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考研框架整理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7427589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68 大小:2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心理学考研框架整理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普通心理学考研框架整理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普通心理学考研框架整理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普通心理学考研框架整理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普通心理学考研框架整理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普通心理学考研框架整理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心理学考研框架整理资料(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心理学概述(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般两道单选)要点:两大关系+五大方法+七大流派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宏观上包括个体心理,团体与社会心理和动物心理,狭义上主要指人的一切精神活动。一般把统一的人的心理现象划分为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个部分:心理过程和人格(有的书叫个性)心理过程:在一定时间和环境中发生、发展的心理活动过程。包括:1、认知过程:指人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或者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2、情绪情感过程:人脑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它是人对客观事物要求的反应。3、意志过程: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克服内部和外部困难,力求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

2、过程,是人意识能动性的集中表现,是人意志的体现,也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注意是伴随心理活动过程中的心理特性。人格(个性)人格是指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心理特征的总称。即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或独特性。1、心理动力(个性倾向性)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及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趋向,是人从事活动的指向性与基本动力。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因此,心理动力制约着心理活动的性质与变化,并且对人的行为习惯起着最高的调节作用。2、心理特征 是人在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中形成的稳定而经常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是个体多种心理特点的独特结合,集中反映了一个人的心理面貌,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

3、性格。【两大关系】心理过程中三者的关系:认知过程是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基础;同样,只有在认知和情感的基础上,人才能自觉地进行意志行动;反过来,情感,意志过程又对认知产生巨大的影响,成为调节和控制认知活动的一种内在因素。心理过程和人格之间的关系:人的心理过程与人彼此密切联系而构成整体。没有心理过程,人格无法形成。反之,人格又反作用于人的心理过程。首先,心理动力与心理过程相互作用。人的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总是在某种心理动力的推动下进行的。其次,心理特征是通过心理过程形成和表现出来的,如果没有对自己和客观环境的认知,产生情绪情感和意志行为,心理特征就不可能形成,更无从表现;已经形成的

4、心理特性又会影响和制约人的心理过程。(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 :在自然条件下对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适用条件:1、所研究的对象无法控制。2、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的出现可能产生影响3、由于社会道德的要求,不能对某种现象进行控制。优点:1、适用范围较大。2、简便易行。3所得材料比较真实。缺点:1、难以进行重复验证。2、没有对无关变量加以控制,结果难以精确。3、难以控制目标现象的出现。4、受观察者主观影响较大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包括自然实验和实验室实验优点:1、可揭示因果关系 2、可重复、可检验 3、数量化指标

5、明确缺点:1、实验条件控制的人工人为性 2、实验干涉程度高 3、对于复杂行为无法测量4、不适用于探索性研究测验法: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优点:1、量表编制十分严谨,效果可靠。2、量化程度高,数据易于处理。3、有常模进行比较。4、种类多,灵活方便。缺点:1、难以对结果进行定性分析 2、不能揭示变量间的因果关系 3、对施测者要求较高 4、有非人为因素的干扰。调查法:预先拟就问题,让被调查者自由表达其态度或意见的方法。包括:问卷调查法和晤谈法问卷法:通过由一系列问题构成的调查表收集资料以测量人的行为和态度方法。优点1、可获得大量有效数据 2、可以测量出个人态度和观点 缺

6、点1、问卷回收率低 2、自我报告的真实性 3、选择无偏向样本困难晤谈法:通过访员和受访人面对面地交谈来了解受访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方法优点:1、可以对个别被试进行深入研究 2、可以对复杂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缺点:1、收研究者的主观倾向影响较大 2、对被试的错误的回忆无法识别个案法:对某个被试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优点:探索性强,可以为所研究的问题提供详尽,全面的深层资料。缺点:花费时间多,结论难以推广几乎非实验法的缺点都可以加上不能揭示因果关系。(三)主要的心理学流派1.构造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主要观点: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

7、。并把经验分为感觉、意想和激情状态三种元素。强调意识的构成成分。研究方法:内省法评价:构造心理学的诞生使心理学摆脱了思辨,走上了实验研究的道路,使其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但这个学派所从事的纯内省分析,严重脱离实际,因而其结局必然是短命的。2.机能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詹姆斯、杜威、安吉尔等主要观点:主张心理学的目的是研究个体适应环境时的心理或意识的功能,强调意识是一个连续的不断变化的整体,即“意识流”,反对把心理学指看作一门纯科学,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评价:机能主义是在反对构造主义心理学的过程中产生的,其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推动了美国心理学面向实际的发展。3.行为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

8、、班杜拉主要观点:1、行为主义根本就不同意将意识作为心理学研究的主题,认为心理学应是行为的科学,其对象应该是可以观察的行为,应该遵循刺激反应的公式,认为研究的目的是寻找预测和控制行为的途径。2、行为不是由遗传决定的,而是在环境因素影响下学习的结果。研究方法:实验法评价:行为主义学派的主张过于极端,否定意识研究的重要性,限制了心理学的健康发展,但他们对于研究客观性的强调,对于使心理学沿着客观科学的道路走下去有着积极的意义。4.格式塔心理学代表人物:韦特海默、柯勒、考夫卡主要观点:格式塔在德文中意味着“整体”,该学派主张心理的整体性,著名观点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整体先于部分存在。因此心理过程都该作

9、为整体来研究。研究方法:实验法评价:尽管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是主观唯心论,但该学派反复强调整体并不等于部分的总和,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的理论观点则是正确的,且他们对于知觉、学习及思维等的研究成果至今还具有积极的意义,促进了认知心理学的兴起。5.精神分析代表人物: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等主要观点: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的一切个体和社会的行为,都会不断受到无意识的影响,并且表现在人的正常和异常行为中。研究方法:自由联想,个案法等评价:精神分析学派重视动机的研究和无意识现象的研究,但是他们过分强调无意识的作用,早期的理论具有泛性论的特点,这些都是错误的。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精神分析

10、学派修正了弗洛伊德原有的理论,更强调其他因素对产生精神疾病和人格发展的影响。6.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主要观点:人本主义学派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应以正常人为对象,研究人类不同于动物的一些复杂经验,人物为人的本质是好的、善良的,强调人在充分发展自我潜力时,力争实现自我的各种需要,从而建立完善的自我,并追求建立理想的自我,最终达到自我实现。评价:人本主义心理学以人的需要为出发点去研究人性,冲淡了心理学纯科学的色彩,被誉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但其理论体系仍不完备,其人性本善的观点也还有待商讨。7.认知心理学代表人物:皮亚杰、奈瑟、纽维尔、西蒙等主要观点:认知心理学认为人不是被动的刺激物

11、接受者,人脑中进行着积极的对所接受的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认知过程)。他们将人与计算机进行类比,认为人的系统和计算机一样,知识的获得也是以个对信息的输入、转换、存储和提取的过程。研究方法:反应时记录法、口语报告法、计算机模拟等评价:认知心理学的出现使得科学家们相信,了解人的心理活动的脑机制,特别是认知功能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才能真正揭示脑的秘密,了解人的心理功能的特点,在新世纪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有望成为心理学发展的主流。二、心理学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一般两道单选)要点:四大脑区+一大优势+四大学说(一)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1、神经元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机构和机能的单位。基本作用是接受和传递

12、信息。1891年瓦尔代耶提出。数量大概为100亿个组成:由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树突较短,负责接受刺激,将冲动传向胞体。轴突较长,将冲动传出胞体。且每根神经元上只有一根。分类:按突起数目分为单级双极和多级神经元;按功能分为内导(感觉),外导(运动)和中间神经元胶质细胞:位于神经元之间,数量有1000亿个功能:1、为神经元生长提供了线路。2、在神经元周围形成髓鞘,使冲动得以快速传导。3、给神经元运输养分。神经冲动两种传导方式:细胞内是电传导,细胞间是化学传导。神经元处于静息状态时,轴突内负外正,-70毫伏受到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内正外负,+40毫伏电传导:服从全或无法则,即强度不减弱,类似放

13、鞭炮。2、突触突触是神经元之间相接触的部位结构:突触前成分、突触间隙、突触后成分负责化学传导,通过释放递质来完成的。是脑内信号传递的主要方式。递质有兴奋型(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和抑制性(多巴胺,甘氨酸)两类。神经回路:神经元通过突出建立的联系,包括发散式,聚合式和环式。是脑内处理信息的基本单位。3、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脑神经(12对)主要负责头面部的感觉和运动。也有一般内脏感觉。脊神经(31对)主要负责躯体的感觉和运动。也有内脏运动和感觉。植物性神经:由莱尔提出,兰格莱将它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主要作用是支配内脏运动和腺体分泌。交感神经

14、在紧急情况加快新陈代谢以应付危机。副交感神经起着平衡作用,抑制过度兴奋,使他们获得必要的休息。两者拮抗作用。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脊髓:低级中枢,中央是灰质,外面是白质。作用:1、脑和周围神经系统的桥梁。2、可以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活动(膝跳反射)。脑:包括大脑,小脑,脑干,间脑,边缘系统大脑:顶叶(头顶),枕叶(脑后),额叶(额头),颞叶(耳朵)表面是灰质,大量神经细胞和无髓鞘的神经纤维,即大脑皮层。里面是白质,大量神经纤维的髓质。中间相连的部分叫胼胝体小脑:负责大脑维持身体平衡与协调运动。脑干:包括延脑,中脑,桥脑延脑:生命中枢,中脑:视听觉反射中枢,负责身体姿势与随意运动。红核损坏会出现

15、舞蹈症。桥脑:桥接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对人的睡眠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脑干广大区域有网状系统,负责集体的觉醒和意识状态,对保持大脑的兴奋性和维持注意有密切的关系,如果破坏重者昏迷。也对肌肉的活动有关。间脑:包括丘脑和下丘脑,丘脑是中继站,对除嗅觉外的所有感官信息进行初步加工。也是网状系统的一部分对睡眠和觉醒有重要意义。下丘脑:是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皮下中枢,对维持体内平衡和内分泌有重要意义。也可产生快乐和不快乐的情绪体验。边缘系统:大脑内侧最深层的边缘。与本能活动有关。出现最晚。海马对记忆,杏仁核对情绪都要重要作用。(二)大脑皮层及其机能1、大脑皮层感觉区及其机能视觉区:枕叶,产生初级形式的视觉,如破坏则全盲听觉区:颞叶,产生初级形式的听觉,如破坏则全聋机体感觉区:中央后回,产生触压觉,温度觉,运动觉和内脏感觉。躯体投射关系是,左右交叉,上下倒置。头面部是左右交叉上下一致的。投射面积取决于他们在机能方面的重要程度。2、大脑皮层运动区及其机能初级运动区:中央前回,发出动作指令,调节身体姿势和运动躯体投射关系是,左右交叉,上下倒置。头面部是左右交叉上下一致的。投射面积取决于他们在机能方面的重要程度。3、言语区:言语运动区,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