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州二中2019年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有答案)(精校版)

上传人:孙** 文档编号:107307596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定州二中2019年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有答案)(精校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定州二中2019年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有答案)(精校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定州二中2019年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有答案)(精校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定州二中2019年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有答案)(精校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定州二中2019年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有答案)(精校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定州二中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 分值:120分卷(18分)一、文言文基础检测(共6小题)1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共其乏困 B毋内诸侯C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D竖子不足与之谋2下列各项中,画线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 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B.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C.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邻之厚,君之薄也D.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失其所与,不知 3下列加横线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B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C太子丹恐惧D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4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用法分类正

2、确的一项是( )以身翼蔽沛公群臣怪之此其志不在小越国以鄙远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素善留侯张良吾得兄事之项伯杀人,臣活之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A/B/C/D/5下列各句中,句式特征和例句相同的一组是( )例句: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A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B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C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D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6下列关于古代文学常识的表述,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纪是纪传体史书中帝王传记的专用名词。项羽没做皇帝,但司马迁认为他实际上有着和天子等同的地位和作用,故将其列入本纪。B.古代的很多地名和现在是不同的,如关

3、中,它是指函谷关以西的地区;山东,指的是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的地区。C.古代人乘车,主帅居中,驭手居左,称车左;参乘(陪侍或保卫人员)又称车右,“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参乘即为此义。D.古时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室内最尊的座次是东面,“项王、项伯东向坐”,体现了项羽、项伯尊贵的地位。卷(42分)二、文言文阅读阅读烛之武退秦师,完成各题。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4、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在文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高兴。B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赐

5、:恩惠。C唯君图之 图:考虑。D晋军函陵 军:军队。8对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且贰于楚也 贰:从属二主 B又欲肆其西封 肆:扩张C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成功 D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侵损9分别比较下列每组句子中画横线字的意思,对其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既东封郑 又欲肆其西封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微斯人,吾谁与归A. 两个“封”不同,两个“微”相同 B. 两个“封”不同,两个“微”不同C. 两个“封”相同,两个“微”相同D. 两个“封”相同,两个“微”不同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B约为婚姻C若亡郑有益于君 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6、1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其无理于晋 以:因为,表原因的连词;B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焉:哪里、怎么,表反问的语气词;C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然:这样,代指上文的事;D吾其还也 其:还是,表商榷的语气词。12下列加点的“之”与“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的“之”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B邻之厚,君之薄也C夫晋,何厌之有 D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13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A夜缒而出,(佚之狐)见秦伯 B(郑伯)许君焦、瑕C(晋)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D(晋君)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14根据文意,为下列句子补出省略的内

7、容不正确的一项:A“子亦有不利焉。”(烛之武)许之。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之,代灭亡郑国)烦执事。C若舍郑以为(之,代郑国)东道主D晋军函陵,秦军(于)氾南15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下臣虽强壮,但是不如别人。B焉用亡郑以陪邻为什么要用灭掉郑国的办法来增加邻国的土地呢?C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况且您曾经得到过晋君的赏赐啊!D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依靠别人的力量而保护自己,不仁义。16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A邻之厚,君之薄也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就相对削弱了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出使的人携带的物品来来往往,(我们郑国)可以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

8、。C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如果不使秦国土地减少,(晋国)将从哪里取得它贪求的土地呢?D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现在危急,请求您,这是我的过错。17烛之武劝说秦伯退师的理由,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如让晋占领了郑,那么他们还要扩张势力,就势必危及秦的安全,这种损秦肥晋的做法,对秦实在是非常不利的。B相邻的晋国实力雄厚了,实际上秦国自己的力量就削弱了,保留下郑国对秦也是会有好处的。C秦对晋侯有过恩赐,但晋侯回国后就违背承诺,并迅速修筑防御工事拒守。D秦军欲越过晋国并看不起远方的郑国,这实际上是很困难的事。18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秦穆公听了烛之武的话,不仅撤了兵,而且和郑国订立盟约,派兵驻守郑国

9、都城。B秦退兵后,晋臣子犯请求晋文公赶快攻打郑国,但晋文公认为不可。C晋文公认为,没有郑文公的力量他是不能回国为君的,借人之力反而去蒙蔽欺骗人家是不讲仁义的。D晋文公还认为,丧失了人家所给与的恩赐是不明智的,用分裂代替和好,这也不算是武勇。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19(1)在沁园春长沙中,诗人面对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思绪万千,不禁发问“ , ”。这两句词道出了诗人的雄心壮志,表现了博大的革命者胸怀。(2)雨巷一诗中,诗人独自走在悠长寂寥的雨巷,希望逢着“ , ”。(3)在荆轲刺秦王中,一代大侠荆轲,为了生命的精彩,高歌着“ , ”。慷慨赴秦。卷(60分)四、古代诗歌阅读(11分)渔歌子荻花秋五

10、代李殉荻花秋,潇湘夜,橘洲佳景如屏画。碧烟中,明月下,小艇垂纶初罢。水为乡,篷作舍,鱼羹稻饭常餐也。酒盈杯,书满架,名利不将心挂。20、 情随事迁,景因人异。同样是描写湘江秋景图,本词与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在描写景物上有何不同?请赏析比较。(6分)答: 21、 本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答: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7分)2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志摩纪念周作人面前书桌上放着九册新旧的书,这都是志摩的创作,有诗,文,小说,戏剧。志摩死了,现在展对遗书,就只感到古人的人琴俱亡这一句话,别的没有什么可说。志摩死了,这样精妙的文章再也没有人能做了,但是,这几册书遗留在世间,志摩在

11、文学上的功绩也仍长久存在。中国新诗已有十五六年的历史,可是大家都不大努力,更缺少锲而不舍地继续努力的人,在这中间志摩要算是唯一的忠实同志,他前后苦心地创办诗刊,助成新诗的生长,这个劳绩是很可纪念的,他自己又孜孜矻矻地从事于创作,自志摩的诗以至猛虎集,进步很是显然,便是像我这样外行也觉得这是显然。散文方面志摩的成就也并不小,据我个人的愚见,志摩可以与冰心女士归在一派,仿佛是鸭儿梨的样子,流丽清脆,在白话的基础上加入古文方言欧化种种成分,使引车卖浆之徒的话进而为一种富有表现力的文章,这就是单从文体变迁上讲也是很大的贡献了。但是,我们对于志摩之死所更觉得可惜的是人的损失。文学的损失是公的,公摊了时个

12、人所受到的只是一份,人的损失却是私的,就是分担也总是人数不会太多而分量也就较重了。适之说,志摩这人很可爱,他有他的主张,有他的派路,或者也许有他的小毛病,但是他的态度和说话总是和蔼真率,令人觉得可亲近,凡是见过志摩几面的人,差不多都受到这种感化,引起一种好感,就是有些小毛病小缺点也好像脸上某处的一颗小黑痣,也是造成好感的一小小部分,只令人微笑点头,并没有嫌憎之感。就是有派别的作家加以攻击,我相信这所以招致如此怨恨者也只是志摩的阶级之故,而决不是他的个人。适之又说志摩是诚实的理想主义者,这个我也同意,而且觉得志摩因此更是可尊了。这个年头儿,别的什么都有,只是诚实却早已找不到,知识阶级的人挑着一副

13、担子,前面是一筐子马克思,后面是一口袋尼采,也是数见不鲜的事,在这时候有一两个人能够诚实不欺地在言行上表现出来,无论这是哪一种主张,总是很值得我们的尊重的了。关于志摩的私德,适之有代为辩明的地方,我觉得这并不成什么问题。为爱惜私人名誉起见,辩明也可以说是朋友的义务。志摩死后已是二十几天了,我早想写小文纪念他,可是这从哪里去着笔呢?我相信写得出的文章大抵都是可有可无的。文章的理想境界我想应该是禅,是个不立文字,以心传心的境界,有如世尊拈花,迦叶微笑,或者一声“且道”,如棒敲头,夯地一下顿然明了,才是正理,此外都不是路。我只能写可有可无的文章,而纪念亡友又不是可以用这种文章来敷衍的,而纪念刊的收稿期限又迫切了,不得已还得写,结果还只能写出一篇可有可无的文章,这使我不得不重又叹息。这篇小文的次序和内容差不多是套适之在追悼会所发表的演辞的,不过我的话说得很是素朴粗笨,想起志摩平素是爱说老实话的,那么我这种老实的说法或者是志摩的最好纪念亦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