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云廷城市经济学第八章城市劳动经济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207217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PPT 页数:81 大小:5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冯云廷城市经济学第八章城市劳动经济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冯云廷城市经济学第八章城市劳动经济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冯云廷城市经济学第八章城市劳动经济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冯云廷城市经济学第八章城市劳动经济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冯云廷城市经济学第八章城市劳动经济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冯云廷城市经济学第八章城市劳动经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冯云廷城市经济学第八章城市劳动经济(8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 市 经 济 学,张永 主讲,第八章 城市劳动经济,第一节 劳动力的迁移 第二节 城市劳动力市场 第三节 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与弹性就业 第四节 城市劳动就业与失业治理,第一节 劳动力的迁移,一、劳动力迁移的动机 人迁移出于什么样的动机? 工作调动 上学 婚丧嫁娶 搬家 当兵 把人口的流动,迁移放在劳动力市场上来分析,看为什么频繁发生迁移?(包括工作岗位的变动,单位的变动,工作地点的变动等),为什么人口要迁移,人力资本投资:只有转入地区的预期收益超过原区位的初始收益且至少能弥补转移费用,才具有经济可行性。即预期收益转移费用+机会成本 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迁移,成本收益分析方法 成本: 直接成本(货币

2、成本:交通费用、必要的教育培训费等;非货币成本:心理成本) 机会成本(货币、非货币) 收益:货币收益和非货币收益 货币收益:收入差距 非货币收益:稳定的生活、风险更低的职业、对新居住地的心理满足感等,迁移决策的人力资本模型,迁移决策的人力资本模型,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其中, 净收益的现值; 新工作获得的报酬; 旧工作获得的报酬; 新工作预期的时间长度;C迁移带来的直接和间接货币成本;Z迁移带来的净心理成本;i利率。,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迁移,理性迁移者的迁移决策通常满足下列条件: 根据迁入地的就业机会和地理区位条件进行选择来实现个人(家庭)效用最大化; 迁移者利用可以获得的信息对不同的迁移地点进行排

3、序; 迁移者对不同迁入地的排序上具有传递性。,个人(家庭)迁移决策模式模型的一般化,效用比较 y表示预期收入,h表示工作时间,c表示迁移成本,a表示地理区位条件,下标0代表原住地,i代表迁入地 收入差距、地理区位、风险分散等因素都可以纳入效用函数 当迁移者发生迁移时,迁入地效用与迁出地的效用之差必然大于零,迁移理论,(1)刘易斯模型 (2)托达罗模型,理论模型:(1)刘易斯模型,假设: 二元经济:传统农业部门、现代化工业部门,传统部门以农业部门为代表,生产投入要素:劳动、土地和技术(以传统经验为基础的简单技术) 受土地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制约(古典经济学中的李嘉图定律) 农业人口在达到某个极限之前

4、,具有持续增长的性质,但不可能降低到最低生存费用水平以下(马尔萨斯人口理论) 人均收入低水平均衡陷阱:存在大量边际生产率近于零的剩余劳动力 维持自身生存需要的部门,现代部门以工业部门为代表,利润最大化 受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制约 部分利润用于储蓄和投资 存在持续的技术进步 就业水平由新古典原则决定 总之,现代部门中的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受短期内劳动和资本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制约。资本家将他们获得的大部分利润用于储蓄和投资。工业部门存在持续的技术进步,劳动生产力迅速提高。在完全竞争假设条件下,现代工业部门的就业水平和生产量由劳动边际生产力等于实际工资水平的交点所决定。,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贫困的根源在于庞

5、大的农业部门中劳动人口相对于土地资源过剩,一部分劳动力处于隐蔽失业状态。 只有使劳动力达到充分就业,才能提高整个经济的人均产出水平。 因此,解决充分就业的条件,就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起飞的条件。,二元经济发展的机制劳动力转移,1、传统部门内部无法找到能够使经济实现起飞的条件。 第一,在传统部门内部,以传统的、自给性农业为主的产业,大量使用的是土地等非再生性资源或非再生性资本,其规模不可能像人口那样持续扩大,因此,持续增加的人口势必对它们形成不可逆转的巨大压力,并造成整个经济收益递减的趋势。 第二,以传统经验积累为基础的技术进步,也由于其变化的极其缓慢,而远远不足以抵消人口对有限的资源压力所形成

6、的收益递减趋势。,2、经济起飞的条件之一:建立和扩大以现代工业部门 第一、现代工业部门大量使用的是诸如厂房、设备等再生性生产资源,其规模随着生产的发展和资本积累不断扩大,扩大的速度可以超过甚至远远超过人口增长。这意味着现代经济内部就业人口将拥有越来越多的生产资源并与之相互作用。 第二、以现代科学的发展为基础的生产技术的开发,给现代化经济的技术基础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技术进步带来的经济增长可以超过人口增长的趋势。,二元经济发展的机制劳动力转移,3.劳动力从传统部门向现代部门转移 二元经济发展的出路在于通过建立和扩大现代工业部门,将处于隐蔽失业状态的传统农业部门劳动力转移到大量使用再生性生产资源

7、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工业部门,收益递增才能取代收益递减成为整个经济的发展趋势。只有当传统部门的隐蔽失业或不充分就业劳动力得到充分就业,发展中国家才能摆脱贫困,实现经济起飞。,二元经济发展的机制劳动力转移,现代部门发展分析之一:实际工资和劳动无限供给,在二元经济结构中,现代部门的工资水平是由传统部门的收入水平决定 传统部门收入由什么决定?为什么?,传统部门的平均收入等于维持生存所需要的最低费用 因为在传统部门中,一方面存在李嘉图的土地收益递减规律,另一方面又存在马尔萨斯人口规律,只要人均收入水平超过维持最低生存费用水平就会刺激人口的增长。结果,传统部门在人均收入等于最低生存费用水平上达到均衡。,现代

8、部门的实际工资水平比维持生存部门的平均收入要高出30-50% 第一,城市生活费用比农村高,城市居民要支付较高的水费、房租和交通费等。 第二,从农村流入城市就业的劳动力需要部分收入来弥补心理上的不适应或心理成本,即从自由、散漫的工作和生活转变为节奏高、受约束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所引起的不适应。 第三,引诱劳动力从农村进入城市的需要。 第四,城市工业部门工会力量的作用使得工资水平上升。,发展中国家工业扩张中的劳动力供给是无限的 一方面,传统部门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劳动力的供给远远超过了劳动力的需求; 另一方面现代部门工资水平超过传统部门的收入水平。 因此,工业部门部门可以雇佣到扩张过程中需要的劳动力

9、。,现代部门发展分析之一:资本积累和二元经济发展过程,工业部门对劳动力的需求或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约束来自于资本积累。 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下和资本劳动比率条件下,工业部门吸收的劳动就业量决定于资本积累水平,资本积累量越多,工业部门创造的就业机会就越多。 只要剩余劳动力还存在,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就保持不变,更多的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给资本家带来更多的利润收入,D1(K1),D2(K2),D3(K3),工资率,劳动力,Wu,Wa,S,B,这一过程表明,由传统部门的低收入决定的现代部门的低工资为现代部门高增长提供了条件,随着这一过程的推进,当一个经济到达剩余劳动力全部被吸收的转折点,进入第二发展阶段

10、。 当一个经济到达第二发展阶段后,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状况已经不存在,劳动与资本一样,成为稀缺的投入要素 。资本积累过程中,工资不再固定不变。随着整个现代经济对劳动力需求增加,实际工资将开始上升,农业部门必须按照劳动边际生产力支付工资,才能形成对劳动力的吸引力,与现代部门竞争获得所需要的劳动力。,刘易斯模型含义,城市工业部门能够以一个固定水平的工资从农业中获得任何数量的劳动力 农业工资水平决定了工业部门工资的下限 经济发展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劳动力无限供给阶段,资本积累是经济发展和劳动力转移的惟一推动力 当所有农业剩余劳动力都转移到工业中时,经济发展进入第二阶段,这一阶段所有生产要素都是稀缺

11、的,工资不再固定,而是随劳动力市场供求而变化,批评:,许多人指出,农业劳动的边际生产力接近或等于零的观点很难令人接受。许多经验表明农业劳动的边际生产力是正数。 仅关注现代工业的扩张,而不考虑农业的发展。尽管有一部分劳动力的生产率低于平均水平,但当这部分劳动力完全转移到工业部门后,农业的总产量必定会减少,最终影响工业的发展。 资本与劳动比率不变的假设,以及城市充分就业的假设与现实不符,(2)托达罗模型,产生背景: 20世纪60年代后期,由于乡城人口迁移的速度和规模大超过了城市工业的吸纳能力,城市失业问题越来越严重。一些经济学家开始批评旧的迁移理论,指出不受控制的迁移不仅不能刺激经济增长,反而会加

12、剧农村和城市之间的不平衡,恶化城市失业问题,从而影响经济的发展。,托达罗在刘易斯两部门基础上提出失业的概念,纳入模型 迁移动机: 迁移决策取决于潜在迁移者对预期收入的估计 预期收入取决于:当前城市工资水平和在城市现代部门就业的概率 就业概率取决于城市失业率,托达罗模型,假设: 农村劳动力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不存在剩余劳动力 城市工资水平被人为地固定在劳动力市场出清的水平之上,城市存在失业,QA,QM,A,A,M,M,E,LA*,WA*,WM*,WM0,WA*,LM,WA,q,Z,LA,托达罗模型不仅解释了城市失业的原因,还解释了尽管城市存在着高失业,但劳动力仍然持续不断向城市迁移这种现象的合理性

13、 政策含义: 发展中国家应当尽量减轻城乡经济机会不均等的现象,否则,过量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不仅会引起许多城市中的社会经济问题,还将造成农村劳动力不足。 如果仍然按照传统的解决城市失业问题的办法,在创造城市就业机会的同时,不努力提高农村收入和增进农村就业机会,就会出现一种离奇现象,即更多的城市就业带来更高水平的城市失业,三元经济模型,哈里斯托达罗模型 为城市正规部门的就业比例, 代表城市正规部门的工资, 分别代表城市非正规部门和农业部门的工资,二、城市化、劳动力需求与迁移,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大规模迁移的现象,归根结底是由于城市劳动力的需求增长比农村快。 城市产业对劳动力需求的过程,也就是城市化

14、对劳动力的需求过程。 人口迁移是城市经济发展的结果,人口迁移增加了城市劳动力供给、促进了人力资源集中,就业和创业的增加进一步吸引了投资,增加了消费,对城市经济发展带来乘数式连锁性的推动,我国人口迁移方式尽管表现出多样性,包括随机性直接迁移(从农村直接迁入大城市)、链式迁移(通过亲戚、朋友等介绍迁入各级城市)、递进式迁移(从农村迁入小城镇再迁入小城市、中等城市和大城市)、有组织性迁移(政府主导下的具有相当规模的人口迁移)和强迫性迁移(因拆迁等原因而不得不进行的非意愿性迁移)等,但主要还是表现为链式迁移。因此,我国人口迁移在空间上表现出较强的地域性,即特定迁入目的地的迁移人口主要来自附近特定的若干

15、省份或特定迁出地的迁移人口主要流人到特定的地区。,三、就业机会与u字形往返现象,当城市劳动力需求增大时,城市中的工资没有提高或相对的低增长就能够容易地扩大雇佣。也就是说,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从事低收入工作的劳动者,看到城市就业机会的增大会迁移而来。城市中劳动力需求的增大,会使农村中的劳动力供给减少,使农村的工资上升,从而将会促使工农间的收入差别缩小。在这里,不是由于收入差别的的增大而引起劳动力迁移,而是由于劳动力迁移成为可能才是收入差别减少。,根据托达罗模型,农村劳动力是否向城市迁移,取决于在他们考虑到在城市找到工作机会的可能性大小之后,在农村能够挣到的收入与在城市能够挣到的收入之间的差别大小。其

16、他的劳动力迁移模型没有考虑到城市失业问题,所以流动劳动力不会担心找不到工作而遭受到任何的损失。托达罗看到了大量发展中国家存在劳动力大量流入城市而城市中又存在大量失业的现实情况,因此,他认为由于城市失业的存在,劳动力从农村迁移到城市不仅受城市与农村收入差距所决定,同时受到劳动力进入城市后能够获得就业岗位的机会或概率所决定。,U字形往返是阶段性迁移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实际上,农村劳动力往返于城市与农村之间是不得已的选择。劳动力迁移被分割成两个过程,并且这两个过程预期不能同时完成,即潜在的迁移者没有获得城市永久居住权和稳定就业权的预期。因此,农村劳动力的迁移决策不是永久性的。这是导致中国劳动力迁移中的一系列特点,包括劳动力迁移的循反往复,呈现出“钟摆式”的流动模式,多次性、季节性和回迁性。,在总结了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迁移一般规律后,斯塔克认为,导致外出劳动力回迁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可能是由于外出的迁移者找不到收入足够高的工作,因此无法在迁移地生存下去;其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