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思品 第四单元复习课 ppt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412434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5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思品 第四单元复习课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七年级思品 第四单元复习课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七年级思品 第四单元复习课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七年级思品 第四单元复习课 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七年级思品 第四单元复习课 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思品 第四单元复习课 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思品 第四单元复习课 ppt(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单元 复习 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人,西宁市七一中学 严进艳,一、复习目标:,1、掌握基本知识点,能用所学知识答题。 2、熟练掌握所学法律常识,并能有效运用到生活中,服务与生活,依法维权。 3、思想上内化知识,增强法制观念,做一个学法、守法、用法、护法的好公民。,二、重点巩固:,1、法律的显著特征 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由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这是( ) A、道德的维持力量 B、社会生活中的规矩 C、法律最为显著的特征 D、构成犯罪的本质特征,C,下列选项中对法律认识正

2、确的是( ) A、法律只是约束普通百姓的一种规则 B、法律是国家领导人制定的一种规则 C、法律是一种具有强制性的特殊规则 D、制定法律只是为了惩治违法犯罪的人,C,2、违法行为(区分现实生活中的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1、16岁的小红贩卖毒品; 2、十字路口闯红灯致交通堵塞; 3、拾得别人财务不还; 4、殴打他人,导致其重伤或死亡; 5、抢劫财物。,不同点,社会危害性,触犯法律,处罚,相同点,联系,一般违法,犯罪(严重违法行为),较小,严重,刑法以外的法律,刑法,民事或行政制裁(较轻),刑罚处罚(严厉),都是违法行为,都对社会造成危害, 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一般违

3、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如果沾染上不良习气,又不及时改正,就极有可能一步步走向违法犯罪的深渊。,3、区分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关系 许多违法犯罪行为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一定要重视道德修养,从小事做起,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违法不一定犯罪, 犯罪不一定违法。,辨析:,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多选) A、违法行为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 B、不良行为就是违法行为,严重不良行为就是犯罪。 C、相对刑事违法行为而言,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的犯罪情节要重些 D、具有不良行为尤其是严重不良行为的人,如果不加以矫正,任其发展会走向犯罪,AD,4、犯罪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最本质特征严重危害性;

4、法律标志刑事违法性; 必然后果刑罚当罚性,犯罪最本质的特征是( ) A、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B、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 C、应受国家强制力惩罚 D、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A,5、我国刑罚的种类? 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五种; 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四种。,罚金:是刑罚附加刑之一,是刑罚处罚的一种方式。 罚款:是行政处罚的手段之一。,罚金与罚款注意点,拘役与拘留注意点,拘役:属于犯罪行为,受刑罚处罚,限期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 拘留:属于行政违法行为,受行政处罚,限期15 天以下。,主刑的特点:只能独立适用,不能相互附加并用。 附加刑的特点:即可作

5、为主刑的附加同时适用,也可独立适用。,主刑与附加刑注意点,6、在未成年人保护中为我们设置了四道防线: 家庭保护:要求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尊重未成年人的受教育的权利等。 学校保护:要求学校等教育机构依照法律的规定,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并对他们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实施保护。 社会保护:要求全社会树立尊重、保护、教育未成年人的良好风尚,关心、爱护未成年人。(社会文化保护、劳动保护、受教育权保护等) 司法保护:要求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等依法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实施专门保护措施。(设立少年法庭,不公开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1)刚上初中的张某

6、,突然从没有固定好的单杠上摔了下来,他的伤害来自于 ( ) A老师 B学校 C家庭 D社会 (2)下列属于社会侵害行为的是( ) A父母对孩子的责打,造成心理伤害 B学校只重视智育,忽视德育 C路遇抢劫,丢失钱物 D强烈的地震造成许多孩子丧生 (3)某校学生林某从一教师宿舍盗走财物,公安人员到林某居住地调查时,不开警车,不穿警服,不扩大知情面,这体现了( )。 A、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B、对未成年人的家庭保护 C、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D、对违法犯罪行为的宽容和理解,1)B、2)C、3)C,(4)年仅13周岁初一年级学生李某经常旷课逃学,到电子游戏厅和网吧玩游戏,期中考试后的家长会上,老师公布了

7、班级排名,李某排在最后一位。李父对其前途丧失了信心,回家后就将他毒打了一顿。李某一气之下离家出走,来到了南方一沿海城市,在老乡的安排下,进入一工厂做学徒工。,(1)我国制定了哪两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专门法律? (2)上述材料中的现象和行为违反了国家为保护未成年人设置的哪几种保护?,7、维护我们合法权益的途径有哪些? 1)法律; 2)非诉讼手段; 3)诉讼手段(类型: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 8、如何智斗歹徒?讲究智斗,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巧妙抓获不法分子;不能视而不见,不提倡硬拼。,(1)小李状告县税务机关的诉讼属于哪种诉讼? (2)向当地妇联反映情况是通过什么

8、手段维护合法权益? (3)防范侵害,保护自己的有效方法是 ( ) A请求别人帮助 B回避退缩,逃避现实 C和敌人斗智斗勇 D以保住自己的性命为主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我不会与别人打官司,法律与我无关; 我一不违法,二不犯罪,法律管不着我;我现在年龄小,尚属未成年人,与法律无关;法律伴随每个公民度过一生,公民的生活离不开法律。 A. B. C. D . (注意点:年龄小,犯罪不受处罚的想法是错误的。P96),3)C、 4)A,1.我们身边的规则可分为三类,南宁市民“八不”规范、中学生守则、民法通则分别属于哪一类规则? 2近年来,我国检察机关查处的违法案件中,被绳之以法的有普通百姓、领

9、导干部、社会名人等。这一事实主要说明了法律的特征之一是什么? 3. 中学生小强踢足球时将自己的一个“随身听”放在球场边上,踢完球忘记带走,被同学小罗拾得。小强得知后去找小罗索还,但小罗却以自己拾得为由拒绝返还。小罗的行为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 4.我国刑罚的种类分为主刑和附加刑,拘役和罚金分别属于哪一类刑罚?,巩固练习:,4、“无规矩不成方圆”,揭示了一个重要道理,这就是() A.没有圆规也能画成圆; B.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规则、懂规则、守规则; C.人人都要按自己的主意办事; D.在社会生活中有无规则一个样 5、依法对犯罪分子进行刑罚判决的机关是( ) A.公安机关 B.人民检察院 C.人民法院

10、 D.行政管理机关 6、小超小学毕业就辍学了,整日在外惹是生非。不久前,小超因为渋嫌持刀抢劫被刑事拘留。这告诉我们( ). A.凡是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都是犯罪 B.一般违法行为一定会发展为犯罪 C.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没有本质区别 D.预防违法犯罪,要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4.B 5.C 6.D,8、北京市某中学学生刘某、宋某对蓝极速网吧不满而故意报复,并使用放火手段危害公共安全,致25人死亡,多人受伤。2002年8月27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此案作出一审判决,以放火罪判处刘某、宋某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1) 此案中对二人判处的主刑和附加刑分别是什么? (2) 未成年人受国家司法的

11、特殊保护,为什么此案中的学生最终被判了刑? 未成年人犯罪同样要受到法律制裁。我们正处于未成年阶段,受到国家司法的特殊保护,但是犯罪对社会是百害而无一利的,案中的两名中学生的犯罪行为对社会的危害性极大。这告诫我们要从心灵深处憎恨违法犯罪,行为上远离违法犯罪,千万不要有那种认国“年龄小与犯罪无关、年龄小犯罪不受处罚”的错误观念。,学生张某原来表现很好,曾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后来常和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来往,变得无心学习,不交作业,经常旷课、打架斗殴,受到学校的多次批评教育。但他仍不悔改,又经常在社会上盗窃他人财物、财博等,被公安机关拘留。后因持刀抢劫他人现金200元,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1)张某的哪些行为属于违反校纪校规? 张某不交作业,经常旷课、打架斗殴是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 (2)张某的哪些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盗窃他人财物、赌博属于一般违法行为,是行政违法行为。 (3)张某的哪些行为属于犯罪行为?持刀抢劫他人现金属于犯罪行为。 (4)张某由好变坏,最后走上了违法犯罪道路的过程说明了什么?我们青少年应该从中吸取什么教训?,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