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思品选择题2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412346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2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思品选择题2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七年级下思品选择题2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七年级下思品选择题2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七年级下思品选择题2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七年级下思品选择题2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思品选择题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思品选择题2(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在法律活动课模拟表演中,“德先生”对“法博士”说:“没有你的帮助,治理国家有时我有心无力。”“法博士”回答:“没有你的支持,我有 时也鞭长莫及”这段话表明 ( ) 法律即道德,道德即法律 道德体现并维护法律 道德和法律联系密切,相辅相成 法律补充道德的不足,支持促进道德的贯彻实施 A B C D 3近几年来,我国在反腐败斗争中取得了显著成绩。一些高级领导干部, 因贪污受贿触犯法律,都依法受到了制裁。这说明 ( )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A B C D,5法律之所以是特殊的行为规

2、范,是因为 ( ) 法律的制定不同于其他行为规范法律的实施不同于其他行为规范法律的约束力不同于其他行为规范法律之对违法犯罪分子有制裁作用,对其他公民则不起作用 A B C D 6孙中山先生说:“法律之有效力,全持民众的拥护。”这句话说明 ( ) 必须增强全民的法律意识实施法律必须依靠人民群众当前群众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缺乏应有的效力 A B C D,7“由来天网恢恢,何曾漏过阿谁?”这句话表明的观点是 ( ) 法律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法律的严肃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A B C D 8胡某为防小偷在自家的围墙上架设电网,对此事,人们有不同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 ( ) 胡某私设电网是一种

3、犯罪行为,应由公安机关处以刑罚胡某私设电网是他的权利,别人无权干涉胡某私设电网是一种违法行为,如果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应承担行政责任胡某私设电网如果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则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A B C D 9中学生小强在踢足球是将自己的一个“随身听”放在球场边上,踢完球忘记带走,被同学小罗拾得。小强得知后去找小罗索还,但小罗却以自己拾得为由拒绝返还。小罗的行为 ( ) 触犯了我国刑法的规定,是犯罪行为是违法行为,因为他拒绝履行我国民法规定的义务是应受到行政处罚的行为是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 A B C D 10“罪孽本身微未始,陷身囹圄悔方迟”的诗句给我们的启示是 ( ) A犯了错误就会有牢狱

4、之灾 B有错不改,就可能跌入犯罪的深渊 C小错可不断,大错可不犯 D犯罪不一定违法,违法一定是犯罪,12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设专章规定了对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这些“严重不良行为”包括 ( ) 学习成绩差纠集他人寻衅滋事旷课、夜不归宿吸食毒品 A B C D 13下列属于家庭保护的有关规定的是 ( ) 对未成年人抚养、监护尊重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不得遗弃未成年人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A B C D,14某些情况下,当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可以寻求社会团体的支持。下列机构中,属于社会团体的有 ( ) 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大庆油田消费者协会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 A B

5、C D 15违反犯罪分子往往是凶恶、狡猾的。中学生与其斗争,应该 ( ) 讲究智斗,不要硬拼记住歹徒相貌,了解歹徒的去向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尽量回避,保全自身设法稳住歹徒勇敢地与歹徒拼到底 A B C D 16教育部颁布的新中小学生守则,将原来的“遇到坏人坏事要及时报告,要敢于斗争”中的“要敢于斗争”予以删除。这一做法 ( ) A违反了法律,是无效的 B表明与违法犯罪作斗争不再是青少年的义务 C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 D要求青少年更应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17某小学教师陈某因学生小明没有完成作业非常恼火,便拧小明的耳朵,结果将小明的左耳朵拧掉了。对此,人民法院依法判处陈某有期徒刑,赔

6、偿小明医疗费2万余元。这表明我国法律 ( ) 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禁止和制裁老师批评教育学生的行为禁止和制裁老师体罚学生的行为禁止和制裁老师侵犯学生的人身权利的行为 A B C D,6.乘车时要自觉排队,依次上车;参观游览时,要爱护公物、文物古迹和花草树木;观看电影、演出时,不要高声喧哗。以上这些表明 A.凡是社会公共场所,都有相应的纪律和法律 B.凡是社会公共场所,都有相应的公共秩序 C.社会公共秩序是靠强制命令来维持的 D.社会公共秩序是靠社会舆论来维持的 7.在学校饭堂用餐时,我们发现有少数同学有插队的现象。这是一种 A.学习成绩不好的表现 B.爱出风头的表现 C.不守法的表现 D.不

7、守规则的表现 8.上课要有课堂纪律,宿舍要有宿舍管理规定,比赛要有比赛规则。这说明 A.纪律等规则限制人们自由 B.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C.社会公共生活准则完全靠纪律约束 D.社会公共生活不可能有共同的准则 9.亚里士多德说:“法律即秩序,良好的法律就是良好的秩序。”这告诉我们 A.只要国家制定法律,社会就能井然有序 B.良好的社会秩序离不开法律的保障 C.良好的社会秩序只需要法律的维护和保障 D.法律是通过制裁公民的违法行为来维护社会秩序的 10.判断一种行为是否犯罪,首先要看这种行为 A.是否触犯法律 B.是否要承担法律责任 C.是否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D.是否应该受到惩罚,11.“善不

8、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这句话说明 A.做点好事就可以扬名 B.要预防违法犯罪 C.做点坏事就可以判处死刑 D.预防违法犯罪,就要多做好事,少做坏事 12.欠债不还、损害别人的名誉、拾得他人遗失物不还等行为,属于 A.违反民事法律法规的行为 B.违反教育法的行为 C.违反行政管理法规的行为 D.违反继承法的行为 13.下列关于犯罪的认识错误的是 A.犯罪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都有百害而无一利 B.要在心灵深处憎恶违法犯罪 C.我年龄小,与犯罪无关,年龄小犯罪也不受处罚 D.行为上要远离违法犯罪,15.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委员、中共上海市委原书记陈良宇于2008年4月11日下午被天

9、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滥用职权罪判处有期徒刑18年,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30万元。这说明 A.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B.惩处腐败现象只能靠法律 C.法律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 D.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16.七年级学生小王,一天在街闲逛,听说拨打119电话不要钱,于是就在一个公共电话随意拨打了119电话,谎称某地着火。小王同学的这种行为 A.是违法行为 B.是犯罪行为,应受到刑罚处罚 C.是违纪行为,应受到纪律处分 D.不用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7.国家烟草专卖局规定,凡是烟草行业所属的各配送中心、批发网点和零售柜台上必须有警示牌。这一规定体现了未成年人保护中的 A.家庭保护

10、 B.司法保护 C.学校保护 D.社会保护 18.据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调查,某市2000名青少年罪犯中,51的人有了不良行为,家长却不予过问或管不了。在押的少年犯中,犯错误后遭父母打的占25.7。这一材料说明了做好_,对青少年避免违法犯罪,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A.学校保护 B.家庭保护 C.社会保护 D.司法保护 19.一位家长望子成龙心切,要求读初中的独生子各科成绩必须在全班前五名,并严禁儿子看电视、看其它书籍和参加课外文体活动。儿子因达不到家长的这一要求,经常受到家长的体罚。这位家长的行为 A.正确履行了家庭保护的义务 B.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 C.只受道德的谴责 D.受法律保护

11、20.我国刑法对刑事责任的年龄作了明确规定。下列年龄阶段不负刑事责任的是 A.已满16周岁的人 B.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 C.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 D.不满14周岁的人,1、如果说道德是人们追求的较高境界,那么不违法则是 A、人们行为的最高境界 B、人们行为的底线 C、人们行为的一般境界 D、人们行为的中线 2、从2004年5月1日起,福建省博物馆对未成年人优惠开放,市博物馆免费开放,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A、学校保护 B、家庭保护 C、自我保护 D、社会保护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犯罪历来是国家法律打击的重点 B、在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种 C、法律是公安行为规

12、范 D、法律是社会行为规范 4、学法、用法、护法是我们 A、应尽的责任 B、可尽的责任 C、成年以后要尽的责任 D、工作以后才需尽的责任 5、未成年人是指 A、未读完初中的人 B、未读完高中的人 C、未读完大学的人 D、未满18周 岁的人,l“如果没有一个能迫使人们遵守法律规范的机构,法律也就等于零。”它的含义是( ) A.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B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C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D. 法律必须依靠宣传教育保证实施 2.犯罪的法律标志是( ) A.严重危害性 B刑事违法性 C.刑罚当罚性 D.社会危害性 3“从小偷钉,到大偷金。”这句话主要告诉我们( ) A

13、. 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B一般违法必然发展为犯罪 C一般违法和犯罪的本质是相同的 D. 违法行为不一定是犯罪 某校附近有一家小店,店主经常向未成年学生出售散装卷烟白酒,并容留他们在店内吸烟、喝酒,有些学生因此经常光顾这家小店。据此回答79题。 4.该店主的行为违犯了( ) A.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合同法 B.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C.产品质量法和义务教育法 D.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环境保护法 5.该店主的行为没有履行对未成年人 的义务。( ) A.学校保护 B.社会保护 C家庭保护 D.司法保护,6某校一直强调不允许学生在校内追逐打闹。但小兵、小华两位同学在课间嬉闹

14、,无意中小兵把小华推倒在地造成骨折。你认为( ) A. 应由学校赔偿小华 B应由小兵赔偿小华 C. 应由小兵的监护人赔偿小华 D. 小华家不应要求赔偿,因为小兵既非有意,也无经济收人 7如果上题中小华同学及其家人因为未能获得相关赔偿,而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你认为这一诉讼属于( ) A刑事诉讼 B民事诉讼 C.行政诉讼 D社会公益诉讼 8.陈某在互联网上编造、传播虚假信息,骗人钱财,严重扰乱了社会公共秩序,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陈某的行为( ) A属于民事违法行为,承担的是民事责任 B. 触犯了刑法,受到的是刑罚处罚 C属于行政违法行为,受到的是行政处罚 D. 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受到的是治安处罚 9.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未成年人不得( ) 夜不归宿 携带管制刀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