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16-2020年)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07220435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2.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充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16-2020年)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南充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16-2020年)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南充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16-2020年)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南充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16-2020年)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南充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16-2020年)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充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16-2020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充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16-2020年)(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前  言制定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是卫生行政部门的法定责任和义务,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是构建分级诊疗就医秩序,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战略目标的重要基础性工作。编制南充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于合理配置南充医疗资源,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效率,促进医疗服务公平、可及和有序,为全市城乡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具有重要意义。规划编制的目的:进一步优化南充市医疗资源配置,为全市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审批医疗机构设置提供准入依据,为政府确定涉及医疗机构建设的重点项目、安排政府投资及制定相关

2、政策提供决策依据。规划编制的范围: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规划编制的重点:明确“十三五”时期医疗机构设置的规划目标和原则;确定“十三五”时期医疗机构的床位配置标准、分类调整措施和相关政策保障。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四川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5-2020年)、四川省卫生资源配置标准(2008-2020年)、四川省“十三五”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16-2020年)、南充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年-2020年)、南充市区域卫生规划(2014修订版)(20112020年)和相关法规。第一部分  规划背景一、资源现状2015年

3、末,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958个(不含村级卫生机构),编制床位31089张,卫生技术人员26102人。包括执业(助理)医师10429人,注册护士10026人。按常住人口计算,每千人口拥有编制床位4.9张,执业(助理)医师1.6人,注册护士1.6人,医疗资源配置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5.65张、2.21人、2.16人)。全市医疗机构按举办类型分:公立医疗机构630家,均为非营利性,编制床位24800张;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1364家,编制床位7210张,其中营利性医疗机构1226家,编制床位4724张;非营利性医疗机构136家,编制床位2486张。按医疗机构级别分:三级医疗机构5家,编制

4、床位7782张;二级医疗机构29家,编制床位7717张;一级医疗机构19家,编制床位1420张。按医疗机构类别分:医院132家,编制床位21590张,其中综合医院101家,编制床位17017张;专科医院23家,编制床位2153张;中医医院8家,编制床位2420张。乡镇卫生院445家,编制床位7758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26家,编制床位676张;妇幼保健院(所、站)10家,编制床位1065张;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医务室等共计1181家,均不设置床位。二、目前医疗体系存在的问题南充市医疗资源处于全省平均水平之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反映在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相对不均衡、结

5、构不合理、整体使用效率不高、分级有序的医疗服务体系尚未形成等方面,群众“看病难”问题依然存在。(一)医疗资源总量不足。2015年我市医疗资源仍处于全省平均水平之后。随着城镇人口的不断增加,预计到2020年末,全市常住人口将进一步增加,医疗服务需求也将大幅增加。从目前我市医疗资源配置现状来看,大部分二、三级医院需要长期加床。(二)医疗资源分布相对不均衡。优质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市大医院和人口密集的区域,尤以顺庆城区医疗资源最为密集。三级医院资源不足,目前全市虽有三级医院6家,但4家具有一定规模的三级医院都集中在顺庆城区,周边城区、农村边远山区医疗资源相对不足,医疗服务能力不强,城乡医疗资源和医疗

6、服务水平差距明显。(三)医疗资源结构不合理。一是各层次医疗服务机构之间分工不清,导致三级医院等大医院超负荷运转与大量基层医疗服务资源利用不足现象并存。二是公立医疗机构与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发展不均衡,上规模、上档次、有专科特色的民营医疗机构比重严重不足,多元化办医格局尚未形成,不能满足群众多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三是康复医院和护理院等中间性医疗机构发展不足,无法及时、有效地分流大医院康复期病人和需要长期护理的病人,影响了医疗服务体系的整体效率。(四)医疗资源整体使用效率不高。2015年医疗机构出院人数103.94万人。全市病床使用率79.6%,其中三级公立医院床位使用率为110%以上,民营医院病

7、床使用率为66.59%,基层医疗机构床位使用率为60.15 %。平均住院日8.43天,整体使用效率不高。二级及以上医院承担大量的医疗服务工作,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工作量偏少,设施设备部分闲置,专业人才匮乏,技术水平较低,资源利用不足,社会办医床位使用率明显偏低。三、当前形势(一)南充经济社会稳步发展为卫生事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201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516.2亿元,人均GDP2.4万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3950元、10292元。未来五年,经济实力将进一步增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5%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达到9.0%以上,中等收入群体持续

8、扩大,绝对贫困人口显著减少。(二)打造区域中心城市为卫生事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打造区域中心城市的根本目的。适应城乡居民对医疗保健服务不断增长的需求,必须建成与中心城市相匹配的医疗临床、医疗教学、医学科研中心,这不仅需要调整和优化卫生资源空间布局,也需要适度增加卫生资源总量,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三)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对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南充作为全国第二批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既是一次机遇也是一种责任。国家医改方案明确要求各地强化区域卫生规划,编制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明确医疗机构的数量、规模、布局和功能,新增卫生资源必须符

9、合区域卫生规划。随着医改的深入推进,必将逐步打破阻碍医疗卫生资源科学配置的体制机制,缩小城乡、地区、人群在健康保障、服务提供、健康状况方面的差距,对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产生重大影响。(四)人口结构和疾病谱的改变要求对医疗资源配置进行相应调整。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发展迅速,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影响市民健康的首要因素。同时,传染病防治依然存在薄弱环节,艾滋病等传染病已构成新的威胁,精神疾病发病率日渐升高。这些新情况要求卫生系统积极推动卫生发展模式转变,不断调整和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以满足社会不同群体对医疗保健服务的多种需求。第二部分  

10、;设置规划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打造区域中心城市的奋斗目标,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落实国家有关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政策和指导意见,科学调整、合理配置医疗资源的规模、结构和布局,提高医疗卫生资源的利用率,构建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功能和结构更趋合理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使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方便、快捷、优质、高效、价格合理的医疗保健服务,为实现健康南充提供保障。二、规划目标(一)构建层次分明、功能互补,布局合理、规模适当、分级有序的医疗服务体系。建立区域医疗中心和专科医院、康复医院和护理院以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分工协作的区域医疗服务体系。区域医疗中心和专科医院负

11、责急、危、疑难重症患者的医疗服务;康复医院和护理院负责疾病恢复期患者的康复治疗、慢病终年卧床和临终关怀患者的医疗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提供“六位一体”(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及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的基本医疗服务,包括常见病、慢性病、多发病的诊治,社区康复和护理等。通过形成治疗、康复、护理紧密衔接的服务机制,实现“大病小病分诊、急病慢病分治”的服务效果。(二)促进形成公立医疗机构和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协调发展的多元化办医格局。坚持公立医疗机构为主体、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共同发展,按照“一视同仁、扶优扶强、促进与规范并重”的原则,在规划设置上给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留有合理空间,形成公立

12、医疗机构与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有序竞争、协调发展的格局,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医疗服务需求。三、规划原则遵循“统一规划,分级实施;城乡统筹,均衡发展;增量提质,注重内涵;公平可及,保障健康;鼓励民办,中西并重”的总体原则,坚持“整合优化、合理布局”理念,实现“增加总量、盘活存量、提高质量”。(一)增加总量。根据人口规模变化情况,按照床位配置标准合理增加医疗资源总量。1.增量医疗资源主要满足各县(市、区)区域医疗中心、康复医院和护理院以及供需矛盾突出的薄弱专科发展需要。在符合准入标准的条件下,新增医疗资源优先考虑由社会资本举办。2.除已批准立项的项目外,新建、迁建和扩建医疗机构的单个院区床位规模市级

13、不得超过800张,县级不得超过500张。每个县(市、区)可规划12个医疗次中心。(二)盘活存量。充分利用现有医疗资源,对区域内存量资源进行布局调整和结构优化。3.积极推进城市资源密集区的优质医疗资源向郊区和城市新区转移和发展。重点向市政府新区、下中坝、嘉陵区等优质医疗资源不足的城市新区和规划有大型居民住宅区的区域倾斜。4.除位于交通不便的边远乡镇卫生院可根据需求保留一定规模床位外,缩减使用效率低下的医疗机构床位规模,缩减的床位指标重点用于满足区域医疗次中心、康复医院和护理院发展需求。(三)提高质量。严格控制中心城区公立医院规模,加强医疗机构内涵建设,着力提高服务效率和水平。5.除已立项的续建项

14、目和纳入规划的市中医医院建设外,“十三五”时期,主城区内重点改造陈旧老化的基础设施,将医院“做精、做强”,以提高整体使用效率和技术服务水平为主要方向,不再新举办和扩建各级公立综合医院。6.对公立综合医院以增加床位规模为建设依据的扩建项目,设置效率指标下限。编制床位使用率低于85%的公立综合医院不得扩建。7.坚持中西医并重,保障中医、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的合理布局和资源配置,充分发挥中医在慢性病诊疗和康复领域的作用。四、配置标准(一)公立医疗机构。为保障基本医疗服务,全市公立医疗机构编制床位配置标准为每千人口3.3张,并按照综合性、中医、专科性医疗机构分类设定。1.综合性医疗机构。全市公立综合医院

15、编制床位配置标准为每千人口2.13张,其中:省办综合医院编制床位配置标准为每千人口0.33张,市级办综合医院编制床位配置标准为每千人口0.6张,县级办综合医院编制床位配置标准为每千人口1.2张。每县(市、区)可设置1所三级综合医院。2.中医医疗机构。全市各级各类中医医疗机构编制床位配置标准为每千人口0.5张。其中:市级办中医医院编制床位配置标准为每千人口0.15张,县级办中医医院编制床位配置标准为每千人口0.35张。每县(市、区)至少设置1所二级甲等以上中医医院。3.专科性医疗机构。包括原卫生部医疗机构基本标准中所列各类别专科医院、妇幼保健院、专科疾病防治院,编制床位配置标准为每千人口0.5张

16、。其中:市级办专科医院编制床位配置标准为每千人口0.25张,县级办专科医院编制床位配置标准为每千人口0.25张。4.其他机构。鼓励举办医学检验、医学影像、病理诊断等新型业态机构,鼓励养老机构依法开办护理院、护理站等,促进医养结合,编制床位配置标准达到每千人口0.17张。(二)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全市各类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编制床位配置标准按照每千人口1.5张进行总量控制。(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编制床位配置标准达到每千人口1.3张。综合以上标准,本市医疗机构总编制床位配置标准为每千人口6.1张。上述配置标准中,公立医疗机构每千人口配置标准为3.3张床位,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每千人口配置标准为1.5张床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千人口配置标准为1.3张床位。同时加大卫生人才队伍建设,造就一支数量适宜、素质优良、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