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四川大学与华东理工大学第五版思考题答案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7210677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析化学四川大学与华东理工大学第五版思考题答案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分析化学四川大学与华东理工大学第五版思考题答案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分析化学四川大学与华东理工大学第五版思考题答案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分析化学四川大学与华东理工大学第五版思考题答案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分析化学四川大学与华东理工大学第五版思考题答案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分析化学四川大学与华东理工大学第五版思考题答案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析化学四川大学与华东理工大学第五版思考题答案资料(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分析化学思考题:第二章如何减少偶然误差?如何减少系统误差?答: 在一定测定次数范围内,适当增加测定次数,可以减少偶然误差。针对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不同,可采用选择标准方法、进行试剂的提纯和使用校正值等办法加以消除。如选择一种标准方法与所采用的方法作对照试验或选择与试样组成接近的标准试样做对照试验,找出校正值加以校正。对试剂或实验用水是否带入被测成分,或所含杂质是否有干扰,可通过空白试验扣除空白值加以校正。.答:甲的报告是合理的。因为取样时称量结果为2位有效数字,结果最多保留2位有效数字。甲的分析结果是2位有效数字,正确地反映了测量的精确程度;乙的分析结果保留了4位有效数字,人为地夸大了测量的精确

2、程度,不合理。第四章41 1.答:质子理论和电离理论对酸碱的定义不同;电离理论只适用于水溶液,不适用于非水溶液,而质子理论适用于水溶液和非水溶液。5. 答:H3PO4HFHOAc(CH2)6N4H+H2PO4-HCNNH4+HCO3-CO32- NH3CN- (CH2)6N4OAc-F-12.下列各种溶液pH是=7,7还是7,为什么?答:NH4NO3溶液pH7,NH4+ pKa=10-9.26是弱酸; NH4OAc溶液pH=7,pKa(NH4+)pKb(OAc-); Na2SO4 溶液pH=7 , pKa(Na+)pKb(SO42-); 处于大气中的H2O 的pH7,处于大气中的H2O 的溶有

3、C02。42 1.答:可以用酸碱指示剂法和电位滴定法确定酸碱滴定的终点。用酸碱指示剂法确定酸碱滴定的终点,操作简单,不需特殊设备,使用范围广泛;其不足之处是各人的眼睛辨别颜色的能力有差别,不能适用于有色溶液的滴定,对于较弱的酸碱,终点变色不敏锐。 用电位滴定法确定酸碱滴定的终点,需要特殊设备,操作过程较麻烦,但适用于有色溶液的滴定,克服了人为的因素,准确度较高。2.答:酸碱滴定中指示剂的选择原则是使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处于或部分处于滴定的pH突跃范围内;指示剂的变色点等于或接近化学计量点的pH。3.答:根据推算,各种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为2个pH单位,表43所列各种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与推算结果不相符,

4、其原因是人眼辨别各种颜色的敏锐程度不同。4答:(1)CH2ClCOOH,HF,苯酚为酸,其pKa分别为2.86,3.46,9.95。CH2ClCOOH,HF很容易满足cKa10-8的准确滴定条件,故可用NaOH标准溶液直接滴定,以酚酞为指示剂。苯酚的酸性太弱,不能用酸碱滴定法直接测定。羟胺,苯胺为碱,其pKb分别为8.04,9.34, 羟胺只要浓度不是太稀,可以满足cKb10-8的准确滴定条件,故可用HCl标准溶液直接滴定,以甲基橙为指示剂。苯胺的碱性太弱,不能用酸碱滴定法直接测定。(2)CCl3COOH,苯甲酸为酸,其pKa分别为0.64和4.21,很容易满足cKa10-8的准确滴定条件,故

5、可用NaOH标准溶液直接滴定,以酚酞为指示剂。吡啶,六亚甲基四胺为碱,其pKb分别为8.77和8.85,不能满足cKb10-8的准确滴定条件,故不能用酸碱滴定法直接测定。6.突跃数指示剂H2S041酚酞,甲基橙等H2S032Sp1甲基橙, Sp2酚酞H2C2041酚酞H2C031酚酞H3P042Sp1甲基橙, Sp2酚酞8.答:因为醋酸的pKa为4.74,满足cKa10-8的准确滴定条件,故可用NaOH标准溶液直接滴定;硼酸的pKa为9.24,不满足cKa10-8的准确滴定条件,故9答:硼砂溶于水的反应为:B4O72- + 5H2O2H2BO3- + 2H3BO3 H2BO3-是H3BO3的共

6、轭碱,故H2BO3-的pKb=14-9.24=4.76,它是一个中强碱,可以满足cKb10-8的准确滴定条件,故可用HCl标准溶液直接滴定。蚁酸钠是蚁酸的共轭碱,pKb=14-3.74=10.26,Kb很小,不能满足cKb10-8的准确滴定条件,故不可用HCl标准溶液直接滴定。43 1答:NaOH标准溶液如吸收了空气中的CO2,会变为Na2CO3,当用酚酞指示终点时,Na2CO3与强酸只能反应到NaHCO3,相当于多消耗了NaOH标准溶液,此时,测定强酸的浓度偏高。如用甲基橙指示终点时,NaOH标准溶液中的Na2CO3可与强酸反应生成CO2和水,此时对测定结果的准确度无影响。2答:当测定某一弱

7、酸浓度时,只能使用酚酞指示终点,故测定弱酸的浓度偏高。4 答:(1) Na2C03应在270烘干,当用110烘过的Na2C03作基准物时,Na2C03中可能有一些水分,滴定时消耗HCl溶液减少,使标定HCl溶液浓度偏高。(2)当空气相对湿度小于39%时,硼砂容易失去结晶水,故用在相对湿度为30的容器中保存的硼砂标定HCl溶液浓度时,会使标定HCl溶液浓度偏低。5答:在用过量H2SO4吸收NH3时,H2SO4的量要准确计量,需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过量H2SO4,用甲基红作指示剂;用H3B03吸收NH3时,H3B03的量无须准确计量,只要过量即可。生成的H2B03-要用HCl标准溶液滴定。6.答

8、:(1)硼酸+硼砂 用HCl标准溶液滴定,以MR为指示剂,滴定其中的硼砂,再加入甘露醇,使H3BO3强化,用NaOH滴定,以PP为指示剂。(2)HCl+NH4Cl 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以MR为指示剂,滴定其中的HCl。再用甲醛法测定NH4Cl,以PP为指示剂。(3)NH3H20+NH4Cl 用HCI标准溶液滴定NH3H20,以甲基红为指示剂,测NH3H20量;再继续加过量甲醛后用NaOH滴定,用酚酞作指示剂,测得二者合量。7.答:移取碱液25.00mL,加12滴酚酞,用HCl标准溶液滴定至红色变为无色,记下消耗的HCl标准溶液的体积V1mL,在上述溶液中再加12滴甲基橙指示剂,继续用HCl

9、溶液滴定,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橙色,即为终点,记下消耗的HCl溶液的体积V2mL。根据V1与V2的大小可判断混合碱的组成。(1) V1= V2时,组成为Na2C03 c(Na2C03)=(2) V1=0,V20时,组成为NaHC03 c(NaHC03)=(3)V2=0,V10时,组成为Na0H c(Na0H)=(4)V1V2时,组成为Na2C03和Na0H c(Na0H)= c(Na2C03)=(5)V1V2时,组成为Na2C03和NaHC03 c(NaHC03)= c(Na2C03) =第五章2答:(1):稳定常数所表现的环境为只存在着主反应,大小只与温度有关;而条件稳定常数表现的环境存在着诸

10、多副反应。更符合实际情况。(2):因为副反应对主反应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要引用条件稳定常数来反映(描述)这些副反应对主反应的影响程度。3答:(1):用缓冲溶液控制适当的酸度,使EDTA的酸效应不致太大, 否则,主反应不能反应完全;另一方面,使金属离子稳定存在于溶液中,不致因羟基配位效应而沉淀,导致无法滴定。(2):选择滴定时的pH时,既要考虑酸效应,又要考虑羟基配位效应,从而选出最合适的pH范围。4答:原理是:金属指示剂是一些有机配位剂,可与金属离子形成有色配合物,其颜色与游离指示剂不同,因而能指示滴定过程中金属离子浓度的变化情况。5答:(1)只有限定适宜的pH,指示剂与金属离子配合物颜色

11、的变化才显著。(2)同一种指示剂用于不同金属离子滴定时,不同金属离子和指示剂配位的KMIn不同,必须调整pH使pKMIn落在滴定突跃范围之内。造成适宜的pH条件也不一定相同。7M和N 的金属配合物的稳定性常数差值lgk5时即可。8 答:(1):配位掩蔽法,其适用场合为:a:干扰离子与掩蔽剂形成的配合物远比与EDTA形成的配合物稳定,且形成的配合物应为无色或浅色的,不影响终点的判断。b:掩蔽剂不与待测离子配位,即使形成配合物,其稳定性也应远小于待测离子与EDTA配合物的稳定性。(2):沉淀滴定法,其使用场合为:a:生成的沉淀物溶解度要小,使反应完全。b:生成的沉淀物是无色或浅色致密的,最好是晶行

12、沉淀,其吸附能力很弱。(3):氧化还原掩蔽法,其使用场合为:干扰离子的氧化性或还原性较强,可用还原剂(如:坏血酸,羟胺,联胺,硫脲,半胱氨等)和氧化剂(如铬离子)使之变成不同价态的与EDTA配合物稳定常数较低的离子。14答:这样做是为了防止铝离子水解而形成多核羟基配合物,进而无法使滴定准确进行。第六章1. 答:(1) 在能斯特方程中,是用离子的活度而非离子的浓度计算可逆氧化还原电对的电位。实际上通常知道的是离子的浓度而不是活度,往往忽略溶液中离子强度的影响,以浓度代替活度进行计算。但实际上,溶液浓度较大时,溶液中离子强度不可忽略,且溶液组成的改变(即有副反应发生)也会影响电极的电对电位,为考虑

13、此两种因素的影响,引入了条件电极电位。(2) 副反应:加入和氧化态产生副反应(配位反应或沉淀反应)的物质,使电对电极电位减小;加入和还原态产生副反应(配位反应或沉淀反应)的物质,使电对电极电位增加。另外有H+或OH-参加的氧化还原半反应,酸度影响电极电位,影响结果视具体情况而定。离子强度的影响与副反应相比一般可忽略。2. 答:金属银浸于1 mol.L-1 HCl溶液中产生AgCl沉淀。 在1 mol.L-1 HCl溶液中 在1molL-1 HCl中, ,故银还原器(金属银浸于1 mol.L-1 HCl溶液中)只能还原Fe3+而不能还原Ti()。3. 答:(1) 根据条件平衡常数判断,若滴定允许

14、误差为0.1%,要求lgK3(n1+ n2),即(E10,E20,)n / 0.0593(n1+ n2),n为n1,n2的最小公倍,则n1 = n2 =1, lgK3(1+1)6, E10E200.35Vn1 =1, n2 =2,lgK 3(1+2)9, E10E200.27V; n1= n2 =2, lgK3(1+1)6, E10 E200.18V (E0=jq)(2) 不一定。虽然K很大,但如果反应不能以一定的化学计量关系或反应的速率很慢,都不能用于氧化还原滴定中。4. 答: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有反应物的浓度, 温度, 催化剂, 诱导作用;增加反应物的浓度,或升高溶液的温度,或加

15、入正催化剂,或有诱导反应存在等都可加速反应的完成。5. 解释下列现象:(1)答:jq(Cl2/Cl-)1.358 V,jq(Br2/Br-) 1.08 V,jq(I2/I-)0.535 V,滴加氯水,I2先析出,故CCl4层为紫色;若继续滴加氯水,I浓度逐渐减小, I2/I- 电对的电极电位增加,当增加到与Br2/Br- 电对电极电位相等时,Cl2同时氧化Br-和I-,Br2和I2一起析出,CCl4层呈红褐色。(2) 答:当I浓度较大时, 2 Cu 4 I 2 CuI I2 反应生成沉淀,使Cu+降低,则jq( Cu2+/Cu+)增加,使jq(I2/2I) jq(Cu2+/Cu+),反应向右进行。(3) 答:在反应MnO42- + 5 C2O42- + 16 H+ 2 Mn2+ +10 CO2 + 8 H2O中,Mn2+起催化作用,反应刚开始,Mn2+少,随着Mn2+浓度的增加,使反应速度加快,故KMnO4溶液的红色褪去的速度由慢到快。(4) 答:在反应5 Fe2+ + MnO4- + 8 H+ 5 Fe3+ + Mn2+ + 4 H2O中,有Mn() 、Mn()、M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