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07405907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3.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0年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0年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0年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0年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一、概述: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科教兴国”方略的实施我国农村中小学所取得的成绩是众所周知有目共睹的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后我国农村教育事业驶入了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的健康轨道 目前在我国农村普遍实施了根本意义上的九年义务教育机制不仅巩固和加强了农村义务教育“普九”成果同时还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和谐社会的创建进程 然而由于受传统教育的束缚和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教育结构单一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薄弱应试教育积重难返一些地方往往把升学率作为评价教育工作近乎唯一的目标致使农村教育与当地生产和群众生活脱节忽略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长此以往必将影响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农村中小学教育所存

2、在的一系列问题逐步浮出水面并且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障碍为此笔者对所在的滨州市滨城区堡集镇农村义务教育现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 二、调查方式 我们选择了访谈和问卷相结合的调查方式问卷式调查用于收集标准化的定量资料访谈式调查用于收集非标准化的无结构的定性资料 通过调查得到丰富的、个性化的信息然后经过归纳、分析、综合、整理得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本次调查我们重点采用访谈法正是想通过这种面对面的交谈的方式探询我镇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共谋改进我镇义务教育的大计 在访谈人群选择上我们依据典型性、广泛性原则采取发散的方式寻找可以影响到乡村义务教育的各大主体分别和一部分学生、教师、家长等进行了访

3、谈 三、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及成因分析: 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经过分析整理我们概括出了我镇义务教育的现状如下: 现状一:教育经费严重短缺 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的严重短缺首先体现在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最近几年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仅占gdp2%的比例就这2%而言绝大部分都投入到了高等教育和城市中小学教育中等到本来就十分有限的经费到了区、县、镇一级教育行政部门手中他们中的一些好大喜功者却充分利用这一经费在城区大兴“示范校”、“窗口校”不遗余力地标榜个人政绩 笔者在一篇教育调研报告中看到了一个仅有60万人口的小县不顾百姓的反对不惜斥资近亿元将原本就修建得相当不错的一所重点中学易地重建这般层层卡扣最后到达农村中

4、小学尤其是义务教育学校的几乎是微乎其微 由于教育经费的严重短缺加之某些教育官员的政绩膨胀农村中小学基础教育教学设施缺乏、落后造成正常的教学活动无法开展音体美劳等不少课程都因教学设施的缺乏而无法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所谓现代化的教育设施也是绣花枕头成了摆设由于信息渠道不畅能熟练或基本熟练使用电脑的不足半数远程教育资源的共享成为了梦想 现状二:师资力量薄弱 笔者所处的乡镇六处完全小学中除了中心小学师资力量相对较为雄厚一点外其他小学没有几个是个正规中等师范学校毕业的几乎是清一色的“民转公” 他们中只有极少数受过专业培训大部分是凭借自己日积月累的教学经验开展工作的相当一部分教师教法陈旧、观念落后 教师队伍

5、整体存在着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知识面窄的问题通过查阅所在乡镇的教师档案资料发现全镇中小学教师平均年龄47岁其中50岁以上占51.8%不仅年龄老化而且学历偏低知识结构老化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 六处小学中市、区级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几乎为零;初中学校稍有改观面对新形势下的素质教育面对改革后的义务教育新课程他们往往显得力不从心试想这样一支队伍担负着我镇中小学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和教育改革的繁重而艰巨的任务谈何容易! 造成农村中小学师资力量薄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受经济发展水平和事业人员编制的制约难以注入“新鲜血液”使得一些学校不得不临时招聘代课教师以解燃眉之急 现状三:应试色彩浓郁师

6、生不堪重负 “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数十年来农村中小学教师一直无法走出这一应试教育的怪圈究其原因是一些区、县、镇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在学年末拿中考升学率、非毕业班优秀率、合格率统一排位排位的名次、学生成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老师的晋级加薪 于是乎老师们也顾不了“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素质教育”一味汗水加时间有道是:“不管黑猫白猫考得高分就是好猫”笔者所在地是一处偏僻的农村小镇老师们早晨5:30天蒙蒙亮就要早起跟班辅导晚上初中部的老师还要辅导到9:30一天下来师生心力交瘁苦不堪言 现状四:德育教育令人堪忧 重智育轻德育是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在一些学校有的老师可以公开容忍成绩

7、优秀的学生犯错误少数学生家长在自己孩子与同龄孩子发生冲突时竟然给予纵容和支持不少学生心理欠缺甚至扭曲打群架、偷财物、出入网吧、集结团伙、侮辱师生等现象绝无仅有 在寒假期间管理系同学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并相应的作出了较为细致全面的调查报告从本期开始我们将陆续刊载优秀调查报告本期推出关于“大学生考研目的”的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学生考研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获得高学位便于就业(共6162人占总数的5628)和提高自身素质(共3360人占总数的3069);其他的学生表示考研是为搞学术研究或因为从重心理、顺大流(分别占总数的8.08%及2.23%) 面对“考研热”学子们有以下感言: 甲:考研人数的剧增从现

8、实来看“获高学位找好工作”所占的因素我认为多得多但我不否认还有别的因素 就我而言我可以说从小到大还没认真想过我究竟是为何而读的书或确切的说我不能说清从外表看来好象不外乎为了今后的立足可从自身感觉来说好象又不是我隐约感觉到我是以提高自身素质为前提的因为自小到大我的学习动力就来自那无形的感觉我学的东西除了那学校要求的外课外的学习都是自己所感兴趣 我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那么一种理想一种无形的理想有些只是在这花花世界之中被现实压力所困惑罢了我真希望有那么一天我们学生都能跟着自己的感觉学习学那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而不再想今天这样为了生存 记得不久前有报道称:某地某校发生了震惊全国的中学生“灭门惨案”由此可见

9、造成一些农村中小学生法制观念淡薄道德品质败坏的主要原因是学校、家庭、社会都没有对之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严重缺失 现状五: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术 农村学生“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术”是农村教育的主要症结据有关统计资料全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初高中毕业生中60%以上要回到农村尤其是农业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这一比例更高达到80%以上这些学生大多返乡务农或外出打工 但农村普通初中教育尤其是课程设置、教材编写与农业生产经营、城乡经济发展实际需要相脱节学到的基础文化课就连劳动技能课也都解决不了很多农村产业技术与经营管理问题毕业后的农村青年不能尽快融入到当地的经济建设中造成农村劳动力的巨大浪费和盲目流

10、动 一些初中毕业后不能升入重点高中的孩子宁可融入了滚滚打工洪流也不愿到职成教育学校学习深造因而出现了“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术”的教育怪圈 现状六:“国有民办”教育举步维艰学生家长选择处于两难 笔者所处的滨城区堡集镇受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几年前一所由多方筹措资金、集九年教育于一体的“国有民办”实验学校应运而生了 这所学校办学经费和教师工资全部是“公办”性质并且整合了全镇最优秀的师资资源全部充实到了实验学校而收费标准则是“私立”性质的导致原本并不富裕的当地农民家庭更加不堪重负为了给予子女较好的受教育机会而又别无选择 纵然这所学校在一定时期受到了应有的关注也取得了较为突出的办学效益然而举债千万元

11、办学基础上的高收费教育一方面给义务教育学校和学生、家长造成了人为的不公平加重了当地百姓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也恶意争夺了那些名副其实的民办学校的教育资源限制或者扼杀了真正意义上的民办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在国家强制施行义务教育的今天暴露出了这类所谓民办教育的种种问题 农村家长往往为了让孩子能够得到高质量的教育学更多的知识走出农村而将孩子们送入学费昂贵的私立学校学习放弃收费较低甚至的公办学校 从而得知国家支持农村的大量教育经费并没有从实际意义上给广大农民减轻负担反而使他们中一部分家庭的实际负担较往日大大加重了恐怕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由于农村学校的公用经费拨付不够及时到位致使很多农村学校向学生家长等私人

12、借款维持学校的正常运作据调查笔者所在的乡镇实验学校截至目前尚有1600多万元的不同债务可见农村学校尤其是“国有民办”学校的负债累累将严重阻碍农村教育的又好又快科学发展 面对两种性质的学校面对两种相差悬殊的教育质量面对掌上明珠的儿女和捉襟见肘的家庭境况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处于两难境地 那就是如果读的公办学校家长将无经济负担但由于本乡镇最优质的师资被强行抽调到“国有民办”实验学校因此孩子要付出自己的前程;如果读“国有民办”实验学校孩子得到较为优质的教育但家长要却付出具大的牺牲 这种两难境地正是目前农村教育的困境随着义务教育保障机制的逐步完善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尤其是中考制度的改革象笔者家乡

13、这样的“民办”学校面临的冲击和生存的风险与日俱增 现状七:初中学生流失现象死灰复燃 除学生家庭经济困难这一主要客观原因外还有教师敬业精神差、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教学质量低下等也是导致学生厌学进而流失的一些主要原因 近年来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为了引进和稳定人才普遍重视了提高教师待遇却往往放松了对教师的思想教育工作教师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意识淡薄追逐个人名利、动辄跳槽厌教的现象时有发生 教师厌教的表现不仅不利于良好校风的建立同时也是导致学生厌学之风的重要诱因之一家长们认为孩子升学无望纷纷通过各种关系把孩子转到区直学校就读家庭条件较差的便索性让孩子辍学 五、改变农村教育现状的策略

14、根据调查的情况笔者建议为改变农村教育现状应当采取以下策略: 对策一:加大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最大限度地改变农村教育资源不足的状况首先要把教育经费的挪用作为重点抓把有限的教育资源用到实处迅速成立一个调查小组查清农村中小学的负债状况以及教师的工资待遇落实情况对因负债建校舍的要通过财政拨款支付使学校能较好地运转;其次完善对农村教育投资的监督机制严防中间环节的克、挪、卡、要确保专款专用并且还要力保各校将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从而逐步完善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对策二:全面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整体的综合素质加大师资培训力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清退或分流不合格教师招收有大专学历的毕业生回乡任教同时对教师的福

15、利等问题要根据实际给予改善完善农村教育资源尤其师资资源配置促进农村教育的公平正义 对策三:彻底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在为学生“减负”的同时也要为教师“减负”在我国大部分农村中小学由于受现代企业制度的影响曾经风靡一时的推行所谓的“末位淘汰”机制广大农村教师因担心自己本就来之不易的“铁饭碗”砸在质量上、丢在“末位”上不惜起早贪黑长时间同学生泡在一起致使应试教育愈演愈烈一些学生由此产生厌学、逃学的现象 有的教师生怕下岗便以透支身体健康为代价长期自主加压延长工作时间更有甚者造成了严重的心理障碍据调查在农村中小学教师中由于担心教学质量而整日吃不好睡不香者大有人在尤以45岁左右中年教师最为突出 此外在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半边户”(夫妻只有一人有固定工作)由于工作压力大家庭负担重个人收入有限他们往往身心俱疲我们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农村中小学教师身上大力弘扬人文精神落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