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基本精神及其时代价值(2)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210189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1.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儒家基本精神及其时代价值(2)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儒家基本精神及其时代价值(2)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儒家基本精神及其时代价值(2)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儒家基本精神及其时代价值(2)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儒家基本精神及其时代价值(2)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儒家基本精神及其时代价值(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儒家基本精神及其时代价值(2)(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仁与修身 儒家基本精神及其时代价值 中共德阳市委党校 潘宗保,孔子和儒家思想的很多观点方法,对人类文明思想宝库有很大的贡献,提出了很多基本观念,如“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集中代表中国传统文化重要部分,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习近平主席在孔子研究院座谈会上的讲话,引言:为什么要弘扬传统文化?,引言:为什么要弘扬传统文化?,中国文化:1.以生命为中心的宇宙观 2.以价值为中心的人生观 3.向着超越界开放,文化:异于自然, 形成传统,自为中心, 兴盛衰亡,了解文化的三层次,1.器物: 厚生,经济与科技(必要的) 2.制度: 利用,规范与法律(需要的) 3.理念: 正德,理想与理念(重要的

2、),引言:为什么要弘扬传统文化?,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作用:回应我是谁? 提升道德 净化心灵 修炼君子人格,引言:为什么要弘扬传统文化?,1、纠正实用主义把人当作工具的倾向,“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 荀子王霸,引言:为什么要弘扬传统文化?,2、防止欲望的膨胀,引言:为什么要弘扬传统文化?,3、根治意义的缺失、丧失了自我 、价值虚无的困境,社会规范 宗教 良知,引言:为什么要弘扬传统文化?,一、儒家的基本特征与精神 (一)儒家的基本特征,1、尊重传统,过去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一)儒家的基本特征 2、重视

3、教育,未来,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人才 人格 人文 善答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礼记 学记)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论语 述而),有教无类,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一)儒家的基本特征 3、关怀社会,颜渊、季路侍。 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4、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一)儒家的基本特征 3、关怀社会,(二)儒家的内在精神 1、人文主义,“伤人乎?不问马”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二)儒家内在精神 2、肯定人皆可以成为君子(推而至于圣人),人格平等与人格尊严 孟子:“人皆可以为尧舜”,天上纷纷掉饲料, 一天到晚睡大觉, 天下人人都爱猪, 所有屠夫都死掉。,人,动物,区别?,猪的理想,当下,以位,则子君也,我臣也,何敢与君友也?以德,则子事我者也,奚可以与我友?(孟子 万章下)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孟子 离娄下),(二)儒家内在精神 2、

5、肯定人皆可以成为君子(推而至于圣人),(二)儒家内在精神 3、肯定人皆应该成为君子(推而至于圣人),捍卫自己的人格独立和人格尊严。 孔子:“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二)儒家内在精神,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二)儒家内在精神,4、肯定人在成为君子时,也将使相关人成为君子(指人格趋于完美而言),(二)儒家内在精神,人

6、能弘道,非道弘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梁惠王上) 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不仁者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孟子 尽心下)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 尽心上),(二)儒家内在精神 推己及人,“推己及物,推物及人,将心比心,以己度人”。 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二)儒家内在精神,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浮游于海”。,(二)儒家内在精神,二、儒家的核心理念“仁”之简析,郭店竹简: 吾道一以贯之 说文解字:仁:从人,从二。 礼记郑玄注:相人偶 仁者爱人 推自爱之心以爱人 爱有差等 克

7、己复礼归仁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天地一体之仁 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述而,二、儒家的核心理念“仁”之简析,仁之情理基础,二、儒家的核心理念“仁”之简析,人之异于禽兽者几稀。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孟子 离娄上)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孟子 告子上),仁之情理基础,二、儒家的核心理念“仁”之简析,孟子进一步阐述道:“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尽心章句上) 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

8、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仁之情理基础,二、儒家的核心理念“仁”之简析,儒家的核心思想,仁 礼,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 “ 仁” 与“礼”,通权达变,可以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以适道,未可与立;可以立,未可与权。(论语 子罕) 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孟子 离娄上),礼是用来诱导人心 礼体现于外表 礼表现天地间的秩序 规定差别相互敬重,乐是用来调和情感 乐由内心产生 乐表现天地间的和谐 影响人心相互亲近,影响人的内心,端正人的行为,礼 乐,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

9、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三不猿,“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仁 孝,孝道:命中注定,出于天性,仁 孝,庄子说:“子之爱亲,命也,不可解于心。”庄子人间世) 孔子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10、孟子以舜做例子,“人悦之、好色、富贵,无足以解忧者: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孟子万章上),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论语 阳货) 曾子曰:“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论语 学而),仁 孝,孔子论孝:事亲,在于一心之诚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仁 孝,“人生三乐”,父母俱在,兄弟平安;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有事做 有苦受 有人爱,仁 孝,仁爱:从“亲亲”开始,中庸:“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仁的推延: 1、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孔子家语、礼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

11、人之幼。(孟子) 2、泛爱众 。(论语) 3、仁爱及于鸟兽。(孔子家语)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论语),修己孝亲仁民爱物,仁爱:从“亲亲”开始,推己及人 由内而外 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忠恕:推己及人,曾子曰:“夫子之 道,忠恕而已矣!”,忠:尽已 恕:推己,论语宪问:子曰: “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 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 姓,尧、舜其犹病诸。”,仁爱:从“亲亲”开始,从家庭伦理到政治伦理,论语为政: 或谓孔子曰: “子奚不为政?” 子曰:“书云: 孝乎惟孝,友于 兄弟,施于有政。 是亦为政,奚其为 为政?”,孔子家语哀公问政: 孔子曰:“立爱自亲始, 教民睦也

12、;立敬自长始, 教民顺也。教之慈睦, 而民贵有亲;教以敬, 而民贵用命。民既孝于 亲,又顺以听命,措诸 天下,无所不可。”,仁爱:从“亲亲”开始,四维(礼、义、廉、耻) 五常(仁、义、礼、智、信) 四字(忠、孝、节、义) 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三、儒家的时代价值 1、提供思想资源,中国的传统道德,道 德,行为准则、规范,个人认知、表现,外:社会道德原则规范,内:真诚,儒家讲“仁”,从“真诚”开始,不虚伪,不掩饰,犹如赤子之心。 “仁”的第二要求是“主动”。“为仁由己,而由人乎?”,仁爱:从“亲亲”开始,庄子曾经概括孔子周游列国的情形说:“再逐于吾,削迹于卫,伐树于宋,穷于商周,围于陈

13、蔡,杀夫子者无罪,藉夫子者无禁。” 一“破山中贼” ,二“破心中贼” 王阳明的话就是答案:“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三、儒家的时代价值 3、修身:成就完美人格,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存心养性:塑造道德人格,中国在21世纪的发展变化取决于三个条件: 一是中国的下一代有没有信仰; 二是中国的下一代有没有责任感; 三是中国的下一代能否实现廉政。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三、儒家的时代价值 2、培养责任意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 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 所先后,则近道矣。,三、儒家的时代价值 3、

14、修身:成就完美人格,陆九渊堂堂地做个人,陆九渊说:若某则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 如何“堂堂地做个人”呢? 人性向善,引发真诚的力量 择善固执 第一在道义面前,有骨气 第二在责任面前,有勇气 止于至善 善是人与人之间关系适当的实现 内心感受要真诚 对方期许要沟通 社会规范要遵守,三、儒家的时代价值 3、修身:成就完美人格,曾点: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 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 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论语先进,曾点之乐,闲邪存其诚:防范邪恶以保存自己的真诚 修辞立其诚:修饰言辞以建立自己的真诚,3、修身:成就完美人格,3、修身:成就完美人格,(1)到艰

15、苦的环境中自觉地锻炼自己。 孟子:“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空乏 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大禹,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出自司马迁报任安书。,周文王,司马迁,(2)节制自己的物质欲望。 孟子:“养心莫善于寡欲”。,3、修身:成就完美人格,思考:怎样才算成功的人生? 高:官职、名望、学位 富:房子、车子、票子 帅:青春、健康、魅力 幸福,3、修身:成就完美人格,(2)节制自己的物质欲望。 孟子:“养心莫善于寡欲”。,“葱汤麦饭两相宜, 葱补丹田麦疗饥; 莫谓此中滋味薄,

16、 前村还有未饮时”。 zhuxi,(2)节制自己的物质欲望。 孟子:“养心莫善于寡欲”。,梁启超说:人之奴隶我,不足畏也,而莫痛于自奴隶于人;自奴隶于人,犹不足畏也,而莫惨于我奴隶于我。 梁启超在论自由一文中说,人有“真自由”,有“伪自由”。什么是真自由?心灵的自由才是真自由。身体能够自主,心灵却不得自由,只是“伪自由”。 释放心奴要点有四: 其一,“勿为古人之奴隶” 其二,“勿为世俗之奴隶” 其三,“勿为境遇之奴隶” 其四,“勿为情欲之奴隶”,释放心奴,获真自由,(3)慎独 :加强自我反省,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3、修身:成就完美人格,“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