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2006~2007语文考试试题汇编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07219545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中科技大学2006~2007语文考试试题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华中科技大学2006~2007语文考试试题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华中科技大学2006~2007语文考试试题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华中科技大学2006~2007语文考试试题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华中科技大学2006~2007语文考试试题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中科技大学2006~2007语文考试试题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中科技大学2006~2007语文考试试题汇编(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华中科技大学20062007学年中国语文考试试题卷(A卷)(闭卷)(说明: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无效,且答题纸与试题纸分开交)学号 姓名 院系 班级 得分 一、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7题14分;少选、多选、错选一律不得分)1、左传是先秦时期的一部编年体历史散文著作。它的记事特点有( BC )A、 艳而富 B、 善于描写战争C、善于描写行人辞令 D、富于浪漫主义色彩2、鲁迅先生曾说:“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鲁迅全集第10卷第224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唐诗空前繁荣的原因有哪些?( ABCD )A、唐代空前的繁荣和强大营造了良好的物质、社会文化环境B、唐代的科举取士

2、制度包含有诗、赋一项C、前代文学成就为唐代诗歌的发展带奠定了基础D、各种艺术的繁荣对文学、诗歌的繁荣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3、为什么说“自有红楼梦以来,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语出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 ABC )A、红楼梦对爱情主题的深刻发掘。打破了从前“洞房花烛、金榜题名”之类才子佳人小说的旧套路;是一部打破大团圆式结局的传统思想和手法、反映一对封建主义叛逆者的爱情悲剧。B、艺术结构严密精细,是既有宏伟的立体框架又有细腻的工笔描写的网式结构。C、描写逼真求实。人物是立体的“圆形”的人物,性格丰满,栩栩如生,如同真事真人。D、在结构上用粗线条、单线发展的手法描写广阔的社会生活。4、关

3、于唐代新乐府诗歌运动,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有:( ABD )A、“新乐府”这个名称最初是由白居易提出来的。B、白居易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C、新乐府运动提倡诗歌应首要注重其文学艺术性。D、元稹与白居易共同倡导了新乐府运动。5、律诗的格律特点包括( ABCD )。A、每首限定八句 B、押平声韵C、押仄声韵 D、每篇必有对仗6、下列各种说法( ABD )不正确。 A、音素可分声母和韵母两大类 B、音节可分元音和辅音两大类C、音位可分元音和辅音两大类 D、音素可分元音和辅音两大类7、下列短语中有歧义的是( C )。A、一家人要吃饭 B、他要炒菜 C、小王要做手术 D、我们要迟到了

4、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八股文一般分为破题、( 承题 )、( 起讲 )、四比和收合八个部分。【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2、( 胡适 )被认为是新诗创作和理论的双重发端人,他提出了“诗体大解放”的观点,他的新诗作品有鸽子、黄蝴蝶、希望(后被改编成歌曲兰花草)等。3、被称为“戴着脚镣跳舞”的新格律诗派的代表诗人有(闻一多)、(徐志摩 )。前者的代表作有死水,后者的代表作有再别康桥、雪花的快乐、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等。4、初期象征派的代表诗人(李金发)认为诗是“个人灵感的记录表”,反映在创作上,突出表现在对诗歌意象艺术的独特追求以及文言入诗、句法离奇等特点

5、上,如其代表作弃妇、自画像等。5、19世纪30年代中期,文坛上流行过幽默小品和闲适散文。其中有力推动这一风气的、后来被称为“幽默大师”的作家是(林语堂),他的作品如冬至之晨杀人记,不重讽刺而重幽默,在冷静超远的旁观中得出一种心灵启悟。此外这一派的作家还有写作雅舍小品的(梁实秋)。6、唐代“古文运动”是针对六朝以来盛行的(骈文)而提倡散文的“散文化”。7、小说发展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唐代的(传奇)、宋代的(话本)、到明清的白话小说和文言小说。8、京剧是在(徽戏和汉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9、在语言的融合中,一般先出现(双重语言现象),最后完成语言的统一。10、语言发展的两种基本形式是语言的

6、(分化)和(统一 )。11、现在公认各民族文字都是从(象形文字)发展而来;( 隶书 )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12、六书中最强势的造字之法为(形声 )。13、韵文在不同句子末尾使用同韵的字,使得相同的音响周期性地回响,这叫(押韵);由于这些字一般在句子末尾,故此叫( 韵脚)。三、分析题:(每题3分,共6分)1、修改病句并作简要说明。(1) 当一个记帐员,必须把帐目算准确、写清楚,不能麻痹大意。“麻痹大意”是说疏忽大意,失去警惕性。上面例句则是说要细心,不能马虎大意。 改为:当一个记帐员,必须把帐目算准确、写清楚,不能粗心大意。 (2)目前咱们这里的流感十分猖獗,同学们纷纷病倒了

7、。十分和猖獗这两个词重复了,删掉一个。2、语言运用中,动词的锤炼值得重视。请比较分析下列民歌中对动词“用”、“有”和“选”的选用。原句:种田要有好锄头,唱歌要用好歌手,改句一:种田要有好锄头,唱歌要有好歌手,改句二:种田要有好锄头,唱歌要选好歌手,唱歌具有竞赛性的,“用”表示出了抽取最好的意思,而“有”不具备这层意思,“选”表达不够强烈。所以原句表述更加准确达意。 四、阅读欣赏、理解题:(五题中选做两题,每题15分,共30分)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5分)兰亭集序晋王羲之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

8、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

9、,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问题:1) 从段落划分看,全文分为几部分?各讲什么意思?全文由两部分内容组成。其主旨,在于抒发欢乐有尽、人生短促的感慨。 前部分,叙写兰亭聚会的盛况,突出一个“乐”字。首先,总叙盛会的时间、地点、原因。紧接着,描写出盛会的五种乐趣:名士济济,聚首兰亭;山环水绕,境界清幽;饮酒赋诗,畅述情怀;天朗气清,风和日暖;仰观俯察,游目骋思。短短一百余字,写出了种种可乐之声,道出无限可乐之情,文笔简洁流畅,意趣高雅闲适。结尾处,以“信可乐也”作为收束,倒点出本部分主题,有回眸一笑之妙! 后部分,主要是兴感抒怀,发表议论。阐明人虽不同,性

10、格各异,但都将衰老,生命短暂,欢乐终有尽头。因此,感觉到庄子“一死生”、“齐彭殇”这种把事物的相对性绝对化的观点,是虚妄的。最后,叙述作序的本意,强调死生问题是古今人们的共同感慨,突出一个“感”字。 全文以清新隽永的文字,叙事、写景、抒情、议论,这在盛行骈偶、讲求词藻的魏晋时代,独标一格。文章抒发感慨,指斥庄周,对于当时读玄之风,崇尚庄老之习,更是一种批判和超脱,尤其难能可贵。平心而论,作者人生苦短、古今一概的低沉感伤情绪,似乎也并未完全摆脱庄子的影响。2) 叙述兰亭聚会盛况,写了那几种乐趣?描写出盛会的五种乐趣:名士济济,聚首兰亭;山环水绕,境界清幽;饮酒赋诗,畅述情怀;天朗气清,风和日暖;

11、仰观俯察,游目骋思。短短一百余字,写出了种种可乐之声,道出无限可乐之情,文笔简洁流畅,意趣高雅闲适。结尾处,以“信可乐也”作为收束,倒点出本部分主题,有回眸一笑之妙!3)作者的生死观是如何表达的?(提示:从生到死的境况如何一步一步变化?)写兰亭集会的盛况以突出生之“乐”;写静者躁者的异同以突出死之“痛”;文章为批评名士之虚无的思想观念而作;文章以“死生亦大矣”的观点来警醒“后之览者”。 综上所述,文章记叙了兰亭集会的盛况,阐述了“死生亦大矣”的观点,批评了士大夫之虚无的思想观念,显然是有感而作,缘情而发。但是,作为一篇文集的“序”,除了批评士大夫之虚无的思想观念之外,还要对结集的目的说一说。参

12、加兰亭集会的是当时社会上的名流,如谢安、孙绰等人。所以,把他们赋的诗收录下来,不至于使其泯灭,而让其流芳百世,使“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如作者一般,生发出“死生亦大矣”的感慨。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因为“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这不能不令人慨叹作者有一副多么好的心肠!2、赏析张籍节妇吟。(15分)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张籍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请结合如下段文字分析张籍节妇吟的创作手法、艺术特征。清?贺裳载酒园诗话评此诗云:“此诗一

13、句一转,语巽而峻,深得行露白茅之意。此乃寄东平李司空作也。籍已在他镇幕府,郓帅又以书币聘之,故寄此诗。通篇俱是比体,系以明国士之感,辞以表从一之志,两无所负。”黄白山评:“按李司空即李师道,乃河北三叛镇之一。张籍自负儒者之流,岂宜失身於叛臣,何论曾受他镇之聘与否耶!张虽却而不赴,然此诗词意未免周旋太过,不止如须溪所讥。安有以明珠赠有夫之妇,而犹谓其用心如日月者?且推相逢未嫁之语,脱未受他人聘,即当赴李帅之召,恐昌黎送董邵南又当移而赠文昌矣。”这是一首具有双层面内涵的唐诗精品。在文字层面上,它描写了一位忠于丈夫的妻子,经过思想斗争后终于拒绝了一位多情男子的追求,守住了妇道;在喻义的层面上,它表达

14、了作者忠于朝廷、不被藩镇高官拉拢、收买的决心。此诗情理真挚,心理描写细致入微,全诗委婉曲折而动人。首二句说这位既明知我是有夫之妇,还要对我用情,此君非守礼法之士甚明,语气中带微辞,含有谴责之意。这里的“君”,喻指藩镇李师道,“妾”是自比,十字突然而来,直接指出师道的别有用心。接下去诗句一转,说道:我虽知君不守礼法,然而又为你情意所感,忍不住亲自把君所赠之明珠系在红罗襦上。表面看,是感师道的知己;如果深一层看,话中有文章。 继而又一转,说自己家的富贵气象,良人是执戟明光殿的卫士,身属中央。古典诗词,传统的以夫妇比喻君臣,这两句意谓自己是唐王朝的士大夫。 紧接两句作波澜开合,感情上很矛盾,思想斗争

15、激烈:前一句感谢对方,安慰对方;后一句斩钉截铁地申明己志,“我与丈夫誓同生死”! 最后以深情语作结,一边流泪,一边还珠,言词委婉,而意志坚决此诗富有民歌风味,它的一些描写,在心理刻画中显示,写得如此细腻,熨贴,入情入理,短幅中有无限曲折,真所谓“一波三折”。“你虽有一番好意,我不得不拒绝。”这就是张籍所要表达的,可是它表达得这样委婉,李师道读了,也就无可奈何了。此诗除了它所表现的是君子坦荡胸怀这一因素外,其在艺术上的高妙也是促使它成为名作的重要原因。 全诗只用两个韵。第一韵四句,用五言。第二韵六句,用七言。五言四句是叙述这首诗的本事,七言六句是由事而抒情。都用一个女人对一个男子说话的口气。诗中的“妾”是张籍自喻,“君”是指李师道。3、根据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回答以下问题。(15分)1)猪“特立独行”表现在哪些方面?2)作者为什么说“我一直怀念这只特立独行的猪”?3)作者主要的表现手法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