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名人学习方法范文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107208052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7.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名人学习方法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年名人学习方法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年名人学习方法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9年名人学习方法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9年名人学习方法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名人学习方法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名人学习方法范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人学习方法范文 一、毛泽东读书笔记六式 毛泽东从青年时代起就笃志嗜学,博览群书,孜孜不倦.他常说读书要注重四多,即多读、多写、多想,多问.这里说的多写是指多做读书笔记.他做读书笔记,坚持不辍,内容广泛而精要,形式活泼而多样,确实是人们特别是中学生学习做读书笔记的楷模. 1.摘录式 毛泽东在青年时代听老师讲课就认真地写课堂笔记,称为讲堂录;在自修时也写读书笔记,称为读书录,包括抄录全篇文章和摘录精彩内容等.这类笔记本共有好几网篮,可增大都散失了,现存的只有一本,其中一半是抄屈原的离骚九歌,一半是讲堂录.长期来毛泽东一直保持着写这种读书笔记的习惯.他边抄边研究,把读书、抄录和探讨密切地结合起来.

2、例如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对哲学家艾思奇的哲学与生活摘录了3000字左右. 他特地写信给艾思奇说:你的哲学与生活是你的著作中更深刻的书,我读了得益很多,抄录了一些,送请一看,是否有抄错.其中有一些疑点(不是基本的不同),请你再考虑一下 2.符号式 毛泽东读书常常用各种符号画在书上,以标明自己的褒贬见解.他在读德国鲍尔生著、蔡元培译的伦理学原理时,逐字逐句用毛笔标上圈、点、单杠、双杠、叉等符号.在读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华考|zk168哥达纲领批判列宁选集国家与革命、列宁关于辩证法的笔记等重要著作时,不少段落、章节都作了圈点、勾划等标记.他很长时期一直在阅读的一套线装二十四史,850册每册都有他留点、勾划

3、的标记.这些符合同样是他读书的心得体会. 3.批注式 毛泽东在读10万多字的论理学原理一书时,用工整的小楷写在页边、行间的批语就有12100多字.他在读辩证法唯物论教程的两个版本时,写在书眉和空白处的批语达13000字,既有对原著的扼要概括,又有赞同的评语,更有联系中国革命实际对某些观点的引申、发挥,都是精辟之论.他读了旧唐书,在李义府传杨再恩传刘幽求传的页边写道:李义府笑里藏刀,杨再恩是佞人,刘幽求能伸不能屈.真是言简意赅,鞭辟入显. 4.日记式 1937年毛泽东反复精读了李达的会关系社会学大纲,很高兴,认为这是中国人自己写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他在读书日记的第一篇写道20年没有写过

4、日记了,今天再来开始,为了督促自己研究一点学问.看李达的社会学大纲,1月7日至昨天看完第一篇,唯物辩证法,从l385页.今天开始看第二篇,当作科学看的历史唯物论,387416.从此以后,他每日认真记了读书进度. 5.纠谬式 毛泽东对书中的谬误,包括错误的观点或引用不当的材料等也用笔记形式改正.例如新唐书徐有功传说命系庖厨,何足惜哉,毛泽东指出这种说法不恰当,认为历史上的志士仁人以身殉志,不亦伟乎南史孔靖传说十岁便能为盗,长大何所不为,毛泽东指出此说不对,十岁为盗,长大不一定为盗,可惜这种形而上学的推论,今天也还有之.在辨证唯物论教程旁批中,他用这种说法是不对的等指出了其中的不正确处.毛泽东读书

5、非常认真、仔细,即使对错误的字和标点,也决不放过,而是一纠正.如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础一书中把四分五裂错排为四分五烈,他就予以改正.这些都说明他治学的严谨和攻读的刻苦. 6.评荐式 毛泽东每读到具有现实意义的精彩篇章,总是热心向全党或党的领导干部介绍推荐,有时还写了书评.例如;50年代,他读了三国志张鲁传郭嘉传,就向党内推荐.为鲁传写了400多字的书评,深刻地指出,同全世界一样,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阶段斗争史.在推荐郭嘉传时,他希望领导干部读后得到启迪,讲话.办事一定要多思多谋,不要草率武断.1965年,他读了后汉书中的黄琼传、李因传,觉得很值得一读,批了送刘、周、邓、彭一阅、送陈毅同志一阅.有关

6、同志都及时地认真阅读了.这对全党的读书风气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二、鲁迅记忆六法 1.心到、眼到、口到 少年鲁迅在三味书屋读书时,制作了一张小巧精美的书签,上面有读书三到,心到、眼到、口到10个工整的小楷字.然后鲁迅把它夹在要背诵的书里,每读一遍就盖住书签上的一个字.等到把书签上的10个小楷字盖完,也就把书全背下来了.他说:朗习一字,当识形音义三,口育耳闻其言,目察其形,心通其义,三识并用,一字之功乃全. 2.读读、写写、记记 尔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字典.鲁迅先生为了认识、记忆这部字典中的生僻字,他从康熙字典上摘抄生僻宇订成一小本,为自己经常查阅,运用这些字提供了方便. 3.博采众家之长 鲁迅先

7、生年轻的时候,除了读规定的功课之外,有关天文地理、花鸟虫鱼的书,无一不读.他说,读书必须如蜜蜂一样,采集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来蜜来;倘若停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另外,他还主张:书在千里,不管它,总要拿来翻一下,或者是看一下序目,或者读几页内容.他认为博览群书应是;不专看一家之书,而博采众家之长;不但看本专业的书,也要看本专业以外的书;不只看自己愿意看的书,也要看自己不愿意看的书,包括论战对手的书;不专看本国书,也看外国书,以便得到更多的启发. 4先容易后困难 鲁迅先生说:读书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那个地方,那么,无论看多久都不会懂的.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都明白的.也

8、就是说,读书要先易后难,才不至于钻进死胡同.书读多了,知识面扩大了,理解力自然就提高了,以前碰到的疑问也就迎刃而解了. 5.边读边思边问 鲁迅先生拿到一本书,总是先大体了解一下书的结构和内容,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书的内容实际给自己提出很多问题,如:书上写些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自己对这个题目又该怎样写?等等.这样,边读边思边问,逐渐深入,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6.剪贴批注积累 鲁迅先生非常重视积累资料,他的剪报册贴得整整齐齐,分类严明,而且每页上都有他简要的批注.鲁迅在1928年到1933年的剪报,多数是有关国某党反动派摧残进步文化的消息报告和他本人的文章.鲁迅曾运用这些剪报,写过不少犀利的文章.鲁迅的肖伯纳在上海一书从封面到内容,都是用剪报编选和剪报图案画拼成的. ight:150%;color:rgb(0,0,0);font-size:14.0000pt;mso-font-kerning:0.0000p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