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人民版)讲义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186654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人民版)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人民版)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人民版)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人民版)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人民版)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人民版)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人民版)讲义(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二、不断调整的经济政策,四、战后的西欧和日本,三、美国的“新经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1、概念:,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有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产阶级国家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即以国家为经济上的“总资本家” )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判断是否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重要依据是国家对经济干预的程度,而不是国有经济在全部经济中占有的比重。,一、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原因:,、表现:,、特点:,、作用:,材料一:私人垄断向国家垄断过渡的深刻根源是生产社会化与私人垄断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私人垄断已难以适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社会生产力的

2、巨大发展,迫使国家不得不直接参与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调节社会经济的运行。 材料二:“二战”中,交战双方为了战争的需要,国家往往对工业部门实行集中管理,对社会物质财富实行特殊调配政策。 材料三:20世纪60年代以来,为最大限度地维持国家经济的安全发展,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资本主义国家都注意制定国民经济的计划和经济发展目标,并采取了诸如国家采购、社会福利、出口信贷和出口津贴等种种反危机措施。,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二战”的特殊作用,预防经济危机的需要,材料四: 二战后,科技开发与研究日益社会化。一些科技项目的开发和研究,往往需要跨学科、跨部门的协同配合;一些大规模公共设施的建设等更是投资巨

3、大、回报率低,私人垄断资本要么无能为力,要么不愿进行投资建设。,战后出现的高科技产业(第三次科技革命)需要国家投巨资,材料五: 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证明,仅靠私人垄断和自发市场机制已经无法缓解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只有国家才能充当调和矛盾挽救危机的救世主。,罗斯福新政的成功实践,材料六: 就在西方世界遭遇经济危机的时候,新生国家苏联却是风景那边独好。从1928年到1932 年,也就是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大萧条的那几年,苏联实施了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从农业国一跃成为工业国,整个社会一派欣欣向荣。苏联五年建设计划的成功引起了西方政治家和经济学家的高度关注。 大国崛起,学习借鉴社会主义国家计划经济成功的

4、经验,、原因:,、表现:,政府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刺激生产和消费,干预资本主义再生产,政府广泛补贴出口产品,维持高出口水平,政府大力投资科研和教育,推行福利主义政策,一、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以美国为例),材料: 美国人口普查局定义的3700万“穷人”不仅有足够的食品,还拥有汽车、彩电、冰箱、洗衣机、电烤箱等。根据美国的社会福利制度,穷人每月可领到生活补助,孩子上公立学校,从小学到中学可免费学习、免费就餐,婴儿可免费得到婴儿食品等等 有位领取福利金的穷人朋友告诉我,他一家三口每月可获得800多美元的房屋补助、300多美元的现金和食品券,冬天还有暖气补贴,电话费又不用花钱,各项加起来有1000多

5、美元,可以维持一家人的基本生活开销。如果再多生几个孩子,还可以多得一些补助。市场报“另一只眼看美国:高福利制度制造懒人经济”,结合以下材料,请你谈谈对福利制度的认识,积极:缩短贫富差距,保障人民的利益,缓解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消极:政府财政支出过大,带来社会道德危机,导致“懒人经济”。,目的: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发展,、原因:,、表现:,政府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刺激生产和消费,干预资本主义再生产,政府广泛补贴出口产品,维持高出口水平,政府大力投资科研和教育,推行福利主义政策,、特点:,美国的经济体制仍然是典型的资本主义私有制,私人垄断资本实力雄厚,建立现代企业所需的巨额投资与私人资本积累

6、有限的矛盾不像西欧国家那么尖锐,一、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以美国为例),实质?,、作用:,促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经济实力在世界经济中占绝对优势,世纪年代进入“黄金时代”经济高速增长(慢于同期西欧、日本),快速完成战时经济向和平经济的转变,三、美国的“新经济”,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含义:,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2、政策:,宏观调控,微观自主,3、表现:,创美国经济发展新纪录 通货膨胀问题解决 财政赤字消失,出现财政盈余 失业率降至最低 市场繁荣,出口猛增,股市繁荣,(1)克林顿政府所谓的“第三条道路”主要是指什么政策?其宗旨是什么? (2)克林顿政府

7、的这一措施为什么被称为“第三条道路”? (3)材料中提到克林顿总统在位时,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这一特点的出现说明了什么?,宏观调控、微观自主;既反对完全的自由放任,有反对过度的干预,这一政策介于自由放任与国家干预之间的道路,经济增长伴随着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 新经济时代,材料:克林顿倡导“介于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和福利国家之间的第三条道路”,试图把自主经营、自由经营和国家干预有机结合起来,从增加公共投资、减少财政赤字、精简政府机构、改革税收制度、改革医疗制度五个方面着手,对美国经济实施根本性的变革。在克林顿的8年任期内,美国经济持续增长,成就令世人瞩目。,三、美国的“新经济”,、时

8、间:,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表现:,创美国经济发展新纪录 通货膨胀问题解决 财政赤字消失,出现首次财政盈余 失业率降至最低 市场繁荣,出口猛增,股市繁荣,、原因:,把平衡预算,通过缩减 加大对公共基础设施 扶持高新技术产业,通过增加供应来,、局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没有改变,垄断资本占支配地位 美国依然是富裕与贫困,竞争与垄断并存的两极社会 经济周期性波动依然存在,4、特点:,经济运行机制发生变化:打破了经济增长、失业率和通货膨胀连动的关系,经济持续繁荣,打破凯恩斯主义理论:低通货膨胀、低失业同时出现,混合市场经济,奉行凯恩斯主义,实施国家干预,放弃凯恩斯主义,改行货币主义,私人企业与

9、国有化、国家计划与市场经济、 国家干预与竞争相结合,“多市场,少政府”,四、战后西欧和日本的发展,1、19451979年:,(一)英国,经济模式:,特征:,2、撒切尔政府 :,3、20世纪90年代后发展趋势:,经济政策:,计划指导型经济,受新经济自由主义影响,法国也开始了私有化浪潮,(二)法国,1、发展模式:,2、特征:,3、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计划与市场相结合( 西方国家中唯一实行明确的经济发展计划 国家),国有企业与私人企业共存,介于计划和市场之间的“社会市场经济”,阿登纳政府,让市场充分发挥调节作用 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限制垄断行为,保护竞争秩序 实现稳定

10、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用收入政策来实现相对的社会公平,(三)联邦德国,模式:,确立:,特征:,内容:,效果:,经济奇迹 “火车头”,(四)日本,政府主导型经济,政府干预大于市场调节,1、模式:,3、特征:,2、内容:,确立起以市场调节为基础的自由竞争机制 政府始终掌握社会经济计划和经济政策的决策权,4、成就:,二战后25年赶超英法, 1987年第二经济大国,运行机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社会政策:建立“福利国家”,产业结构: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增长模式:“新经济”出现,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新变化:,含义:第三产业也称服务行业,是相对农业和制造业这 两大产业而言,并为其提供直接或间接服务的部门。

11、包 括商业、运输业、金融、保险、教育、法律、旅游等服 务行业。,50、60年代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你能分析其中的原因么?,1、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政策,2、二战后国际形势相对稳定,3、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 “黄金时代”。 这一时期美国: A 进入高速发展的“新经济”时代 B 实行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的理论主张 C 全国性的社会保障制度初步形成 D 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慢于同期的西欧、日本,克林顿说:“我们必须做前辈从未做过的事情。我们必须对我们的国民、他们的工作以及他们的未来增加投资,同时削减我们庞大的债务

12、。”“让我们决心把我们的政府变成如富兰克林罗斯福说的一个大胆、持久实验的地方。”文中“大胆、持久试验”是指A将生产各个环节置于国家监督之下 B实施“伟大社会”的施政纲领 C加大国防开支,改变生产停滞 D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刺激新需求,克林顿说:“我们必须做前辈从未做过的事情。我们必须对我们的国民、他们的工作以及他们的未来增加投资,同时削减我们庞大的债务。”其经济政策最符合“前辈从未做过的事情”的是 A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B放弃财政赤字政策 C解决就业问题 D对科技教育加大投资力度,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模式一览表,这些经济发展模式的共同特点是 A.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

13、干预 C.自由放任主义 D.大规模国有化运动,20世纪30年代,英国政府加强对公路、铁路和电力的管理。二战结束后,在电信、电力、铁路运输、煤气和自来水供应等公用事业实行国有化政策。材料反映英国 A应对经济危机的持续影响 B顺应新科技革命的发展潮流 C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发展方向 D强化国家的经济管理职能,联邦德国“经济奇迹之父”路德维希艾哈德提出:“国家必须有计划和有调节地为经济确定目标并且提出方向性的经济政策原则。但是进而想把企业家弄成官府意志的奴隶和单纯的执行机器,那就必然毁灭一切人格价值并剥夺经济界最宝贵的动力。”以下理解正确的有( ) 艾哈德认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应大于市场调节 明确了政府应为经济运行创造必要环境的责任 该思想反映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 由此形成的混合市场经济模式创造了德国的经济奇迹 A、 B、 C、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