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新闻采写概述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218927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86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绪论新闻采写概述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绪论新闻采写概述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绪论新闻采写概述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绪论新闻采写概述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绪论新闻采写概述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绪论新闻采写概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绪论新闻采写概述(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10/18,1,新闻采访与写作,脑勤 眼勤 嘴勤 手勤 腿勤,任课教师:肖 军,2,课程介绍,新闻采访与写作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新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基础、前提和保证,是新闻学的核心课程。因为我们所有的新闻媒体: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全离不开新闻的采访与写作 当然,我们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主要侧重于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3,课程最高目标,教育的目标:培养优秀电视职业记者 优秀职业记者意味着:对新闻媒体充满了激情、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有强烈的好奇心、怀疑精神和批评态度、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精巧的写作能力。,4,本课程是解决“故事在哪里?”这个新闻学的核心问

2、题。,课程核心,5,1、中国新闻奖作品选 2、如何成为顶级记者(美联社新闻报道手册) 3、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 4、凤凰系列,南方周末系列 5、揭开真相:南方周末知名记者报道手册,谢春雷编著,浙江人民出版,推荐阅读书目,第一章 新闻采写概述,第一节 时代主题与传媒生态,全球化时代的新闻(中国的声音) 网络化时代的新闻(无阻碍流通) 现代媒体时代的新闻(商业、娱乐的挑战),一、我们时代的主题 公民社会、民主政治 市场经济、个人尊严 在我们国家,以上四种时代主题正在显现,这也是我国日 益全球化的必然结果,二、传媒生态,(一)公民社会与民主政治的后果: 传媒趋向公共化与平民化 社会化媒体与公民新

3、闻的显现正在强化这一趋势 (二)市场经济的后果: 传媒趋向技术化与娱乐化;媒体低俗化现象日趋严重;媒介竞争日趋激烈,社交化媒体与媒体融合对纸媒带来空前的挑战 (三)记者的个人尊严: 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秉持个人尊严,上述时代主题给传媒带来不是一个逻辑清晰的整体框架,而是相互矛盾的框架,因此引发了世界范围传媒生态的混乱。 比如其中较为突出的矛盾就是:公共化与商业化话语的矛盾;控制与交流、参与的矛盾。,三、新闻理念的重大变革,生态的变革带来的是新闻报道理念的变化,这主要表现在: 新闻客观性原则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新闻学的重要概念正在被逐一颠覆 新闻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已是不可避免的潮流,(一)在我国,

4、新闻的定义正在被颠覆。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二)新闻理念的重大变革 更加强调新闻专业主义的精神 观点更为权威 报道更为全面,从政治或公共政治的语境走向日常生活的语境 从决策者角色走向受众角色 从记者个人判断走向站在受众角度理解 从同情受害者走向呼吁参与,帮助解决问题 从事件走向强调事件与受众的关联 从专家意见走向普通公民观点,有关新闻采访要解决的问题,记者为什么要采访?,采访对象为什么会接受/拒绝采访?,采访对象为什么接受/拒绝采访,NO,Yes,19,第二节 新闻采访概说,一、新闻采访的定义 新闻采访作为全部新闻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是每个新闻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基本功,是新闻记者为

5、了写作新闻报道,从相关客观事实中进行采集进而分析出对受众具有知悉意义信息的一种调查研究活动。采访是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新闻采访使处于原始状态的信息得到了搜集、整理、分析、综合。 定义:指记者和其他的新闻工作者为完成报道任务和了解某些情况,围绕采集新闻事实材料而进行的调查访问活动,是搜集新闻素材的过程。,20,新闻采访的要素,1、工作内容调查研究活动 2、主要目的为新闻报道服务 3、基本原则选择对受众具有知悉意 义的信息 4、行为的主体新闻记者,21,二、采访在新闻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采访是新闻活动的起点,是牵动一切新闻工作的龙头,22,(二)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活动中最基础、最关键的一环;

6、,新闻采访,新闻写作,寻找新闻线索 采集材料 选择题材 理出观点 提炼主题 安排结构 写出稿件,就一篇新闻稿的产生来说,它要经过七个步骤:,23,(三)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先决条件 采访与写作的关系 在工作顺序上,先有采访,后有写作。 在二者的分工上,采访解决的是新闻的“原料”问题;写作解决的是加工、制作的工艺问题;,24,(四)是什么影响采访活动? 新闻政策 制约着新闻的采访 媒体、记者 新闻素材 受众,25,第三节 新闻采访的特点,一、采访活动与其他活动的区别 (一)为了传播的目的而进行的调查研究 很多部门都要进行调查研究,但目的各不相同。记者的调查研究则是为了制成新闻作品,广泛传播。 1、新

7、闻性。记者只调查有新闻价值的事。目的是为了弄明真相,记录事件、传播信息,而其他形式的调查研究各司其责、目的各异。,26,2、公众性 采访的对象和内容应该是受众普遍关注的,又有一定社会意义的事物;有一定知识性、趣味性质、生动性、能引起受众的普遍兴趣;要如实地收集、反映所报道事实的多方面的材料,以给受众一个全面的、正确的、完整的认识,从而增强新闻报道的可信度、扩大新闻传播的社会效果。 活动结果是公开的、范围是公开的。,27,3、事新性 两层意思:新闻采访要抓取事实;新闻采访要同新鲜的事实打交道,要抓新事。,28,4、广泛性 交往活动接触面广,交往对象十分复杂。新闻工作的性质又决定了记者必须有广泛的

8、社会基础,要广泛地与各行各业的人接触。 新闻报道的内容和服务对象非常广泛,因而记者的调查研究包罗万象、不受行业、地域的限制;只要有新闻价值,又不违纪犯法,记者都有权力去调查。,29,(二)为了了解事实真相进行的社会交往 新闻采访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 它是肩负一定使命的交往(不同于一般的私人交往); 它是采访对象的关系是平等的、自由的(不同于行政法律活动的交往); 它的目的是为了了解事实真相(不同于公关、推销等活动中的交往)。,30,美国著名新闻学者麦尔文曼切尔在他的新闻报道与写作一书中写到:记者的工作就是为那些不能目睹或了解影响他们的事件的人们,查清并说明真相。 法拉奇的采访名言: “在我的

9、面前只有被采访者,没有国王、总统和首相。” “这是我的访问,我访问的是你;只有你不能回答的问题,没有我不能提问的问题。”,31,邓小平会见意大利女记者法拉奇,32,(三)一种经常充满了偶然性、机遇性和艰苦性、危险性的工作 偶然性:有较高新闻价值的事实是否发生,发生了是否能被记者迅速获悉,获悉了记者是否有条件去采访,都充满了偶然性。 机遇性:几种偶然性的最佳结合被记者抓住了,这就是机遇性。 危险性:经常活跃在各种矛盾尖锐交锋的领域,活跃在充满各种不可预测因素的环境中,因此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比如说战地记者。,33,(四)一项政治性与社会性并重的职业活动 记者的工作是有领导、有组织、有纪律的,多数情

10、况下带有一定的政治目的,不可能不受一定政治思想、意识形态的左右。 但新闻工作的性质又决定了记者必须有广泛的社会基础,要广泛地与各行各业的人接触。,34,二、新闻采访的基本任务,迅速了解并正确认识采访对象; 收集具有典型意义和新闻价值的真实的事实。,35,采访任务是: (1)迅速地了解到 (2)能够引起普遍兴趣的 (3)有新闻价值的 (4)真实的 (5)事实,36,三、新闻采访历史沿革,新闻采访可以追溯到我国最早的报纸“邸报” “邸报”并不是一个报的专名,而是一种通称。有时也叫“朝报”、“杂报”等等,它是我国最原始的报纸。 从事邸报、小报工作的人,通常把采访叫做探访,有内探、省探、衙探之称。作为

11、新闻工作的专门术语,采访一词是在近代新闻事业发展的基础上才被肯定的。,37,四、采访特点,目的差异性 时间限制性 项目突发性 需要广泛性 知识全面性 活动的艰苦性,新闻记者的采访活动也是一种调查活动,但是为了写出新闻稿件和传播信息。,报纸有截稿时间限制,必须在限定的时间内把新闻传播出去,否则就新闻就失去了价值。,记者大部分的采访时带有突发性的,记者往往毫无准备,所以不可能象一般的调查一样有充分的准备,这个时候记者就要具备良好的应变能力。,记者应该是一个“杂家”,对各种知识都应该了解一点。,香港媒体中有这样的说法:“铁腿,马眼,神仙肚”。 2004年共有54名新闻记者因公牺牲,2005年在全球范

12、围内共有60名记者及新闻工作者牺牲。伊拉克是记者工作最危险的地方,一年来共有23名记者被打死。 1999年5月8日凌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使用五枚炸弹,从不同角度袭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新华社记者邵云环、光明日报社记者许杏虎、朱颖在这次袭击中壮烈牺牲。,38,39,姓名:山本美香(Mika Yamamoto) 生卒:1967.05-2012.08.20 职业:日本独立通讯社“日本新闻社”自由撰稿记者 1990年从都留文科大学文学部英语专业毕业后,进入CS广播局工作。曾任朝日新闻中心记者、主任、影像记者。 1996年任独立通讯社“日本新闻社”记者。 2001年911恐怖

13、事件发生后,深入阿富汗取材报道。是首位在塔利班统治下的阿富汗采访的日本女性记者。 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时,作为唯一的日本女性记者,冒着空袭的危险在巴格达采访。 2009年报道了阿富汗总统选举及药品和医疗问题。 2012年8月20日在叙利亚阿勒颇采访途中被政府军炮弹击中身亡。,两名美联社女记者2014年4月4日在阿富汗东部地区遭枪击,一人当场死亡、另一人受重伤。枪手为一名阿富汗警官,遇难女记者名为安雅尼德林豪斯,现年48岁。她来自德国,是世界知名摄影记者,曾因报道伊拉克战争而获“普利策突发新闻摄影奖”。,奥莉娅娜法拉奇,1929年6月29日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 1939年,创作出自己的第一部作

14、品一篇童话 1945年,进入伽利略医科学校,在校期间开始为报刊撰稿 1950年,成为罗马晚邮报驻外记者,为期16年 1966年,成为自由记者,主攻人物访谈,其后近30年里,先后采访了武元甲、基辛格、莫迪拉甘地、班达拉奈克夫人、阿拉法特、阿里布托、西哈努克、勃兰特、邓小平等国际风云人物 1992年,发现患上乳腺癌,开始在美国纽约隐居治疗 2002年,复出,在意大利晚邮报上发表愤怒与自豪,引起国际广泛争议 2006年9月14日,逝世于佛罗伦萨,44,法拉奇在采访中常常是以历史视角,审视各类重大新闻事件,并表现了一种唯其所有的“犀利风格”。它用语率直、尖锐、咄咄逼人、轰炸般的盘问,有时甚至显得有些“

15、挑衅”。她曾使纵横世界政治舞台的外交家基辛格限于尴尬;令卡扎菲愤怒失言。她甚至不顾伊斯兰教的习俗和有关规定,当着霍梅尼的面撕下面纱,大声说道:“许多人说你是个独裁者!” 法拉奇是世界新闻界的“女强人”和文坛上特立独行的作家,同时也是一位备受争议的人物。一些人认为她是一个“直面历史的伟大记者”和“以行为去实践心中理想”的作家。批评者指斥她“蛮横无理和傲慢”,称其文风“夸张”、“浮华”,有强烈的“自我表现主义”。意大利安莎社报道说,意文学评论界“至今不肯发给她作家执照”。“911”事件后,法拉奇打破了一段时间的沉默,以带病之身在晚邮报和华尔街日报等媒体发表了愤怒与自豪等数篇文章,猛烈攻击穆斯林世界

16、和伊斯兰文明,称伊斯兰文明是“一种野蛮落后的文化”,激怒了整个伊斯兰世界。,45,法拉奇善于抓住关键时机采访风云人物。她以提问尖锐,言辞泼辣著称。因此她的人物访问记别具一格。法拉奇习惯用录音设备录下访问的问答,然后一字不漏地以原对话形式加以发表,但加上占一定篇幅的前言。这并没妨碍她表达自己的见解,相反,尽管她没有修改被访者的谈话,但她却通过提问,尤其是通过每一篇的前言表达了观点。 法拉奇一生成功地采访了基辛格、英迪拉甘地、布托、侯赛因、阿拉法特、穆吉布拉赫曼、西哈努克亲王等人,她从来也没有怯场,也从没被对手击退过。外交天才基辛格在被她逼得“原形毕露”后,抱怨接受她的采访是“生平最愚蠢的一件事”。 年,邓小平接受了她的采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