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系列讲座

上传人:好** 文档编号:107407260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PPT 页数:144 大小:1.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系列讲座_第1页
第1页 / 共144页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系列讲座_第2页
第2页 / 共144页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系列讲座_第3页
第3页 / 共144页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系列讲座_第4页
第4页 / 共144页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系列讲座_第5页
第5页 / 共1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系列讲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系列讲座(1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基础 孝感学院教育与心理学院 邓银城,一、教育科学研究的概述 (一)教育科学研究的概念 教育科学研究是对教育实践活动和教育理论进行有意识、有计划的探讨,以揭示教育规律、推动教育改革和提高教育质量为目的的科学研究活动。,为了更全面地理解教育科学研究的内涵,还必须了解教育科学研究的特点: 第一,教育科学研究是一种科学研究活动。,科研活动与道德活动、艺术活动的区别 科研活动 求真 道德活动 求善 艺术活动 求美,科学研究与科学普及的区别 科学研究 发现真理 哥白尼 天体运行论 科学普及 传播真理 布鲁诺 论无限性 宇宙和诸世界,第二,教育科学研究是对教育未知领域的探索,不是对已知事

2、物的简单再认识。 第三,教育科学研究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探索过程,不是一种盲目的活动。 第四,教育科学研究十分重视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教育科学研究对象的特征 其一是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具有人为性 在探索自然现象奥秘的科学研究过程中,研究者不必考虑人的意愿,因为自然现象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教育科学以及整个社会科学的研究活动,要考虑人的意志、人的需要和人的价值。教育科学研究作为一种科学探索活动,在其研究活动中,不仅不能绕过人的意志和价值标准,而且还要十分重视教育价值的研究。,价值:客体与主体需要之间的一种特定的关系。 教育的社会价值: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等。 教育的个体价值:育德价值、增

3、智价值、健体价值等。 教育价值取向就是作为教育本体的人根据自己的需要在对教育价值进行选择时表现出来的一种倾向,或者说一种意向。,教育的工具价值,又称外在价值,因为这种教育价值是在教育过程之外实现的,如求官、谋职。 教育的本体价值,又称内在价值,因为这种教育价值是在教育过程之内实现的,如求知、增智。 教育工具价值的形象描述: 古代:书中自有黄金层,书中自有颜如玉 现代:书中能找铁饭碗,书中能谋好职业 在科举制度支配下,在中国古代,读书人追求的都是教育的外在价值。范进通过了较高层次的科举考试,实现了教育的外在价值,成为人上人。但孔乙己没有通过任何层次的科举考试,无法实现教育的外在价值,穷困潦倒一生

4、。,其二是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具有复杂性 教育科研中的应用性研究占有较大的比例。 教育活动中规律性或必然性是以概率的方式而出现的。在自然现象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但在教育现象中未必如此。,其三是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即教育活动具有双主体性 这种双主体特征增添了教育科研的主观性色彩和不确定性,什么是霍桑实验 霍桑实验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奥等人于1927年至1932年在美国西方电器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实验。这项实验分为四个阶段:(1)车间照明变化对生产效率影响的各种实验;(2)工作时间和其他条件的变化对生产效率影响的各种实验;(3)了解职工工作态度的会见和交谈实验;(4)影响职工积极性的群体实验。,什

5、么是霍桑效应 霍桑实验得出了良好的人际关系比改善照明条件、增加福利待遇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更有效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的结论。在实验过程中,由于实验者与实验对象之间的形成了融洽的人际关系,因而导致不是实验的方法或措施而改变了实验对象的行为而是这种人际关系导致实验对象行为的改变,这种现象便称作霍桑效应。 在教育实验过程中,实验对象也会产生霍桑效应。,这种双主体特征提高了教育科学研究的难度 这种双主体特征对教育科研中研究方法的选择作出了一定的限制,在教育科研过程中,要考虑社会的伦理道德,不能只追求研究结果而不考虑研究方法和手段的合理性。如美国真人秀节目只讲收视率而不顾社会伦理道德受到很多批

6、评。,(二)教育科学研究的意义 1、开展教育科研是教育自身变革与发展的需要 2、开展教育科研是提高办学品位形成学校特色的需要 3、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是教师专业化的需要 4、开展教育科研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形成教学风格的需要,(三)教育科学研究的类型 1、根据教育科研对象的形态来分类 教育理论研究 如关于教育本质的研究 教育实践研究 如初中、高中教法与学法的衔接研究,2、根据教育科学研究对象的结构和范围来分类 宏观教育研究 如基础教育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基本对策研究 中观教育研究 如区域性推进素质教育的实验研究 微观教育研究 如初中生道德认识特点的研究,3、根据教育科研对象的时态来分类 教育历史研

7、究 如旧中国教会大学的研究 教育现状研究 如新世纪小学德育特色的研究 教育未来研究 如湖北省“十二五”期间教育发展规划研究,4、根据教育科研对象的空间特征来分类 国内教育研究 如我国中部地区农村基础教育公平的调查与研究 国外教育研究 如俄罗斯中小学课程改革的研究 国际教育比较研究 如中美青少年道德判断能力发展的比较研究,5、根据教育科研的目的来分类 基础研究(基础理论研究) 如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研究 应用研究 如本科师范教育课程改革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衔接性研究 应用理论研究(综合研究) 如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内部教育公平的策略研究,6、根据教育科研的方法来分类 定性研究 定量研究 教

8、育科学研究中的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尽管各有自己的特点,但是在研究过程中,二者之间的连续性多于它们的两分性。,(四)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教育科学研究是一种以发现新真理、解决新问题或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为主要目标的认识活动。从事科学研究必须强调“三新”,即“新思想、新方法、新结果”。在“三新”中能取得“一新”,科研活动才算取得了预期结果。,1、准备阶段 (1)确立教育科研课题 教育科研新手在确定教育科研课题时最好选小课题,要小题大做。以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为例说明如何确定研究课题。通过查阅资料,确立研究某一学段和某一区域的学生为研究对象,以某种培养途径为研究重点,如课外活动或课堂教学,如教学活动可

9、以具体为以某门学科(如语文、数学等)的教学为研究重点。如最后可确定为“初中语文教学与学生创新素质的研究”。,(2)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设计 以下内容选自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申请书: 1、选题: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的意义。 2、内容: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主要观点。 3、预期价值:本课题理论创新程度或实际应用价值。 4、研究基础:课题负责人已有相关成果;主要参考文献。 5、完成项目的条件和保证:主要成员曾完成哪些重要研究课题;科研成 果的社会评价;完成本课题的研究能力和时间保证;资料设备;科研手段。,以下内容选自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请评审书 ( 一、二、三略)四、课题

10、设计论证 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五、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已取得相关研究成果的社会评价(引用、转载、获奖及被采纳情况),主要参考文献(限填10项); 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如职务、专业、年龄等); 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如研究资料、实验仪器设备、配套经费、研究时间及所在单位条件等)。,以下内容选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申请评审书 一、本课题研究现状及趋势,研究本课题的实际意义和理论 意义 (限1600字) 二、本课题的基本内容,预计

11、突破哪些难题 (限1800字) 三、课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工作方案 (包括已进行的研究工作情况)和进度计划、中期成果(限1800字) 四、研究工作前期研究基础及资料准备情况(限800字) 五、调研计划,包括调研内容、调研周期、调研报告的完成时间。(限1000字 ) 六、研究成果的预计去向及使用范围 (限700字),以下内容选自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申请、评审书 ( 一、二、三略)四、课题论证 1. 对研究课题的论证: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重点和难点;省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状况;研究方法;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2. 对课题实施和完成条件的论证:负责人的研究水平、组织能力和时间保证;参

12、加者的研究水平和时间保证;资料设备,科研手段;课题组人员分工。,总结和比较上述四种不同类型的课题申报书,可以看出,教育科学研究课题乃至整个人文社会学科研究课题的研究设计,主要是对以下内容进行论证和说明:第一,研究这个课题有什么意义,即课题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价值)。第二,他人在这个课题的研究上已经取得了哪些成果,即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第三,如何对课题进行研究,即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假设或研究内容。第四,在研究中有哪些创新点。第五,研究成果的设想与使用范围。第六,研究这个课题所具备的研究条件。,2、实施阶段 (1)搜集、获取资料,形成科学事实 (2)分析科学事实或已有结论,形成新的科学理论

13、 (3)撰写论文或研究报告(调查报告或实验报告) 3、总结与鉴定阶段,(五)教育科研方法的概念与类别 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是教育研究者为达到教育科研的目的所采用的各种手段、措施、程序、途径和办法的统称。 教育科研方法有不同的分类标准,根据教育科研方法的性质可以分为四大类:理论研究方法(归纳、演绎、比较、分析、综合、类比等),实证方法(观察、问卷调查、访谈调查和测验等),实验研究方法(真实验、准实验和前实验等),历史研究方法(文献法、内容分析法等)。,二、教育科研的选题与设计 (一)教师要在教育工作中树立问题意识 中国学生从小受到的都是一种“去问题化”的教育,所以,多数人在工作中很少有问题意识,要

14、开展教育科学研究,首先是要具有问题意识。,一个有问题意识的教育工作者可以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发现很多值得研究的问题。如课时长短的确定、启发式教学的研究,启发式教学究竟是一种教学理论或教学观念,还是一种教学原则或教学方法。在不同学段、不同学科如何运用启发式教学。还有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的比较。以梯形面积公式为例。,(二)善于发现有研究意义的问题 1、善于发现问题的两个前提 必须对自己准备研究的领域有一定的了解 具有喜欢思索善于思考并不安于现状的性格,2、发现问题的思维策略 第一个策略:怀疑: 以已知的事实与经验作为怀疑的依据 以教育的起源为例 以逻辑作为怀疑的依据 以伽利略的比萨斜塔实验为例,根据亚里

15、斯多德提出的“重的物体与比轻的物体先落地”的理论,把一个10公斤和一个1公斤的铁球拴在一起,从空中向下抛,会出现两种结果。 第一种结果,二者拴在一块,重量大于10公斤,所以,11公斤的铁球落地的速度快于10公斤的铁球。 第二种结果,二者拴在一块,1公斤的铁球落地速度较慢,它会影响10公斤的铁球,就像一个年轻人带着一个老人跑步一样,所以,二者拴在一起,落地的速度慢于单独的一个10公斤的铁球。,第二个策略:变换思考的角度 心理学家亚当森在斯坦福大学所作的实验 实验的任务如下:在桌上摆有三个盒子,一个盒子中装着几枝蜡烛,一个盒子中装有火柴,一个盒子中装有图钉,现在要求你利用桌上所摆放的物品,把三枝蜡

16、烛垂直地安放在一个软木屏风上。,第三种策略:类比与移植 教育研究者可以通过与其它科学研究的对象类比,或者借用其他学科的思维方法来发现教育活动中问题,如夸美纽斯在其代表作大教学论中,就是把教育现象与自然现象类比的基础上,根据自然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教育原则。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实际上也是移植生物学中对生物进行分类的方法。,第四种策略:深入探究现象 教育的组成部分,有时提德育、智育和体育三个部分,有时提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四个部分,但更多的是提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五个部分。究竟哪种提法合理,如果我们深入探究一下,就会发现这三种提法都不科学。最科学的提法是体育、智育、德育和美育。,教育活动的四种内容的划分,只是一种理论上抽象的划分,实际上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很少有单纯的体育课、智育课、德育课和美育课。四种教育内容或者说教育的四个组成部分之间并没有明显的边界。 以原来初中语文教材中有的人这篇课文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往来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