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诗话》阐释与评价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7217874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沧浪诗话》阐释与评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沧浪诗话》阐释与评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沧浪诗话》阐释与评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沧浪诗话》阐释与评价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沧浪诗话》阐释与评价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沧浪诗话》阐释与评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沧浪诗话》阐释与评价(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沧浪诗话阐释与评价摘 要 宋代诗话种类繁多,作品丰富,严羽的沧浪诗话是宋代诗话中的精品,是宋代最系统、最优秀的诗话论著。针对诗坛上“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的诗学主张,严羽以盛唐诗为楷模,并在继承前人优秀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吟咏情性”、“妙悟说”和“兴趣说”,尖锐批判了苏、黄诗风、江西诗派、四灵及江湖诗派,同时也抨击了理学诗派,深入分析了诗歌的缘情本质、诗歌创作的思维特点、诗成之后的审美境界,探讨了“什么是诗”、“如何学诗和作诗”的问题,把诗歌引向了健康发展的道路。关键词:沧浪诗话;吟咏情性;妙悟说;兴趣说沧浪诗话阐释与评价严羽的沧浪诗话以艺术论对抗工具论,以情感性纠正学理性,是

2、一部优秀的诗学理论著作,从艺术形式方面为我们指出了什么样的诗歌是真正优秀的诗歌,并确立了盛唐诗歌在中国诗歌史上的不朽地位。一、诗歌的本质:“吟咏情性”诗言志,这是从诗经就开始的传统,沧浪诗话的理论落脚点正在于此,使得严羽以极大的自信为诗正名。沧浪诗话论说的诗歌审美特征,首先就是以情性美为其标志。严羽认为,诗区别于其他文学体裁的本质特征是“吟咏情性”。沧浪诗话开宗明义第一章诗辨试图回答的就是这个问题。“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然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极其至。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荃者,上也。诗者,吟咏情性也。”这段文字构成了严羽诗学观念的基础。“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

3、非关理也。然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极其至”,表明严羽对诗歌的认识很有辩证意味。严羽认为诗歌与书、理无直接关联,但又不能因此而废学、废理,否则诗歌创作就无法达到极致。严羽认为真正伟大的诗人是多读书,多穷理的,但在诗歌的创作中则将书与理消化尽,能够采用诗歌艺术特有的表现手法来表达情感。“不涉理路,不落言荃”实际上是接触到了诗歌通过形象表达情感的思维方式。严羽所说“诗者,吟咏情性也”也就是“吟咏情性”是诗歌的本质内容。严羽在诗评中说:“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滴、行旅、离别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这是说,只有抒发真情实感的作品才能感发、感染读者,引起欣赏者强烈的共鸣。他又说:“观太白诗者,要识真

4、太白处。太白天才豪逸,语多卒然而成者。学者于每篇中,要识其安身立命处可也。”所谓“真太白处”,所谓“安身立命处”,也就是指诗人寄寓于诗篇中的真情实感,即其真“情性”所在。再如:“读骚之久,方识真味;须歌之抑扬,涕洟满襟,然后为识离骚。”“真味”就是融铸了诗人真实情感的“兴趣”,它的获得要建立在读者与诗人情感发生强烈共鸣的基础之上。此外,沧浪诗话反对“和韵”,反对“用字必有来历”,反对铺排故实和刻意求工,也都是为了使诗人的“情性”免受束缚。严羽提出“吟咏情性”主要针对的是江西诗派、理学派及苏黄诗风。一方面针对江西诗派过分追求文字技巧,卖弄才学缺乏真情实感的弊端。严羽在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中说“其

5、间取江西诗病,真取心肝刽子手。”可见他对江西诗派的弊病是有深刻认识的。“山谷用工尤为深刻,其后法席盛行,海内称为江西宗派。”“用字必有来历,押的必有处处,读之反复终篇,不知着到何在。”另一方面针对理学派重道轻文,把诗歌作为传道工具,甚至将理语直接入诗的不良倾向。江西诗派理学家研究诗经是将其作为修身养性的经典,而并非重视其作为诗歌的文学艺术的独立价值。朱熹认为作好文章皆只是欲“令人称赏而己,究竟何预己事,却用了许多岁月,费了许多精神,甚可惜也。”“吟咏情性”同时也是针对由苏轼发展的以议论为诗的宋代诗坛创作风气而发的。“其末流甚者,叫噪怒张,殊乖忠厚之风,殆以骂詈为诗。”叫噪怒张,殊乖忠厚之风,殆

6、以骂詈为诗则未免粗俗,缺乏诗歌典雅之美。沧浪诗话云“至东坡山谷始自出己意以为诗,唐人之风变矣。”“坡谷诸公之诗,如米元章之字,虽笔力劲健,终有子路事夫子时气象。盛唐诸公之诗,如鲁颜公书,既笔力雄壮,又气象浑厚。”“子路行行如也”是指子路一副刚强的样子,孔子评价说像子路这样是要不得善终的。子路于善良、平和、节制、谦逊有所欠焉,性格刚猛而外露,所以容易招来灾祸。米芾是北宋书法家,又被称为“米颠”。在笔势上,由于性格的关系,米芾运笔极为沉着痛快,没有丝毫犹豫的痕迹,大起大落,纵横生风。严羽用子路和米芾的例子来说明坡谷诸公之诗力劲健而不知涵养、内敛工夫不够浑厚,尤其是苏轼好作诗歌来讥诮时事,好发议论,

7、锋芒毕露。严羽吟咏情性的诗学主张,对后世的诗学观点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明代袁宏道提出“性灵”说,其序小修诗云诗歌“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二、诗歌的思维:“贵在妙悟”沧浪诗话的最大特色就是以禅喻诗。所谓“论诗如论禅”、“以禅喻诗,莫此亲切”严羽之所以“以禅喻诗”,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受当时以禅悟说诗风尚的影响;二是“以禅喻诗”这一论诗方法,在当时无疑具有方法论上的优势,因此从这一点上来讲,不仅是可行的,同时也是难能可贵的。宋代禅宗盛行,文人士大夫学禅、谈禅成风,因此,引用禅语入诗,或借禅悟以喻诗,便成为一时的习尚。诗、禅都主张借助有限的“象”来喻示不尽的“意”。佛

8、教对教义的领悟,就是通过形象,借助对感性形象本身的观照,从而唤起联想、想象和幻想,敲开顿悟的法门,达到豁然了悟的心理境界。诗歌也是如此。我们知道,语言文字的表现力是有限的,诗歌又是浓缩的语言艺术。诗人不能像在散文、议论文中一样,随意地说理议事,他必须把自己丰富的情感意兴消融在短小的篇章中,做到“羚羊挂角,无迹可求”。融化了诗人情感的形象意象,是诗歌的有机组成部分,诗歌以意象作用于读者的直观,引起想象与联想,产生美感经验。所以诗人必须选取有代表性的、概括的感性形象,赋予他们丰富的情感内涵,借助这一个个超妙的意象,构成一个圆融完整、浑然天成的境界,通过它们传达自己的情性意旨。“悟”对于诗歌艺术是极

9、为重要的。“惟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显然只有依靠“悟”,才能把握诗歌艺术的本质。“悟”是艺术创作和欣赏的本然之色,是关系到“诗道”的根本性问题,而不仅仅是以禅喻诗的方法论。严羽就是以妙悟“辄定诗之宗旨”,因此,“妙悟”理论可以说是严羽美学思想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论,是一个纲领性的核心范畴,包孕着他对诗的本质特征、创作规律、鉴赏批评标准等问题的认识和把握。“悟”不是一蹴而成的,而是有一个阶段。沧浪诗话中,与“妙悟”相关的概念有“参”、“熟参”、“悟”,它们共同构成了诗悟的系统内容。第一,“参”:“若以为不然,则是见诗之不广,参诗之不熟耳。”“须参活句,勿参死句。”第二,“熟参”:“试取汉魏之诗而熟

10、参之,,次取晋宋之诗而熟参之,次取南北朝之诗而熟参之,次取沈宋王杨卢骆陈拾遗之诗而熟参之,次取开元天宝诸家之诗而熟参之,次独取李杜二公之诗而熟参之,又取大历十才子之诗而熟参之,又取元和之诗而熟参之,又尽取晚唐诸家之诗而熟参之,又取本朝苏黄以下诸家之诗而熟参之,其真是非自有不能隐者。”第三,“悟”:“先须熟读楚词,朝夕讽咏以为之本及读古诗十九首,李陵苏武汉魏五言皆须熟读,即以李杜二集枕藉观之,如今人之治经,乐府四篇,然后博取盛唐名家,酝酿胸中,久之自然悟入。”“学者须从最上乘,具正法眼,悟第一义。”“惟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然悟有浅深,有分限,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汉魏尚矣,不假悟也。

11、谢灵运至盛唐诸公,透彻之悟也。他虽有悟者,皆非第一义也。”“倘犹于此而无见焉,则是野狐外道,蒙蔽其真识,不可救药,终不悟也。”“且五言始于李陵、苏武,或云枚乘。汉以前五言古诗尚未有之,宁有战国时已有五言律诗耶?观此可以一笑而悟矣。第四,“妙悟:“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且孟襄阳学力下韩退之远甚,而其诗独出退之之上者,一味妙悟而已。”这是一个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过程。它与禅宗中的“渐修”阶段相类似。到了一定的阶段,就会顿悟。“学诗有三节:其初不识好恶,连篇累犊,肆笔而成;既识羞愧,始生畏缩,成之极难;及其透彻,则七纵八横,信手拈来,头头是道矣。”严羽“以妙悟言诗,扫除美刺,独任性灵。”也

12、影响了后来公安派的性灵、袁枚的性灵说,自然也影响到了王士祯的神韵说。三、诗歌的境界:“重在兴趣” “兴”最早的解释是“起也”。孔子云:“诗可以兴”,指的是诗经里的作品具有引起人联想、感发人志意的功能。这是从文学欣赏的角度讲诗歌对读者的影响力。从创作的角度讲,诗人的情感,并不是无缘由地自然产生,而是触物兴情、“感于物而动”,因为受到外物的触动,所以发而为诗。或缘时缘事,或因景因物而起。不管是客观自然界的一草一木,还是社会生活中的人事遭际,都可以引发诗人情意上的感动,如陆机所说:“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刘勰所云:“人察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情以物迁

13、,辞以情发”。这些都恰好说明外物对诗人的情感起刺激作用,而这种由于外物触发的情感正是创作取得成功的一个先决条件。这是从客观世界对创作主体的刺激、触动角度来说的。从创作主体而言,诗人对外物有真切的感受,激起感情的波澜,才能生发出来一种感动的力量,情不自禁地要诉诸诗笔。只有“情不可遏”,才能兴起创作的激情,所以刘勰说:“起情故兴体以立。”如上文提到的唐人好诗之所以能“感动激发人意”,就是因为它们源自现实生活中的遭际所感,有切身的体验,感情真挚,能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而离骚之所以能使读者“涕洟满襟”,就是因为它是诗人忠而见斥、抑郁满怀、不被理解的痛苦情感的倾泄。对于那些坦露真性、抒写意兴的诗作,严羽

14、都赞誉有加。严羽“兴趣”之“趣”是指“兴”而有味,活泼生动。“趣”可以理解成趣味、诗歌韵味。在严羽之前的文论中,“趣”的概念已经多次出现,或独立成词,或与其它词搭配构成一个新词,而与“兴”搭配则是严羽首创。钟嵘诗品称阮籍诗“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洋洋乎会于风、雅,使人忘其鄙近自致远大,颇多感慨之词。厥旨渊放,归趣难求”。这里“趣”更近于旨趣。虽都言“趣”,但与严羽专从形式上着眼,突出诗歌的含蓄、生动的情趣是有所差别的。旨趣之“趣”,更强调内容、主旨上的趋向性。严羽所谓有“兴趣”的诗歌,正犹如司空图诗品含蓄所云“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严羽论诗既认为“诗者,吟咏情性也。”同时又说“诗有词理意兴

15、,南朝人尚词而病于理;本朝人尚理而病于意;兴唐人尚意兴而理在其中;汉魏之诗,词理意兴,无迹可求。句句不离一个“理”字,从中不难发现严羽的“兴趣”同时包含有“情趣”和“理趣”。情与理是诗歌的材料,但若配上一个“趣”便俨然成了诗歌的艺术境界。王国维以为“然沧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道其面目,不若鄙人扯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以王弼为代表的玄学家坚持言不尽意。言不尽意的观点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发生了很大影响,所谓“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然则,忘象者,乃得意者也。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故立象以尽意,而象可忘也。”表明了对意的重视,强调获取言外之意。最早将“意象”

16、概念从哲学领域引入文论范畴的是刘舞文心雕龙隐秀“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至钟嵘诗品“言在耳目之外,情寄八荒之表”,“言己尽而意有余”。王昌龄诗格最先提出“意境”概念:“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严羽诗论在明代地位很高,明代对“性灵”的强调,要求诗歌成为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要求作品通透空灵,这对境界理论的成熟起了很大作用。清代王士祯对严羽沧浪诗话论诗所谓不涉理语、不落言荃的诗学观极为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