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一轮复习岩石圈第一课时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423050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4.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一轮复习岩石圈第一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地理一轮复习岩石圈第一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地理一轮复习岩石圈第一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地理一轮复习岩石圈第一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地理一轮复习岩石圈第一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一轮复习岩石圈第一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一轮复习岩石圈第一课时(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林钻石,金鸡钻石,金鸡钻石是中国发现的最大钻石,重281.25克拉,于1937年在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李庄乡发现,后被日本驻临沂县的顾问掠去,至今下落不明。,常林钻石是我国到目前为止发现的第二块超过100克拉的宝石级天然大钻石,也是我国现存的最大钻石。是1977年12月21日在山东省临沭县华侨乡常林村发现的。现收藏于中国人民银行。,这个世界上的人真的可以用石头来形容,有棱角的,随处可见。很难接触,也容易伤人而不自知。 也有一部分鹅卵石,他们圆滑,不易伤人,但却被人捏在手里玩。 有一些很有异性缘的,应该算是磁石吧,对一些人带有引力,同时也对一些人带有斥力。 有些石头,千疮百孔,样子平凡却力争上

2、游,总能浮在水面上。 有些石头,经过高温和压力等等,但还是那普通的石头。 有些石头,也同样经过高温和压力等等,但他们把握机遇,却成为了钻石,尊贵无比。 水晶出自纯净之地,不受污染,但脆弱无比,容易破碎。 玉石被普通的外表所保护,不易被发现,但有识货之人,加以雕琢,必定玲珑剔透,大放异彩。 你到底是什么石头呢?,析一析 地球的内外圈层 阅读单元序言内容及图示,认识地球的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 找一找 岩石圈的位置 写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中各部分的名称,明确并在图中标出岩石圈的范围。 辨一辨 组成岩石圈的岩石 观察岩石标本,列表比较三大类岩石的成因和特征。,预习交流一(基础不牢 地动山摇),莫霍

3、界面,古登堡界面,地壳,地幔,外核,内核,消失,下降,增大,E:横波(S) F:纵波(P),概念辨析:地壳=岩石圈 ?,岩石圈=地壳+软流层以上的地幔,岩石圈,由岩石组成,陆壳厚,洋壳薄,上地幔上部有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温度高,压力、密度大,分为内核和外核,莫霍界面,古登堡面,地球内部圈层的比较,岩浆岩,为何花岗岩和玄武岩的组成物质相同而外部形态差异如此巨大?,互动探究一:,沉积岩,外力作用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石灰岩:化学沉积,沉积岩的特征,岩层(层理构造),可能有化石,为什么说沉积岩是地球历史的记录, 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和“文字”分别是什么? (如何判断岩层新

4、老关系?),互动探究二:,新,老,(高温、高压),变质岩,石灰岩,大理岩,(沉积岩),(变质岩),设定比较项目,选定比较对象,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列表比较法,岩浆只能形成岩浆岩 (箭头只有1出口) 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形成 (只有1入3出) 各种岩石都可以直接形成沉积 岩或者变质岩,三大类岩石都可 以直接重熔再生形成岩浆 (岩浆三入口) 指向沉积岩的是外力作用 指向变质岩的是变质作用,变质作用,外 力 作 用,变质作用,外力作用,难点突破(方法引领 授之以渔),重熔再生,重熔再生,重熔再生,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上升冷却凝固,画一画 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将岩浆岩、沉积岩

5、、变质岩、岩浆填入相应框内,并在箭头上写出所代表的地质作用。,画一画 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岩浆岩,沉积岩,岩浆,变质岩,举一反三,沉积岩,变质岩,岩浆岩,岩浆,小试牛刀,下列正确反映三大类岩石相互转换的模式图是( ),议一议 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地理意义,中国的东北、华北、苏皖、四川盆地以及鄂尔多斯等地区,在岩层中埋藏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中国松嫩平原、下辽河平原、华北平原、江汉平原、鄂尔多斯、西北各大型盆地以及东部与南部海域的沉积岩层内,有丰富的油气资源;中国辽宁、山东、山西、河北、湖北以及内蒙古等地区的前古生代变质岩层中,赋存有铁矿;中国山东的岩浆岩内盛产金矿;江西、广西、云南、贵州和湖南等省的

6、岩浆岩中,产有钨、锑、锡、铜等特种金属与有色金属矿。,意义1. 形成了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意义2.改变了地形, 塑造出了千姿百态的地貌景观;,议一议 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地理意义,意义3. 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改变地表环境。,议一议 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地理意义,2014年9月27日,日本中部御岳山发生喷发,喷出高达3公里的火山灰。灼热的火山灰笼罩山头,并且伴随巨石飞舞,被困人员带防毒面具撤离。,思维拓展,(3)用图中数码填出形成下列地貌的地质作用: a黄土高原的沟壑纵横_; b大理岩的形成_; c含煤的岩层的形成_ ; d海底火山喷发_;,知识结构(有机整合 构建网络),1、预习课本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相关内容 2、完成学案自主预习及预习自测部分,预习提示(有备而来,舍我其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