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中学物理教学概论总结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07184867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秀中学物理教学概论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优秀中学物理教学概论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优秀中学物理教学概论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优秀中学物理教学概论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秀中学物理教学概论总结(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绪论1、物理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交叉学科。2、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形成的三个阶段:物理教学法;物理教学论;物理课程与教学论。 第一章1、中学物理课程的总目的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2、中国科学素质的定义: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3、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4、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具体目标。 第二章1、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框架包括:科学探究、科学内容。2

2、高中物理教学的主要内容:共同必修(物理1、物理2);选修系列1(选修1-1、选修1-2);选修系列2(选修2-1、选修2-2、选修2-3);选修系列3(选修3-1.2.3.4.5)。共12门。3、科学探究的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试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4、在物理教学中存在的四个最主要的、最基本的要素是:学生、教师、物理世界、媒体(含教材、教学设备等)。5、中学物理的教学原则:科学性、教育性、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的原则;创设物理环境,突出观察、实验、探究的原则;启发思考教给方法的原则;联系生活技术社会实际的原则。7、科学性

3、是根本,是基础;教育性渗透在科学的教学之中;艺术性是使可学的教学达到最优效果的途径和技巧。8、认识物理现象和物理事实是学习物理知识的基础和出发点。观察和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科学探究是物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是获取物理知识的源泉。9、物理学重要的研究方法:观察实验法;科学抽象概括法;比较、分析、综合的研究方法;运用推理、想象,定性或定量的研究方法等。 第三章1、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在实践中建立的相对稳定的教学过程框架结构和活动程序。2、常用的教学模式:启发引导模式;自学讨论模式;探究模式;课题研究模式;合作学习模式。3、启发引导模式的有点是:使学习者少走弯路,从而节省时间

4、,提高教学效率;习得的知识已经过人类集体智慧的检验,更接近真理。4、自学讨论模式的条件:学生需要有一定的能力基础;需要有充足的学习资源以及必要的实验器材。5、探究模式的优点:学生能够亲生经历知识的探究发现过程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与艰辛,学到研究问题的方法,对亲身参与探究而获得的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7、课题研究:就是首先确定一个感兴趣的问题或课题,然后通过收集资料、制定方案、实践探索、评估反思、得出结论、总结交流这样类似以科学研究的方式获得新知并主动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8、四大教育支柱是: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9、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实验法

5、、阅读法。10、常用的教学策略有:概念转变策略、任务驱动策略、图示策略、分层教学策略。11、常见的分层教学有:走班模式、班内分层互动模式。 第四章1、物理教学资源:是指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能够用于实现教学目标各种条件的总称。2、物理教科书虽然是重要的文本教学资源,但不是教学内容的唯一来源,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也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方式。3、生活与社会教学资源的开发:自制器具、自组物件、借助器具开展物理实验、用人体获得亲生感受、用手学物理。 第五章1、教学设计包括:任务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资源、设计思路、教学流程、教学反思。2、任务分析: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学习本节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学校

6、学生的情况分析、完成教学目标的策略和方法。3、教学目标:全面性(三维目标);规范性(了解,掌握。);微观性;操作性。4、教学资源:课件、实验器材5、设计思路:本节设计的依据和理由;突破重点难点;难点的策略和方法;创新处。6、教学流程:环节设置、逻辑结构、流程图。7、说课:是在教师备课的基础上,由授课教师对同行或专家、领导系统地阐述自己的教学设计记起理论依据,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8、说课的基本内容: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说过程、说实验。其中说过程是重点。9、说可与上课的区别:目的不同、对象不同、内容不同、评价不同。10说课的几点要求:说课不是备课,不能按教案来说课;说

7、课不是讲课,教师不能把听说课的老师和专家、领导视为学生;说课不死“背课”,也不是“读课”,要突出“说”字。 第六章1、中学物理实验分类: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随堂实验。2、演示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明显和直观;要安全可靠,确保成功;要有启发性。3、探究性实验一般过程和教学要求:创设真实的情境,提出问题;提出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交流与合作。 第七章1、物理概念:是客观事物的物理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物理事物的抽象,是观察,实验和思维相结合的产物。2、物理概念的特点:物理概念是观察、实验和科学思维结合的产物;物理概念具有定量的性质;物理概念是不断发展

8、变化的。3、重点物理概念的教学要求:明确建立概念事实依据和研究方法;理解物理概念的内涵;了解物理概念的外延;了解概念与相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学会运用概念。4、物理概念教学过程:创设学习物理概念的情境;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思维方法思维建立物理概念;选择具体问题,运用物理概念。 第八章1、物理规律的特点:物理规律反映物质结构及物质运动中诸多要素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物理规律是观察与实验,思维与想象相结合的产物;物理规律具有近似性和局限性。2、重点物理规律的教学要求:明确物理规律所研究的主题,以及建立规律的事实依据与科学方法;理解物理规律的物理意义;明确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明确物理规律与有关物理概念

9、,物理规律之间的联系;学会运用物理规律说明解释现象,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第九章 第十章1、物理复习的意义:巩固知识,减少遗忘;系统整合知识,建立知识结构;总结过程与方法,提高学生能力。2、复习的种类:平时复习、阶段复习、总复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1、物理教学评价:是运用各种测量手段和统计方法,对学生学习的成就、教师完成教学目标的程度给予数量和质性的描述,并作出科学的判断。2、评价按用途分类:选拔性评价、水平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3、评价按基准分类有: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4、常用的差异量数:全距、平均差、标准差、相关。5、标准分数:以标准差为单位,表示一个分数在团体中所处的相对位置叫做标准分数。Z=X/S 它反映一个学生在全体中所处的位置。其优点是:可比性、可加性、明确性、稳定性。6、物理测验的评价指标: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 H值在.0.30.7为适中;0.70.9为较难;0.10.3为较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