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建筑环境学室外环境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449278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PPT 页数:89 大小:10.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 建筑环境学室外环境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第二章 建筑环境学室外环境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第二章 建筑环境学室外环境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第二章 建筑环境学室外环境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第二章 建筑环境学室外环境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 建筑环境学室外环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 建筑环境学室外环境(8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章 建筑外环境,虽然我们的研究对象以室内环境为主,但由于室内环境,尤其是热湿环境受室外的影响非常大,所以有必要了解外环境。,外环境是怎样影响室内环境的?,为什么要了解外环境?,建筑外环境知识框架,地球运行基本知识,建筑外环境,太阳位置表示方法,太阳辐射能与日照,日照间距与日影计算,室外气象参数,城市气候,中国气候环境,设计中室外参数的选用,地质环境,水环境,植被,气温、湿度、风、降水等,太阳辐射,气候环境,特征,氡的形成过程,地热,经度,纬度,北纬,南纬,东经,西经,经线,纬线,伦敦格林威治天文台,180,0,0,90,北京时间,地球每转1 需要4分钟,黄道面等分24段,每段15天,即为1

2、个节气,全年有24个节气,2.1 建筑环境中的太阳辐射 2.1.1 地球运行的基本知识,1、地球的公转与自转,2、几个概念 当地太阳时(真太阳时):太阳在当地正南时为12点,地球自转一周又回到正南时为一天。 地区标准时间:规定在一定经度范围内使用一种标准时间。如世界时间(本初子午线/格林威治天文台),北京时间(东京120/东8时区),标准时所处经度 120,当地经度 11319 12126,当地太阳时 11:33 12:06,地区标准时 12:00,广州 上海,两地时差,2.1 建筑环境中的太阳辐射 2.1.1 地球运行的基本知识,计算某时刻日照时应按标准时还是真太阳时?,2.1 建筑环境中的

3、太阳辐射 2.1.1 地球运行的基本知识,2)赤纬的存在,使得地球白昼时间不同。,式22,表21 式21,3、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1)地球绕太阳为一偏心率很小的椭圆轨迹运行,这一偏心椭圆引起的实际太阳时与理论计算的差值,对每一节气则用平均时差,对于每日采用e,实际太阳时可采用:,地球上存在某一天终日见不到太阳的地方吗?,2.1 建筑环境中的太阳辐射 2.1.2 太阳位置的表示方法,4、几个重要角度,太阳位置计算式:,太阳位置= f(地理位置、季节、时间、),太阳高度角:,太阳方位角:,2.1 建筑环境中的太阳辐射 2.1.2 太阳位置的表示方法,可用否?,1、电磁波,建筑环境工学FIG1-23,

4、6000K黑体,大气层外,黑体373K (100),单色辐射力,波长( m),323K (50),273K (0),单色辐射力,地面 纬度:30,0.380.76 m,7.0%,45.6%,45.2%,2.2%,此比例逐年上升,紫外线,2.1 建筑环境中的太阳辐射 2.1.3 太阳辐射能与日照,2、太阳常数与太阳辐射的电磁波太阳辐射能量比例,(1)光谱划分及占总能量的含量 波长不于0.38,为紫外线,占总能量的7% 波长在0.38-0.76,可见光,占总能量的45.6% 波长在0.76-3.0,近红外线,占45.2%,2.1 建筑环境中的太阳辐射 2.1.3 太阳辐射能与日照,3、光谱划分,建

5、筑环境工学FIG1-23,6000K黑体,大气层外,黑体373K (100),单色辐射力,波长( m),323K (50),273K (0),单色辐射力,地面 纬度:30,0.380.76 m,7.0%,45.6%,45.2%,2.2%,此比例逐年上升,紫外线,2.1 建筑环境中的太阳辐射 2.1.3 太阳辐射能与日照,3 、辐射强度和太阳常数的概念 辐射强度I:指1 m2黑体表面在太阳辐射下所获得的值。 太阳常数IO:大气层外的辐射强度,是太阳与地球为年平均距 离时,与太阳光线垂直的表面上的太阳辐射强度为 1353W/m2。 太阳常数与太阳辐射光谱之间的关系: 太阳常数, W/m2 辐射波长

6、, 太阳辐射频谱强度,,2.1 建筑环境中的太阳辐射 2.1.3 太阳辐射能与日照,1353W/m2,1025W/m2,太阳总辐射的20亿分之一,地球:大头针的针头,篮球,太阳常数I0 : .垂直平面; .大气层外边界; .单位辐射能,进入大气层后被反射和吸收,光谱成分有所改变,辐射强度有所改变。太阳高度角是重要影响因素。,距离:篮球场的长度,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大气层外边界,到达地面:,2.1 建筑环境中的太阳辐射 2.1.3 太阳辐射能与日照,4.太阳辐射的分布 落到地球上的太阳辐射能量由三部分组成 直射辐射:为可见光和近红外线 散射辐射:被大气中的水蒸汽和云层散射,为可见光和近 红外线

7、大气长波辐射:大气(水蒸汽和CO2)吸收后再向地面 辐射,为长波辐射。在日间比例很小,可 以忽略。 所谓太阳总辐射强度一般仅包括前两部分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部量=直接辐射+散射辐射,2.1 建筑环境中的太阳辐射 2.1.3 太阳辐射能与日照,I0,IN,I1,L=L/sin,L,I0,正午和傍晚地面受照情况图,5、受辐射路径距离的影响1,2.1 建筑环境中的太阳辐射 2.1.3 太阳辐射能与日照,不同纬度水平面上太阳辐射,时刻/h,不同纬度受照情况,5、辐射路径距离的影响2,太阳辐射强度/Wm-2,2.1 建筑环境中的太阳辐射 2.1.3 太阳辐射能与日照,太阳高度角,即受太阳高度角的影响 进

8、入大气层后被反射和吸收,光谱成分有所改变,辐射强度有所改变,太阳高度角是重要影响因素。,2.1 建筑环境中的太阳辐射 2.1.3 太阳辐射能与日照,6、太阳辐射强度与朝向,北纬40的总辐射强度,2.1 建筑环境中的太阳辐射 2.1.3 太阳辐射能与日照,太阳高度角冬夏不同,关于太阳高度角,太阳高度角与太阳通过的路径长度密切相关,从而影响日射强度,太阳高度角低则日射强度小; 冬季太阳高度角低,夏季太阳高度角高; 清晨和傍晚太阳高度角低,中午太阳高度角高; 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低,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高。,2.1 建筑环境中的太阳辐射 2.1.3 太阳辐射能与日照,1、大气对太阳直射辐射的削弱强度

9、的影响因素 在大气中射程的长短 太阳的高度角 海拔的高度 大气透明度,2.1 建筑环境中的太阳辐射 2.1.3 大气层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在距大气层上边界x处与太阳光线垂直的表面上的太阳直射辐射照度Ix,每经dx距离的衰减梯度与本身直射辐射强度成正比。表示为: dIx/ dx=-kIx 从而:Ix=I0 exp(-kx) k比例常数,m-1; x太阳光线的行程,m; Ix 是离开大气层上部边界x处的法向表面太阳直 射辐射照度,W/ m2.,2.1 建筑环境中的太阳辐射 2.1.3 大气层对太阳辐射的吸收,2、 大气透明度P 定义:I1/I0 = P = exp (-kL),P1 最透明 变化范围

10、:0.650.75,在一个月份的晴天中可近似认为是常数 我国将大气透明度作了6个等级的分区,1级最透明,东京晴天的大气透明度逐月值,2.1 建筑环境中的太阳辐射 2.1.3 大气层对太阳辐射的吸收,我国的大气透明度分区,6,5,4,4,3,3,2,IN = I0 P m m = L/L = 1/sin L在天顶时的路程 L太阳高度角为时 的路程。,为什么太阳高度角接近0和90时垂直面的日射量都小?,2.1 建筑环境中的太阳辐射 2.1.3 大气层对太阳辐射的吸收,3、大气质量 m,4、水平面上和垂直面上的直射强度计算 水平面上的直射强度: I s,z=Insin 垂直面上的直射强度: I c,

11、z=Insin cos a a墙太阳方位角。太阳辐射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响与墙面法线的夹角。,2.1 建筑环境中的太阳辐射 2.1.3 大气层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紫外线 杀菌,促进合成维生素D 导致皮肤癌 可见光 获得照明 红外线 带来辐射热能 日照过少导致人体产生的褪黑色素增加,引起精神忧郁,2.1 建筑环境中的太阳辐射 2.1.4 日照的作用,臭氧层及其破坏的主要原因:,未破坏时:臭氧层主要吸收0.32 m紫外线 破坏时:,CFCs、Cl原子等,臭氧浓度,反应消耗O3,红外线:0.77-4 m范围的红外线(热效果强)是左右气 温的主要原因。,紫外线进入地球表面,2.1.3 太阳辐射能与日照,紫外

12、线与红外线的主要作用,避免日照:防止室内过热(炎热地区的夏季),避免眩光和防止化学作用的建筑(展览、阅读、药品管理)。 争取日照:病房、幼儿活动室,住宅要求日照以得到良好的卫生条件,使房间冬季能得到太阳辐射以提高室温。,2.1 建筑环境中的太阳辐射 2.1.5 日照间距,1、日照的避免与保证,2、日照保证,日照率:实际日照时数与可照时数与的之比。我国各地全年的日照率大小排序:西北、华北、东北为第一,华南及长江中下游居次,四川盆地、贵州东部和两湖盆地最少。反映什么特性?,日照时间:太阳日出至太阳日落照射到建筑物窗口的时间,一般采用冬至日或大寒日日照时间作为设计条件。 朝向设计,日照面积:与日照时

13、间概念相同,但更接近于室内日照实际情况一般应满足:0.40m2/人。 窗户面积的保证,哪个要求严?为什么?,2.1 建筑环境中的太阳辐射 2.1.4 日照间距,2、日照保证,日影概念:终日日影、永久日影 遮挡:互遮挡、自遮挡,3、日影、遮挡和日照间距,日照间距:计算日正午时前栋建筑的阴影。,4、日照间距计算,D0:H0:一般1:1.1与纬度及建筑等方位有关,日照时间与日照面积均可通过上式计算。,D0:H0,上海,北京,长春,深圳:23.5,取决于,A,南北相邻间距,垂直面日影计算:,2.1 建筑环境中的太阳辐射 2.1.5 日照间距,建筑日照设计:,卫生要求,冬季获取日照 夏季避免日照,日射得

14、热,日照,日照时间 日照面积 遮阳计算,建筑间距,室内日照设计,计算方法,日照间距,防火间距 采光间距 交通间距 ,5、日照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太阳能利用,建筑环境工程设计,2.1 建筑环境中的太阳辐射 2.1.5 日照间距,2.2 建筑外环境中的气候环境 2.2.1 室外气象参数,自然微气候的形成 大气压力 空气温度、有效天空温度 空气湿度 风 降水,城市气候,中国气候分区,1、气温 (1)基本常识,气温: 距1.5m高处的空气温度 垂直递减率:平均为:0.6/100m 逆温现象: t(H2) t(H1), H2 H1,海洋性气候,相对湿度,温度,12 1415,0,日较差,湿球温度,max

15、,(tmax),2.2 建筑外环境中的气候环境 2.2.1 室外气象参数,(1)基本常识,2.2.1 室外气象参数,温度,12 1415,0,任何室外温度变化都可以用多阶谐波的组合表示:,工程简化计算:,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夏季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1、气温,年较差与纬度的关系,太阳辐射和气温变化,30N,年较差,2.2.1 室外气象参数,纬度年较差,峰值延迟,(2)日较差、年较差与峰值,ATR: Annual Temperature Range,1、气温,武汉九月初一天的气象数据 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下午23时,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凌晨45时,1、气温,2.2.1 室外气象参数,(2)日较差、年较差与峰值,武汉某年的气象数据 一年中最热月一般在7、8月份,最冷月一般在1、2月份。,1、气温,2.2.1 室外气象参数,(2)日较差、年较差与峰值,霜洞效应:洼地冷空气聚集造成气温低于地面上的空气温度,2.2.1 室外气象参数,(3)外微气温,1、气温,1、气温,2.2.1 室外气象参数,空气温度的局部效应,受地面反射率、夜间辐射、气流、遮阳等影响,离建筑物越远,温度越低,相对湿度越高。,(3)外微气温,Td 、T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