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影响药作用的因素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312976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1.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4章影响药作用的因素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第4章影响药作用的因素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4章影响药作用的因素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4章影响药作用的因素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4章影响药作用的因素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4章影响药作用的因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章影响药作用的因素(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掌握各种药物的剂量、药物的相互作用、药物的耐受性、依赖性等基本概念 。 归纳和罗列药物和机体各有哪些因素会影响药物的作用。 了解并学会应用这些影响因素,以达到在临床上正确使用药物的方法。,学习要点,机体方面的因素,本章主要内容,长期用药的影响变化,药物方面的因素,药物的剂量,药物的剂型,给药途径,给药间隔及时间,药物的相互作用,药物因素,一、药物方面的因素,(一)药物的剂量,最小有效量,无效量,极量,最小中毒量,致死量,常用量,中毒量,作 用 强 度,剂量,安全范围,药物剂量与药物效应关系密切,一般来讲,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内,药物的作用随剂量增加而增强,但超过一定范围

2、,就会发生中毒,甚至死亡。,药物的剂型主要表现在药物的吸收速度和程度产生差异,即生物利用度不同,从而影响药效的快慢和强弱。同一药物的不同剂型,生物利用度往往不同。一般来说,注射剂比口服制剂的起效快、作用强,而维持时间较短。肌内注射时水溶性注射剂的吸收速度较混悬剂和油剂快。口服制剂中,液体制剂比固体制剂吸收快,即使都是固体制剂,吸收速度依次为散剂胶囊剂片剂包衣片剂。,(二)药物的剂型,(三)给药途径,不同的给药途径,按其吸收速度的快慢排列依次为: 静脉注射吸入舌下给药肌内皮下口服直肠贴皮,1给药时间 给药时间可影响药物的疗效。一般地说,饭前服药吸收较好,起效较快,但对胃肠道刺激性较大;饭后服药吸

3、收较差,显效较慢,但对胃肠道刺激性较小。 2给药间隔 用药次数及给药间隔时间,对于维持稳定的血药浓度甚为重要,应根据药物的消除速率、半衰期、病情需要及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1个半衰期用药1次。肝、肾功能不全时,可适当减少用量或延长给药间隔时间。,(四)给药间隔及时间,1联合用药 即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同时或先后应用。效果如: 协同作用:1(A)+1(B)2 相加作用:1(A)+1(B)=2 拮抗作用:1(A)+1(B)2 2药物的相互作用 联合用药后,药物相互影响而引起药物原有效应的变化(增强或减弱)。药物的相互作用极其复杂,作用机制也各式各样,其对药物的体内过程(吸收、分布、转化、

4、排泄)及作用点的相互干扰都可影响药理效应或产生毒性。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主要有以下方面: 药效学方面;药动学方面;体外配伍变化,(五)药物的相互作用,机体方面,二、机体方面的因素,不同年龄的个体对药物的反应具有明显的差异,一般所指的药物常用剂量为1860岁成年人的药物平均剂量。 一般情况下,小儿正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时期,各种生理功能,包括自身调节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对药物敏感性高,易发生不良反应,新生儿和早产儿肝肾功能尚未充分发育,药物清除率低,更应引起注意。(知识链接:小儿用药剂量的计算方法) 老人的生理功能及调节机制逐渐降低,尤其是肝肾功能随年龄增长而自然衰退,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逐年下降。因

5、此,老人用药量一般为成年人剂量的3/4。此外,老人对药物的敏感性也与一般成年人不同,对中枢抑制药、心血管系统药、利尿药、非甾体类抗炎药等敏感性较高,更易发生不良反应,应当慎用。,(一)年龄,性别对药物的反应通常无明显差别,但是男性和女性的生理机能不同,女性有月经、妊娠、分娩、哺乳等特殊生理时期,用药时应适当注意。一般地讲,妇女月经期不宜服用泻药或抗凝药,以免引起盆腔充血和月经过多。性激素、抗甲状腺药、抗癫痫药、抗肿瘤药等可通过胎盘屏障,造成胎儿畸形或先天性功能障碍,在妊娠期间不宜应用。吗啡、地西泮等药物可以通过乳汁分泌,对乳儿产生影响,哺乳期妇女禁用。,(二)性别,遗传异常也可引起药动学或药效

6、学的变化,如对药效学方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受体部位异常、组织细胞代谢障碍等,如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遗传缺陷者,在服用伯氨喹、磺胺等药物后易引起溶血反应。遗传异常对药动学方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药物代谢的异常,可分为快代谢型和慢代谢型。如患者服用相同剂量的异烟肼后,代谢速率在两种类型人群中相差数倍,快代谢型患者的血药浓度较低,半衰期较短,外周神经炎的发生率也较少。,(三)遗传因素,病理状态可使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和药物的体内过程发生改变而影响药物的效应。如阿司匹林能够使发热患者的体温下降,而对正常人的体温无影响;胰岛功能完全丧失的糖尿病患者应用磺酰脲类药物时无降糖作用等。此外,患者的营

7、养状况也能影响药物的作用。营养不良者,对药物较敏感,对药物毒性反应的耐受性也较差。肝肾功能不良时,主要经肝代谢或经肾排泄的药物在体内消除减慢,t1/2延长。,(四)病理因素,精神因素对药效的影响主要发生在慢性病、功能性疾病及症状较轻的疾病。患者的情绪、对药物的信赖程度及医护人员的语言、态度、暗示等因素均可对药物的治疗效果产生影响。安慰剂是指不含有任何药物成分、无药理活性、但外形与药品相同的制剂。安慰剂对心理因素控制的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影响较大,如血压、心率、呕吐、性功能等。临床研究发现,安慰剂对某些慢性疾病,如神经官能症、高血压、冠心病等可获得30%50%的疗效。,(五)精神因素,三、长期用药的

8、影响变化,1、耐受性 机体对药物的反应性降低,需增加剂量才能达到原来应有的效应称为耐受性。耐受性又分为先天耐受性和后天耐受性,先天耐受性是指第一次用药就产生的耐受现象,而后天耐受性是由于长期用药后发生的。若在短时间内反复用药后产生的耐受性称为快速耐受性。例如麻黄碱在连续静脉注射34次后升压反应逐渐消失,连续用药23d后对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明显下降。 2、耐药性 耐药性又称抗药性,是指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化学治疗药物的敏感性降低,这是化学治疗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在滥用抗菌药物或抗寄生虫药物时尤易发生。,(一)耐受性与耐药性,1、精神依赖 精神依赖性又称心理依赖性或习惯性,是指连续用药后,机体对

9、药物产生精神上的依赖,用药时会产生愉快满足的感觉,精神上渴望周期性或连续性用药,突然停药后会出现主观不适感,但无明显戒断症状。 2、躯体依赖 躯体依赖性又称生理依赖性,是指反复或长期用药后出现的一种适应性,必须有足量的药物连续应用才能维持机体处于正常的功能状态,突然停药会出现严重生理功能紊乱的戒断症状,常表现为流涎、流泪、出汗、震颤、腹痛、腹泻、呕吐、烦躁不安等,甚至休克,危及生命。,(二)药物的依赖性,知识链接: 药物的成瘾性 成瘾性形成是精神依赖性和躯体依赖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药物滥用是指无病情根据的长期大量地自我用药,也是造成药物依赖性的主要原因。一旦形成成瘾性,患者会出现“强迫性觅药行为”,为觅取药物,不择手段,丧失道德和人格,给社会带来严重危害,甚至触犯国家法律。具有成瘾性的药品包括:阿片类、可卡因类和大麻等,均属于“麻醉药品”的范围,应依照国家规定严格管理。,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