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知识点总结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7446102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知识点总结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沪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知识点总结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沪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知识点总结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沪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知识点总结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沪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知识点总结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沪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知识点总结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知识点总结资料(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二上册物理知识点第一章 声的世界1、声音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2、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不能够传播声音,声音能够在固体、液体、空气中传播,其中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大,液体其次,空气中的速度最小。3、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被反射回来形成回声应用:利用回声加强原声;利用回声测距离。4、乐音:有规律的、好听悦耳的声音叫做乐音。特征:(1) 响度:声音的强弱,由发声体的振动幅度和距发声体的距离共同决定的,物体的振幅越大,距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用分贝(dB)表示声音的强弱。 (2)音调: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物体

2、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3)音色:声音的品质,一般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的。5、噪声:无规律的、难听刺耳的的声音防治:(1)在声源处减弱,如会场内手机调到静音状态。(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如在道路旁植树。(3)在人耳处减弱,如带耳罩。6、超声:频率超过20000Hz的声音。特点:频率高、穿透力强, 应用:传递信息:例B超、声呐等具有能量:例消毒、超声牙刷次声: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危害:能量高的次声具有很强的破坏力;使人会造成内脏出血破裂,危及生命。第二章 光1、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如太阳、开着灯、点燃的蜡烛、萤火虫、2、光的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3、光的沿直线传播的现

3、象:影子、日食、月食、激光掘进机、小孔成像、树下的光斑4、光速: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最大约为3.0108m/s.5、光的反射(光路可逆)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三线共面);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法线居中);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两角相等)。反射分类: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如: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到物体,是由于它发生了_漫反射_。我们有时会看到高楼的玻璃幕墙发出耀眼的光,这是由于太阳光在玻璃上发生了镜面反射;(还有湖中倒影)6、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_光的反射。成像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4、,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研究平面镜成像实验考点:(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确定像的位置.(2)将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放在像的位置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3)使用刻度尺目的是:测量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4)把光屏放在像的位置是为了判断像是虚像还是实像7、物理学中把能呈在光屏上的像叫实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只能用眼睛直接看到的像叫虚像。8、光的折射(光路可逆)现象:看水中的鱼变浅、池水变浅、海市蜃楼等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三线共面);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法线居中);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角随入射

5、角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9、光的色散: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的现象。光的三基色: 红、绿、蓝10、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 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11、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物距()与焦距(f)的关系成像性质像距()与焦距(f)的关系应用2f倒立、缩小的实像2f照相机=2f倒立、等大的实像=2f测焦距f2f投影机=f不成像f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12、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胶片相当于光屏。用照相机拍近景时,

6、镜头往前伸,离胶片远一些;拍远景时,镜头往后缩,离胶片近一些。(物近像远像变大)13、幻灯机是利用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为使观众看到正立的像,幻灯片要倒着插在架上;14、放大镜就是一个短焦距的凸透镜,用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使用时要使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在一倍焦距以内。15、近视眼特点:近视眼看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矫正方法:配戴凹透镜16、远视眼特点:远视眼看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矫正方法:配戴凸透镜第三章 运动和力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静止: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没有改变称为静止2、参照物:研

7、究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事先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4、长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米(m) 常用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 m dm mm m nm 换算:1km=1000m、 1m= 10 dm = 10 2 = 103mm= 106 m= 109nm长度测量的工具:刻度尺 使用前的观察:三看: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是否磨损。测量:会选:根据测量的实际需要选取适当的分度值和量程。 会放:刻度尺要与被测物体平行,刻度尺的一侧紧贴被测物。 会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8、 会读:读出精确值后,还要再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会记:会记录测量值,由精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测量的特殊方法:累积法:测量细铜丝的直径,纸张的厚度。 化曲为直:一段铁丝,可用细棉线。测量操场的跑道5、时间的单位:国际制单位:秒(s)常用单位:小时、分、 秒、毫秒、微秒 h min s ms m 换算:1h=60min=3600s 1s= 103 ms= 106 m6、误差概念: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产生原因:仪器精密度不高环境变化对器材的影响测量者估读减小方法:误差可以减小,但不可避免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7、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的方法:相同的路程,比时间的多少 (百米竞赛)相同的

9、时间,比路程的长短(观众看跑步比赛)不同时间和路程,比较速度的大小8、速度: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定义: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路程多少。 公式:= s/t 变形: s=t、 t= s/单位:国际制单位:米/秒 符号:m/s 交通用: km/h 换算:1m/s=3.6km/h9、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物体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径是直线;用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平均速度表示物体的平均快慢。第四章 力1、 力:(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产生不能离开物体;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是同时成对存在的。特点:物体间力的作用相互的。(2)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

10、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3)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2、 弹力:(1)定义: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产生的力是弹力;(2)弹力的大小跟物体的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弹力的方向跟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3)弹簧测力计由指针、刻度盘、弹簧组成的;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了解量程明确分度值指针是否与零刻度线对齐使用前要拉动几下,防止弹簧被卡住读数时,应让视线垂直刻度盘面3、 重力:(1)定义: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力(2)大小:重力与物体的质量之间成正比,比值为g=9.8N/Kg,重力与质量的关系G=mg, (3)方向: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4)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寻找重心的方法:作图法:对于质量分

11、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就是几何中心点;支撑法;悬挂法。(5)提高稳度的方法:增大支撑面积降低重心。4、(1)滑动摩擦力:当一个物体在另外一个物体的表面上滑动时,受到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2)方向:与相对运动(相对运动的趋势)方向相反。(3)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实验操作: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木块匀速直线滑动时,二力平衡(摩擦力f=拉力F)结论:当压力大小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当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4)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压力,如:用力捏刹车板;紧皮带;用力写字接触面变粗糙,如:新的鞋底与轮胎;路滑时撒沙子或草;举重运动员手抹镁粉(5)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减小压力, 接触面变光滑,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