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文化生活第二单元复习概要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205132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4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文化生活第二单元复习概要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人教文化生活第二单元复习概要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人教文化生活第二单元复习概要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人教文化生活第二单元复习概要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人教文化生活第二单元复习概要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文化生活第二单元复习概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文化生活第二单元复习概要(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 化 生 活 第 二 单 元,复习,第二单元内容结构,人类文化的发展,文化传播,文化具有多样性,文化传播的 方式与媒介,建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文化传承。,文化创新的 基本途径,社会实践 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文化继承,文化具有继承性,文化继承与 发展的过程,1、如何看到文化的多样性和实现文化传播? 2、如何认识和继承传统文化? 3、为什么要重视文化创新和如何实现文化创新?,第二单元的三个核心问题,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异彩纷呈,交相辉映,透视文化的多样性,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民族节日,文化遗产,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文化是民族

2、的,又是世界的,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尊重文化的多样性的原因,生活中的文化交流,文化传播的含义,文化传播的途径,大众传媒,大众传媒的内容,大众传媒的作用,文化交流,文化传播的意义,做文化传播的使者,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含义,表现,(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原因,特点,(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关系),态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重点,重点,重点1、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文化是世界的(原因和表现):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文化是民族的(原因和表现):但是,各民族间经

3、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又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没有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各具特色的文化,就不会有世界文化百花园争如斗艳、五彩缤纷的景象。 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对人类社会来说,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作用,就像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那样必不可少。,重点2、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态度和原则,1、是什么文化多样性的构成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2、为什么尊重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 (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

4、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2)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3)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怎么办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和原则 (1)对待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2)原则: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要求: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意义:只有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世界各国人民才能相互

5、尊重、共同发展,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4、作用,3、手段,5、要求,1、含义,2、途径,重点3、推动文化交流,1、原因:全球范围的联系和交往日益紧密,世界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传播在加强,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2、意义: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 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外域文化传入中国,也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3、要求: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化成果,又要更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文化的继承性

6、与文化发展,传统文化的继承,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社会制度 科学技术 思想运动 教育,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提醒注意:,、传统文化的特点,特点: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其表现:传统习俗的继承、传统建筑的继承、传统文艺的继承、传统思想的继承(各自的地位、影响)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在世代相传中传统文化保留着基本特征,但是具体内涵又能因时而变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作为特定历史发展的产物,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2)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

7、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稳定性稳定是相对的 注意:这里的“稳定”是“相对稳定”而非“永恒不变”,一定要把握传统文化其“变的绝对性”与“不变的相对性”。,(3)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精神根基)。 在我们传统文化的血脉中,始终涌动着对祖国统一的强烈认同感。,、传统文化的影响,、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起到积极作用。 、反之,一成不变

8、,就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重点4、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1、是什么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什么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2、为什么我们对待传统文化采取这种态度的原因,(1)从民族、国家、社会的角度来看: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 (2)从个人角度来看: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自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3、怎么办具体要求,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 A.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

9、扬。 B.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重点5、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1、是什么: 文化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而是要不断有所淘汰、有所发扬,从而使文化得到发展。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2、如何处理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文化传承就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在这一过程中,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这就是“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参考答案:,在学习和借鉴国外优秀文化中发展。 在继承传统文化中升华。 在顺应时代要求中创新。

10、,重点6:教育因素教育方式的变革,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传道、授业、解惑”,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教育能够以浓缩的形式重演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走过的认识世界的过程,使人们在有限的学习生涯中获得既有的文化财富,“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从事文化创造。 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着眼于文化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这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1)我们不能离开传统,空谈文化创新。(2)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社会

11、实践的发展,要求文化体现新的时代精神。,、根本途径,、基本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和融合),重点7:文化创新的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1)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2)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永葆文化生命力和提升文化竞争力,都要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1)要立足于以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2、的实践, (2)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3)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 (4)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对传统文化如何继承、发展、创新?,(1)正确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加以改造和剔除。 (2)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把握好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 (3) 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内容形式和传播手

13、段等不断创新,促进文化的全面繁荣。 (4)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实现文化创新。 (5)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要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不断提升文化生命力和文化竞争力。 (6)反对“守旧主义”、“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两种错误倾向。,1、如何看到文化的多样性和实现文化传播? 2、如何认识和继承传统文化? 3、为什么要重视文化创新和如何实现文化创新?,第二单元的三个核心问题,文 化 创 新,推动 的发展,促进 的繁荣,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民族文化,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守旧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封

14、闭主义 民族虚无主义,知识梳理,源泉动力,作用意义,途径,途径,投身于,根本途径,具体途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海纳百川求同存异,博采众长 为我所用,改造,创造,借鉴,发展,外来文化,民族文化,现代文化,克服,克服,推陈出新 革故鼎新,高考原题测试,(2008年高考上海文综,32)奥运会开幕式上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表演之所以受到普遍的赞赏,最合理的解释是 A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B各民族文化内涵相同 C民族文化相互排斥 D各民族文化形式相似,A,(2008年高考广东文科基础,12)中国的舞龙、西班牙的斗牛、巴西的桑巴舞等表明文化的表现形式具有 民族性 多样性 交融性 独特性 A B C D

15、 ,C,(2007年宁夏卷)2006年中国举办的“俄罗斯年”,开展了俄罗斯文化节、教育展、文艺演出等200多项活动,规模前所未有;今年俄罗斯举办的“中国年”,内容丰富多样,大展中华风采。从文化的角度看,中俄互办“国家年”,是两国 文化传播的基本途径,扩大了各自文化的影响 文化融合的重要标志,标志着两国文化的趋同 文化上互相学习、借鉴,以实现共同繁荣的重大举措 文化上互相尊重、加深理解、密切合作的具体体现 A B C D,D,(2009广东)“信”是我国历史上儒家倡导的“五常”之一,今天我们仍然提倡“诚信”,表明传统文化具有 A较大的包容性 B较强的保守性 C相对的稳定性 D鲜明的民族性,C,在台湾,祭祀孔子的文庙随处可见。福建的地方戏剧在台湾深受喜爱。清明祭祖扫墓,端午吃粽子、赛龙船,中秋赏月,重阳登高,过年,这些都是两岸同根同祖的文化证明。这主要是因为( ) 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B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C传统习惯具有继承性 D传统文艺具有继承性,B,(2008年广东卷)温总理以白居易的诗句“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告诫官员,要时时惦记百姓疾苦。温总理“以诗言志”表明( ) A.传统文化是现代思想的主要源头 B.传统文化仍有现实意义 C.传统文化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 D.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的基础,B,(不符题意),(2008江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