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农奴制改革教案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7182738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俄国农奴制改革教案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俄国农奴制改革教案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俄国农奴制改革教案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俄国农奴制改革教案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俄国农奴制改革教案资料(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3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 教学设计孟津县常袋镇初级中学 席延飞【教学重难点】重点: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两面性。难点:理解农奴制对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束缚、农奴制改革的局限性。如何评价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影响。【学习目标】1了解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2理解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作用。3理解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影响。【教学流程】投影:同学们,图片上这座美丽的教堂,叫滴血大教堂,坐落于俄国的圣彼得堡。它独具匠心的造型和精妙绝伦的装饰,征服了每一个站在它脚下的人。之所以被称作滴血教堂,是因为教堂所在的位置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2、被刺杀的地方。亚历山大二世是俄罗斯历史上著名的沙皇,因废除农奴制而深得人民的爱戴,被誉为“农奴解放者”。 那么在19世纪中期,俄国为什么要废除农奴制度?俄国农奴制度是怎样废除的?对俄国的发展有什么重大影响?今天这节课我将和同学们一起探讨。(板书课题)(师导)我们首先探讨第一个问题:俄国为什么要废除农奴制度?那就是: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度出现了严重的危机。(板书第一标题)一、为什么要废除农奴制?(农奴制度出现严重危机)(师导)请同学们读教材p149,思考:改革前的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情况如何?(师指导学生阅读p127正文内容)并出示资料:19世纪初,资本主义在俄国已有一定的发展。1804年,俄

3、国有1200家手工工场,到50年代末发展到2800家。30年代末,俄国开始了工业革命。1858年,仅莫斯科一省就有蒸汽机158架。1860年俄国采取机器生产的工厂已达1.2万多家,铁路里程1500公里。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人的人数不断增加。实行改革以前,已有工人86万。同时,工业中自由雇佣劳动也逐渐超过农奴劳动。自由雇佣工人的比例上升,1860年已占全部工人的87。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使学生明确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师引导)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进行改革呢?是因为俄国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围绕如下问题展开思考,并形成要点)1. 俄国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4、师导)为什么说农奴制度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教师启发学生思考)俄国资本主义发展需要哪些条件?(指导学生读教材p128第一段大字思考回答出:资金、原材料、市场和自由劳动力)农奴制度盛行的俄国能否提供这些条件?(指导学生读教材p127128小字及相关图片思考后明确:一点是农奴制度无法满足工业发展对自由劳动力的要求。因为在农奴制度下,大批的农奴被固着在封建庄园的土地上劳动,他们没有人身自由,不能以自由之身进入城市,成为工业生产必不可少的雇佣工人,这从劳动力上制约了俄国工业的发展。二点是农奴制度下的庄园经济是落后的、封闭的经济,社会购买力低下,对工业产品的需求量小,这从商品的销售上制约了国内

5、商品市场的扩大。出示地主监督农奴在田间劳动、俄国在庄园作坊中劳动的农奴、地主监督农奴劳动图,以加深学生的理解)要使俄国资本主义能得到快速发展必须怎么做?2.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起义暴动不断;(指导学生读教材p128第二、三段大字思考理解)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农奴制度和沙皇专制统治激起了哪些阶层的不满?(农奴、新兴资产阶级、工人和士兵。出示沙皇军队镇压十二月党人起义图)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农奴制度已成为众矢之的,沙皇专制统治已摇摇欲坠)3.导致了对外战争(克里米亚战争)失败。(教师简要说明:19世纪中叶,沙皇俄国向黑海地区扩张,于1853年10月向土耳其宣战。为了达到控制土耳其的目的,英国、法国及

6、撒丁王国先后加入土耳其一方。这场战争的主战场在克里米亚半岛,因而被称为克里米亚战争。结果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失败,充分暴露了农奴制的落后,加剧了俄国的各种矛盾。使学生明确导致对外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农奴制度)(教师小结)以上分析说明:19世纪中期,野蛮的农奴制度已成为俄国前进的最大阻力的,是俄国远远落后于欧美各国的根本原因。俄国要发展,要前进,必须废除农奴制度。(师导)如何废除?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正是在这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巩固统治,才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的。正如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自己在谈农奴制的废除时所说:“与其等待农民自下而上地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对沙皇改

7、革的动机,教材小字已有说明。(板书第二标题)二、如何废除农奴制度?(自上而下依法废除)(指导读书)请同学们看教材p128第三段大字,找出签署废除农奴制法令的俄国沙皇和时间。(出示亚历山大二世像)并作简要介绍: 1855年秋,尼古拉一世为扩大在黑海和高加索的统治权而与英、法、土耳其发生克里米亚战争。于行将战败时突然去世。也有服毒自杀的传说。在俄国内外危机的冲击中其子亚历山大二世继位。(指导读书,启发思考)1.法令规定如何解放农奴?(了解法令内容)法令规定农奴有人身自由,地主不得买卖农奴,不得干涉他们的婚姻和家庭生活; 农奴有占有动产和不动产、从事工商业活动等权利;农民解放时,可得到一块份地,但必

8、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2.法令颁行前后农奴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出示解放了的农奴图,理解农奴摆脱了人身依附关系,获得了人身自由)3.对于农奴今后的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教师小结过渡)农奴制度的废除,对于俄国的发展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呢?下面探讨第三个问题(板书第三标题)三、客观评价农奴制的废除(引导学生辩证看待农奴制的废除:既要看到积极影响,又要看到存在不足教会学生辩证看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从改革的背景、内容等方面分析)进步性:这次改革是在农奴制成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巨大障碍的背景下进行的;改革废除封建农奴制,农奴获得了自由,从而满足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在劳动力;农奴获得了财产、土地,提高了社

9、会购买力,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国内市场;农奴获得土地时,必须赎买,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资金。这些措施使俄国加快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因此这是沙皇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它是俄国历史上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转折点。(引导学生从改革的目的、代表、前提和内容等方面分析)局限性:这次改革的目的是沙皇为了缓和阶级矛盾,挽救统治危机;改革代表是以沙皇为首的封建贵族;沙皇是在“与其等待农民自下而上地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动机进行的;改革内容中,农奴赎买土地的赎金比当时的地价还高,实质上是对农奴的大规模的掠夺。正如列宁所说的“当农奴获得自由时,他们已经被

10、剥夺得一干二净了”。因此它又是一次不彻底的改革,俄国所面临的扫除封建残余的民主革命任务仍很艰巨。(引导)俄国成功废除农奴制度,给我们哪些历史启示?四、俄国改革的历史启示(引导学生畅所欲言,教师给予鼓励)学史以明智,学古以鉴今。从俄国的经验看,改革是强国之路,改革也能解放生产力。我们要树立改革意识,积极投身于改革洪流中。课堂小结同学们,通过本课学习,我们认识到农奴制危机使俄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步履维艰,这是1861年改革的根本原因;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是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直接原因。改革后,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进入了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实际上也启示我们:只有不断改革,才能顺应历史的发展潮流,只有改革,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3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