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沿河景观规划设计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421011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3.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沿河景观规划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湖沿河景观规划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湖沿河景观规划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湖沿河景观规划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湖沿河景观规划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沿河景观规划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沿河景观规划设计(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CONTENTS 目录,项目认知 1.0,PROJECT COGNITIVE,规划理念 2.0,OVERALL CONCEPT OF PLANNING,景观总体设计 3.0,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景观详细设计 4.0,LANDSCAPE SEGMENTATION DETAILED DESIGN,景观设计元素 5.0,LANDSCAPE DESIGN ELEMENT,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6.0,ECONOMIC TECHNOLOGY INDEX ANALYSIS,第一部分 项目认知,1.1 项目概况,洪湖位于湖北南部、长江中游北岸、江汉平原的东南端。东南濒临长

2、江,与嘉鱼、赤壁和湖南临湘隔江相望;北依东荆河与武汉市、仙桃市相邻,西与监利县水陆交界。洪湖市历史文化悠久,湖光水色宜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丰富,素有“水乡泽国地、江汉鱼米乡”的美称。 内荆河是贯穿洪湖城区的一条主要河流,由新堤老闸与长江相通,主要承担洪湖境内河流水网丰水、枯水季度的水量调节功用。本次规划的范围南起三桥,北至四桥,东、西分别以沿河东路、沿河西路为界,全长约2000米,平均水面宽度约80米。,1.2 现状景观质量评价,1.3 设计依据,(1)水平面过低,居民无法近水、亲水 (2)水岸线形式单一 (3)绿化配置单薄 (4)公共活动空间匮乏 (5)景观游线单一 (6)水体受到污染

3、,没有景观效果,(1)洪湖市城乡总体规划(2011- 2030)送审稿 (2)园林设计规范 (3)其它国家相关规定和规范 (4)洪湖市城乡规划局提供的现状总平面图、设计任务书,1.4 城市总体规划的功能评价,(1)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内荆河是洪湖市通江(长江)达湖(洪湖)的主要水系连通道,两岸将成为城市最重要的滨水景观带。 (2)内荆河两岸是城市主要建成区,三桥、四桥是城市交通干道,构成城市主要的开放空间,商业气息和人气较旺,可以形成城市活力空间。 (3)本规划区从中部贯穿城市南北,北接城市生态核心区、南连城市综合中心区,是城市的母亲河,通过规划彰显城市个性、弘扬城市文化,体现地域性、本土性特色

4、,塑造为城市的历史文化体验区。 (4)强化城市腹地与滨水区域的联系,打造公共、亲水、安全、多功能城市公共绿地和休闲运动区,创造亲水的公共活动空间及活动内容,的为城市聚居服务的运动休闲区域。,第二部分 规划理念,2.1 规划设计目标,在内荆河两岸水系绿化生态恢复及优化的基础上,催化城市发展活力,完善老城商业及环境配套设施,鼓励公共活动,展示水乡风貌,打造成一条延续历史文脉、富于地方特色,突出精神内涵的滨河景观带。,2.2 规划设计原则,(1)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的原则 打造城市景观新标识,提升城市的档次与品味 内荆河景观改造将在经济、社会和环境多个层面牵动整个城市、是提升城市整体水平的重大举措

5、。 (2)强调生态原则 延续城市景观脉络,重建原生风景 注重原有河道水系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优化,不仅要水清、岸绿,更重要的是让水系能自循环、自更新,改善城市的生态质量并充分利用现状优势,塑造优质的城市滨水空间。 (3)人文与经济整合的原则 水系就像一条记忆的拉链,把往日的记忆与未来的憧憬再次紧密的联系起来,修复了文化的断层,让地域文化得以健康的延续与扩展。水系也是一条纽带,把河流两岸的地块勾连起来,组成一个优势区域,提升了区域的竞争力和号召力,就像引爆剂,引爆一场生态修复的革命。 (4)水系改造与环境建设双赢的原则 如何更好地与滨水的生态环境风貌、丰富的城市景观和公共活动融为一体,将是项目规划设

6、计必须始终贯彻的重要原则。,2.3 规划设计策略及构思,(1)在水体疏浚、清淤、截污的基础上,配置具有水体净化功能的水生、湿地植被,增强水体的自净能力。 (2)通过对景观空间层次的营造,增设多级平台、广场,让市民可在不同的空间高度近水、亲水,体验多层次的景观展示,全方位的观赏角度。 (3)对水岸线的线性进行修整,让曲岸更流畅,并加强水系与周边地块的联系。 (4)尽可能地保留原有驳岸,采用“加法原则”,通过增设挑台、栈道、二级驳岸等手法,让驳岸形态丰富起来。 (5)加大绿化量,增加绿化品种,丰富绿化的空间层次,多变的处理手法,立体的绿化系统。 (6)增设步道、广场、临水平台等,市民活动区域、活动

7、设施。 (7)组织三维立体交通系统,丰富空间层次。,2.4 规划设计核心理念,让一条尘封多年的河流,经过生态恢复与景观改造,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市民面前,清溪、小桥、绿岸,似一幅绝美的水乡风情画,充满着生计、发散着活力的、冲击着人们的视觉,引爆城市的活力,形成独具景观特质的形象展示区域,分段落突出滨水的景观特征,打造洪湖水乡城市新名片,形成空间形态和景观彰显特征的“形象之河”。,复苏的活力 流动的景观,第三部分 景观总体设计,3.1 景观设计总平面,3.2 场地竖向设计,3.3 景观剖面设计,3.4 整体景观概念,3.4 整体景观概念,第四部分 景观分段详细设计,4.1 景观功能分区,利用河道自

8、然弯曲的走势,最大限度地结合自然地形、尊重场地现状及沿岸城区综合建设情况,放大内荆河在城市中的生态功能和游赏功能。规划构成“一带三区”:滨河商业景观区、滨河休闲广场区、滨河运动景观区、历史文化景观带。,4.2 滨河商业景观区,南起文泉大道,北止洪林大桥 该地段紧临城市商业区和核心休闲区,在设计上满足市民休闲游憩的同时体现现代性和生态型特征,通过增加水面将内荆河水景引入地块内部、布局大量的硬质铺装等来扩大滨水开放空间。新规划的文化馆和水乡特色商业街是整个区域的功能中心,也是城市的休闲中心。,总平面图,4.2 滨河商业景观区,景观设施规划,4.2 滨河商业景观区,交通流线设计,4.2 滨河商业景观

9、区,景观全貌,4.2 滨河商业景观区,林荫步道,4.2 滨河商业景观区,滨水广场,4.2 滨河商业景观区,景观铺地,4.3 滨河休闲广场区,洪林大桥与新洪路交汇处 此段位于带状规划区的中部,是东西两岸联系的主要地段,结合对岸的文化广场、滨水湿地建设,在此规划大型市民休闲文化广场与其呼应,该区段还是休闲活动和艺术展示的重要场所,大片缓坡绿地和开阔的场地是人们休闲和运动的理想去处。,4.3 滨河休闲广场区,景观设施规划,4.3 滨河休闲广场区,交通流线设计,4.3 滨河休闲广场区,景观全貌,4.3 滨河休闲广场区,景观小品,4.3 滨河休闲广场区,景观铺地,4.4 滨河运动休闲区,南起洪林大桥,北

10、止四桥路 该地段上接市郊重点生态建设区,规划大型户外体育公园,以林木环绕;儿童游乐园与水上游乐设施统一布局,形成年轻和充满朝气的集聚地。连通内外湿地,营造城市中的田园风光,带动河西新城的发展。,4.4 滨河运动休闲区,景观设施规划,交通流线设计,4.4 滨河运动休闲区,体育公园,4.4 滨河运动休闲区,儿童天地、水上乐园,4.4 滨河运动休闲区,4.5.1 历史文化景观带总平面,南起文泉大道,北止四桥路 该景观带位于内荆河东岸,南起文泉大道(三桥处),北至四桥路,呈带状分布,宽度25-30米不等,在临近四桥处用地较为开阔,最宽处达到约100米。该带规划形成城市的历史文化景观区,凸显洪湖悠久的历

11、史文化和人文景观,沿水岸景观带规划国际友人路易艾黎、元代农民起义领袖陈友谅纪念广场,以及清代文化名人刘心源、王柏心文化广场等。,4.5.2 历史文化景观带景观设施规划,景观设施规划,4.5.3 历史文化景观带交通流线设计,交通流线设计,4.5.4 历史文化景观带景观节点之一,观演广场,位于三桥与沿河东路交汇处,河东历史文化景观带的起点,紧邻城市商业中心区。结合对岸的民众乐园、滨水商业街的设计,规划市民观演广场,通过节庆演出等文体活动与对岸的滨水商业景观形成呼应,再现水乡人民英勇奋斗、不畏艰险、开天辟地的“洪湖精神”。,友谊广场,缘于纪念国际友人路易艾黎 (Rewi Alley)。 路易艾黎,新

12、西兰人,年来到中国,与中国人民风雨同舟、患难与共,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建设事业奋斗了整整年。赢得了中国人民、新西兰人民和广大国际友人的尊敬和爱戴,曾受到我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宋庆龄、邓颖超等的亲切会见。年月日在北京病逝。邓小平为他题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永垂不朽。 路易艾黎与洪湖有着不解之缘,曾经先后五次访问洪湖。他对洪湖人民的深厚友谊以及在洪湖发生的感人故事,至今仍在洪湖广大人民群众中传为佳话。早在1932年路易艾黎就曾到洪湖救灾,为洪湖的苏区军民送来大量粮食、布匹和药材,在新堤居住了七天,当时,中共地下党安排他住在地下物资转运站即现在荷花广场西旧居所在地。 全国解放后,艾黎

13、同志时刻都惦记着洪湖人民。1963年9月16日,他第二次访问洪湖,深感洪湖变化之大,他抚今追昔,感慨万千,创作了著名诗篇洪湖精神。 “洪湖精神培养了真正的人去攻克难关,使新生的土地尽管遭到天灾人祸,但依旧蒸蒸日上”。 “它超越卑微琐事,万众的幸福才是它不懈奋斗目标”。,4.5.5 历史文化景观带景观节点之二,友谊广场,4.5.5 历史文化景观带景观节点之二,文申广场,缘于纪念清末文字学家刘心源。 刘心源(1848-1915),洪湖龙口人,清末民初著名金石学家、文字学家、书法家。谱名文申,故称之为“文申广场”。 刘心源年少丧父,由长兄达源支持读书。被钦点翰林院庶吉土、授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后

14、历任顺天乡试同考官、京畿道御史、成都知府、湖北民政长 ( 省长 ) 、湖南巡察使等职,为官四十载,清正廉洁。1912年1月10日辛亥革命期间湖北临时议会成立,刘心源为议长,1915年逝世。 毕生以金石为基研究古代汉字,攀崖拓摩不畏其险,甚至“质裘被以购”青铜器及古币,亲采精拓,校录博研,从无间断。书法则谨严有创新,擅钟鼎文、石鼓文,篆、隶、楷俱佳,尤以新体魏碑见长,风格俊逸典雅,与杨守敬、张裕钊被张之洞誉为湖北三大书法家。所任各地皆留有其墨迹。刊行著作有古文审八卷、乐石文述四十卷、吉金文述二十卷,凡诲书十卷。益州书画录记载:刘心源官成都府时,适庚子事变,所作秋感八首,蜀中争为传隶,著奇觚室乐石

15、文述。,4.5.6 历史文化景观带景观节点之三,子寿广场,缘于纪念晚清大学士王柏心。 王柏心(17991873年),洪湖螺山人,晚清大学士,字子寿,号螺洲,故称之为“子寿广场”。 道光二十四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晚主荆南书院,能文善画,尤喜画兰。卒年七十五。著子寿诗钞、螺洲近稿。 王柏心在“荆南学院”主讲二十余年,并长期从事著述,硕果累累,业绩丰厚。他谦让不以学骄人,大江南北的学者名人赴院受业求教者络绎不绝。其主要著述有导江三议 1卷、百柱棠集53卷、螺州文集20卷。 王柏心深究经学的声誉远近闻名。安徽巡抚李孟群荐王柏心,他以母老坚辞不出。随后署理湖巡抚严树森以经筵讲官荐用。为同治皇帝讲授经学之

16、师,他仍以母年迈90余为由,固辞不受,终未赴任。 王柏心晚年,精天史地之学。他纂有道光黄冈县志24卷,同治续修东湖县志28卷,同治宜昌府志16卷,同治续辑汉阳县志28卷,同治当阳县志18卷,同治临湘县志14卷,同治监利县志10卷。皆为当地所推崇,现人所借鉴。,4.5.7 历史文化景观带景观节点之四,子寿广场,4.5.7 历史文化景观带景观节点之四,大汉广场,缘于中国元末大汉政权的建立者陈友谅。 陈友谅(13201363),洪湖黄蓬山人,元末农民起义领袖。参加徐寿辉、邹普胜等人领导的天完红巾军,以功升元帅。元至正十七年,陈友谅袭杀倪文俊。十九年,杀害天完将领赵普胜,挟持徐寿辉,自称汉王。次年闰五月,杀徐寿辉,自立为帝。建国号大汉,改元大义。此后,一面继续进行反元战争,一面把军事重心放在对邻境朱元璋部的战争上。大汉将士多数是天完旧属,对陈友谅的篡权夺位深为不满,在战争中相继倒戈降朱,使陈友谅接连败北。二十三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