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高自传欣赏课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227147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5.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凡高自传欣赏课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凡高自传欣赏课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凡高自传欣赏课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凡高自传欣赏课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凡高自传欣赏课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凡高自传欣赏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凡高自传欣赏课(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凡高的生活色彩,把燃烧的感情赋予画笔凡高 (1853-1890),提奥凡高,文森特凡高,“他的一生是人所经历的最为艰难困苦又成就辉煌的一生.”,37岁的凡高在绝望中开枪自杀 到了今天,凡高已成为被人顶礼膜拜的伟大艺术家,一个异类,一个艺术史上永恒的天才和苦行僧,吃土豆的人,招聘广告,求得了一份老师的工作。1876年4月,他来到英国的海边城镇拉姆斯盖特 ((Ramsgate),在斯托克斯先生(Mr.Stokes)办的学校当没有薪水的见习教师。7月,学校迁往艾勒沃斯(Isleworth),但试用期过后凡高仍没有领到工资。他开始另谋出路。这时,他有幸结识了当地的琼斯牧师(Mr.Jones),并在牧师

2、所办的学校任助理教师,后来做起了助理牧师,甚至凡高有了自己的第一次传教。这正是他梦寐以求的,因为在伦敦失恋后,就已经投身了宗教,并成了一名“宗教狂热分子”。,凡高早期接触社会下层,对劳动者的贫寒生活深有感触。他受米勒影响,想当一名农民画家。 吃土豆的人便是他该时期的代表作。这幅画,充分反映了凡高的社会道德感。他选择画那些农民,主要是因为他发现自己与这些贫穷劳动者之间,有某种精神上和感情上的共鸣。他在给其弟弟提奥的信中写道:“我想强调,这些在灯下吃土豆的人,就是用他们这双伸向盘子的手挖掘土地的。因此,这幅作品描述的是体力劳动者,以及他们怎样老老实实地挣得自己的食物。”,自画像,吃土豆的人,吃土豆

3、的人.1885,1886年,1889年,1888年,1887年,风和日丽的海滩 1882年,被风吹歪的树,有白杨树的小路 1885年,“向日葵是凡高的崇拜物.在他眼里,向日葵不是寻常的花朵,而是太阳之光,是光和热的象征,是他内心翻腾的感情烈火的写照。”,阿尔的吊桥,日落: 阿尔附近的麦地 1888年,有太阳的麦田,星夜,这幅画,展现了一个高度夸张变形与充满强烈震撼力的星空景象。那巨大的、卷曲旋转的星云,那一团团夸大了的星光,以及那一轮令人难以置信的橙黄色的明月,大约是画家在幻觉和晕眩中所见。对凡高来说,画中的图象都充满着象征的涵意。那轮从月蚀中走出来的月亮,暗示着某种神性,让人联想到凡高所乐于

4、提起的一句雨果的话: “上帝是月蚀中的灯塔”。而那巨大的,形如火焰的柏树,以及夜空中象飞过的卷龙一样的星云,也许象征着人类的挣扎与奋斗的精神。 凡高一生只卖出过一幅油画,后他近十年的艺术创作都是在提奥的资助下进行的。星月夜是圣雷米时期最著名的作品,也可以说是他所有作品中最著名的一幅。,有丝柏和星星的小路,夜晚的咖啡店,阿尔夜间的露天咖啡座,35岁的凡高厌倦了巴黎的城市生活,来到法国南部小城阿尔寻找它向往的灿烂的阳光和无垠的农田。他租下了“黄房子“,准备建立“画家之家”(又称“南方画室”)。他的创作真正进入了高潮。向日葵夜间咖啡座-室外夜间咖啡座-室内收获景象海滨渔船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但他

5、依然只能靠提奥的资助生活。,10月,高更因经济困难,接受了凡高的邀请,来到阿尔与凡高同住,这是凡高梦寐以求的。提奥为他们两个提供生活和工作的资金,他们把作品给提奥作为交换(凡高早就这么干了,只是还没有卖出过一幅画)。凡高为了装饰高更的屋子,打算画一打(12幅)的向日葵,可惜没有完成。,5月,凡高怀着复杂的心情来到圣雷米的修道院接受精神病治疗(凡高得的应该是癫痫病),高更,他对高更的感情很复杂。他很尊重高更,但他们因性格上的差异和艺术上的分歧经常争吵。后来凡高因过度劳累而变得时常精神失常。在一次与高更争吵后,他失去理智,企图“刺杀”高更,高更跑开后,凡高回到“黄房子”,割下了右耳的一部分献给了一个当地妓女. 这就是著名的“割耳事件”。高更走了,凡高想建立“画家之家”的宏伟计划就此终结。他也陷入了精神疾病的泥潭。,邮递员约瑟夫鲁林,在阿尔期间,凡高认识了邮递员鲁林(Joseph Roulin),善良的鲁林是凡高在阿尔仅有的几个朋友之一。凡高还为他们一家画了很多肖像画。,加歇医生肖像,群鸦乱飞的麦田,说到我的事业,我为它豁出了我的生命,因为它,我的理智已近乎崩溃这一切都无所谓 麦田与乌鸦这一著名作品被认为预示了凡高的死亡。,凡高绝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