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摄仪的简单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186909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1.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航摄仪的简单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航摄仪的简单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航摄仪的简单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航摄仪的简单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航摄仪的简单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航摄仪的简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航摄仪的简单(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航摄仪的简单分析,组员:韩晓栋 贺腾霄 刘丹 胡航 姚枫,制作人:毛敏,引言:,航空摄影具有成图速度快、精度高、不受气候及季节的限制等优点,因此航空摄影测量仍然是测制地形图获取影像的主要手段。航空摄影测量经历了模拟摄影测量、解析摄影测量和数字摄影测量阶段,其传感器类型主要有光学摄影类型传感器和光电成像类型传感器。到目前为止,航空摄影机多数还是基于胶片的光学摄影机,随着数字技术与数字摄影测量的发展,大像幅的数字航空摄影机问世并开始使用。【1】,一、光学摄影类型传感器,共同特点 : 是将搜集到的地物反射光在感光胶片上 直接曝光成像。 主要代表框幅式光学航摄仪,这是基于胶片的光学模拟摄影机,所谓框幅

2、式是指每次摄影机只能取得一帧影像,像幅尺寸多为2323cm,具有较高的光学性能、摄影过程自动化,还有框标装置,即在固定不变的成片框上,四条边的中点各安装一个机械标志(框标)。,二、光电成像类型传感器,共同特点 : 是将搜集到的电磁波能量,通过仪器内的光敏或热敏元件转变成电能后再记录下来,电能的变化可对应数字的变化, 因而可得到数字影像。 主要代表电荷耦合器件CCD 数字航摄仪 : 是利用CCD将镜头所成影像的光信号转化成电信号,再把这种电信号转化成计算机可以识别的”数字信号”记录下来,最后转化成影像。,传统的胶片航摄仪:体积大、周期长、效率低、价格高 数字摄影仪:体积小、周期短、效率高、价格低

3、,数字航摄仪与胶片航摄仪的能力对比分析,【3】,当前国际上3种主流数字航摄仪:德国的DMC、瑞士 的ADS40、美国UCD,该系统是一种可用于高精度高分辨率的航摄影测量的系统。DMC镜头系统由8个镜头组合而成。其中4个全色镜头,4个多光谱镜头(红、绿、蓝以及近红外)。每个单独镜头配有大面阵的CCD传感器,4个全色镜头CCD传感器为7K4K,4个多光谱镜头的CCD传感器3K2K。 DMC数码航摄相机的镜头部分,全色镜头沿飞行方向呈2 X 2矩阵排列,每个镜头对应一个尺寸为4 0967 168像素的 CCD阵列。全色镜头所获取的子影像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叠,子影像通过后处理和拼接之后生成模拟中心投影的

4、虚拟影像。多光谱镜头环绕全色镜头排列,获取竖直影像,多光谱影像与全色影像的覆盖范围相同,但分辨率较低。因此,DMC影像是面阵CCD成像方式,但不是严格的中心投影。,1、DMC,【4】,2、 ADS40,相机上集成了GPS和惯性测量装置,可以在无地面控制的情况下完成对地面目标的三维定位。 ADS40的成像方式不同于传统航摄仪,它得到的是多中心投影影像,每个扫描线对应单独的投影中心,拍摄到的是一整条带状无缝隙的影像,同一条航线的影像不存在拼接问题。 ADS40成像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的全色波段采用了前视、下视和后视3 个方向同时获取影像的办法。其中,前视方向与下视方向的夹角为284度,后视方向与下视

5、方向的夹角为142度,加上RGB和近红外4个波段,这样使得ADS40可以利用一次飞行获得丰富的影像信息。,【5】,3、UCD,一次摄影可同时获取黑白、彩色和彩红外影像。 成像原理:基于传统航摄仪的中心投影,采用了8个小型镜头,相机底部中央由4个镜头组成全色波段镜头组,周 围布置了4个焦距为28 mm的镜头,负责对R、G、B和近红外波段感光。 4个全色镜头沿飞行方向排列,对应的9个面CCD呈33排列。当第一个镜头到达预定地点时,正中 心1个CCD被曝光;随机的飞行第2个镜头到达相同位置,四角的CCD以及R和B镜头对应CCD曝光;第3个镜头到达时上下2CCD 以及G和NIR镜头对应CCD曝光,第4

6、个镜头到达时左右2个CCD曝光各CCD所获取的影像根据重叠部分精确配准,消除曝光时间误差造成的影响,生成一个完整的中心投影。,基本参数的比较,随着数字成像技术的发展,数字航摄仪必将取代胶片航摄仪,在胶片摄影中的一些技术参数讲不再适用与数字摄影,三种常用航摄仪的基本参数,【6】,分析,DMC、ADS40、UltraCamD这些具有代表性的数字航摄仪具有各自的特点,无论是线阵传感器还是面阵传感器,由数字航摄仪代替传统胶片航摄仪的优势是非常显著的。,数字航摄仪三个特点:,1、解决大像幅的航空摄影 2、与定姿、定位传感器的结合 3、与现有摄影测量系统资源的衔接,【7】,结论,由分析可得:不同的传感器有

7、不同的测量范围、测量精度、测量速度( 频率) 和适用条件。因此, 在实际应用中, 应该结合动态对象的具体特点, 从精度和经济性角度出发, 来选取最合适的传感器, 以正确地反映物体实际运动姿态。,参考文献,【1】王佩军,徐亚明摄影测量学M 武汉大学出版社 【2】徐进军,张民伟,何长虹几种动态测量传感器综述J 测绘信息工程2005(2). 【3】高光星数码航摄与传统摄影的比较探讨J 地理空间信息,2007,5(1):10-13. 【4】袁桂生,智爱玲数字航摄仪在测绘项目中应用的探讨J 现代测绘,2005(4):30-31. 【5】刘军,张永生,范永弘ADS40机载数字传感器的摄影测量处理与应用J;测绘学院学报;2002(3). 【6】 韩磊,蒋旭惠几款数字航摄仪的应用与比较J 城市勘测,2006(5):21-26. 【7】 黄文彬,高连义航空摄影的未来走向和发展趋势A 第四届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 199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