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如何高效学习方法介绍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107206395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0.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如何高效学习方法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年如何高效学习方法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年如何高效学习方法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9年如何高效学习方法介绍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9年如何高效学习方法介绍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如何高效学习方法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如何高效学习方法介绍(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高效学习方法介绍 如果你有一台计算机你装了一个系统之后就整天把它搁置在那里你觉得这台计算机被实际使用了没有因为CPU整天运行的就是空闲进程运行空闲进程也是一天运行大数据量计算的程序也是一天对于CPU来说同样的一天价值却是完全不一样的 大脑也是如此 善于利用思维时间的人可以无形中比别人多出很多时间从而实际意义上能比别人多活很多年我们经常听说“心理年龄”这个词思考得多的人往往心理年龄更大有人用10年才能领悟一个道理因为他们是被动领悟只有在现实撞到他脸上的时候才感到疼疼完了之后还是不记得时时提醒自己结果很快时过境迁抛之脑后等到第二次遇到同一个坑的时候早忘了曾经跌过跟头了像这样的效率除非天天摔坑里

2、否则遗忘的效率总是大过吃亏长的记性善于利用思维时间的人则能够在重要的事情上时时主动提醒自己将临时的记忆变成硬编码的行为习惯 每个人的手表都走得一样快但每个人的生命却不是衡量一个人生活了多少年应该用思维时间来计算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如果一个人从生下来开始就呆在一个为他特殊建造的无菌保护室里没有社会交往没有知识获取度过了18年你会不会认为他成年了 认为时间对每个人是均等的是一个错觉认为别人有一天我也有一天其实根本不是这样如果你正在学习一门专业你使用自己所投入的天数来衡量很容易会产生一种错觉认为投入了不少时间然而其实“投入时间”这个说法本身就是荒唐的实际投入的是时间和效率的乘积你可以“投入”很多时间在一

3、件事情上面却发现毫无进展因为你没有整天把你要做的事情要学习的东西常驻在你的大脑中时刻给予它最高的优先级你走路的时候吃饭的时候做梦的时候心心念念想的就是这件事情你的CPU总是分配给它这个时候你的思维时间就被利用到了极致你投入的时间就真正等于了实际流逝的时间因为你的CPU是满载的 如果你有做总结的习惯你在度过一段时间之后总结自己在某某领域投入了多少时间建议千万不要粗略地去计算有多少天下班后拿起书来翻看过因为这样你也许会发现书倒是常翻但领悟却不见得多深表面上花的时间不少收益却不见得那么大因为看书并记住书中的东西只是记忆并没有涉及推理只有靠推理才能深入理解一个事物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这部分推理的过程就

4、是你的思维时间也是人一生中占据一个显着比例的“暗时间”你走路、买菜、洗脸洗手、坐公车、逛街、出游、吃饭、睡觉所有这些时间都可以成为“暗时间”你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时间进行思考反刍和消化平时看和读的东西让你的认识能够脱离照本宣科的层面这段时间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日积月累将会产生庞大的效应 能够充分利用暗时间的人将无形中多出一大块生命你也许会发现这样的人似乎玩得不比你少看得不比你多但不知的就是比你走得更远比如我就经常发现一些国外的牛人们为什么不仅学习牛逼连“业余”玩儿的东东也都搞得特牛逼一点都不业余(上次在HowWeDecide上看到斯坦福的一个牛人理论物理学博士同时是世界扑克大赛的前六名保持者迄今累计奖

5、金拿了六百多万刀)你会奇怪这些家伙到底来的时间居然可以在不止一个领域做到卓越 程序员们都知道任务切换需要耗费许多额外的花销通俗地来讲首先需要保存当前上下文以便下次能够顺利切换回来然后要加载目标任务的上下文如果一个系统不停地在多个任务之间来回倒腾就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在上下文切换上无形中浪费很多的时间 相比之下如果只做一件任务就不会有此损失这就是为什么专注的人比不专注的人时间利用效率高得多的原因任务切换的暗时间看似非常不明显甚至很多人认为“多任务”是件很好的事情(有时候的确是)但日积月累起来就会发现消耗在切换上的时间越来越多 另外大脑开始一件任务的时候必须要有一定时间来“热身”这个时间因人而异并且可

6、以通过练习来改变举个例子你看了一会书之后忽然感到一阵无聊忍不住打开浏览器十分钟后你想起来还要继续看书但要回复到当时理想的状态却需要一段时间来努力去集中精力把记忆中相关的知识全都激活起来从而才能进入“状态”因为你上了十分钟网之后这些记忆已经被抑制了如果这个“热身”状态需要一刻钟那么看似十分钟的上网闲逛其实就花费了二十五分钟 如果阅读的例子还不够生动对于程序员来说其实有更好的例子:你写程序写得正high忽然被叫去开了一通会写到一半的代码搁在那儿等你开完会回来你需要多久能够重新进入状态又或者你正在调试程序你已经花了二十分钟的时间把与这个bug可能相关的代码前前后后都理解了一遍心中构建了一个大致的地图

7、就在这时呃你又被叫去开了个会开完会回来可想而知得花上一些时间来回想一下刚刚弄清的东西了 迅速进入状态的能力是可以锻炼的根据我个人的经验至少可以缩短到35分钟但要想完全进入状态却是很难在这么短的时间实现的 所谓完全进入状态举个例子:你看了3个小时的书或者调试了半个小时的程序之后往往满脑子都是相关的东西所有这些知识都处在活跃状态换言之你大脑中所有相关的记忆神经网络都被激活了要达到这样一种忘记时间流逝的“沉浸”状态(心理学上叫做“心流/流体验”)不是三两分钟的事情而一旦这种状态被破坏无形间效率就会大打折扣这也是为什么我总是倾向于创造大块的时间来阅读重要的东西因为这样有利于“沉浸”进去使得新知识可以和

8、大脑中与其相关的各种既有的知识充分融合关联起来后者对于深刻的记忆非常有帮助 要充分利用暗时间不仅要能够迅速进入状态另一个很重要的习惯就是能够保持状态多久(思维体力)ThePsychologyofInventionintheMathematicalField上有一段关于庞加莱的思考习惯的介绍很有代表性庞加莱经常在去海边休假或者在路上走的时候在脑海中思索数学问题很多时候解答就在这些时候忽然闪现虽然我和庞加莱是没法比的但是常常也在路上想出答案这真是一种愉悦的体验 能够迅速进入专注状态以及能够长期保持专注状态是高效学习的两个最重要习惯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包括我自己)工作了之后要处理的事情一下多出了

9、很多不像在校园环境简单生活单纯能够心无旁骛地做一件事情而不被打扰工作之后的状况就是首先需要处理的事情变多导致时不时需要在多个任务之间切换;另一方面即便能够把任务的优先级分配得比较合理也难免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心中忽然想起另一件事还没做的焦虑来因为没做完的事情会在大脑中留下一个“隐藏的进程”时不时地发个消息提醒你一下中断你正在做的事情 因此这里就涉及到最后一个高效的习惯:抗干扰只有具备超强的抗干扰能力才能有效地利用起前面提到的种种暗时间抗干扰能力也是可以练习出来的上本科那会经常坐车所以我就常常拿着本大部头在车上看坐着看或者站着看都可事实证明在有干扰的环境中看书是非常锻炼专注能力的一个办法:D另外经

10、常利用各种碎片时间阅读和思考对迅速集中注意力和保持注意力都非常有帮助 如何高效学习你需要知道:学习的仪式学习是方式复习的重要性 学习应该有仪式 在回答什么是学习仪式之前大家先想一下春节过年有些仪式:穿新衣服贴春联拜祭放烟花爆竹等等如果春节没有了这些仪式你会觉得没有了年味对吧反过来假设一个人昏迷了很长时间当他醒来看到家家户户贴春联放烟花爆竹尽管他不看日历也会立刻进入春节过年的模式第二个例子中国好声音这个节目火到大妈大爷都追着看其中设置的导师听到喜欢的声音按灯转身这个环节也成为这个节目一大特色其实转身环节也是一个仪式导师转身了就代表歌手被选择了例子举完了大家对仪式也有了了解 回到学习本身过去当我们

11、下定决心学习前往往会先打开虎扑看看今天比赛比分拿出手机刷刷朋友圈出去买个雪糕犒劳自己等等结果几个小时过去了书的封面还没翻开这样的学习非常低效现在我们需要为学习创造一种仪式当仪式开始你就开始学习不做其他事经过一段时间的联系慢慢的你会养成条件反射仪式开始立马进入学习模式这样学习才最高效 如何创造学习仪式如果目标是通过看书学习可以使用offtime这个应用设定一个时间段这个时间段内手机所有应用处于冻结状态当然电脑也最好是保持关机状态如果目标是用电脑学习比如说写作看电子书之类的你的电脑就不要打开其他网站如果中途确实需要上网做其他事情可以通过手机去完成久而久之当你打开电脑你立刻进入电脑学习模式而不会去想

12、打开其他网站 学习需要不同方式 一般来讲学习有三种方式:从书本学习前人的知识;向身边优秀的人学习;从自己的过去总结经验绝大部分人不会局限一种学习方式后两种方式在此不展开说重点说一下第一种:通过书本学习 通过书本学习又包括看纸质书、电子书还有听书虽然如今看纸质书不像十几年前那么流行但看纸质书可以边看边做笔记另外一方面通过平板电脑kindle等设备看电子书越来越流行最大的优势是携带方便随时随地能看无论是看纸质书还是电子书都要用眼睛去看长时间用眼再护眼的纸质或者屏幕都会让人疲劳而且在一些场合比如搭车或者躺在床上不适合用看的方式这时候听书是一个很不错的方式视觉听觉交替运用让学习更加高效不过听书更适合历

13、史类、小说类书籍因为不太需要脑子去抽象思考笔者试过春节短短一周假期期间利用早上赖床和饭后洗碗这段时间听梁文道先生的一千零一夜读书栏目听完了二十个二十分钟的音频收获颇丰 学习需要注重复习 大家都知道人会遗忘当我们有了大量知识输入要想尽量遗忘得少必须及时复习相信大家都听过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按照遗忘规律去重温所学知识才能让学习更高效重温所学知识不必想首次学习那样从头到尾学只需要浏览所做的笔记说到作比较这里推荐微软的OneNoteOneNote最大的特点是随时都在保存不必担心所做的笔记因为断电或者忘记保存而丢失而且OneNote有PC和移动端更加方便去复习 说到复习除了重温笔记向他人输出也是一种有效的复习在教导他人的时候脑袋需要检索组织存储知识进而输出在这个过程中很好地检验了自己对知识是否真正懂得 :yes;font-family:宋体;line-height:150%;color:rgb(0,0,0);font-size:14.0000pt;mso-font-kerning:0.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