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政务2016剖析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422092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9.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互联网+政务2016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互联网+政务2016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互联网+政务2016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互联网+政务2016剖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互联网+政务2016剖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互联网+政务2016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联网+政务2016剖析(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互联网+时代的政务进阶之路,A地市互联网+政务解决方案汇报材料,2,政务需要什么样的互联网+,互联网+政务的现状、发展和未来 广东联通互联网+政务顶层设计,A地市互联网+政务方案,1,互联网+政务,2015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国发20155号),提出“到2017年,云计算在重点领域的应用得到深化,产业链条基本健全,初步形成安全保障有力,服务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协同推进的云计算发展格局,带动相关产业快速发展”的目标,并提出“增强云计算服务能力”、“提升云计算自主创新能力”、“探索电子政务云计算发展新模式”、“加强大数据开发与利用”、“

2、统筹布局云计算基础设施”、“提升安全保障能力”等六大任务。,2014年5月,工信部主导完成政府采购云服务指南,逐步启动政府购买服务试点; 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顶层设计指南工信信函【2013】2号:指导地方充分运用云计算基数,整合利用已有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实现电子政务公共平台的统建共用,电子政务,从字面理解是电子+政务,在政府领域,是“互联网+”的先行者 互联网+不是简单的要素叠加与公式,是两种基因融合后的嬗变 社会结构宏观因素的变迁,促进治理模式产生新的变化。将互联网技术基因与政务管理基因进行融合,会产生质变,促使新的治理模式逐渐往网络化、生态化方向发展,互联网+政务的生态感知,互联网

3、+政务,“互联网+政务”的本质是指以政务服务平台为基础,以公共服务普惠化为主要内容,以实现智慧政府为目标,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互联网思维与互联网精神,连接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办事流程的优化重组,构建集约化、高效化、透明化的政府治理与运行模式,向社会提供新模式、新境界、新治理结构下的管理和政务服务产品。,“互联网+政务”的基础是网络设施升级 、数据标准升级、入口开放升级 “互联网+政务”的本质是管理与服务产品化 “互联网+政务”的目标重塑政务管理服务矩阵,国脉互联:2015中国“互联网+政务”理论构建与实践探索 2015年11月 国脉互联政府网站评测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

4、化研究中心,互联网+政务,现状痛点梳理: (1)政府各部门的电子政务系统各自经营,分散建设、管理、运行导致重复建设、信息孤岛、投入高收益低等; (2)在管理上难以与组织内部工作流程有机结合,无法形成动态的应用模式; (3)门户网站缺乏统一的规范导致功能缺失、信息更新缓慢,交互性差等问题; (4)电子政务的建设还存在重建设轻应用、重硬件轻软件。,2016年6月14日,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中山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联合蚂蚁金服旗下支付宝发布了“互联网+政务”报 告(2016):移动政务的现状与未来,首次全景式展现了“互联网+政务”新阶段移动政务的现状和未来发展

5、趋势。并指出政府由于技术能力、人力物力资源的缺乏,使得政务APP服务功能不强。而且经常每个部门都建一个APP,是一种浪费。,技术导向,忽视业务痛点 视觉导向,忽视体验逻辑 崇尚“一劳永逸“,忽视“迭代更新“ 功能导向,忽视用户场景 绩效导向,忽视用户价值,2016年4月7日,2016中国“互联网+政务”创新趋势研讨会(广东站)在佛山隆重举行。会上,国脉研究院首次发布了“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白皮书和广东“互联网+政务”创新案例。从战略体系设计、业务优化和绩效提升等方面阐述了“互联网+政务服务”在各个层级的切入点、创新点与操作步骤。,新的特点,新的特点,2,数据服务升级,政府服务平台(尤其是移动

6、平台)的建设当前存在服务提供水平低、更新运营状况差等问题。受制于技术、人力等的不足,政府在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方面并没有明显的优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政务服务的进一步改善以及“互联网+”政务的提升。互联网+政务“强调融合和协同,优势互补走向合作,从而改善政府服务的质量和效率。,3,应用入口升级,1,网络架构升级,运营商成熟的技术以及相关移动平台建设较为完善,为政府各部门之间、政府与第三方平台合作提供了可能性。当前运营商建立的服务和云平台快速发展,生态系统逐步形成,为公众通过第三方平台获取便捷的公共服务提供了条件。,政府信息网、信息系统在互联网+时代,需要经过定制化改造完成升级,注入大数据、云计算

7、、物联网的技术基因,才逐步演进和发展至互联网+政务。,国脉电子政务网,中山大学,广东联通互联网+政务的探索和热点,2015年10月19日,广东省人民政府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在广州签署推进“互联网+”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这是在全面落实2012年签署的推动“智慧广东”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后,双方合作所取得的又一重要进展。中国联通成为首家与广东省政府签署“互联网+”合作协议的基础电信运营商。过去三年,在互联网+教育领域,广东联通大力与与省内各大高校展开合作,在满足高校需求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形成了广东联通智慧校园建设模式。,广东联通政务信息化探索,一业务流程变革、顶层设计 依据用户在校服务的生命

8、周期,在全局视野上对业务流程进 行梳理。依赖信息技术与业务部门共同促进流程优化 二平台化建设与服务 以平台化视角规划服务,实现统一与规范、可持续发展 三、基础数据梳理和数据中心建设 梳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积累的海量数据,建立综合数据库和数据仓库 、建立个人/企业数据中心、并提供数据服务,据此逐步建设个人/企业填报服务中心,完善数据收集和服务过程 四、综合服务平台/服务门户/移动终端/微门户 传统服务结合移动服务;移动应用门户,服务轻量化,广州联通互联网+运营新模式崭露头角,2015年广州通App荣获“年度最佳服务平台”奖项, “广东智慧城市十大项目范本”称号。广州市工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广州市政

9、府已将各部门各自为政的APP统一为“广州通”。,建设模式:“一个数据中心”+ “一个平台”+“一个应用入口” 一个数据中心:基于政务信息标准,建设政务公共数据库和数据交换中心,建立统一数据交换和共享机制,并基于数据仓库提供各类信息服务。 一个融合平台:面向政务内网、外网,整合政务服务网、门户网站、信息公开平台为一个融合平台。 一个应用入口:通过一个移动应用入口的建设,为政务、信息公开、便民服务提供一个开放、协同的数字化环境,实现规范高效的管理和服务。,广东联通互联网+政务顶层设计,互联网+政务云发展路径:规划可持续发展的路线图,将技术与政务发展目标想结合,选择具体可实施的操作方案,切实解决实际

10、问题。,实现计算和存储资源的集中 新系统直接建设在云上 存量系统逐步迁移上云 政务云标准和规范的制定,实现资源的云化,实现数据大集中,打破部门壁垒,横向数据互联互通 数据和数据开放交换标准、规范的制定,数据资产再利用,实现数据的云化,实现应用的云化,实现应用开发的统一支撑 建设多方参与的可持续运营云应用市场生态环境 应用建设标准和规范的制定,A地市互联网+政务需求,针对XX市级政府各机关委办业务系统无法共享,硬件平台建设分散,运维压力大,通过整体规划,构建统一的电子政务云平台,实现信息、业务、应用上云,达到提高效率、缩短办事流程和时间、信息公开透明的目标,以面向客户关键决策人为对象编制针对性的

11、解决方案 客户对新技术应用、新业务、新模式非常感兴趣,希望能够通过新的技术实现业务需求,并期望我方能够提出创新的业务和应用。,项目痛点分析,业务系统繁多,存在信息孤岛,服务流程,审批环节多,流程交叉冗余,效率不高,缺乏移动应用,现有门户交互性差,项目需求分析,经前期调研了解现需求如下: 1、目前各区县业务系统业务形态多样,不同的IT架构模式需共存。 2、目前已有业务系统约180个(含业务系统及数据库),无移动政务APP。 3、市信息中心IT人员较少,需要专业服务商支撑,缺乏云业务运营实战经验。,2,政务需要什么样的互联网+,A地市互联网+政务方案,1,方案总体设计 互联网+政务进阶演进 解决方

12、案商务报价 实施保障与服务,A地市互联网+政务顶层设计,行政服务云基础设施 (主机/存储/安全/桌面云),互联网+新基础,互联网+新平台,互联网+新载体,互联网+新服务,一个数据中心,一个融合平台,一个应用入口,便民服务站 全量自助终端,+,部署集约化政务云数据中心,利用云计算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 减少硬件设备数量 价值:更高的性能,提升资源利用率,减少设备数量,更少的硬件投资与运维成本 利用云计算技术实现分布式数据中心架构 价值:整合政府各局办分散的IT基础设施,更少的投资,提供VDC服务,向各局办和企业提供IT资源,集约,云计算,数据中心生态 数据中心互联网络 大数据生态,组建一点接入的政务

13、云DCI专网,互联网区,政务业务公共服务区,核心数据区,以政务外网为基础的横向政务云,垂直部委纵向网为基础的纵向政务云,部分委办厅局牵头的行业云,政务云DCI解决方案: 提供联通UTN智能管道网络 实现各种政务私有云、公有云、混合云专网互联 未来支撑SDN,满足互联网+未来技术演进,一点接入政务云数据中心互联网络DCI(Data Center Interconnection),构建开放的政务云计算和大数据平台架构,政务大数据平台体系,实现行业云内部数据交换共享、行业云之间的数据交换共享、行业云与省信息化中心之间的数据交换共享。 并与省信息化中心互联互通,实现跨行业数据汇 聚、交换和共享,多领域

14、数据融合和部门间业务协同。 逐步实现交通、医疗、卫生、就业、社保、文化、教育、科技、农业、环境、安监、企业登记监管和信用等民生保障服务相关领域的公共数据集向社会和产业链开放。,大数据,云计算,打造可视化政务大数据分析平台提升支撑服务能力,从移动互联网、互联网、物联网等方面补充完善政务服务时间、地点上离散的数据。,利用广东联通大数据平台B/M/O/E各域数据,可输出内外部服务产品,目前可提供包括自助数据工具、沃风云榜、位置域产品、360用户画像等应用,结合民众/企业实际需求,统一提供办事、便民、生活等服务。,城市泛在基础数据,民众行为分析模型,民众细分模型,行为轨迹模型,成长周期模型,品牌偏好模

15、型,交往圈模型,影响力模型,人文特征模型,消费偏好模型,智慧能力提供支撑服务,支持政府科学决策,公共市政规划,社会管理辅助,民生政策制定,公共安全保障,助力产业经济发展,行业形态分析,产品定向营销,商机主动发现,提供市民个服务,政务办事提醒,专业医疗健康,专业金融服务,生活消费推荐,变“政务数据”为“政务大数据” 变“政务大数据”为“共享数据“,大数据,推进政务平台“三网”融合提供个性化服务,网上办事大厅,市民个人网页,企业专属网页,社会组织专属网页,事业单位专属网页,政府机关网页,三网融合:实现政府网站定位清晰化、管理规范化、数据标准化,形象统 一化,专属网页:为社会各个层面提供个性化服务的

16、“一厅五页”,围绕数据发展生命周期,以政务服务数据为源泉,以数据汇聚为基础,以数据分析、挖掘、应用为手段,实现服务数据化、数据服务化,能够将数据价值转换为公共价值,转变政务服务模式从“千人一面”到“千人千面”,政府决策从“经验决策”到“数据决策”,治理结构从“一元主导”到“多元合作。,重塑政务平台管理服务体系提升效率,1.主题服务设计/梳理,流程逻辑优化 用户体验优化,3.运营发展体系,内容运营 数据运营 活动运营,2.产品优化体系设计,通过对行政审批事项的梳理,对审批流程作进一步的优化,简化审批程序,减少申报材料,缩减承诺办结时限,推进集中审批、并联审批、网上审批、联动审批,为网上政务大厅建设提供强大的支撑。具体包括网上政务大厅上网事项及事项程度梳理(市直部门、区)、网上政务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