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文学(2015.3)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351989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PPT 页数:94 大小:10.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安文学(2015.3)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建安文学(2015.3)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建安文学(2015.3)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建安文学(2015.3)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建安文学(2015.3)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安文学(2015.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安文学(2015.3)(9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魏晋六朝诗,两汉魏晋南北朝,强盛帝国的辉煌景观:两汉文学,乱离时代的文学自觉:魏晋南北朝文学,富丽堂皇的大汉颂歌:两汉辞赋 史传文学的里程碑:史记与汉书 风骚之后的诗坛奇葩:汉代诗歌,乱世悲歌与名士风流:魏晋文学 江南烟雨与塞北秋风:南北朝文学,汉魏六朝诗歌发展三阶段,第一阶段是两汉时代,约四百余年,其主要标志是五言诗的产生和初步发展。 两汉诗歌可以分为乐府诗和文人诗两个部分。 汉乐府民歌继承诗经国风的现实主义传统,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和人民的思想感情,在艺术上有较大的创新和发展,它们多数是五言体、杂言体,句式和节奏加长,容量加大,比起诗经的四言体增强了表现力。汉乐府民歌多叙事诗,具有很高的艺术

2、成就,标志着我国叙事诗趋向成熟。,西汉文人致力于写辞赋,写诗的相对要少。到了东汉时代,部分文人在五言乐府诗影响下开始写作五言诗,逐步形成了文人写作五言新体的风尚, 古诗十九首是其中艺术造诣很高的杰作。 古诗十九首在内容上较多地表现了离别相思之情,士人失意飘零之感以及人生短暂,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带有浓郁的感伤色彩,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东汉后期社会动荡中知识分子的心理状态。 在艺术上,不论抒情状物,都显得真切生动,语言洗炼明白,表现出深入浅出的高超水平。南朝文人对古诗十九首予以很高的评价,刘勰誉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誉为“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汉魏六朝诗歌发展三阶段,第二阶段是曹魏、西晋

3、时代,约一百年,其主要标志是文人五言诗趋向昌盛,确立在诗坛的统治地位。,汉魏六朝诗歌发展三阶段,第三阶段是东晋、南北朝、隋代,约三百年。其主要标志是五言诗进一步发展,有不少的新变化,七言诗在此期也有了初步发展。,汉魏六朝诗歌,两汉诗歌:汉乐府 古诗十九首 建安诗歌:“三曹”、“七子”、蔡琰 正始诗歌:阮籍、嵇康 西晋太康诗歌:“三张、二陆、两潘、一左” 东晋诗歌:陶渊明、玄言诗 南北朝诗歌:谢灵运、谢脁、鲍照 南北朝民歌 “永明体” 宫体诗,“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

4、。”(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建安文学,建安文学 建安(196220)是汉献帝的年号。文学史上所称的建安文学的时限上可追溯到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黄巾起义时,下则推及魏明帝景初末年(公元240年),前后达50余年。这是一个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的混乱时期。“世积乱离,风衰俗乱”的时代特征,造就了这个时期独特的文学风貌。由于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家大多活动在建安年间,因而后世把这一历史阶段的文学统称之为建安文学。,建安文学,天下三分月色,两分尽在曹家,汉末建安时期,“三曹”、 “七子”(孔融、王粲、陈琳、徐干、刘桢、阮瑀、应瑒) 等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并普遍采用五言形式,第一次掀起

5、了文人诗歌的高潮。他们的诗作表现了时代精神,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气派,形成为后世称作“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汝南名士许劭,“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陈寿三国志,阴险、残忍、狡诈、狠毒、白脸奸臣 戏曲舞台塑造的人物形象,曹操(155220),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本姓夏侯,字孟德,小名阿瞒,一名吉利,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因其父曹嵩乃是中常侍曹腾之养子,故改姓曹。,汉灵帝熹平三年(174),举孝廉,除洛阳北部尉。 初平元年(190),起兵讨董卓。 建安元年(196),迎献帝都于 许昌,九年破邺城,十年平河北。 十三年(208),赤壁战败, 天下

6、三分。 二十一年(216),封魏王。 二十五年(220),卒,年六十 六,谥武王。,高陵出土魏武王石牌,高陵墓道,高陵出土玉、玛瑙装饰品,高陵前室,高陵出土魏武王石牌,高陵墓道,高陵出土玉、玛瑙装饰品,高陵前室,曹操: 文学造诣不浅,风格 “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 “曹操的文章、诗,极为 本色,直抒胸臆,豁达通脱, 应当学习。” 毛泽东,(一)用乐府记时事曹操:,蒿里行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

7、 勾画百姓的悲惨生活,明钟惺:“汉末实录,真诗史也。”,(一)用乐府记时事曹操:,蒿里行 汉乐府 蒿里谁家地?聚敛魂魄无贤愚。 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少踟蹰。,感叹生命 的短促,(一)“ 汉末实录 ”,艺 术 特 色,(二)“古直悲凉”,1、浑厚质朴,不加雕琢。 2、慷慨悲凉,富于同情心。 “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二)借乐府抒壮怀曹操:,短歌行 感叹时光易逝,人生短促 渴慕贤才的心情和建功立业的壮志 运用比兴手法,情调深沉慷慨,步出夏门行龟虽寿 表达深刻的人生哲理:生命有限而壮志无限,故应以不懈的努力,获得生命的价值,步出夏门行龟虽寿,神龟虽寿,尤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

8、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步出夏门行龟虽寿,生命有限,理想壮志无限。应以不懈的努力,获得生命的价值。 主观的“养怡”,可以长寿 。 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把深刻的人生哲理用具体鲜明的艺术形象表现出来。,步出夏门行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步出夏门行观沧海,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首完整的写景诗。 以豪壮的笔调,写苍茫的大海,宏大的气象。 借写山水之景寄寓怀抱。,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

9、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一、认为此诗作于曹操大败赤壁之战后。当年曹操已经53岁,年事渐高,面对战乱连年,统一中原的事业仍未完成的社会现实,忧愁幽思,苦闷煎熬。但他并不灰心 ,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决心广泛廷揽人才,招纳贤士致力于建功立业。 二、认为此诗作于决战赤壁之前。,短歌行创作背景,第一节: 对酒当歌,人生

10、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设问开头,破空而来,表达诗人对人生的思考。 比喻。用“朝露”为喻,表达年华易失的感慨。 借代。以杜康代酒,形象突出,引人联想。,酒忧,功业未就, 光阴易逝。,一壶浊酒喜相逢酒是喜 红酥手,黄藤酒无奈,愤恨 浊酒一杯家万里思乡 举杯消愁愁更愁愁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作者此时孤单的心情,酒意象:,酒意象:,葡萄美酒夜光杯表达的是边关将士为国杀敌的豪情壮志,豪迈。 “会须一饮三百杯”,“金樽清酒斗十千”豪放浪漫,激情澎湃。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对友人的送别之情,第二节: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

11、,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引用“子衿”、“鹿鸣”,表达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 说明贤才若来投奔于已,必将极尽礼节招待他。,思求贤若渴,第三节: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贤才喻为明月。意即:天下的贤士们呀,我怎样才能得到你们呢?恰如其分地表达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这四句诗仍是写“忧”,从情感上照应第一节。“越陌度阡”四句句意呼应第二节,仍是想象贤 才归已时的欢快场面。,迎仰慕贤才 忧求贤不得,第四节: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以“乌鹊”无枝可依比喻在

12、三国鼎立的局面下,有些人才犹豫不决,彷徨不知何去何从。表达出对人才的渴望。后四句用典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 ,殷勤地接待贤才。表达作者胸怀大志,一统天下的愿望。,盼天下归心,艺术技巧,1、比兴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思贤若渴的急切心情。 例:“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喻人生短促。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把贤者比喻为高空的明月。 “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比贤士们还没有归宿。,2、用典。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郑风子矜,用来比喻渴慕贤才。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出自诗经小雅鹿鸣,宾主欢宴的情景,表示要待嘉宾以礼。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化用管子形解之语,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 “周公吐

13、哺”的典故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突出地表现了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3、抒情、议论、叙事紧密结合,显示了曹操诗歌高昂激越、悲凉苍劲的风格。,曹操诗歌的艺术成就,一、在艺术形式上,曹诗多采用四言、五言。曹操四言诗是汉魏四言诗之典范,标志四言诗在诗经后的又一高度。 二、在语言风格上,曹诗质朴自然,遒劲有力。 三、在艺术风格上,以慷慨悲凉、沉郁雄健取胜。,曹丕: 魏文帝 文学创作有“文士气”,风 格“便娟婉约”,语言工丽。 七言诗燕歌行 文学专论典论论文,曹丕的文学贡献之一: 燕歌行,我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 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风格清丽婉转,低徊哀怨,体现出文人化的特点,曹丕,燕歌行 秋风萧瑟天气凉

14、,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何为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能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他是一个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天才” 叶嘉莹,曹丕的文学贡献之二: 典论论文,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专门性的论著,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 重视文学价值,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 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气”大体指作家的气质,气质不同则风格不同,曹丕的文学贡献之二: 典论论文,

15、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 初步探讨各种文体的特点,附刘勰论曹丕才气:,魏文之才,洋洋清绮,旧谈抑之,谓去植千里,然子建思捷而才俊,诗丽而表逸;子桓虑详而力缓,故不竞于先鸣。而乐府清越,典论辩要,迭用短长,亦无懵焉。但俗情抑扬,雷同一響,遂令文帝以位尊减才,思王以势窘益价,未为笃论也。 文心雕龙才略,曹 植,谢灵运尝云:天下才共有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奇才敏捷,安有继之?(李瀚蒙求集注) 清王士祯:“汉、魏以来,二千余年,以诗名其家者众矣。顾所号为众仙才者,唯曹子建、李太白、苏子瞻三人而已。”(带经堂诗话),陈思王植子建,年十余岁,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倩(请)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倩人?”时邺铜雀台新成,太祖悉将诸子登台,使各为赋。植援笔立成,可观,太祖甚异之。性简易,不治威严,舆马服饰,不尚华丽。每进见难问,应声而对,特见宠爱。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三国志魏书陈思王传),曹植(192232),字子建,才华横益,但恃才傲物,任性而行。建安十六年,封平原侯,十九年徙临淄侯。曹丕称帝后,备受猜忌迫害,饱受萁豆相煎之苦,最终抑郁而死,世称陈思王。 建安之杰 “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