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干部群众关心的25个理论问题(25)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07407724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7.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干部群众关心的25个理论问题(25)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0年干部群众关心的25个理论问题(25)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0年干部群众关心的25个理论问题(25)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0年干部群众关心的25个理论问题(25)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0年干部群众关心的25个理论问题(25)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干部群众关心的25个理论问题(2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干部群众关心的25个理论问题(25)(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干部群众关心的25个理论问题(2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小康是一个充满传统文化色彩的概念据考证小康一词最早出自诗经其中有“民劳亦止汔可小康”意思是说人们有劳有逸日子就能好过后来儒家把比大同社会较低级的一种社会称之为小康按礼记的描述所谓大同社会就是“天下为公”“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理想社会而所谓小康社会则是“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人们能维持中等生活水准的社会对历朝历代广大贫苦农民来说“大同”只是美好而无法实现的梦想过上小康日子才是他们现实可行的奋斗目标由此看来小康概念源远流长那么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

2、康社会具有什么新的含义呢切合实际可望可及世纪年代末邓小平古为今用给“小康”赋以新的时代内涵他用“小康”这个词来表述“中国式的现代化”由此引发了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根本性调整年月日邓小平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把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至美元、低于发达国家现代化标准的“中国式的现代化”称之为“小康之家”、“小康的国家”到了年月日他在会见另一位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时又把这种“中国式的现代化”称之为“小康社会”他还指出:“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后来邓小平又提出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设想即以年为基点到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温饱问题到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再经过年到世纪中叶人均国民收

3、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年月党的十三大正式将实现小康确定为“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二步目标年党的十四大又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发展提出提前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到世纪末使我国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国力迈上一个新台阶人民生活由温饱进入小康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当人类社会跨入世纪的时候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经济总量已由世界排名第位跃升到第位;市场化取向的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社会主

4、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开放型经济迅速发展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科技教育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可以说这年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是我国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政通人和的时期是我国国际影响显著扩大、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的时期千百年来困扰着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得到根本解决;祖祖辈辈关于小康生活的梦想今天已经开始成为现实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步步登高鼓舞人心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开始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奠定了新的基础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

5、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所谓低水平就是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人均水平还比较低所谓不全面就是小康社会所要求达到的社会生活各项指标还没有全面达到发展性消费还没有得到有效满足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环境质量还有待提高所谓发展很不平衡是指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水平差距不小党的十六大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基本经验明确提出要在世纪的头年集中力量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并且制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纲领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展现了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是建设一个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

6、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一个更高水平的、更全面的、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社会所谓更高水平就是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用大体年的时间国内生产总值比年翻两番达到万亿美元人均超过美元;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谓更全面就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进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化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所谓发展比较

7、均衡就是使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人与自然更加和谐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足、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是新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实践的新起点是亿万人民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新目标总起来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人民的愿望周密部署全面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

8、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根据世界经济科技发展新趋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本世纪头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前十年要全面完成“十五”计划和年的奋斗目标使经济总量、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再上一个大台阶为后十年的更大发展打好基础要完成好这个主要任务我们就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

9、调发展;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是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内容我们必须在加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加强政治文明建设并使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

10、、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我们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毫不放松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11、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反映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时代发展的要求;一定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一定要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社会前进的脉搏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使党的工作充满活力;一定要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既立足于做好经常性工作又抓紧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总之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这是实现新世纪新阶段奋斗目标的重要保证可以肯定实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的

12、祖国必将更加繁荣富强人民的生活必将更加幸福美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进一步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完)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小康是一个充满传统文化色彩的概念据考证小康一词最早出自诗经其中有“民劳亦止汔可小康”意思是说人们有劳有逸日子就能好过后来儒家把比大同社会较低级的一种社会称之为小康按礼记的描述所谓大同社会就是“天下为公”“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理想社会而所谓小康社会则是“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人们能维持中等生活水准的社会对历朝历代广大贫苦农民来说“大同”只是美好而无法实现的梦想过上小康日子才是他们现实可行的

13、奋斗目标由此看来小康概念源远流长那么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什么新的含义呢切合实际可望可及世纪年代末邓小平古为今用给“小康”赋以新的时代内涵他用“小康”这个词来表述“中国式的现代化”由此引发了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根本性调整年月日邓小平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把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至美元、低于发达国家现代化标准的“中国式的现代化”称之为“小康之家”、“小康的国家”到了年月日他在会见另一位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时又把这种“中国式的现代化”称之为“小康社会”他还指出:“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后来邓小平又提出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设想即以年为基点到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温饱问题到世纪末

14、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再经过年到世纪中叶人均国民收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年月党的十三大正式将实现小康确定为“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二步目标年党的十四大又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发展提出提前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到世纪末使我国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国力迈上一个新台阶人民生活由温饱进入小康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当人类社会跨入世纪的时候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经济总量已由

15、世界排名第位跃升到第位;市场化取向的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开放型经济迅速发展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科技教育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可以说这年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是我国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政通人和的时期是我国国际影响显著扩大、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的时期千百年来困扰着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得到根本解决;祖祖辈辈关于小康生活的梦想今天已经开始成为现实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步步登高鼓舞人心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开始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奠定了新的基础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所谓低水平就是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人均水平还比较低所谓不全面就是小康社会所要求达到的社会生活各项指标还没有全面达到发展性消费还没有得到有效满足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环境质量还有待提高所谓发展很不平衡是指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水平差距不小党的十六大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基本经验明确提出要在世纪的头年集中力量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并且制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纲领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展现了加快推进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