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热油蒸发器设备操作规程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7325383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热油蒸发器设备操作规程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导热油蒸发器设备操作规程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导热油蒸发器设备操作规程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导热油蒸发器设备操作规程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导热油蒸发器设备操作规程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导热油蒸发器设备操作规程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热油蒸发器设备操作规程资料(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件名称:导热油蒸发器设备操作规程(试行)文件编号:版 号:第 版页 码:共5页 第0页编 制: 2015年 月 日 审 核: 2015年 月 日 批 准: 2015年 月 日 生效日期: 2015年 月 日发放编号: 受控状态:*设 备 操 作 规 程文 件 编 号:第 版 第1次修订共5页 第1页标题:导热油蒸发器设备操作规程一、开车前的准备工作1、使用前应对导热油蒸发器进行冲洗,确保设备内无污垢及杂质。以免影响管程畅通;2、煮炉:a) (1)煮炉的目的煮炉是对新安装设备在投入运行前清除在制造、安装以及其他原因产生的汽包、管子外部等处的铁锈、油脂污垢等,用物理化学方法使其沉淀于汽包下部的

2、污垢,最后经排污管排出,以避免恶化蒸汽品质或使受热面管壁温度过高而烧坏。b) (2)煮炉的用药及数量煮炉是在锅水中加入碱水,使与锅内油垢发生皂化作用生成沉渣,其所用化学药品及剂量见下表3:加入药品的数量kg/m3表3药品名称铁锈不多的蒸汽发生器腐蚀较多的蒸汽发生器迁装炉氢氧化钠(NaOH)2-33-45-6磷酸三钠(Na3PO412H2O)2-32-35-6本余热锅炉汽包最高液位下容积约为9.0m3。(3)煮炉的方法(煮炉的步骤):A.将药液注入锅水使其成浓度适当的碱水,并使锅水保持适当的水位(保持汽包内最高水位)。B.加热升温升压,至汽压为0.1MPa时冲洗水位计,升至0.2MPa时排污一次

3、,使蒸汽发生器所有排污阀开启半分钟左右,与此同时注意适当浓度的碱水补充,以保持锅水水位。C.汽压升至0.3MPa时,紧所有阀门,有螺栓连接处,紧螺栓,并在0.4MPa压力上煮炉12小时。以上为煮炉的第一阶段。*设 备 操 作 规 程文 件 编 号:第 版 第1次修订共5页 第2页标题:导热油蒸发器设备操作规程D.在第一阶段结束后,使汽压降至0.3-0.4MPa放掉10-15%汽包水,再注入并加药至所要求的浓度,并升至0.6MPa以下煮炉8-10小时后,排污10-12%,如此反复煮炉1次后,并通过上水、放水,直到汽包中碱度合格后即可结束煮炉工作。(4)煮炉时注意事项A.煮炉期间应当从汽包中取样,

4、对锅内水碱度及磷酸根的变化进行分析及监视。B.一般取样时间为开始升压后每小时一次,排污前后各一次,换水后期每小时一次。C.在煮炉过程中,应按要求制作好烘煮炉汽压温升曲线,参照执行,并作好记录。D.煮炉后应打开人孔、手孔等以检查汽包内壁,管子外壁,如呈黑褐色说明煮炉合格。3、开车前导热油注满所有管程,壳程内的给水应达到正常运行水位。4、启动水泵,开启管路阀门对汽包进行充水,待汽包充满水后,打开系统放水阀,对汽包适当冲洗。二、开车操作程序1、对软水箱进行充水;2、启动水泵,开启管路阀门对汽包进行充水,在此之前要打开导热油蒸发器汽包顶部的排空阀,待汽包充满水后,打开系统放水阀,对汽包及连管适当冲洗后

5、,关小放水阀,调整回水管阀门及给水阀开度,使汽包水位置中间位置,关闭放水阀;3、当管程内导热油系统开始升温时,应打开导热油循环泵,将导热油蒸发器内导热油系统循环起来,使导热油蒸发器管程逐渐升温,避免导热油蒸发器管程急剧升温;4、在导热油升温过程中,应将导热油蒸发器上放空口打开,将导热油蒸发器内的空气逐渐排出;*设 备 操 作 规 程文 件 编 号:第 版 第1次修订共5页 第3页标题:导热油蒸发器设备操作规程5、当导热油蒸发器上放空口出现大量蒸汽排出时,关闭放空口。再适当调整给水泵出口回水阀阀门开度及给水阀开度,保持壳程内的适当水位; 6、当导热油温度升至设定温度时,待蒸汽压力升至工作压力0.

6、81.0MPa。即可开启主汽阀送气,至此开车完毕。三、设备运行及维护1、本系统运行管理应按相应运行规程进行;2、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操作人员应做到每1020分钟观察导热油进、出口温度及流量、壳程的水位和蒸汽压力各一次,每小时记录数据一次;3、在运行过程中,每班必须每隔12小时取锅水样一次进行分析,若超标应检查锅外化学水处理装置及加药量,并加大排污量(此时水位不能低于控制液位IDE最低水位)和排污次数,确保锅水的水质合格。4、运行间隙定期对导热油蒸发器进行通水冲洗,清除内部残留污物及水垢;5、液位计须保持畅通、清洁、明亮。12小时应观察液位计一次,并对液位计进行适当冲洗,以防液位计出现假水位(注:

7、正常运行时,连接液位计的阀门应全开启);6、水位控制在液位计中心线,设备尽量采用连续进水,严禁水位低于中心线以下50mm,此时设定相应的报警装置;7、系统运行中,出汽会因生产工况波动而有所变化,岗位人员应适当调整给水和导热油流量,保证出汽正常;8、观察蒸汽流量变化,若流量波动幅度大于正常值20%时,应及时上报,检查系统运行的各部件,并作出相应的事故处理措施;9、设备运行中,壳程内不得缺水,严禁干烧;10、系统若遇故障停车,应保证导热油蒸发器水路畅通,以防导热油蒸发器内过热汽化而超压;11、系统因故障停车或检修,应先停热流体,后停冷流体。四、停车程序*设 备 操 作 规 程文 件 编 号:第 版

8、 第1次修订共5页 第4页标题:导热油蒸发器设备操作规程1、正常停车程序: (1)整个系统停车时,缓慢停止导热油供热,将壳程水位维持在最高水位。当正常停炉6小时后,确认导热油供热已完全停止。此时,对壳程适当放水,经810小时后,增加进水放水次数。当壳程水温不超过6070时,方可将壳程内的水全部放出(放水前应打开放空气阀)。(2)整个系统正常运行,仅本套设备停止运行时,但仍有少量导热油流过管程时,壳程内的水位保持在最高水位,并将壳程的放空阀打开。2、紧急停车程序:迅速切断导热油供热,增加壳程水位至最高水位,急速将壳程内蒸汽由安全阀或紧急排气管排出,降低汽压。并迅速将壳程与总蒸汽管完全隔离五、停车

9、维护1、根据停炉时间对壳程进行保养,以防停炉腐蚀。一般在一月以内的短期停炉采用湿法保养,一月以上采用干法保养。其中:湿法保养:用无杂质的水灌满油水蒸发器汽包,将水煮沸排出空气后,将油水蒸发器所有孔门关严,或用碱度较高的软化水注满汽包,利用碱液与金属形成的氧化物保护膜,防止腐蚀。通常软化水中加药剂有NaOH(2kg/m3)或Na3PO4(5kg/m3),往汽包水注入的药剂有NaOH(5kg/m3)或Na3PO4(15-20 kg/m3),此法用于短期停炉保养。干法保养:将锅内水垢及锈蚀物清除干净,用微火烘干后,将无水氯化钙、生石灰、硅胶等干燥剂放置在汽包内,其用量:无水氯化钙0.5-1kg/m3

10、,硅胶1-2 kg/m3。干燥剂盛入敞口槽内,入后应封闭油水蒸发器所有孔门,使与外界大气隔绝,并定期检查干燥剂是否失效,失效时应立即更换。2、当环境温度低于0时,应将管程内的导热油和壳程内的水全部放空,确保设备内清洁干燥,并将各管口封闭。以防环境对管束和壳体破坏。六、故障处理1、停电处理*设 备 操 作 规 程文 件 编 号:第 版 第1次修订共5页 第5页标题:导热油蒸发器设备操作规程停电使水泵被迫停车,造成设备无冷流体,此时应迅速关闭热流体阀门,或打开热流体旁通阀。2、汽包事故处理(1)缺水处理:当发现导热油蒸发器缺水(水位低于警戒水位)时,应加大进水阀门的开启度,关闭其余放水阀门,观察水

11、位变动情况;如继续下降,则判为严重缺水,在严重缺水持续时,应考虑停车。(2)满水处理:当发现导热油蒸发器超过最高水位时,但液位计仍能见到水位时,称轻微满水,若水位不但超过最高水位,而且超过液位计可见部位时,称严重满水。当轻微满水时,应停止进水,并打开排污阀放水,当水位降至正常水位后, 冲洗液位计,检查水位指示是否正确。 3、设备故障(1)若换热管管束发生泄漏,按紧急停车处理;(2)当导热油蒸发器出现剧烈震动时,首先关闭导热油进口阀门,同时开启导热油蒸发器放空口。(3)若蒸汽流量波动幅度大于正常值20%时,应检查系统运行的各部件,并及时上报,如蒸汽流量持续不断下降,须考虑紧急停车。七、设备重新运行时注意事项1、导热油蒸发器停用一段时间后再重新启用时,首先应对管程和壳程适当进行冲洗,再将导热油(冷态)充满整个管程,同时壳程内的给水达到正常运行水位,当导热油温度较高(大于120)时,导热油循环泵开启度按5%运行,待放空口出现大量蒸汽时,关闭放空口,当蒸汽压力达到设计压力时,逐渐开启主汽阀送汽,此时可逐渐加大导热油循环泵开启度至正常状态。同时加大主汽阀开启度,至设计产汽量。进入导热油蒸发器正运行。2、当停炉维护的过程中,发现换热管或壳程有局部腐蚀,再次开车时应对给水采取除氧措施,给水符合GB/T 15762008工业锅炉水质要求。3、再按开车操作、设备运行及维护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