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八位儒学大家的优秀学习方法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107206511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0.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八位儒学大家的优秀学习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年八位儒学大家的优秀学习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年八位儒学大家的优秀学习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年八位儒学大家的优秀学习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年八位儒学大家的优秀学习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八位儒学大家的优秀学习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八位儒学大家的优秀学习方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位儒学大家的优秀学习方法 又是一年开学季!对于广大学子们而言怎样尽快收起闲适散漫的假期心情、投入紧张忙碌的学习生活是一个迫切而实际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既需要正确的态度也需要合适的方法方法何处寻呢 诸子百家 荀子:学莫近乎其人法 荀子是我国战国时期的哲学家在学习方法上他提出了“学莫便乎近其人”的观点他说:“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荀子认为除了书本知识以外良师益友的言传身教也是不容忽视的“有师法者人之大宝也;无师法者人之大殃也” 荀子认为读书要有一定的顺序他说:“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

2、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劝学篇) 荀子 荀子认为要想获得真正的学问就要专心一意持之以恒他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韩愈:提要钩玄法 唐代大学问家韩愈在谈到读书问题时曾

3、说过一句名言:“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后人将他的话概括为“提要钩玄”读书法 按照韩愈的这个方法读书首先要将书分门别类然后按其性质类型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读书法对于那些记事性质的历史书籍阅读时必须提出纲要也就是提纲挚领地将书中的主要内容抽出来;对于那些理论方面的书籍阅读时则要注意探取其深奥的观点也就是抓住它的精髓部分 韩愈 读书若能做到提要钩玄效果必定会好因为“提其要”能使自己对书中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一目了然对事件发生发展的原因清清楚楚从而可以进一步了解事件之间的相互联系透过现象看到本质“钩其玄”便于把握重点吃透精神实质对某些重要观点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开拓视野活跃思维增长知识提高水平将书中

4、的营养化为自己的血肉 有的同学往往有这样的感觉:读过一本书后觉得模模糊糊一大片说不清道不白的收效当然也就微乎其微了这就是读书时没有“提要钩玄”的缘故如能一边读书一边注意提出其“要”、钩出其“玄”那么你就基本掌握了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苏东坡:八面受敌法 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的“八面受敌”法是很著名的一种读书方法 “八面受敌”法是怎样提出来的又作何理解呢事情是这样的:有个名叫王庠的人在应制举时向苏东坡请教读书方法苏东坡就给他写了封回信信中有这么一段话:“书之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尽取但得其所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之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且只以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别作一次求实迹故实典章文物

5、之类亦如之他皆仿此此虽似迂钝而他日学成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内容丰富的书籍就像大海一样百宝俱全应有尽有但是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将所有的东西都得到只能得到自己所需求的部分所以凡是有志于读书的人每次读书只须集中注意一个问题比如你想研究历代兴亡治乱和明君贤臣的地位、作用那你就可以只集中注意这个问题不要再想别的什么问题了又如另一次阅读你想考虑史实古迹和经典文物仍用同样的方法办理其他方面以此类推用这种“八面受敌”法读书看起来似乎迂钝了一些但到了学成之日是那些涉猎者们所无法攀比的 后人对苏东坡的这种读书法多持赞成态度如清末学者李慈铭就称赞道:“诚读书之良法也”毛泽东同志在

6、关于农村调查中也说:“苏东坡用八面受敌法研究历史用八面受敌法研究宋朝也是对的今天我们研究中国社会也要用个四面受敌法把它分成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军事的四个部分来研究得出中国革命的结论”“八面受敌”受到后人推崇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它是一种高明的读书和研究问题的方法苏东坡将研究对象分为八个方面然后各个击破根据从八个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加工整理然后得出结论“八面受敌”法是分析法和综合法在读书方法上的巧妙运用 苏东坡 苏东坡在谈到他读汉书的经验时说:“吾尝读汉书矣盖数过而始尽之如治道、人物、地理、官制、兵法、财货之类每一过专求一事不待数过而事事精窍矣”这是苏东坡运用“八面受敌”法读书的一个具体范例他读汉

7、书要读许多遍将汉书分为治道、人物、地理等几个方面每读一遍专门研究一个问题结果他对书中的每一方面的问题都了解得非常透彻这个例子证明:用“八面受敌”法读书所取得的效果是显著的 王阳明:背诵经典、发明本心法 现在很多人反对背诵经典尤其反对孩子背诵王阳明主张要背诵经典王阳明在一封家书中说道:“讽之读书者非但开其知觉而已亦所以沉潜反复而存其心抑扬讽诵以宣其志也凡此皆所以顺导其志意调理其性情潜消其鄙吝默化其粗顽日使之渐于礼义而不苦其难入于中和而不知其故” 王阳明告诉我们我们自己背诵经典、教育孩子背诵经典不仅是为了开启他们的智慧也是借此使他们在反复思索中存养他们的本心在抑扬顿挫的朗诵中弘扬他们的志向所有这些

8、都是用来顺应他们的天性引导他们的志向调理他们的性情潜消默化他们粗俗愚顽的秉性这样使他们每天在学习礼仪方面有所进步而不觉得艰难性情在潜移默化之中达到了中正平和 王阳明 传习录上记载一朋友问王阳明:“读书不记得如何”王阳明回答说:“只要晓得如何要记得要晓得已是落第二义了只要明得自家本体若徒要记得便不晓得;若徒要晓得便明不得自家的本体” 有朋友问:“看书不能明如何”读书读不明白该办王阳明说“此只是在文义上穿求故不明如此须于心体上用功凡明不得行不去须反在自心上体当即可通”王阳明的心学就是一条光明大路而心学的读书法则就是不苛求你记住也不苛求你全部理解圣贤所要求的是让你通过读书而使自己心体光明 顾炎武:万

9、里行路法 顾炎武是明末清初著名的爱国志士也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学问家和思想家他曾在文章中写道:“自少至老手不舍书出门则以一骡两马捆书自随过边塞亭障呼老兵谐道边酒垆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证必无所疑而后已马上无事辄据鞍默诵诸经注疏”这里描述的就是他自己游学读书的情形 顾炎武这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读书法有许多好处:第一通过实地考察能够纠正书本上不少错误的记载;第二能够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学以致用;第三能够学到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第四能够发现许多原来不曾读过的新书、好书 顾炎武 顾炎武五十多岁以后开始的这次大规模的游学活动到达了山东、山西、河北、辽宁、陕西、甘肃等地察看名关要塞游历名胜古迹跋涉名山大川往来行程两三万里所读新书又达一万余卷由于顾炎武的书本知识和社会知识都非常宏博所以对天文、历法、数学、地理、历史、军事和治国之道等都有深刻的研究一生著书几十部卷帙浩繁在我国学术史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family:宋体;line-height:150%;color:rgb(0,0,0);font-size:14.0000pt;mso-font-kerning:0.0000p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