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课程油画材料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210745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8.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油画课程油画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油画课程油画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油画课程油画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油画课程油画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油画课程油画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油画课程油画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画课程油画材料(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油画材料,目录,一 材料 颜料粉 素底 媒介物 二 油画之源流 图片 1、 蛋彩(丹培拉绘画) 2、 油画的出现与诸大师的艺术特色,一 材料,按着西方艺术辞典的标准解释,绘画技法指的是画家根据自己的创作意图,选用某种媒剂,调合某些种颜料,使之凝固在某种素底之上,来创造可视形象和形成画面的全过程。因此绘画的材料手段,不外是:颜料,媒介物和素底三个部分。, 颜料粉,颜料在古代欧洲,情况与中国或其他地区也大致相似。古代欧洲人最先选择的大都是比较现成或容易加工的矿物质材料。据考证,古代希腊和罗马在公元三世纪前,绘画主要用石膏、碳黑或骨黑、天然泥土或加以煅烧而成的土黄、土红等几种颜料。传说公元四世纪开始

2、能制出铅白,稍后会制铅丹和从碳酸铜矿中提取石绿,朱砂到中世纪才普遍使用,八世纪开始使用用烧碱提炼的植物颜料,大批化学合成颜料是近代才陆续出现,锌白到十八世纪被普遍推广,,稳定和覆盖力强的钛白是十九世纪才发明出来的。古代画家都是亲手选择和加工材料颜料,故比今天的画家更熟悉颜料特性,很长一段时间里,研磨制好的颜料要放在猪膀胱做的小袋中保存,使用时才临时根据需要再添加补充媒介物。十九世纪出现玻璃装的工厂预制颜料,而 锡管颜料则是印象派时期的产品。,颜料粉, 素底,绘画的素底,包括依托材料和画底准备两方面含义。中国古代除壁画外,最早多画在绢帛上,后来更多是用宣纸。胶矾即是画底准备的涂料,涂过的绢和宣纸

3、称为熟绢和熟宣,水墨则画在不预做准备的生宣上。欧洲绘画的依托材料则较多样,有软底和硬底之分:硬底主要是木板,亦有画在大理石板、金属板和象牙板上,近代更加上纤维板和纸板。软底主要指画布,但早期多以画布帖木板上,仍算硬底。帆布绷在木框上绘画,是十六世纪威尼斯画派兴起后才,大量使用的。造纸技术传入欧洲较晚,中世纪欧洲盛行用羊皮或牛皮制成的“羊皮纸”上作画。古埃及则用一种莎草纸绘画,但似乎并未传入欧洲。画板画布的底层准备,多用厚重涂料反复打磨,南方意大利地区习惯用半吸收性的石膏底,而北方弗拉芒地区则是用吸收性的白垩底,涂料的结合剂有皮胶、骨胶、干酪素胶等多种。,素底或叫依托物, 媒介物,比起颜料和素底

4、,媒剂更为重要,并主要以它来区分画种。由于欧洲绘画传入中国,已是近代油画为主的时代,自然是介绍油画较多。因此,不在不少人心目中常有一个误解,以为西方画主要就是油画,甚至将油画作为西方绘画的代称,这远不如日本以西洋画统称欧洲绘画更为确切。事实上,在油画出现之前,欧洲绘画曾经历古代胶彩画,丹培拉(Tempera)绘画,和丹培拉与油彩混合技巧绘画的阶段。十五世纪以后油画技巧逐步成熟,技法上亦有,古典多层透明画法与近代直接法油画之差别,并 有南欧、北欧和种种画派之不同。即使今天说欧 洲绘画以油画为主体,也不尽准确。传统的中国 绘画属于胶彩画系统,媒剂主要是由骨胶、皮胶 提纯的明胶和植物胶类的桃胶。欧洲

5、自古广泛应 用各种动物胶外,植物胶也常应用于绘画,除淀 粉类胶外,尚有提炼于蚰蜓草中的胶和一种沙漠 植物的阿拉伯胶,后者是今天仍用的水彩颜料的 主要结合剂。另外由奶酪中提炼的干酪素胶被认 为是一种最牢固适合颜料厚涂的胶类。中国近代 亦有生产,但主要用于工业用途。今天现代西方 绘画媒剂更增加了乙烯、丙烯和纤维素等多种合 成胶。,媒介物,二 油画之源流,1、 蛋彩(丹培拉绘画) 鸡蛋作为一种蛋白胶,有材料说古希腊罗马时代即用于绘画,最初的蛋彩是蛋黄中掺和糖、蜜和无花果汁成为一种粘稠的绘画媒剂,也用在壁画和装饰上。蛋黄颜料干后摩擦发亮是当时最权威的技巧。而蛋青常单独使用为中世纪手抄本祈祷书封面和插图

6、的上光材料。蛋彩画在中世纪成为圣像画的主要技法。 丹培拉是英语Tempera的音义,过去有人译为“蛋白画法”是根本错误的,译为“蛋彩”也,不完全准确。因为以蛋液调颜料早已有之,但并不是真的丹培拉。而丹培拉也还包括蛋液以外的其它媒介,窃意这个词目前暂用音译为好。丹培拉不同与古代胶彩的最重要区别在于,它是一种油水交融的乳液(Emilsion)调颜料作画。按一般人印象,水质的东西和油质的东西是不能混合的,其生活中有很多东西,是用某种胶类为乳化剂,通过震荡等机械手段将油水浑成一体。如乳白鱼肝油、洗发液、肥皂和西餐用于拌凉菜的蛋黄“沙拉”油皆是。丹培拉乳液比较多用的是以蛋黄或全蛋为乳化剂,古代画家使用毛

7、刷或打蛋器逐渐打入亚麻仁油和树脂油,成为不再分解的乳状液体后,亦可再加,清水稀释。用它调颜料作画,有速干和宜于细致描绘的特点,且最能保持颜料的鲜艳度,干燥后画面结膜坚固并有一种柔和的光泽。除鸡蛋丹培拉外,尚有水胶丹培拉,干酪素丹培拉多种。由烧色法蜡彩演变的蜡乳膏,亦称乳化蜡,也属于丹培拉系统。丹培拉最大的缺点是在潮湿空气中容易发霉,于是发明用透明漆上光来保护画面的办法,早期使用的是经日晒或熬制变稠的亚麻仁油或核桃油等干燥性油脂,和琥珀或一种叫Copal的硬性树脂制上光油。用这个保护性涂层使画面与空气隔绝以利保存。乔托时代的丹培拉绘画常用淡土绿调子的底色,再用暖调的上光油罩染,即是后世所称的加光

8、,术(Glazing)。这个时代已不是单纯的水性丹培拉,而是混合技术的丹培拉了。,图片,圣母子像 木板上丹培拉材料 78*55厘米 公元12世纪 莫斯科特列洽柯夫画廊 丹培拉技巧在中世纪的西欧几近失传,而在俄国圣像作坊中则一直保存到近代。此幅帖金箔底色彩和谐,木板开裂处可见土绿底色。作画前以土绿或土红预施底色,是当时流行的方法。,妇女侧面像 板上丹培拉 55*35厘米 西柏林国家博物馆藏 是鲍拉郁洛兄弟在1460年绘制的一幅最为动人的肖像。剪影优美,线条疏密有序。丹培拉颜色不易大面积涂匀,此画恰当的利用不匀实而半透明背景与主题形成对照。反而取得既单纯又有变化的效果。,圣母子与天使 局部 丹培拉

9、材料可以稀释画出最透明色,薄涂可画出半透明色,多层则可得平实的色块,大师的作品皆善于利用其间的对比,创造丰富的色调变化。,春 局部 板上丹培拉绘画 全大203*314厘米 弗罗伦斯乌菲齐博物馆藏 丹培拉材料干燥后色层坚固,但如受潮则易发霉,故完成后多用溶有硬树脂的上光油涂刷保护层以利久存。但反复上光或树脂质量不纯也会导致作品昏暗。此作近年经专家洗去陈旧光油显出本来色彩,鲜明有如昨天新绘。从最亮到最暗的色阶跨度也是后世油画及其他画种所不能及。此幅照片暴光照顾了人体上光影变化,而草地则显得黑色一片,原作花叶之间微妙层次无法反映出来。,少女肖像 板上丹培拉绘画 高约70厘米 藏西德法兰克福市美术馆

10、是波提切利小型肖像画的精品。其肖像作品多取朴素之色调而精练于造型。,春 细部 波提切利为丹培拉技巧集大成者,线条与晕染,主体与陪衬,色块的透明与不透明,皆能布置的得体,转变和谐。至于人物表情的刻画,肌肤质感的表达,都显示出其技法空前的巧妙。,圣母加冠 局部 丹培拉材料可以画得颜色稠厚,但也可将乳液用水稀释,画出非常透明的色块和精细的线条。此作造型细腻婉约,色彩绚丽透明,一派庄严华贵气象,充分显示丹培拉技巧和材料特色。,基督受洗 板上丹培拉 168*116厘米 伦敦国家画廊 弗朗西斯卡(1377-1446)是最早提出透视法则的文艺复兴前期大师之一。他的绘画成就在近二十年倍受重视。绝对稳定的构图样

11、式,静止不变的姿态表情以及浮雕式简洁洗练的造型手法,成为不少现代画家竟相研究的对象。,2、 油画的出现与诸大师的艺术特色 单纯用油做绘画媒剂,最晚在拜占廷时代就有人实验。可能因当时制油技术落后,记载说这种画放在烈日下暴晒数月仍不能干燥。美术史家多将活跃于十五世纪处的弗兰德斯画家凡爱克兄弟尊为油画的发明者。其更大可能是他总结了前人多方实验的教训,经过改进而最先找到一种理想的以油脂为主的新绘画媒剂配方。也有不少专家认为他最重要功绩是在油脂中溶入了天然树脂,而使媒剂变得可以行笔流畅和速干。但他这种外号叫黄酱的“布鲁日光油”的制法并无确切记载留传,后人只能根据其作品效果作种种猜测。在包括今日荷兰、比利

12、时的古代弗拉芒地区,地卑而气湿,不适合壁画而主要发展了祭坛画和架上,绘画。拼板祭坛画有两联、三联和多翼好几中规格,形制有大有小。凡爱克传世最重要作品根特祭坛画,三联而两翼反正面皆有画,大小共二十个画面组成,高3.5米。收藏在德累斯顿画廊的圣母子小三联只有33公分高。但不论大小皆刻意求真、不厌琐细而达到穷极物象的程度。在安特卫普博物馆保存有他的一幅未完成的底层画,可以看得出是画在打磨的非常光洁的白色素底上,先用褐色的印第安墨水做特别精细的草稿。赋彩用软毫不见笔触。在人物肌肤部分只用透明色渲染完成,而服装道具等部分则用丹培拉白先加塑造,然后再罩染透明色。因此凡爱克技法与近代油画很不相同,一些技法专

13、家将其归类于结合丹培拉技术的“混合技巧油画”。他传世的作品,历经五百年大都保持完美如初。因此凡爱克技巧,虽然繁难复杂,却被历史证明是最坚固的绘画技术。与凡爱克同时代并技艺齐名的威顿(约1399-1464),是弗拉芒画派另一位领袖,其绘画风格不像凡爱克完全忠实于光影的表达,更突出线条和程式化造型。其后德高斯、梅姆林克、包西、布鲁盖尔父子,普尔布斯等大批弗拉芒画家以及法国的克鲁埃和尚拜涅都是分别继承了他们两人的技法。描画细腻、色彩透明成为整个北方弗拉芒画派的特色。,大臣罗林的礼拜 板上混合技巧油画 66*62厘米 卢浮宫收藏 凡爱克的绘画特点是不厌精详的写实。不同于意大利曼特尼亚等人的几何透视法,

14、她是最早以气层透视法(即虚实关系)来表达空间的。要提醒读者注意的这是件尺寸不大的作品,圣母的头部还不到三公分。,羔羊的崇拜 祭坛画局部 为现存比利时根特市大教堂规模最大的拼板画,三联,两翼正反面有画,由大小二十个画面组成,正面高320公分。画上署名为扬凡爱克与其兄许贝特凡爱克合作经四年时间完成。故史称“凡爱克兄弟”.但经不少专家考证,许贝特是出于假托,可能史无其人. 根特祭坛画为弗拉芒绘画杰作,原作画面众多仅选主体上端几个局部,以见其写实造诣的精绝。玛丽亚的头部.,上帝局部,上帝帽子的细部,阿尔诺菲尼夫妇的婚礼 板上油彩 全大82*60厘米 藏伦敦国家画廊 为凡爱克重要的风俗画作品,因其神乎其

15、技的写实而传为美术史上之佳话。不论人物服装直至背景小件道具皆极尽精微一丝不苟,这也说明凡爱克的油画技法材料与近代油画完全不同。首先它是画在以白垩和胶为涂料的吸收性硬底上,但经反复打磨至十分光滑的程度,落稿也务求精细,底层画仍使用有丹培拉材料.,拜勒的圣母细部 板上混合技巧油画 122*157厘米 (比)布鲁日城克洛宁克博物馆 这幅保存于凡爱克家乡的重要作品,同样可看出他技巧的非凡。凡爱克技法的关键被认为主要是绘画媒剂的改进。以油为绘画媒介的实验,至少在拜占廷时代即有人做过,多因久晒不干或其他弊病而未获成功。一些专家推证,凡爱克最早在稠的核桃油中加入天然树脂,从而使油脂成为透明并速干的媒剂,可以

16、在丹培拉底层画上做反复的釉染。可惜这种外号为“黄酱”的“布鲁日光油”配方并无详细记载留传。,威顿(约1399-1464)为与凡爱克同时而技艺齐名的另一位弗拉芒派大师。他们绘画技法可能大致相同但气质有别,他不像凡爱克那样忠实于自然,而向往深奥神秘的境界,造型突出,用线和程式化的衣褶处理。他的技法同样高超,但因有格式可寻,故比起凡爱克,他的追随与模仿者更多。,基督下架 木板上混合技巧油画 220*260厘米 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藏,基督下架局部,玛利亚头部细部 威顿的手法是程式的,但由于有对生活深入的观察体验,概括的表达同样可以是精深和感人的。有装饰意味的线条与如实的明暗处理也结合的非常协调,毫无生硬之感.。,德国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