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围手术期护理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7384338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8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腹部围手术期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腹部围手术期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腹部围手术期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腹部围手术期护理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腹部围手术期护理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腹部围手术期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腹部围手术期护理(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腹部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一、腹部手术范围,腹部外科疾患病种繁多,病情危重、手术是治疗腹部外科疾病的重要手段。根据解剖部位,腹部手术是指贲门以下,耻骨联合、盆腔以上所有腹内脏器的手术,包括胃、十二指肠、小肠(空肠、回肠)、肝、胆、胰、脾、结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等癌变手术以及阑尾、疝、腹壁手术。,二、围手术期护理的目的,1.定义: 围手术期指病人发现疾病至手术后康复的时段包括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康复指导 2.目的: 提高病人对手术的耐受力,减少 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机体较顺 利的康复。,围手术期的护理,1.评估: 病人及家属对疾病的心理反应、认识和期望。 病人过去疾病史

2、(既往史)、家族史、饮食、生活习惯、性格特征、药物使用情况。 相关疾病的症状和和体征、有无并 发症、实验室检查和特殊检查结果,1.评估: 病人对手术耐受力如营养、重要脏器功能等。 病人经历与麻醉方式、手术名称、术中情况。 病人术后生命体征的变化,各引流液色、量、伤口愈合及肠蠕动的恢复情况。 病人术后有无并发症及对有关康复 知识的了解情况,2.术前准备 术前一般护理 术前应了解病人与病情及健康情况,按医嘱及时进行必要的检查 纠正病人营养状况及电解质平衡,注意病人的饮食,必要时补充液体及输血。 帮助病人养成一定的卫生习惯,术前劝导戒烟、酒教会其深呼吸、有效咳嗽、排痰、床上大小便及注意口腔卫生。 做

3、好病人思想工作,解除手术顾虑配合治疗。,术前一日护理 手术野皮肤准备:手术区域与麻醉部位局部准备,根据医嘱准备。 全身清洁:理发、沐浴、剪指甲、重病人给予擦浴、更换衣服 局部皮肤观察:如有无毛囊炎、痱子、湿疹、疖肿等或所备皮肤破口过多等应立即通知主管医师,必要时停止手术。,术前一日护理 胃肠道准备:术前一日晚进流质,幽门梗阻病人术前1-3日晚高渗盐水洗胃(10%Nacl);肠道手术服抑制肠道细菌类药物三天;直肠、肛门或结肠,手术术前一日晚及术日晨清洁灌肠,一般胃手术,术前一日晚灌肠一次。 其他准备:配血、术前晚必要时给镇静剂或睡眠药物,术日晨护理 术日晨测T、P、R、BP,异常者及女病人月经来

4、潮者,应立即通知主管医师及时处理。 术前嘱病人取下发卡、假牙、手表、眼睛、首饰等。一律穿院服,贵重物品交由家属保管。 术前小便,排空膀胱,说明目的。,术日晨护理 特殊准备:胃肠道手术术前置管、灌肠;盆腔手术(直肠)术前置尿管、术前用药、术中备血者,术前抽血。 病历准备:按要求的格式填写体温单、医嘱单及完善护理记录书写,腹部手术病人准备腹带及X线光片、CT片等。,术日晨护理 手术室接病人时应和护士一起核对床号、姓名及所带物品是否齐全,术前准备是否已按医嘱完善。 病人接走后床位的准备:输液架、麻醉床、胃肠减压装置、引流袋等,全麻病人按全麻盘,用物齐全。,3.术后护理 全麻病人在清醒前平卧位,头偏向

5、一侧;腰麻与硬膜外麻醉病人去枕平卧4-6小时后根据病情半卧位。 胃肠道手术,血压平稳病人清醒后改半卧位,有利于呼吸和痰的咳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观察病人T、P、R、BP注意有无出血和休克的发生,测T、P、R,4次/日,术后24小时连测至稳定后2次/日。(术后出血),3.术后护理 观察并评估病人疼痛情况,酌情给与心理护理及适当的止痛剂。(切口疼痛术后48h) 观察局部伤口渗血渗液,注意有无出血和皮下血肿。(切口感染术后35天、切口裂开714天) 术后饮食根据病情交待清楚(阑尾、胃、肠、肝胆胰等不同饮食指导)(胃肠道并发症) 保持术后各种引流管通畅,固定牢固勿使脱落,做好管道护理,每日记录引流量、

6、性质。大手术后根据情况记录出入量,3.术后护理 并发症的处理和预防 大手术及危重病人要定时翻身,受压部位给予按摩。保持床位清洁、干燥和平整,防止压疮的发生;全麻病人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造成吸入性肺炎。手术后鼓励病人咳嗽、排痰注意口腔护理必要时帮助病人咳痰。无禁忌症者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四、健康指导,1.引导病人加强自我保健意识,培养 乐观的心态和生活方式。 2.饮食指导,不同疾病给予不同的指导(如胃胆囊、胰腺) 3.专科教育,特殊的护理(人工肛门袋、T管护理) 4.有异常及时复诊,肿瘤患者3-6月复查,B超、胸透、化疗病人指导。,适宜中医护理,(一)适宜中医:穴位注射 1、中医认为,腹

7、部术后由于体虚,肾气不足,致气不能推动肠蠕动 2、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合穴,合治内腑,是治疗胃肠疾病的主要腧穴具有双向调节胃肠功能的作用 3、穴位注射采用中医针灸疗法对胃肠功能的调节作用,配以西药对胃肠功能的兴奋作用,使患者胃肠功能迅速恢复,(二)适宜中医:五子散烫熨 1、因为术中寒邪直中胃肠,寒气凝滞,气机运行不畅,形成矢气不畅或不能矢气。 2、中药热熨的机理是将药物加热后在腹部来回移动熨烫或旋转熨烫,利用温热之力,将药性通过体表的毛窍透入经络,血脉、脏腑从而达到驱逐寒邪,条达气机,促进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肠蠕动及肠功能的早期恢复,是中医传统的外治法之一,(三)适宜中医:艾灸 1、中医学认为,腹部手术系金刃伤及机体,致精亏气损,气滞血瘀,腹气不通,气机不畅则胀 2、艾灸借助艾火的温热刺激和艾绒的穿透力,通过经络传导而起到疏通经络,调整胃肠气机,使阴阳气血调和,促进胃肠蠕动恢复正常,谢谢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