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地理学习方法十“抓”谈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107205945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2.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地理学习方法十“抓”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年地理学习方法十“抓”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年地理学习方法十“抓”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年地理学习方法十“抓”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年地理学习方法十“抓”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地理学习方法十“抓”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地理学习方法十“抓”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理学习方法十“抓”谈 一、抓“概念”重“消化”在学习地理时要重视概念的学习要对所有的地理概念一一消化、理解、吸收不留夹生饭只有概念清楚了判断、推理问题才能正确无误要把那些特别容易混淆的概念罗列出来一一对比其差异诸如:天体、天球;日冕、日珥;近日点、远日点;恒星日、十太阳日;角速度、线速度;时区、区时;短波辐射、长波辐射;气旋、气团;天气、气候;寒潮、寒流;矿物、矿产、矿床;岩溶、熔岩;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生物群落;地质作用、地质构造;国土、领土;等等当然概念学习不是孤立的要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二、抓“原理”重“理解”从基础知识抓起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过“地理原理”关如:地球表面热量

2、分布不均的原因;四季、五带的产生和划分的依据;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与季风气候;气温与气压的关系;海拔与气温、气压的关系;空气的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的成因;水循环的动力及其过程;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的发生及其变化机制;生态平衡的条件;光、热、水、土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人类与环境的对立统一等等掌握了这些原理、法则和规律分析事物就有了说服力三、抓“综合”重“联系”综合性即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统一性就是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内在联系及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例如:为什么亚马孙河流域成为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这不仅仅是纬度决定的与大气环流、地形结构、洋流影响也有密切关系西欧为什么成为典型的温带海

3、洋性气候影响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在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综合性分析问题上要做如下努力:有计划地做一批综合性典型训练题学习从自然因素到经济因素全面考虑问题的方法关于这一点你要多注意典型例题分析将其积累起来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要注意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四、抓“共性”重“个性”地理环境既有共性更具个性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重视事物共性的总结和个性的分析如陆地上的自然带从赤道向两极大致可分为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森林带、苔原带和冰原带这是共性但实际分布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又具有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及非地带性这就是个性具体实际情况中可能个性更具特点五、抓“

4、归纳”求“规律”这是归纳推理的思维方式从特殊性的地理事物中归纳出普遍性的规律如通过观察分析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三大洋的洋流系统后根据分布和成因可归纳出:(1)每个大洋都有完整的洋流系统;(2)除印度洋北部外各洋流在北半球热带、副热带海区呈顺时针方向(反气旋型)运动南半球呈反时针方向运动;(3)在中、低纬度海区每个环流系统的西部都是暖流东部都是寒流上述结论就是通过对三大洋洋流分析后推及出来的普遍规律六、抓“一般”推“特殊”“一般”往往代表的是普遍现象当这种一般现象出现了异常就必然有其特殊性那么这种特殊性的产生是必与其当地的特殊地理事物有关从而我们就可得出相应的结论如太阳辐射在地理表面的分布是沿

5、纬线分布的根据其热量的分布状况我们将全球化分为五带由此可知等温线、陆地自然带等分布也应沿纬线分布但在实际中我们发现它们的分布并非都沿纬线分布那么这又原因呢经仔细观察和分析我们发现它们的分布还与地表形态、海陆热力性质、洋流、人为活动等因素有关具体分析时就看当地与其它地区之间的差异特殊的差异也就决定了其特殊性七、抓“对比”找“异同”在地理学习中你会发现许多相似或类似的概念、原理、规律等理解它们较好的方法就是用图表进行比较找出异同如同纬度的欧洲西部和北美为什么欧洲西部是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而北美却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解决此问题我们可以对照两个区的地形图用表格来比较它们所处的纬度位置八、抓“运算”促“

6、智能”地理计算在“双基”中是一种不可忽视的能力为了培养、提高地理运算能力要做如下分类练习;1.比例尺与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换算2.地方时与区时的换算3.绝对高度、相对高度与等高线的计算4.垂直气温的计算5.太阳高度角的计算6.恒星日与太阳日的换算7.昼夜长短的计算8.人口密度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9.各种百分比的计算等通过反复练习熟练掌握计算技巧从计算结果中阐明地理事物的性质、特征及其变化规律九、抓“读图”明“空间”地图具有形象、直观的作用可以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发展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可以进一步明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联系、空间组合为了培养查阅、填绘地图习惯要求:1.书上的图必须一一理解学会分

7、析、应用2.充分利用填图册按要求和规格填写地理事物3.无论是平面图、立体图还是示意图、景观图要求能画出大体轮廓以加深印象和记忆十、抓“新知”拓“视野”每年高考都要涉及一些教材以外的新知识所以对报刊上的“新闻”不可不留神诸如:(1)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2)国内外重大经济建设项目的开工和竣工(3)国内外严重的自然灾害(4)国内外新开辟的自然保护区和旅游胜地(5)地学新理论、新探索(6)人类面临的问题资源、人口、环境这些信息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对他们灵活掌握地理知识很有帮助 一、抓“概念”重“消化”在学习地理时要重视概念的学习要对所有的地理概念一一消化、理解、吸收不留夹生饭只有概念清楚了判断、推

8、理问题才能正确无误要把那些特别容易混淆的概念罗列出来一一对比其差异诸如:天体、天球;日冕、日珥;近日点、远日点;恒星日、十太阳日;角速度、线速度;时区、区时;短波辐射、长波辐射;气旋、气团;天气、气候;寒潮、寒流;矿物、矿产、矿床;岩溶、熔岩;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生物群落;地质作用、地质构造;国土、领土;等等当然概念学习不是孤立的要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二、抓“原理”重“理解”从基础知识抓起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过“地理原理”关如:地球表面热量分布不均的原因;四季、五带的产生和划分的依据;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与季风气候;气温与气压的关系;海拔与气温、气压的关系;空气的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

9、的成因;水循环的动力及其过程;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的发生及其变化机制;生态平衡的条件;光、热、水、土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人类与环境的对立统一等等掌握了这些原理、法则和规律分析事物就有了说服力三、抓“综合”重“联系”综合性即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统一性就是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内在联系及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例如:为什么亚马孙河流域成为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这不仅仅是纬度决定的与大气环流、地形结构、洋流影响也有密切关系西欧为什么成为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在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综合性分析问题上要做如下努力:有计划地做一批综合性典型训练题学习从自然因素到经济因素全面考虑

10、问题的方法关于这一点你要多注意典型例题分析将其积累起来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要注意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四、抓“共性”重“个性”地理环境既有共性更具个性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重视事物共性的总结和个性的分析如陆地上的自然带从赤道向两极大致可分为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森林带、苔原带和冰原带这是共性但实际分布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又具有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及非地带性这就是个性具体实际情况中可能个性更具特点五、抓“归纳”求“规律”这是归纳推理的思维方式从特殊性的地理事物中归纳出普遍性的规律如通过观察分析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三大洋的洋流系统后根据分布和成因可

11、归纳出:(1)每个大洋都有完整的洋流系统;(2)除印度洋北部外各洋流在北半球热带、副热带海区呈顺时针方向(反气旋型)运动南半球呈反时针方向运动;(3)在中、低纬度海区每个环流系统的西部都是暖流东部都是寒流上述结论就是通过对三大洋洋流分析后推及出来的普遍规律六、抓“一般”推“特殊”“一般”往往代表的是普遍现象当这种一般现象出现了异常就必然有其特殊性那么这种特殊性的产生是必与其当地的特殊地理事物有关从而我们就可得出相应的结论如太阳辐射在地理表面的分布是沿纬线分布的根据其热量的分布状况我们将全球化分为五带由此可知等温线、陆地自然带等分布也应沿纬线分布但在实际中我们发现它们的分布并非都沿纬线分布那么这

12、又原因呢经仔细观察和分析我们发现它们的分布还与地表形态、海陆热力性质、洋流、人为活动等因素有关具体分析时就看当地与其它地区之间的差异特殊的差异也就决定了其特殊性七、抓“对比”找“异同”在地理学习中你会发现许多相似或类似的概念、原理、规律等理解它们较好的方法就是用图表进行比较找出异同如同纬度的欧洲西部和北美为什么欧洲西部是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而北美却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解决此问题我们可以对照两个区的地形图用表格来比较它们所处的纬度位置八、抓“运算”促“智能”地理计算在“双基”中是一种不可忽视的能力为了培养、提高地理运算能力要做如下分类练习;1.比例尺与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换算2.地方时与区时的换算

13、3.绝对高度、相对高度与等高线的计算4.垂直气温的计算5.太阳高度角的计算6.恒星日与太阳日的换算7.昼夜长短的计算8.人口密度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9.各种百分比的计算等通过反复练习熟练掌握计算技巧从计算结果中阐明地理事物的性质、特征及其变化规律九、抓“读图”明“空间”地图具有形象、直观的作用可以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发展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可以进一步明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联系、空间组合为了培养查阅、填绘地图习惯要求:1.书上的图必须一一理解学会分析、应用2.充分利用填图册按要求和规格填写地理事物3.无论是平面图、立体图还是示意图、景观图要求能画出大体轮廓以加深印象和记忆十、抓“新知”拓“视野”每年高考都要涉及一些教材以外的新知识所以对报刊上的“新闻”不可不留神诸如:(1)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2)国内外重大经济建设项目的开工和竣工(3)国内外严重的自然灾害(4)国内外新开辟的自然保护区和旅游胜地(5)地学新理论、新探索(6)人类面临的问题资源、人口、环境这些信息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对他们灵活掌握地理知识很有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