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建筑史笔记[完整版]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7281618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2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国建筑史笔记[完整版]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外国建筑史笔记[完整版]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外国建筑史笔记[完整版]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外国建筑史笔记[完整版]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外国建筑史笔记[完整版]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国建筑史笔记[完整版]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建筑史笔记[完整版]资料(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外国建筑史第一章古代埃及建筑1、古埃及建筑史的四个时期:古王国时期(公元前3000年)统一的奴隶制国家金子塔中王国时期(公元前21C18C)手工业与商业发展,皇帝的纪念物从借助自然景观以外部表现力为主的陵墓想在内部举行神秘的宗教仪式为主的庙宇转化石窟墓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6C11C)埃及最强大的时期,皇帝崇拜和太阳神崇拜相结合太阳神庙后期、希腊化时期和罗马时期建筑有了许多希腊、罗马因素出现新的类型、形制和样式2、金字塔(古埃及法老的陵墓)的演化:台形台阶形方锥形玛斯塔巴昭塞尔金子塔吉萨金字塔群3、玛斯塔巴(Mastaba)陵墓的地上部分,用砖或石块砌成的长方形台状祭祀厅堂。4、第一座石头的金子

2、塔萨卡拉的第三王朝的建基皇帝昭塞尔(Zoser)金子塔形制:基底东西长126m,南北长106m,高约60m,是阶台形的,分为6层,把墓室放在地下27m深处特点:墓室仍然是留在地下,把祭祀厅堂从高台基上移至塔前,而多层的台基向上耸起,成为陵墓外观形象的主体,发展为形体单纯的纪念碑;塔身排除了仿木构的痕迹,在形式和风格上简练稳定,符合纪念性建筑物艺术要求,也更适合石材的特性和加工条件。5、吉萨金字塔群古埃及金字塔最成熟的代表特点:精确的正方锥体,形式及其单纯组成部分:i胡夫(Khutu)金字塔现存最大的金字塔:高146.6m,底边长230.35m ii哈弗拉(Khafra)金字塔:高143.5m,

3、底边长215.25m iii大斯芬克斯(Sphinx):高20m,长46m iv门卡乌拉(Menkaura)金字塔:高66.4m,底边长108.04m它们脚下的祭祀厅堂和其他附属建筑物相对很小,使塔的形体不受障碍的充分表现出来所有厅堂和围墙等附属建筑物不再模仿木柱和芦苇的建筑形象,采用完全适合石材特点的简洁的几何形,方正平直,交接简洁,同金字塔本身风格完全统一。纪念性建筑物的典型风格形成了,技术形式与材料、技术之间的矛盾也同时克服了。石建筑终于抛弃了对建筑的模仿而有了自己的形式和风格。6、太阳神庙形制:在一条纵轴线上依次排列高大的门、围柱式院落、大殿和一串密室。从柱廊经大殿到密室,屋顶逐层降低

4、,地面逐层升高,侧墙逐层内收,空间因而逐层缩小,除此之外,还在门前增加一两对作为太阳神的标志的方尖碑(崇拜太阳神的纪念碑,一半成对竖立在神庙入口处,断面为正方形,上小下大,顶部为金字塔形,一半修长比910:1,用整块花岗石制成,碑身明刻象形文字图案)。艺术特点:外部:牌楼门,群众性的宗教仪式在它前面举行,力求富丽堂皇,和宗教仪式的戏剧性相适应。内部:大殿,皇帝在这里接受少数人的朝拜,力求幽暗而威压,和仪典的神秘性相适应。实例:卡纳克阿蒙神庙(Great Temple of Ammon)太阳神庙中规模最大 鲁克索阿蒙神庙 卡纳克宏斯神庙7、古埃及时期主要建筑特点及成就:以石材为建筑材料,采用梁柱

5、结构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建筑与装饰融合在一起,建筑构件表面总是布满雕刻成功的纪念性建筑设计:建筑布局沿中轴线做纵深序列,对称布置,大规模、大尺度,稳定的几何形体第二章 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建筑1、山岳台:(或星象台)崇拜山岳和天体、观测形象的多层塔式建筑物。特征:由土坯或夯土砌筑,一般为7层,自下而上逐层缩小,有坡道或者阶梯逐层通达台顶,顶上有一个不大的神堂,坡道或阶梯有正对着高台立面的,由沿正面左右分开上去的,也有螺旋式的。实例:乌尔山岳台2、主要建筑特点及成就: 创造了以图作为原料的制砖技术,并由此创造出公犬结构体系和彩色琉璃砖贴面的装饰手法 上游的亚述帝国除用砖外,还用当地所产之石材古波斯盛

6、产质坚之彩色石灰石,用作建筑材料,并发展了梁柱式结构建筑设计a/建筑构件于大平台上b/内院式布局,总体布局自由 实例:萨艮二室王宫;帕塞波利斯第三章 爱琴文化的建筑1、克里特文化与迈锡尼文化:相同点:都以正室为核心的宫殿建筑群布置工字形平面的大门上粗下细的石柱不同点:迈锡尼粗犷雄健,有较强的防御性 克里特纤秀华丽,毫不设防实例:克里特文化克诺索斯宫殿(“众城之城”) 迈锡尼文化泰仑卫城,狮子门*注释:上文中下划线表示的皆为考试中可能出名词解释;黑色加粗字是重点、基础,特别需要记忆的知识点;红色字是比较重要的实例,可能在画图题中出现,可能在简答或论述题中出现。这三章在外建史中不是重点第四章古代希

7、腊的建筑 1、庙宇形制的演进:1)最初的庙宇只有一间圣堂,形制脱胎于爱琴文化时期氏族贵族府邸里的正室,只展示他们的正面初期的庙宇,继续正式中已形成的宗教仪式,以狭端为正面,起初,另一端是半圆形。使用陶瓦以后,屋顶两破起脊,平面以取正气的长方形为宜,并且两端构成了三角形的山墙,这些早期庙宇用木构架和土坯建造,为了保护墙面,常沿边搭一圈棚子遮雨,形成柱廊。后来作为公共纪念物,占据建筑群的高处,向四面八方展现,这就引起以后的各种变化。2)围柱廊的艺术作用: 它使庙宇四个立面连续统一,符合庙宇在建筑群中的位置要求它造成了丰富的光影和虚实的变化,消除了封闭的墙面沉闷之惑它使庙宇同自然互相渗透,关系和谐,

8、它的形象适合于民间自然神的宗教观念,适合圣地上的时速的节庆活动。3)小型庙宇只在前段或前后两端设柱廊,最小只有两根柱子,夹在正室侧墙突出的前端之间;更华丽、开朗的有“两进围廊式”(内外两圈柱子)和“假两进围廊式”(虽只有一圈柱子,但廊子深度相当于两圈)4)古希腊最大的神庙萨摩斯的第三个天后赫拉庙(两进围廊式)2、柱式(Ordo):是建筑的各个构成部分檐部、柱子、基座之间,以及各个构件本身的处理形成定型做法,这种特定的柱梁结构的艺术形式叫做柱式。3、多立克柱式(Doric)爱奥尼柱式(Ionic)三柱子比例粗壮(柱高是柱径的46倍); 柱子比例修长(柱高为柱径的910倍);开间较小(高约为柱高的

9、1/3); 开间较宽(2个柱底径);檐部有三拢板; 檐部连续;柱头是简单而刚挺的倒立圆锥台; 柱头有轻巧柔和的涡卷;柱身有20个尖齿凹槽; 柱身有24个平齿凹槽;无柱础; 有柱础;柱身收分、卷杀明显; 柱身收分、卷杀不明显;极少有线脚,偶有之也是方线脚; 多种复杂的曲面线脚,线脚上串着雕饰;台基是三层朴素台阶,中央高四角低,略有隆起;台基侧面壁立,上下都有线脚,无隆起;高浮雕,甚至圆雕,强调体积; 薄浮雕,强调线条;沉重、粗苯,反映寡头贵族的艺术趣味; 秀美华丽,比较轻快,开间宽阔;具有男性气质特点,棱角分明,线条刚毅; 具有女性气质特点;(除以上两种柱式外,还有科林斯柱式(Corinthia

10、n),它的柱头宛如一棵旺盛的忍冬草,其余部分与爱奥尼式相同。)4、雅典卫城: 1)卫城布局特点:群体布局体现对立统一的构图原则,根据祭祀庆典活动的路线,不对称,自由活泼的布局方式,建筑安排顺应地势,主次分明,以雅典娜像作为构图中心,延边布置建筑,照顾了山上山下观赏;突破了小城邦国家和地域局限,综合了多立克和爱奥尼艺术。 2)卫城山门特点:既能围绕入口、大门的需要进行设计,又能表现大门的艺术特色两种柱式协调应用:山门是多立克式的,前后各6根,中央开间较大,门的西半,内部沿中央道路两侧,有3对爱奥尼柱子,这在多立克式建筑物里用爱奥尼柱子,是雅典卫城的首创。 3)胜利神庙特点:由于山门两侧不对称,由

11、胜利神庙取得平衡与山门略呈偏斜的相互位置,削弱自己独立性而加强对山门的依附性。爱奥尼柱式 4)帕提农神庙卫城的主体建筑物,为长方形列柱围廊式 特点(如何突出它作为建筑群主体建筑的地位): 位置:把它放在卫城最高处,距山门 80m左右,一进山门,有很好的观赏距离体量:它是希腊本土最大的多立克式庙宇型制:它是卫城上唯一的围廊式庙宇,型制最隆重装饰效果:它是卫城上最华丽的建筑物,全用白大理石砌成,铜门镀金,山墙尖上的装饰是金的,陇板间、山花和圣堂墙垣的外檐上满是雕刻内部处理:内部分为两半,朝东的一半是圣堂,圣堂内部南、北、西三面都是列柱,是多立克式,为了使它们细些,尺度小些,以反衬神像高大和内部宽阔

12、,这些列柱做成上下两层,重叠起来,如用通高的柱子,柱径很粗,内部将拥挤不堪,且尺度过大,神像也受压制,朝西的一半是存放国家财物和档案的方厅,里面有4根柱子用爱奥尼式的。 5)山门和帕提农内部空间的柱式处理: 山门与帕提农西侧的方厅的处理办法:内部使用细长、柔和雅致的爱奥尼式 帕提农东侧的圣堂的处理办法:将柱做成上下两层,重叠起来(但不属于叠柱式,因为帕提农神庙东侧的圣堂的处理上下皆是多立克式的,而叠柱式的定义是下层用粗壮质朴的多立克柱式,上层用纤细华丽的爱奥尼柱式) 6)伊瑞克提翁庙古典盛期爱奥尼柱式的代表 伊瑞克提翁庙与帕提农神庙对比: 爱奥尼柱是与帕提农的独立克柱式在风格上的对比不对称、复

13、合的形体同帕提农的对称的、单纯的长方形对比活泼轻巧对比帕提农的凝重端庄装饰岁繁富但色彩淡雅,与帕提农的金碧辉煌形成对比朝南的白大理石墙与朝北的帕提农的柱廊形成对比 7)主要建筑特点和成就:特点: 以希腊半岛上盛产的大理石为建筑材料,高度发展了石梁柱结构建筑类型:除神庙外还创造了各种公共建筑类型建筑群体布局善于利用地形,布局形式自由建筑单体平面简单,风格成熟,里面大量采用视差校正法建筑装饰精美,雕刻艺术与建筑艺术融为一体成熟的古希腊柱式成就: 圣地建筑群和庙宇型制的演进木建筑向石建筑的过渡柱式的诞生第五章 古罗马的建筑券拱技术是罗马建筑的最大特色和成就1)天然混凝土活性火山灰石灰碎石大大促进古罗

14、马券拱结构的发展2)十字拱(Cross Vault)用两个等跨筒拱在平面上胡成直角相贯,以覆盖方形平面的空间,这样可取消承重墙,仅四角共四个支点即可支承十字拱顶,使空间开放,结构重量减轻。 筒形拱(Barrel Vault)覆盖平面为长方形的内部空间的拱顶,半圆形,单向的即称筒拱,与筒拱走向平行的两侧墙为承重墙3)拱顶体系:一列十字拱串连互相平衡纵向的侧推力,横向由两侧的几个筒形拱抵住,筒形拱的纵轴同这一列十字拱的纵轴相垂直,它们本身的推力相抵消,只在最外侧才须厚重的墙体。实例:玛克辛提乌斯巴西利卡(Basilica of Maxentius)的结构体系4) 罗马五柱式:塔司干柱式;罗马多立克;罗马爱奥尼;罗马克林斯;混合柱式5)罗马建筑拱券与柱式的结合用柱式形式作为券拱结构的装饰 券柱式:在墙上或墩子上贴装饰性的柱式,从柱础到檐口一一具备。把券洞套在柱式的开间里。券脚和券面都用柱式的线脚装饰,取得细节的一致,以协调风格,柱子和檐部保持原有比例,但开间放大,柱子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