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第二单元城市和城市化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0736073 上传时间:2017-10-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2第二单元城市和城市化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必修2第二单元城市和城市化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必修2第二单元城市和城市化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必修2第二单元城市和城市化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必修2第二单元城市和城市化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2第二单元城市和城市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2第二单元城市和城市化(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必修 2 第二单元城市和城市化专题辅导(理科)考纲解读:1.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2.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3.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4.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知识体系:一、城市区位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1.城市的形态概念:城市占据一定的空间,有着特定的外部轮廓形态类型:团块状:分布于 地区,例如我国的成都、合肥,美国的华盛顿。条带状:沿铁路或河流、谷地等被迫延伸,例如兰州、洛阳、西宁、宜昌。组团状:地形崎岖不平的丘陵山地,例如重庆。2.城市功能分区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往往是相同的,导致同一种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集聚。城市区位要素自然地理要素1.

2、地形:_地形平坦_2.气候:_气候适宜(气候温暖湿润)3.河流:河运起点;河运终点;过河点社会经济要素1.自然资源_水源充足、矿产资源充足_2.交通_水陆交通便利_3.科技、旅游4. 政治、军事和宗教:城市土地利用1.城市的基本形态2.城市功能分区2城市的主要功能区: 区:主要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处。主要的需求是要有便捷的交通和大量的消费人口。中心商务区(CBD)的主要特征:A 是城市商业核心区;B 以高层建筑为主;C 交通运输便捷;D 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很大。住宅区:A 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 方式,占城市用地的4060;B 在位置上出现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的状况。在建

3、筑质量上,出现了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工业区:A 工厂企业之间靠拢布置可带来集聚效益,工业 形成工业区。B 工业区在城市区位中的两个特点:一是不断向城市区 移动;二是趋向于沿主要 分布。C 一个城市通常具有一个或多个工业区3.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 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功能分区的 因素。A 水平:与交通的便捷程度成 比;与距离市中心的距离成 比。B 付租能力: 。收入的高低,导致住宅区的分化。历史文化或经济方面的声誉。种族或宗教团体(唐人街等) 。早期土地的利用方式影响。4.城市地租的变化规律城市地租的变化规律大致是市中心向外逐渐降低(主要受距市中心远近的影响) ,在市中心形成地租最高峰

4、,在交通干线交汇处形成地租交高峰(主要受交通便捷程度的影响) 。常见的地租曲线图有:坐标图(右图)3立体图(右图)等值图(右图)三、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1.等级的划分:集镇、 、 、 2.不同等级服务范围不同: 城市等级低,服务种类 ,服务范围比较 ,数量 ,距离 ;城市等级高,服务种类 ,服务范围比较 ,数量 ,距离 。四、城市化 1.含义:一般是指 向城市地区集聚和 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2.主要标志:城市人口 、在总人口中的比重 、用地规模扩大,其中比重是最重要指标43.世界城市化的过程阶段 水平 发展速度地域扩展趋势常见的问题初期阶段 %以下,低 缓慢 缓慢 城市各功能用地混杂

5、布置,功能区分异不明确中期阶段30%-70%,较高迅速 快 拥挤、 恶化、 紧张等后期阶段 %以上,高 缓慢,甚至停滞 继续增大 大城市的中心空洞化、 化等4.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的比较发展中国家:起步 ,发展 ;水平 ;发展 (出现畸形发展要因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造成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大城市迅速膨胀,中小城市发展缓慢,人口聚集于大城市,如墨西哥城和布宜诺斯艾利斯)处于初期和中期阶段。发达国家:起步 ;水平 ;出现 化现象;处于阶段。5.逆城市化原因:人们对 质量的要求提高, 条件的改善,以及乡村地区和小城镇 逐步完善。发展:先从英国,随后在美国

6、、西欧各国、日本,后来又在北欧。表现: 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大城市中心区萎缩,中小城镇发展迅速, 人口数量增多。五、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来源 危害污染城市居民生活排出的烟尘;工矿企业排放的烟气;各类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污染物有煤烟、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铅等有害物质,污染空气,危害健康(伦敦烟雾事件、光化学污染、酸雨)水污染 工业 、生活 使江河湖海和地下水质变坏,危害人体健康和动植物繁殖(骨痛病等)5固体废弃物污染工业生产、城市建设、居民消费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白色污染、废旧电池等)噪声污染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社会活动妨碍人们休息、工作、危害人体健康六、城市化问题

7、的解决途径: 大城市职能,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 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如实行“公交优先”原则;加强交通设施的建设;兴建经济适用房;抑制楼价等) 。保护治理城市环境,加强城市管理。控制污染物 量,并通过合理布局,使其有利于自净,有利于综合利用,化害为利。加强城市绿化建设, 城市绿地面积等。专题训练一、单选题: 读城市区域景观结构变化示意图,完成12 题。1城市区域与郊区相比,易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A逆温现象 B水土流失 C热岛效应 D “臭氧洞”2为避免该问题对城市大气环境带来的污染,应该( )A将卫星城布局在城市热力环流范围之外B将工业区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下风向地带C控制城市发展,缩小城市规模

8、D减少城市高层建筑物,增加城市空间下图示意某国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变化。读右图,回答 34 题631982 年该国城镇化水平约为( )A10 B20 C30 D40419612007 年,该国城镇化总体趋势表现为( )A乡村人口持续增加 B城镇人口缓慢减少C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D进入郊区化阶段5下列措施有利于城市健康发展的是( )先建设,后规划;推广节能建筑材料的使用;走一、二、三产业全面发展的道路;限制高能耗和高污染的企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建立城市水网的循环利用体系A B C D6某特大城市一专营多种高档商品的大型商厦位于远离商业中心的城郊地带,经营却获得成功。从区位因素看主要

9、是由于( )A.占地面积大 B.人流量大 C.接近货源地 D.道路通达性好右下图是某城市从市中心到远郊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78 题7该城市 2000 年与 2007 年地价变化反映了( ) 远郊地价升值幅度远高于市中心; 地价整体有所上涨;中心城区范围扩大;城市规模扩大A. B.C. D.8在 2007 年地价变化曲线上,近郊区地价出现了两个峰值,根据城市功能分区理论模型推测该区可能建设了 ( )蔬菜种植基地;高新技术开发区;大学城;美术馆119610987065403210 19819472032061970319761982546 年 份城 市 人 口万 人 乡 村 人 口7

10、A. B. C. D.9读某城市“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 图中,反映的现象是A.城市化加速发展 B.城市郊区化 C.逆城市化 D.城乡差别拉大10.从自然因素考虑,下列地区最不利于发育为城市的是()A. 河口三角洲 B. 河流汇合处C. 冲积扇平原 D. 河流发源地 11.下图为城市各功能区付租能力与距城市中心距离关系示意图。与线段a、b、c 付租能力相对应的城市功能区分别是()A. 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B. 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C. 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D. 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12.城市内部商业区布局的主要因素是()A. 城市气候类型 B. 科技发展水平C. 居民受教育程度

11、D. 市场和交通状况13关于城市等级与其服务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A.城市服务范围的大小与中心地级别呈负相关 B.城市的位置一般位于服务范围的中央C.相邻级别城市的服务范围是有可能重叠的 D.城市的服务范围与服务职能无关下图是某城市某方向上地租水平与距城市中心距离关系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15 题。14. 丁地距离城市中心较远,而地租水平较高,其原因最可能是该地()A. 地形崎岖 B. 降水丰富 C. 交通便捷 D. 传统工业集聚815. 甲地最有可能形成的功能区是()A. 低级住宅区 B. 中心商务区 C. 工业区 D. 文教区16. 读右图关于该区域城市化水平,下列叙述正确的

12、是()A. 2010 年约为 50% B. 2020 年以后趋于降低C. 2030 年超过 80% D. 2040 年以后保持稳定17.城市化进程可能导致的结果是()A. 城市人口不断减少B. 城市面积不断扩大C. 城市中第三产业比重逐渐降低D. 乡村人口比重不断增大二、双项选择题18.近 30 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进程加快,主要表现在()A.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B. 城市规模扩大C. 城镇数量增加 D. 人口自然增长率增加19. 甲城的张小姐喜好国际名牌服装,每年春季都会乘 3 小时的客车到乙城购买新上市的名牌服装,今年她还顺便看望了专程到乙城住院的邻居。下列关于甲城,乙城的说法正确的

13、是()A. 甲城的城市等级比乙城高 B. 乙城的城市等级比甲城高 C. 乙城的服务功能更为齐全 D. 甲城的城市规模大于乙城 20. 一位同学针对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设计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其中较合理的是()A. 交通拥挤大力发展公交车、地铁等公共交通设施B. 住房紧张盖高层建筑,向市中心发展C. 城市规模无限扩大控制城市中心区规模,建设卫星城D. 环境污染严重通过行政手段严禁重工业发展21.关于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城市化水平是城市人口与乡村人口的比值B. 城市化过程中,乡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C. 城市化过程中,农业用地转化为城市用地D. 城市化影响工业化,工业化对城市化不产生影响2

14、0.城市中大面积绿化带的主要作用有()A. 净化城市空气 B. 减轻酸雨危害C. 防止水土流失 D. 减轻“热岛效应”强度9二、1.平原;2.商业,土地利用,集聚,外缘,交通干线3. 最主要,地租,正,反,商业,住宅,工业三、1.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2. 少、小、多、近,多、大、少、远四、1.人口,乡村;2. 增加、上升;3. 30,交通、环境、住房,70,逆城市晚、快、低、不合理;早、高、逆城市、后期;5. 环境,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城市,乡村五、大气,废水、污水六、分散,改善,排放,扩大CABCD ABDCB CDB 14. BC珠江三角洲还没有出现逆城市化,在国家政策(计划生育)的号召下,人口自然增长率在减少。15. BC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大,功能越完善。1016. AC选项 B 应向城市附近发展;选项 D 不应禁止重工业发展。17. BC城市化一般是指人口向城市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