业整合力度,集聚打造优势品牌1.加强专业规划,统筹发展重点。以现有专业集聚形态为基础,进一步加强与区域产业对接,规划建设10个与区域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对接的专业集群,基本形成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群类之间相互支撑的专业群体布局结构;加强整体发展与重点建设的统筹,科学划分群体“核心专业”、“优势专业”、“培育专业”和其它专业,重点保证“核心专业”的基础建设,大力加强“优势专业”品牌建设,积极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